李一峰在焦急等待,以為副隊長出了什麽事。
這時,阿三已進警戒線,被哨兵發現。夜晚,哨兵喊話:“什麽人?站住!前進一步開槍,口令?”
“發科!”阿三迴答道,這是這次行動的口令暗號,隻要答錯,槍響人亡。
哨兵說到:“是自己人,應該是副隊長。”
阿三向哨兵走來,笑著說:“同誌們做得不錯,口令,反應都到位。”
阿三向隊長報告自己迴來了。
李一峰問:“好家夥,我們都急了,以為發生不測,去這麽長時間才迴來。快說說情況。”
阿三說:“最近這裏基本沒有鄉兵活動,偶爾有土匪來擾亂,我們打土匪就大快民心,會得到支持。我見到父母兄弟,他們很好。國民黨在發科的愚民政策毒害很深。活人祭祀活動,把人丟去嗚通河的封建思想,害人之事還存在。王郎中,王郎中?”
王本堂迴應道:“在。”
阿三說:“我娘一直念叨你是好人,你當初說要迴發科的,後來你就沒有迴去,我娘以為你死了,給你燒了不少紙錢。我告訴她你活得好好的。”
王本堂說:“哈哈,我到另一個世界。陰間就不愁錢花。得感謝你媽。”
阿三問:“我們不信這個。不過有件事,很巧合。你和楊師傅,怎麽會知道我會活著,而且說到我某年某月某日迴家,這是怎麽預測的?”
王本堂說:“這是《梅花易數》《奇門遁甲》測的,知道東方朔、劉伯溫、諸葛亮嗎?”
阿三說到:“不知道。你認為發科行動,夜襲鷹角嘴,情況如何?”
王本堂掐指一算,口中說道:“大安,留連,速喜,赤口,小吉,空亡,落在速喜上,出師順利,大獲全勝。”
李一峰說:“這是什麽軍事預測?”
王本堂說:“是唐朝袁天罡、李淳風的測事方法。”
李一峰問:“那能趕跑蔣介石嗎?”
王本堂說:“依《武公經》,也就是東方神奇的奇書《推背圖》圖解及文字批注,是可以的。從三元六十輪甲子,也得到啟示。”
李一峰說:“那我們鬧遊擊,就對了。你怎麽不加入呢?”
王本堂說:“我是郎中,祖上有訓,不問政事,一心救死扶傷,不論黨派。這是大醫精誠說的,是不分貧富貴賤。”
李一峰問:“好壞也不分?”
“抓到受傷俘虜,你們醫不?”王本堂反問。
“對,對,優待俘虜。醫的!怎麽解決發科問題?”隊長說著並轉換話題。
“以後要炸掉男女崖,開會動員,不鬥地主。”王本堂說,“我插句話,得民心得天下,對發科人講理,發科人沒有不恨土匪的。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槍出槍,把部分人也發展成隊員。打完土匪後,分些好處給村民。迴到發科,講明是非,炸掉男女崖,宣講政策,如有人拿活人祭祀,故意傷害,變相殺人,一律槍斃,就能收效。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有理,做事看人心,慢慢來改造他們的思想。同意的大家舉手。”隊長說,大家齊唰唰都舉手,“舉手多數,通過!”
阿三說:“我提個想法,為了順利開展工作,我和王本堂本次不出麵,我們村是不允許祭河人迴到發科的,按理還要處死。”
隊長說:“沒事,都去,你化裝成夥夫頭,把臉抹黑。”
阿三說:“我不想抹黑遊擊隊員隊!”
“誰說你抹黑,你熟悉地形,另外,王郎中在當地有威信,他說話有用,我們初來乍到,村民有戒心。”李一峰望著大家又說,“是不是啊?”
王本堂說:“有道理。我配合隊長做宣傳思想教育工作。”
第二天,遊擊隊進駐發科,許多老百姓害怕、擔心,並不清楚他們的來路,不像國軍,倒有幾分土匪樣。因此將門閂起來,怕就躲吧。隊長明白,老百姓將他們誤會成匪了,於是請王本堂出麵解釋。
王本堂站到高處喊:“親愛的父老鄉親們,你們瞧瞧,我是誰啊?我是王本堂,王郎中,給你們看病的。大家不要怕,,不是土匪,是來幫發科老百姓剿匪的,大家要相信。”
有村民問:“王郎中,你是遊擊隊的?”
“是,我是。”王本堂說。
“國民政府有令,家家戶戶都得消滅遊擊隊,咱們井水不犯河水,你們離開發科。”村民說著。有遊擊隊隊員在舉槍,被王本堂壓下。這時,族長帶著全村幾十杆人槍將幾個遊擊隊員圍住,此時雙方都舉著槍。
王本堂說:“大家都將槍放下,好好說。”
隊長一聲口哨,埋伏著的許多遊擊隊員,迅速跑進村來,將族長等反包圍。
王本堂說:“大家都平靜下來,別走火,啊,請相信我,請隊長親自解釋。”
李一峰說:“同誌們,我是隊長,大家相信,我們是為老百姓辦事的,所有隊員都將槍收起來,咱們一起打土匪好嗎?大家都吃過土匪的虧沒有?”
“有。”.
李一峰說:“恨不恨?”
“恨。”
李一峰說:“王郎中是從土匪那裏逃出來的,老婆被土匪殺了,大家相信他嗎?”
“相信!”
王本堂說:“是的,我愛人死於土匪的窩,老鄉們,和我們一起打土匪,分土匪的錢糧槍彈,人人有份。大家看,我們人多,還差人槍。我們是來借槍的。”
“好。”阿三父母出來說話,“大家相信王郎中,也要相信遊擊隊,土匪進村,從來不會用這種口氣跟我們說話的。”這時,遊擊隊員中一個夥夫,臉上黑得似油漆的,把手舉得高高的,並伸出大拇指,顯得十分興奮,沒人知道,他就是發科阿三。
“好,好,我們相信,大家一起打土匪。”族長想到,大家說得在理,更何況發科這幾杆槍不是遊擊隊的對手,今天這情況,不同意也得同意,於是才說這話。“大家配合雞什麽油,油雞吧!大家都聽我族長的。”
李一峰說:“族長,是遊擊,遊擊就是在跑動中打擊敵人,我是隊長。”
眾人笑了起來。
“好,好,打到鷹角嘴,把女土匪弄來當老婆。”有人響應到。
一番話,彼此推心置腹,大家便統一了思想。遊擊隊員也不進私人家裏擾民,深得人心,在廢棄的老屋或屋簷下吃住。這些做法,讓發科人民感到遊擊隊不一般,也講道理,守紀律。王本堂又給大家看病治病。沒幾天工夫,吸收了許多自願參加遊擊的隊員。他們很能溝通,很能做思想政治工作。得天下就得先得人心。蔣委員長的國民政府令在發科不起作用,被遊擊隊瓦解了。
數天來,大家都在討論如何攻下鷹角嘴。方案有三種,其中火攻為首選,根據王本堂提供的鷹角嘴地圖,土匪夜晚居住的房屋很集中,並且在低處。火攻可燒毀老巢,今後再無生存之地。草木不是首選,高濃度的酒最佳,燃燒效果好,把它從高處傾倒,可流入匪舍,火勢順流而下,包燒房舍。
要高濃度酒,是很少的,隻有發動發科老百姓釀酒,隻要頭酒,濃度高,易燃燒。遊擊隊為盡快搞到頭酒,分發許多錢給百姓,大家積極參與,士氣高漲。李一峰和王本堂帶著一個班去搞地形地貌偵查,摸清土匪人員活動情況及崗哨,火力分布,便於總攻。
“阿三媽,你看,遊擊隊員的那個燒飯的長得好像過世的阿三。”有人對阿三媽說起,“走去看看?”
“不可能,阿三早死了。”阿三媽肯定地說。
“不信,我帶去去看。”說著,就拉著她,走向正在生火做飯的阿三。
阿三沒有注意到,突然間兩個農民阿姨來到他身後,這個農村婆娘叫了聲:“阿三”,突然聽到有個人在叫喚自己的小名,這讓阿三心驚肉跳,這可是很多年沒有聽見過。就在他轉身之間,出現在自己身邊的另一個人正是媽媽。他慌忙說:“你們找誰,兩位老鄉?”
媽媽也認出來,是昨晚的阿三。正當媽要張嘴說話時,阿三快速伸手拉住他媽的手,說道:“我是北方來的,叫解放,不叫阿三。”並用手指掐了一下母親,示意她不要認出他來。媽媽立刻明白他的意思。如果這個消息是真的話,那一定是轟動效應,整個發科會像一個炸開的發怒的大鍋爐。對統一戰線不利,更不利於剿匪工作。
農村婆娘說:“你啊,特別像她幾年前死去的兒子阿三。”
“這位老鄉,你認錯人了,我叫解放。”
阿三目光躲來躲去,故意低頭做自己的事。說話後,兩個農村婆娘邊走邊說,
農村婆娘:“太像你兒子阿三了。”
阿三媽說:“不像。”
農村婆娘疑問到:“不像?”
阿三媽說:“不像。”
兩個農村婦女議論著走開了。
阿三舒了口氣,總算忽悠過去,阿三就是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
這些日子,遊擊隊嚴明軍紀,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幫助農民修橋補路,軍民團結,魚水同歡。這一切為征戰,削平火紅梁子的鷹角嘴匪窩,奠定了很好的群眾基礎。
烏蒙遊擊隊化裝成土匪模樣,連日偵查敵情,他們想找到一處直接攀登上去的山崖,從後山突然襲擊。等待寨裏火光衝天,隱藏的大部分隊員正麵打擊,消滅明哨與暗哨,直搗匪窩,一舉拿下這個方圓百姓痛恨的匪患之地。這就是他們的作戰計劃。
一個夜晚,兵分兩路的遊擊隊員,穿行在火紅梁子一帶。按事先的進攻計劃,淩晨五點攻打,寨麵火光升起,就正麵總攻。
阿三一隊是攀爬突擊隊,負責兵從山降,他們用繩索將一根剖成兩半的竹子,綁成懸梯,將大家神不知鬼不覺地送上鷹角嘴的後山崖,驚得岩崖上的山鷹仰空嗷叫。這個突擊隊除了槍支,最先進的武器是兩樣東西,一是高度酒,二是剛才攀爬用的竹懸梯。竹懸梯用來幹什麽呢?他們把四根捆接在一起,正麵朝上的是竹槽。突擊隊悄悄摸到匪舍,這裏住著四十來人。將竹槽伸進窗口,將高度酒倒進槽裏,酒從槽裏流向窗口,剛開始土匪是沒有察覺的,遊擊隊員摸到門口,抹倒門衛,用樹技把門口卡住,不讓土匪出來。
有睡覺不踏實的土匪,嗅到酒味,像是半夢半醒地說:“誰的酒罐倒了,弄得一屋子酒氣,好香喲。”也沒起床,翻了一下身,又睡過去了。
阿三判斷應該差不多了。他在等前哨的暗號。“咕咕,咕咕”,對,這是暗號,前方來的暗號。他用洋火柴得意地在竹槽點燃,一條藍色的火焰燃燒著,像蛇一般,遊進窗口,烈性酒還源源不斷流進屋子裏,火勢也流到屋裏,突然房間燒起來,驚恐萬狀的土匪,驚叫著。“起火了,起火了。媽的巴子,誰搞的,快滅火。”
驚叫聲一片,火光中有人要衝向門去,但門被鎖住,叫門衛也不迴應,於是判斷是敵人幹的。“有敵情,快逃。”有人要從窗戶裏跳,突然槍響了,一個土匪從窗戶上倒下來。數不清的酒罐從窗外飛進來,罐破酒飛濺,一片火海,火漸漸照亮屋外的夜。
剛開始,李一峰聽到槍聲,有些不安,因為沒見火光。不久,火光升起,才肯定地說:“有了,偷襲成功。有火亮。打,打!”他帶著大路人馬,衝進哨位,直接衝向火勢點。
淩晨,鷹角嘴大亂,槍聲四起,憤怒的發科人,點燃那些茅草屋。驚慌失措的飛當家和自己的床伴色迷男二當家,帶著幾個親信,衝出屋外,從槍聲、衝殺聲判斷,這個山寨算是玩完了。飛當家說:“不好了,我們被包圍了,快迴屋帶上繩子,從小路山崖撤退。”
她們保命要緊,於是往後山跑。這時飛霞聽見一個熟悉的聲音,“飛當家的,我是王本堂,叫你們兄弟姐妹放下武器,會放給大家一條生路,不要做無謂的犧牲,你們被包圍了!”
飛霞說:“到底還是來了,真是冤家,我們小看了這個郎中,真後悔呀!”
後山把守,就是防止土匪逃走,當時隻布置了兩人。情況不好,很快就被飛當家一夥消滅了。
山寨裏打得亂七八糟的,群龍無首,土匪沒有做有效反擊,就敗下陣來。
繳獲大量武器裝備和錢糧。
李一峰問被俘的土匪:“你們飛當家呢?”
土匪迴答道:“不知道,是在右邊那棵大樹旁的房子裏。”
阿三說:“報告隊長,沒有發現女土匪頭子。”
李一峰問到:“你們什麽地方可以逃離這裏的?”
土匪說:“還有後山崖。”
“對。”阿三說,”快追!”
他們追來,原來的把守隊員犧牲了。這下明白了,她們下山了。
阿三問:“還追不?”
李一峰說:“不追了。”
他們是用繩子吊著下去的。
阿三走到有繩子的地方,用手拉一下,繩子是軟的。“不用了,這個土匪婆娘跑了。可惜啊!”
天放亮,遊擊隊打掃戰場,消滅61個土匪,俘虜27人。遊擊隊員死亡4人,受傷9人的很小代價,拿下這個禍害一方的賊窩。搗毀房間數十間。通過審訊,罪惡深重的,立即槍決掉,屬於被迫上山為寇的,發給路費,遣散迴家。
戰鬥結束後,王本堂特意帶著遊擊隊員去當年夫人殉難的地方,去搜尋,一無所獲。崖下是烏江,但王本堂心中一直想,也許夫人落水後,會被沿途的漁民收留,想著她還活著。
這裏交待下飛霞這位女土匪頭子。從這次逃走後,四處奔走,躲藏,遊擊隊一直找不到她的下落。直到五二年,西南剿匪才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逮捕到這位名震一方的女土匪頭子。老百姓一直希望殺了她,當時西南殘匪多,為統戰工作的需要,上級部門沒槍斃她,而是放了她,參加到地方政治協商會中,專門負責瓦解、說服、教育山上的土匪。土匪隻要下山來,放下武器,坦白從寬,都會給條活路,她就是榜樣,是典型。後來,大量土匪,沒放一槍就解決了,飛霞這個女土匪算是將功贖罪,一直活到老死,雖然運動受到些衝擊,但沒傷著元氣。
大獲全勝的遊擊隊迴到發科,精神振奮,將繳獲的大量錢糧分給農戶,遊擊隊說到做到,深得民心。這次剿匪,繳獲了許多槍支,也吸收了大量自願參加遊擊的農民,大大地壯大了這支遊擊隊。
這天夜裏,有兩組不明身份的人馬,在男崖和女崖下部,悄悄地埋藏什麽東西,一切都悄無聲息地完成。誰也不知道,這夥神秘人在幹什麽。
第二天,天放亮了,遊擊隊要召開大會,準備撤離發科,要求大家一起來參加大會。
全村老少都來參加道別,李一峰說:
“尊敬的發科的父老鄉親們,今天我們要走了,在這裏,我想說幾句話。這次剿匪,發科人民給予我們有力支持,我們這支的隊伍感謝大家。你們這裏也要進行土地革命,我在這裏奉勸,土地多的,別剝削農戶,分些土地給窮人,別讓槍嘴頂著後背才分,那叫不開明,很被動的。隻是要求人人有田土,大家都要過好日子。下麵請族長講話,大家歡迎!”
族長走上台來,在這個山高皇帝遠的土方,這個族長,如同一個土司,影響力是較大的,有些工作還得依靠他。當然,遊擊隊也會暗中培養些思想先進的積極分子,未來掌控這個發科,隻是慢慢來,這裏畢竟封閉,封建迷信思想嚴重。
族長他咳嗽後,說道:“啊!這個·····.”他看看四周,他的心被剛才隊長幹擾了,他腦子裏一直在想一個事“土地革命”,會不會革著自己的命。“啊,大家聽著了,李隊長,帶領大家殺滅了土匪,大家今後日子會過得安穩。從此沒有匪了。我們感謝李隊長!大家鼓掌!”
“不,大家要感謝人民!”李隊長糾正道。
族長說道:“安靜一下,我問下李隊長,你們走後,國民黨與土匪還會不會再來?我山下一畝八分地,誰想種,明天來找我。”大家明白,族長說那土地,拉屎都不生蛆,誰也不會種。
“大家要相信,就再也不會來了!”李隊長邊說邊拿出哨子,在嘴裏含住,吸口氣,然後鼓起腮幫子。“嘀”一聲哨響,說:“大家都聽著,有什麽奇跡發生!”
突然間,左右兩岸,先後兩聲“轟隆”巨響,大家的心都快震動得出了胸膛。男崖與女崖倒塌了,黃灰如同妖魔鬼怪扭曲著伸向空中,顯然大家被剛才的景象嚇悶了。
“好了!我下令炸了的,下麵請發科土生土長的阿三講話,他是我們的副隊長。”阿三走上前台,族長立刻暈倒在地,村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為是聽錯了。大家驚得兩眼發直,可是迴過神來,眼前站在前台的千真萬確是阿三。
“大家別以為我是鬼,我是人,是阿三,是王郎中、遊擊隊救了我,我感謝他們。從今往後,發科不可以用活人祀天了。否則我阿三帶遊擊隊槍斃他。你們心中的魔被我們炸了。把鷹角嘴的大個子土匪拉上來,多年來,他搶走發科大量財物,強奸發科婦女,該不該殺?”
“殺!殺!殺!”怒火衝天的人們認出這個土匪。
大個子土匪從人群中走來,群眾將石塊投在他身上,唾沫星子吐了他整個臉。他幾乎是被架著拖上去的。
隨著一聲槍響,大個子倒在地上,被幾個遊擊隊員丟進嗚通河裏,河裏滲出一股淡淡的紅水。
族長被家人扶迴家去。族長還說著胡話:“造孽啊,造孽!”
阿三擁抱父母兄弟,擁抱父老鄉親。
參加遊擊隊的人與家人道別。
有人點燃了鞭炮,禮送著遊擊隊離開。
這時,阿三已進警戒線,被哨兵發現。夜晚,哨兵喊話:“什麽人?站住!前進一步開槍,口令?”
“發科!”阿三迴答道,這是這次行動的口令暗號,隻要答錯,槍響人亡。
哨兵說到:“是自己人,應該是副隊長。”
阿三向哨兵走來,笑著說:“同誌們做得不錯,口令,反應都到位。”
阿三向隊長報告自己迴來了。
李一峰問:“好家夥,我們都急了,以為發生不測,去這麽長時間才迴來。快說說情況。”
阿三說:“最近這裏基本沒有鄉兵活動,偶爾有土匪來擾亂,我們打土匪就大快民心,會得到支持。我見到父母兄弟,他們很好。國民黨在發科的愚民政策毒害很深。活人祭祀活動,把人丟去嗚通河的封建思想,害人之事還存在。王郎中,王郎中?”
王本堂迴應道:“在。”
阿三說:“我娘一直念叨你是好人,你當初說要迴發科的,後來你就沒有迴去,我娘以為你死了,給你燒了不少紙錢。我告訴她你活得好好的。”
王本堂說:“哈哈,我到另一個世界。陰間就不愁錢花。得感謝你媽。”
阿三問:“我們不信這個。不過有件事,很巧合。你和楊師傅,怎麽會知道我會活著,而且說到我某年某月某日迴家,這是怎麽預測的?”
王本堂說:“這是《梅花易數》《奇門遁甲》測的,知道東方朔、劉伯溫、諸葛亮嗎?”
阿三說到:“不知道。你認為發科行動,夜襲鷹角嘴,情況如何?”
王本堂掐指一算,口中說道:“大安,留連,速喜,赤口,小吉,空亡,落在速喜上,出師順利,大獲全勝。”
李一峰說:“這是什麽軍事預測?”
王本堂說:“是唐朝袁天罡、李淳風的測事方法。”
李一峰問:“那能趕跑蔣介石嗎?”
王本堂說:“依《武公經》,也就是東方神奇的奇書《推背圖》圖解及文字批注,是可以的。從三元六十輪甲子,也得到啟示。”
李一峰說:“那我們鬧遊擊,就對了。你怎麽不加入呢?”
王本堂說:“我是郎中,祖上有訓,不問政事,一心救死扶傷,不論黨派。這是大醫精誠說的,是不分貧富貴賤。”
李一峰問:“好壞也不分?”
“抓到受傷俘虜,你們醫不?”王本堂反問。
“對,對,優待俘虜。醫的!怎麽解決發科問題?”隊長說著並轉換話題。
“以後要炸掉男女崖,開會動員,不鬥地主。”王本堂說,“我插句話,得民心得天下,對發科人講理,發科人沒有不恨土匪的。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槍出槍,把部分人也發展成隊員。打完土匪後,分些好處給村民。迴到發科,講明是非,炸掉男女崖,宣講政策,如有人拿活人祭祀,故意傷害,變相殺人,一律槍斃,就能收效。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有理,做事看人心,慢慢來改造他們的思想。同意的大家舉手。”隊長說,大家齊唰唰都舉手,“舉手多數,通過!”
阿三說:“我提個想法,為了順利開展工作,我和王本堂本次不出麵,我們村是不允許祭河人迴到發科的,按理還要處死。”
隊長說:“沒事,都去,你化裝成夥夫頭,把臉抹黑。”
阿三說:“我不想抹黑遊擊隊員隊!”
“誰說你抹黑,你熟悉地形,另外,王郎中在當地有威信,他說話有用,我們初來乍到,村民有戒心。”李一峰望著大家又說,“是不是啊?”
王本堂說:“有道理。我配合隊長做宣傳思想教育工作。”
第二天,遊擊隊進駐發科,許多老百姓害怕、擔心,並不清楚他們的來路,不像國軍,倒有幾分土匪樣。因此將門閂起來,怕就躲吧。隊長明白,老百姓將他們誤會成匪了,於是請王本堂出麵解釋。
王本堂站到高處喊:“親愛的父老鄉親們,你們瞧瞧,我是誰啊?我是王本堂,王郎中,給你們看病的。大家不要怕,,不是土匪,是來幫發科老百姓剿匪的,大家要相信。”
有村民問:“王郎中,你是遊擊隊的?”
“是,我是。”王本堂說。
“國民政府有令,家家戶戶都得消滅遊擊隊,咱們井水不犯河水,你們離開發科。”村民說著。有遊擊隊隊員在舉槍,被王本堂壓下。這時,族長帶著全村幾十杆人槍將幾個遊擊隊員圍住,此時雙方都舉著槍。
王本堂說:“大家都將槍放下,好好說。”
隊長一聲口哨,埋伏著的許多遊擊隊員,迅速跑進村來,將族長等反包圍。
王本堂說:“大家都平靜下來,別走火,啊,請相信我,請隊長親自解釋。”
李一峰說:“同誌們,我是隊長,大家相信,我們是為老百姓辦事的,所有隊員都將槍收起來,咱們一起打土匪好嗎?大家都吃過土匪的虧沒有?”
“有。”.
李一峰說:“恨不恨?”
“恨。”
李一峰說:“王郎中是從土匪那裏逃出來的,老婆被土匪殺了,大家相信他嗎?”
“相信!”
王本堂說:“是的,我愛人死於土匪的窩,老鄉們,和我們一起打土匪,分土匪的錢糧槍彈,人人有份。大家看,我們人多,還差人槍。我們是來借槍的。”
“好。”阿三父母出來說話,“大家相信王郎中,也要相信遊擊隊,土匪進村,從來不會用這種口氣跟我們說話的。”這時,遊擊隊員中一個夥夫,臉上黑得似油漆的,把手舉得高高的,並伸出大拇指,顯得十分興奮,沒人知道,他就是發科阿三。
“好,好,我們相信,大家一起打土匪。”族長想到,大家說得在理,更何況發科這幾杆槍不是遊擊隊的對手,今天這情況,不同意也得同意,於是才說這話。“大家配合雞什麽油,油雞吧!大家都聽我族長的。”
李一峰說:“族長,是遊擊,遊擊就是在跑動中打擊敵人,我是隊長。”
眾人笑了起來。
“好,好,打到鷹角嘴,把女土匪弄來當老婆。”有人響應到。
一番話,彼此推心置腹,大家便統一了思想。遊擊隊員也不進私人家裏擾民,深得人心,在廢棄的老屋或屋簷下吃住。這些做法,讓發科人民感到遊擊隊不一般,也講道理,守紀律。王本堂又給大家看病治病。沒幾天工夫,吸收了許多自願參加遊擊的隊員。他們很能溝通,很能做思想政治工作。得天下就得先得人心。蔣委員長的國民政府令在發科不起作用,被遊擊隊瓦解了。
數天來,大家都在討論如何攻下鷹角嘴。方案有三種,其中火攻為首選,根據王本堂提供的鷹角嘴地圖,土匪夜晚居住的房屋很集中,並且在低處。火攻可燒毀老巢,今後再無生存之地。草木不是首選,高濃度的酒最佳,燃燒效果好,把它從高處傾倒,可流入匪舍,火勢順流而下,包燒房舍。
要高濃度酒,是很少的,隻有發動發科老百姓釀酒,隻要頭酒,濃度高,易燃燒。遊擊隊為盡快搞到頭酒,分發許多錢給百姓,大家積極參與,士氣高漲。李一峰和王本堂帶著一個班去搞地形地貌偵查,摸清土匪人員活動情況及崗哨,火力分布,便於總攻。
“阿三媽,你看,遊擊隊員的那個燒飯的長得好像過世的阿三。”有人對阿三媽說起,“走去看看?”
“不可能,阿三早死了。”阿三媽肯定地說。
“不信,我帶去去看。”說著,就拉著她,走向正在生火做飯的阿三。
阿三沒有注意到,突然間兩個農民阿姨來到他身後,這個農村婆娘叫了聲:“阿三”,突然聽到有個人在叫喚自己的小名,這讓阿三心驚肉跳,這可是很多年沒有聽見過。就在他轉身之間,出現在自己身邊的另一個人正是媽媽。他慌忙說:“你們找誰,兩位老鄉?”
媽媽也認出來,是昨晚的阿三。正當媽要張嘴說話時,阿三快速伸手拉住他媽的手,說道:“我是北方來的,叫解放,不叫阿三。”並用手指掐了一下母親,示意她不要認出他來。媽媽立刻明白他的意思。如果這個消息是真的話,那一定是轟動效應,整個發科會像一個炸開的發怒的大鍋爐。對統一戰線不利,更不利於剿匪工作。
農村婆娘說:“你啊,特別像她幾年前死去的兒子阿三。”
“這位老鄉,你認錯人了,我叫解放。”
阿三目光躲來躲去,故意低頭做自己的事。說話後,兩個農村婆娘邊走邊說,
農村婆娘:“太像你兒子阿三了。”
阿三媽說:“不像。”
農村婆娘疑問到:“不像?”
阿三媽說:“不像。”
兩個農村婦女議論著走開了。
阿三舒了口氣,總算忽悠過去,阿三就是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
這些日子,遊擊隊嚴明軍紀,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幫助農民修橋補路,軍民團結,魚水同歡。這一切為征戰,削平火紅梁子的鷹角嘴匪窩,奠定了很好的群眾基礎。
烏蒙遊擊隊化裝成土匪模樣,連日偵查敵情,他們想找到一處直接攀登上去的山崖,從後山突然襲擊。等待寨裏火光衝天,隱藏的大部分隊員正麵打擊,消滅明哨與暗哨,直搗匪窩,一舉拿下這個方圓百姓痛恨的匪患之地。這就是他們的作戰計劃。
一個夜晚,兵分兩路的遊擊隊員,穿行在火紅梁子一帶。按事先的進攻計劃,淩晨五點攻打,寨麵火光升起,就正麵總攻。
阿三一隊是攀爬突擊隊,負責兵從山降,他們用繩索將一根剖成兩半的竹子,綁成懸梯,將大家神不知鬼不覺地送上鷹角嘴的後山崖,驚得岩崖上的山鷹仰空嗷叫。這個突擊隊除了槍支,最先進的武器是兩樣東西,一是高度酒,二是剛才攀爬用的竹懸梯。竹懸梯用來幹什麽呢?他們把四根捆接在一起,正麵朝上的是竹槽。突擊隊悄悄摸到匪舍,這裏住著四十來人。將竹槽伸進窗口,將高度酒倒進槽裏,酒從槽裏流向窗口,剛開始土匪是沒有察覺的,遊擊隊員摸到門口,抹倒門衛,用樹技把門口卡住,不讓土匪出來。
有睡覺不踏實的土匪,嗅到酒味,像是半夢半醒地說:“誰的酒罐倒了,弄得一屋子酒氣,好香喲。”也沒起床,翻了一下身,又睡過去了。
阿三判斷應該差不多了。他在等前哨的暗號。“咕咕,咕咕”,對,這是暗號,前方來的暗號。他用洋火柴得意地在竹槽點燃,一條藍色的火焰燃燒著,像蛇一般,遊進窗口,烈性酒還源源不斷流進屋子裏,火勢也流到屋裏,突然房間燒起來,驚恐萬狀的土匪,驚叫著。“起火了,起火了。媽的巴子,誰搞的,快滅火。”
驚叫聲一片,火光中有人要衝向門去,但門被鎖住,叫門衛也不迴應,於是判斷是敵人幹的。“有敵情,快逃。”有人要從窗戶裏跳,突然槍響了,一個土匪從窗戶上倒下來。數不清的酒罐從窗外飛進來,罐破酒飛濺,一片火海,火漸漸照亮屋外的夜。
剛開始,李一峰聽到槍聲,有些不安,因為沒見火光。不久,火光升起,才肯定地說:“有了,偷襲成功。有火亮。打,打!”他帶著大路人馬,衝進哨位,直接衝向火勢點。
淩晨,鷹角嘴大亂,槍聲四起,憤怒的發科人,點燃那些茅草屋。驚慌失措的飛當家和自己的床伴色迷男二當家,帶著幾個親信,衝出屋外,從槍聲、衝殺聲判斷,這個山寨算是玩完了。飛當家說:“不好了,我們被包圍了,快迴屋帶上繩子,從小路山崖撤退。”
她們保命要緊,於是往後山跑。這時飛霞聽見一個熟悉的聲音,“飛當家的,我是王本堂,叫你們兄弟姐妹放下武器,會放給大家一條生路,不要做無謂的犧牲,你們被包圍了!”
飛霞說:“到底還是來了,真是冤家,我們小看了這個郎中,真後悔呀!”
後山把守,就是防止土匪逃走,當時隻布置了兩人。情況不好,很快就被飛當家一夥消滅了。
山寨裏打得亂七八糟的,群龍無首,土匪沒有做有效反擊,就敗下陣來。
繳獲大量武器裝備和錢糧。
李一峰問被俘的土匪:“你們飛當家呢?”
土匪迴答道:“不知道,是在右邊那棵大樹旁的房子裏。”
阿三說:“報告隊長,沒有發現女土匪頭子。”
李一峰問到:“你們什麽地方可以逃離這裏的?”
土匪說:“還有後山崖。”
“對。”阿三說,”快追!”
他們追來,原來的把守隊員犧牲了。這下明白了,她們下山了。
阿三問:“還追不?”
李一峰說:“不追了。”
他們是用繩子吊著下去的。
阿三走到有繩子的地方,用手拉一下,繩子是軟的。“不用了,這個土匪婆娘跑了。可惜啊!”
天放亮,遊擊隊打掃戰場,消滅61個土匪,俘虜27人。遊擊隊員死亡4人,受傷9人的很小代價,拿下這個禍害一方的賊窩。搗毀房間數十間。通過審訊,罪惡深重的,立即槍決掉,屬於被迫上山為寇的,發給路費,遣散迴家。
戰鬥結束後,王本堂特意帶著遊擊隊員去當年夫人殉難的地方,去搜尋,一無所獲。崖下是烏江,但王本堂心中一直想,也許夫人落水後,會被沿途的漁民收留,想著她還活著。
這裏交待下飛霞這位女土匪頭子。從這次逃走後,四處奔走,躲藏,遊擊隊一直找不到她的下落。直到五二年,西南剿匪才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逮捕到這位名震一方的女土匪頭子。老百姓一直希望殺了她,當時西南殘匪多,為統戰工作的需要,上級部門沒槍斃她,而是放了她,參加到地方政治協商會中,專門負責瓦解、說服、教育山上的土匪。土匪隻要下山來,放下武器,坦白從寬,都會給條活路,她就是榜樣,是典型。後來,大量土匪,沒放一槍就解決了,飛霞這個女土匪算是將功贖罪,一直活到老死,雖然運動受到些衝擊,但沒傷著元氣。
大獲全勝的遊擊隊迴到發科,精神振奮,將繳獲的大量錢糧分給農戶,遊擊隊說到做到,深得民心。這次剿匪,繳獲了許多槍支,也吸收了大量自願參加遊擊的農民,大大地壯大了這支遊擊隊。
這天夜裏,有兩組不明身份的人馬,在男崖和女崖下部,悄悄地埋藏什麽東西,一切都悄無聲息地完成。誰也不知道,這夥神秘人在幹什麽。
第二天,天放亮了,遊擊隊要召開大會,準備撤離發科,要求大家一起來參加大會。
全村老少都來參加道別,李一峰說:
“尊敬的發科的父老鄉親們,今天我們要走了,在這裏,我想說幾句話。這次剿匪,發科人民給予我們有力支持,我們這支的隊伍感謝大家。你們這裏也要進行土地革命,我在這裏奉勸,土地多的,別剝削農戶,分些土地給窮人,別讓槍嘴頂著後背才分,那叫不開明,很被動的。隻是要求人人有田土,大家都要過好日子。下麵請族長講話,大家歡迎!”
族長走上台來,在這個山高皇帝遠的土方,這個族長,如同一個土司,影響力是較大的,有些工作還得依靠他。當然,遊擊隊也會暗中培養些思想先進的積極分子,未來掌控這個發科,隻是慢慢來,這裏畢竟封閉,封建迷信思想嚴重。
族長他咳嗽後,說道:“啊!這個·····.”他看看四周,他的心被剛才隊長幹擾了,他腦子裏一直在想一個事“土地革命”,會不會革著自己的命。“啊,大家聽著了,李隊長,帶領大家殺滅了土匪,大家今後日子會過得安穩。從此沒有匪了。我們感謝李隊長!大家鼓掌!”
“不,大家要感謝人民!”李隊長糾正道。
族長說道:“安靜一下,我問下李隊長,你們走後,國民黨與土匪還會不會再來?我山下一畝八分地,誰想種,明天來找我。”大家明白,族長說那土地,拉屎都不生蛆,誰也不會種。
“大家要相信,就再也不會來了!”李隊長邊說邊拿出哨子,在嘴裏含住,吸口氣,然後鼓起腮幫子。“嘀”一聲哨響,說:“大家都聽著,有什麽奇跡發生!”
突然間,左右兩岸,先後兩聲“轟隆”巨響,大家的心都快震動得出了胸膛。男崖與女崖倒塌了,黃灰如同妖魔鬼怪扭曲著伸向空中,顯然大家被剛才的景象嚇悶了。
“好了!我下令炸了的,下麵請發科土生土長的阿三講話,他是我們的副隊長。”阿三走上前台,族長立刻暈倒在地,村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為是聽錯了。大家驚得兩眼發直,可是迴過神來,眼前站在前台的千真萬確是阿三。
“大家別以為我是鬼,我是人,是阿三,是王郎中、遊擊隊救了我,我感謝他們。從今往後,發科不可以用活人祀天了。否則我阿三帶遊擊隊槍斃他。你們心中的魔被我們炸了。把鷹角嘴的大個子土匪拉上來,多年來,他搶走發科大量財物,強奸發科婦女,該不該殺?”
“殺!殺!殺!”怒火衝天的人們認出這個土匪。
大個子土匪從人群中走來,群眾將石塊投在他身上,唾沫星子吐了他整個臉。他幾乎是被架著拖上去的。
隨著一聲槍響,大個子倒在地上,被幾個遊擊隊員丟進嗚通河裏,河裏滲出一股淡淡的紅水。
族長被家人扶迴家去。族長還說著胡話:“造孽啊,造孽!”
阿三擁抱父母兄弟,擁抱父老鄉親。
參加遊擊隊的人與家人道別。
有人點燃了鞭炮,禮送著遊擊隊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