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紅薯
穿越後帶著一家人去逃荒 作者:萌萌晚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心裏美滋滋地想著,等下一定要拿去給秋花、小月還有其他的小夥伴們看,到時候她們肯定也會和自己一樣,喜歡得不得了。
想著想著,她的小臉蛋上都洋溢出了開心的笑容,仿佛已經看到小夥伴們那羨慕又驚喜的模樣了。
姚清霜利落地把自家的東西一一放好,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隨後大聲招唿那些讓她幫忙買東西的人家過來領東西。
很快,大家都到了,看著姚清霜腳下的麻袋,眼神都透著期待。
姚清霜清了清嗓子,聲音清脆地說道:“各位,東西都在這兒啦,大家來認領一下吧。”
嘻嘻,一想到這次的收獲,姚清霜心裏就忍不住樂開了花。
光村裏的糧食她就賺了100多兩呢。
其實啊,她本不想掙這個錢,可她跟村長說糧食是在府城買的,不收錢的話,這事兒根本圓不過去。
畢竟哪有不要錢的糧食呢?可她的糧食真的不要錢啊。
村長站在高處,看著眼前興高采烈的眾人,心中滿是欣慰。
他清了清嗓子,準備把文城娘的功勞跟大家說清楚,然後就開始分這些來之不易的糧食。
“鄉親們都靜一靜!”村長洪亮的聲音在人群中響起,大家很快安靜下來,目光都投向了村長。
“大家都已經聽說了,城裏要憑戶籍限購糧食的事情了吧?”村長大聲問道。
大家夥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紛紛點頭,齊聲迴答:“村長,我們都知道了。這可把我們愁壞了,要不是這次村裏買到了糧食,真不知道該咋辦啊。”
村長頓了頓,提高了音量繼續說道:“這次呢,若不是文城娘心地善良,做了好事,幫助了別人,咱們哪有這等好運。
人家那也是個知恩圖報的好人呐,知道咱們村的難處後,就想盡辦法幫咱們買到了糧食,還神通廣大地把糧食都運出城來。咱們村啊,才能有這麽多糧食的,這次大家都要好好感謝文城娘才行,她就是咱們村的大恩人。”
鄉親們聽到村長的話,先是一愣,隨後齊刷刷地朝著姚清霜看過去。
那目光裏有毫不掩飾的感激,仿佛姚清霜是拯救他們於水火的神仙。
也有滿滿的慶幸,慶幸村子裏有這樣一位善心人。
人群中不知是誰喊了一句:“姚老太,謝謝您!”
緊接著,感謝之聲此起彼伏,在這片臨時聚集地的上空迴蕩。
“這次村裏買了 5000 斤糧食呢!其中有 100 斤大米和 100 斤白米,這大米和白麵都是 500 文一斤。剩下的 4800 斤可都是粗糧。
這些粗糧價格原本是十五文一斤,不過村裏為了大家能買得起,做主給大家補貼七文錢,這樣一來,每家每戶隻要花八文錢就能從村裏買粗糧。
但大米和白麵就得自己掏錢買啦。而且啊,每戶人家不能買超過 150 斤的粗糧。”
消息一傳開,大家都沸騰了。隻用花八文就能買到原本十五文的糧食,那可真是天大的好事。
每個人都笑得合不攏嘴,大家目光熱切地看著那一堆又一堆的糧食,眼中滿是渴望,就像餓狼看見了肥美的獵物,有了這些糧食,一家老小就能度過這艱難的日子。
等打開最後幾袋糧食的時候,村民們先是一愣,隨後便爆發出一陣驚唿。
他們圍在袋子周圍,望著裏麵那些從未見過的糧食,眼中滿是疑惑,頓時不知所措。
村長眉頭緊皺,心裏“咯噔”一下,這糧食要是不認識,可怎麽分啊?
他趕忙讓人去把姚清霜叫來。
“文城娘,你看這是什麽糧食,怎麽都沒有見過?”
村長焦急地問道,眼神裏滿是期待。
姚清霜往袋子裏一看,心中了然。
原來這兩袋是紅薯,她暗自懊惱,應該是自己當時太著急把糧食弄出來,不小心混進去的。
在姚老太的記憶中,大燕這個地方是沒有紅薯的,難怪大家都不認識。
她嘴角微微上揚,看向村長說道:“村長,這叫紅薯,糧店老板說這是番邦來的糧食呢。它可不得了,產量極高,要是種起來,以後咱村或許就不用為糧食發愁啦。
而且這紅薯吃起來香甜軟糯,滋味好得很。可以直接蒸熟了吃,那熱乎乎、香噴噴的,光聞著都讓人垂涎。也能拿來做菜,怎麽吃都好吃。大家要是不想要這紅薯,覺得新奇不敢嚐試,那我就自己買迴去吃。”
村長滿臉驚奇,眼睛睜得大大的,忍不住問道:“這紅薯真的那麽好吃?咱可沒見過,更沒吃過,別是你在哄我們呢。”
“村長,我怎麽會騙大家呢。這紅薯味道甜美,就像蜜餞似的,口感軟軟糯糯的,牙口不好的老人和沒什麽牙的孩子吃著最合適不過了。”姚清霜耐心地解釋著。
村長看著文城娘那滿臉推崇的樣子,心中有些動搖,猶豫了一下後開口道:“那我買十斤嚐嚐看。”
大虎在一旁聽了,心想村長都願意試試,自己也不能落後,也跟著說要買十斤。
其他村民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還是搖了搖頭。
畢竟這是從未見過的糧食,他們不敢輕易嚐試,害怕不好吃浪費了錢。
最後,除了村長和大虎各買了十斤紅薯外,再無人問津。
姚清霜見狀,便決定自己花錢把剩下的紅薯買迴去。
反正這紅薯價錢不貴,帶迴去給家裏人嚐嚐味道也不錯,說不定大家會喜歡呢。
在這艱難的日子裏,糧食顯得格外珍貴。
李婆子家。
李婆子那一雙眼睛就好似長在了兒媳婦身上一般,緊緊地盯著她舀米做飯的一舉一動,眼神裏透著一股子摳搜勁兒,仿佛生怕兒媳婦一個不小心就糟蹋了那好不容易買來的糧食。
隻見她那幹瘦的身子微微前傾,脖子也伸得老長,臉上的皺紋因為這專注的神情而顯得越發深刻,就像那幹涸土地上裂開的一道道溝壑。
等人走後,隻剩下李婆子和那堆糧食。
想著想著,她的小臉蛋上都洋溢出了開心的笑容,仿佛已經看到小夥伴們那羨慕又驚喜的模樣了。
姚清霜利落地把自家的東西一一放好,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隨後大聲招唿那些讓她幫忙買東西的人家過來領東西。
很快,大家都到了,看著姚清霜腳下的麻袋,眼神都透著期待。
姚清霜清了清嗓子,聲音清脆地說道:“各位,東西都在這兒啦,大家來認領一下吧。”
嘻嘻,一想到這次的收獲,姚清霜心裏就忍不住樂開了花。
光村裏的糧食她就賺了100多兩呢。
其實啊,她本不想掙這個錢,可她跟村長說糧食是在府城買的,不收錢的話,這事兒根本圓不過去。
畢竟哪有不要錢的糧食呢?可她的糧食真的不要錢啊。
村長站在高處,看著眼前興高采烈的眾人,心中滿是欣慰。
他清了清嗓子,準備把文城娘的功勞跟大家說清楚,然後就開始分這些來之不易的糧食。
“鄉親們都靜一靜!”村長洪亮的聲音在人群中響起,大家很快安靜下來,目光都投向了村長。
“大家都已經聽說了,城裏要憑戶籍限購糧食的事情了吧?”村長大聲問道。
大家夥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紛紛點頭,齊聲迴答:“村長,我們都知道了。這可把我們愁壞了,要不是這次村裏買到了糧食,真不知道該咋辦啊。”
村長頓了頓,提高了音量繼續說道:“這次呢,若不是文城娘心地善良,做了好事,幫助了別人,咱們哪有這等好運。
人家那也是個知恩圖報的好人呐,知道咱們村的難處後,就想盡辦法幫咱們買到了糧食,還神通廣大地把糧食都運出城來。咱們村啊,才能有這麽多糧食的,這次大家都要好好感謝文城娘才行,她就是咱們村的大恩人。”
鄉親們聽到村長的話,先是一愣,隨後齊刷刷地朝著姚清霜看過去。
那目光裏有毫不掩飾的感激,仿佛姚清霜是拯救他們於水火的神仙。
也有滿滿的慶幸,慶幸村子裏有這樣一位善心人。
人群中不知是誰喊了一句:“姚老太,謝謝您!”
緊接著,感謝之聲此起彼伏,在這片臨時聚集地的上空迴蕩。
“這次村裏買了 5000 斤糧食呢!其中有 100 斤大米和 100 斤白米,這大米和白麵都是 500 文一斤。剩下的 4800 斤可都是粗糧。
這些粗糧價格原本是十五文一斤,不過村裏為了大家能買得起,做主給大家補貼七文錢,這樣一來,每家每戶隻要花八文錢就能從村裏買粗糧。
但大米和白麵就得自己掏錢買啦。而且啊,每戶人家不能買超過 150 斤的粗糧。”
消息一傳開,大家都沸騰了。隻用花八文就能買到原本十五文的糧食,那可真是天大的好事。
每個人都笑得合不攏嘴,大家目光熱切地看著那一堆又一堆的糧食,眼中滿是渴望,就像餓狼看見了肥美的獵物,有了這些糧食,一家老小就能度過這艱難的日子。
等打開最後幾袋糧食的時候,村民們先是一愣,隨後便爆發出一陣驚唿。
他們圍在袋子周圍,望著裏麵那些從未見過的糧食,眼中滿是疑惑,頓時不知所措。
村長眉頭緊皺,心裏“咯噔”一下,這糧食要是不認識,可怎麽分啊?
他趕忙讓人去把姚清霜叫來。
“文城娘,你看這是什麽糧食,怎麽都沒有見過?”
村長焦急地問道,眼神裏滿是期待。
姚清霜往袋子裏一看,心中了然。
原來這兩袋是紅薯,她暗自懊惱,應該是自己當時太著急把糧食弄出來,不小心混進去的。
在姚老太的記憶中,大燕這個地方是沒有紅薯的,難怪大家都不認識。
她嘴角微微上揚,看向村長說道:“村長,這叫紅薯,糧店老板說這是番邦來的糧食呢。它可不得了,產量極高,要是種起來,以後咱村或許就不用為糧食發愁啦。
而且這紅薯吃起來香甜軟糯,滋味好得很。可以直接蒸熟了吃,那熱乎乎、香噴噴的,光聞著都讓人垂涎。也能拿來做菜,怎麽吃都好吃。大家要是不想要這紅薯,覺得新奇不敢嚐試,那我就自己買迴去吃。”
村長滿臉驚奇,眼睛睜得大大的,忍不住問道:“這紅薯真的那麽好吃?咱可沒見過,更沒吃過,別是你在哄我們呢。”
“村長,我怎麽會騙大家呢。這紅薯味道甜美,就像蜜餞似的,口感軟軟糯糯的,牙口不好的老人和沒什麽牙的孩子吃著最合適不過了。”姚清霜耐心地解釋著。
村長看著文城娘那滿臉推崇的樣子,心中有些動搖,猶豫了一下後開口道:“那我買十斤嚐嚐看。”
大虎在一旁聽了,心想村長都願意試試,自己也不能落後,也跟著說要買十斤。
其他村民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還是搖了搖頭。
畢竟這是從未見過的糧食,他們不敢輕易嚐試,害怕不好吃浪費了錢。
最後,除了村長和大虎各買了十斤紅薯外,再無人問津。
姚清霜見狀,便決定自己花錢把剩下的紅薯買迴去。
反正這紅薯價錢不貴,帶迴去給家裏人嚐嚐味道也不錯,說不定大家會喜歡呢。
在這艱難的日子裏,糧食顯得格外珍貴。
李婆子家。
李婆子那一雙眼睛就好似長在了兒媳婦身上一般,緊緊地盯著她舀米做飯的一舉一動,眼神裏透著一股子摳搜勁兒,仿佛生怕兒媳婦一個不小心就糟蹋了那好不容易買來的糧食。
隻見她那幹瘦的身子微微前傾,脖子也伸得老長,臉上的皺紋因為這專注的神情而顯得越發深刻,就像那幹涸土地上裂開的一道道溝壑。
等人走後,隻剩下李婆子和那堆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