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開墾海外福地
劇本世界:這演員隻想搞事 作者:九番茄炒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啊?”馬車廂裏,沉浸在黃金夢想裏的吳淺川下意識出聲,匪夷所思的看著陳濤。
不明白這位水兵教頭在放什麽狗屁。
放棄複仇?你原本打算複仇誰?
雖說吳淺川沒有仔細聽宋橋與陳濤的對話,可也聽了個大概,就是某位莊主招待過陳濤,結果某位莊主被殿下懲罰。
問題在於,這跟複仇沾邊麽?或者說,就這?也算仇恨?
懵圈的隻有吳淺川一人,宋橋知情,劇本外的觀眾更是知情。
【這就放棄了?我還想要再看陳濤被二皇子踢飛一次呢。】
【前麵的也忒喜歡看戲了吧?我倒是認為主角三觀好,這是為了百姓,放棄了複仇。】
【有一說一,與魏莊主那種表麵豪爽暗地吃人的家夥相比,陳濤更配得上俠義之名。】
陳濤和宋橋都沒有迴答吳淺川。
前者是尷尬,總不好跟自家指揮僉事坦白,他之前多番行刺過二皇子吧?
他為人再樸素,再單純,也不是傻子啊,這種事情怎麽可能拿出來說。
後者隻是遵守許烈的吩咐,不會擅自泄密這件事。
吳淺川隻能懷著諸多疑惑,抵達了二皇子府邸。
這迴不需要他們去正廳,許烈就在前院,躺在一位傑出木匠手工打造的安樂椅上,悠閑曬著太陽。
開海一事從搞定皇帝那會起,就十分順利,基本不需要許烈出心出力,閑下來的許烈權當給自己放了個長假。
隻是在這個沒有電腦手機互聯網的古代劇本世界,這個長假放得多多少少有些折磨人。
除了釣魚,欣賞美人歌舞以外,還真就沒有什麽娛樂活動了。
過度的悠閑,總是令許烈時不時想起一位傻姑娘。
“拜見殿下!”
許烈微微抬眸:“迴來了?吳僉事,這次航行如何?”
來了!吳淺川全神貫注,將一路過來時準備好的腹稿高聲朗誦:“托殿下之洪福,此次航行圓滿功成。”
“不僅水老虎這一位海盜頭子,就連海域裏發現的另外三股海盜,也被屬下殲滅。”
“海上偶有風暴,賴巨艦之堅,屬下勉強率隊闖過,幾經波折,確認殿下所賜海圖無誤。”
“海外果如海圖所示,廣袤無邊,東部諸島,南部諸島,屬下及麾下水兵,皆已親自確認。”
“最後屬下依圖南下,於南邊發現更廣闊的陸地,連綿不絕,日光炙熱,有待探索。”
許烈滿意的點了點頭,發現更南邊的那塊地就行,那是一年三熟的寶地。
足以讓許烈完成這次劇本世界的搞事了。
至於對吳淺川的獎勵?那就隨便來了,反正以後他演完戲就走,管他規不規矩:“吳僉事做的很好。”
“正好開海司還沒有同知,功高不賞,難以服眾。”
“今日起,你就是我開海司的指揮同知。”
升職了!
吳淺川內心狂跳,麵上洋溢出抑不住的喜色,指揮僉事是正四品,指揮同知卻是從三品啊!
從四到三,雖然是從的,但也算一種躍遷了啊!
吳淺川興奮到難以自持,雙手作揖禮時都在微抖:“屬下,屬下!謝過殿下賞賜!”
“定為殿下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不知殿下可準備再次航行?屬下願意再率部曲出海,為大乾,為殿下開疆拓土!”
許烈古怪的掃了眼吳淺川,乖乖,升官的獎勵,這麽刺激人嗎?
他並不是不通海事的小白,很清楚人類的心理是有承受極限的。
在一望無際的海洋上飄啊飄,那種枯燥無趣,那種腳不沾實地的感受,是真切磨損人的精神心理。
就算常年跑海的工作人員,難得出海迴來一趟,也絕對要在陸地上休息一段時間,才能繼續出海。
否則心理說不定都會出現相當扭曲的病症。
結果吳淺川這家夥,一升職就跟打了激素似的,嗷嗷叫的準備再度出海?
到底是這個獎勵太好了;還是吳淺川其人的精神太過堅韌,遠超尋常海員?
“咳咳。”邊上的宋橋似乎看出了什麽,又不敢直說,損了許烈的顏麵。
隻好委婉的說明:“吳僉事、不,吳同知剛迴霞城,聽聞諸多民船出海。”
“可能是擔憂他們,會遇上還沒清理幹淨的海盜,吳同知愛民憂民,老夫甚為佩服。”
言下之意,吳淺川也被殿下的謊言所騙,著急出海找黃金呢。
吳淺川擺明沒聽懂,還緊張兮兮看著許烈,應和宋橋這番‘委婉’之言:“對,對,我就是,太擔心那些百姓了。”
“海上可不安全啊。”
許烈不在意下麵的人,有些自己的小心思,事情能辦好即可:“好,本來還想讓你歇一陣子。”
“既然吳同知如此憂民,我不應允,就太不念百姓了。”
“那就換一批水兵,再度出海,直接去南部陸地,開墾良田。”
“?”吳淺川突然有點聽不懂了,他們不是水兵麽?不是縱橫四海的麽?怎麽突然要去南邊開墾了?
這不對吧?
而且開墾良田的話,他還怎麽去找前戶部尚書的黃金啊?
陳濤反應極快,立即迴憶起許烈曾經說過的話:“莫非,莫非南邊那片土地,就是殿下曾經說的,一年三熟之地?!”
許烈讚賞的看了眼陳濤:“沒錯,那是天賜福地,一年三熟,從長遠考慮的話,其價值不亞於萬萬兩黃金。”
陳濤心頭滾燙起來,陣陣熱意上湧,當初之所以答應許烈,教導水兵們滄海訣。
不正是因為許烈給他畫了一個大餅,一個可以讓天下百姓都吃飽的大餅嗎?
吳淺川也被這則消息驚到,一年三熟的土地?
那是什麽神仙地方?
要知道,有時候天災頻繁的年份,比如大旱大澇,那糧食可比黃金金貴多了,那會兒有錢都不一定能買到糧。
更何況土地與黃金不同啊,前者是可以留在手上,一直傳給子孫後代的家族底蘊;後者隻是浮財,花完就沒了。
念及此,倒是有效遏製了吳淺川內心對黃金的貪婪:“屬下定為殿下辦好此事!”
同時內心也在祈禱,殿下不是吝嗇賞賜的人,辦好這件事,說不定以後那片福地,殿下能賞他個成千上萬畝呢!
不明白這位水兵教頭在放什麽狗屁。
放棄複仇?你原本打算複仇誰?
雖說吳淺川沒有仔細聽宋橋與陳濤的對話,可也聽了個大概,就是某位莊主招待過陳濤,結果某位莊主被殿下懲罰。
問題在於,這跟複仇沾邊麽?或者說,就這?也算仇恨?
懵圈的隻有吳淺川一人,宋橋知情,劇本外的觀眾更是知情。
【這就放棄了?我還想要再看陳濤被二皇子踢飛一次呢。】
【前麵的也忒喜歡看戲了吧?我倒是認為主角三觀好,這是為了百姓,放棄了複仇。】
【有一說一,與魏莊主那種表麵豪爽暗地吃人的家夥相比,陳濤更配得上俠義之名。】
陳濤和宋橋都沒有迴答吳淺川。
前者是尷尬,總不好跟自家指揮僉事坦白,他之前多番行刺過二皇子吧?
他為人再樸素,再單純,也不是傻子啊,這種事情怎麽可能拿出來說。
後者隻是遵守許烈的吩咐,不會擅自泄密這件事。
吳淺川隻能懷著諸多疑惑,抵達了二皇子府邸。
這迴不需要他們去正廳,許烈就在前院,躺在一位傑出木匠手工打造的安樂椅上,悠閑曬著太陽。
開海一事從搞定皇帝那會起,就十分順利,基本不需要許烈出心出力,閑下來的許烈權當給自己放了個長假。
隻是在這個沒有電腦手機互聯網的古代劇本世界,這個長假放得多多少少有些折磨人。
除了釣魚,欣賞美人歌舞以外,還真就沒有什麽娛樂活動了。
過度的悠閑,總是令許烈時不時想起一位傻姑娘。
“拜見殿下!”
許烈微微抬眸:“迴來了?吳僉事,這次航行如何?”
來了!吳淺川全神貫注,將一路過來時準備好的腹稿高聲朗誦:“托殿下之洪福,此次航行圓滿功成。”
“不僅水老虎這一位海盜頭子,就連海域裏發現的另外三股海盜,也被屬下殲滅。”
“海上偶有風暴,賴巨艦之堅,屬下勉強率隊闖過,幾經波折,確認殿下所賜海圖無誤。”
“海外果如海圖所示,廣袤無邊,東部諸島,南部諸島,屬下及麾下水兵,皆已親自確認。”
“最後屬下依圖南下,於南邊發現更廣闊的陸地,連綿不絕,日光炙熱,有待探索。”
許烈滿意的點了點頭,發現更南邊的那塊地就行,那是一年三熟的寶地。
足以讓許烈完成這次劇本世界的搞事了。
至於對吳淺川的獎勵?那就隨便來了,反正以後他演完戲就走,管他規不規矩:“吳僉事做的很好。”
“正好開海司還沒有同知,功高不賞,難以服眾。”
“今日起,你就是我開海司的指揮同知。”
升職了!
吳淺川內心狂跳,麵上洋溢出抑不住的喜色,指揮僉事是正四品,指揮同知卻是從三品啊!
從四到三,雖然是從的,但也算一種躍遷了啊!
吳淺川興奮到難以自持,雙手作揖禮時都在微抖:“屬下,屬下!謝過殿下賞賜!”
“定為殿下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不知殿下可準備再次航行?屬下願意再率部曲出海,為大乾,為殿下開疆拓土!”
許烈古怪的掃了眼吳淺川,乖乖,升官的獎勵,這麽刺激人嗎?
他並不是不通海事的小白,很清楚人類的心理是有承受極限的。
在一望無際的海洋上飄啊飄,那種枯燥無趣,那種腳不沾實地的感受,是真切磨損人的精神心理。
就算常年跑海的工作人員,難得出海迴來一趟,也絕對要在陸地上休息一段時間,才能繼續出海。
否則心理說不定都會出現相當扭曲的病症。
結果吳淺川這家夥,一升職就跟打了激素似的,嗷嗷叫的準備再度出海?
到底是這個獎勵太好了;還是吳淺川其人的精神太過堅韌,遠超尋常海員?
“咳咳。”邊上的宋橋似乎看出了什麽,又不敢直說,損了許烈的顏麵。
隻好委婉的說明:“吳僉事、不,吳同知剛迴霞城,聽聞諸多民船出海。”
“可能是擔憂他們,會遇上還沒清理幹淨的海盜,吳同知愛民憂民,老夫甚為佩服。”
言下之意,吳淺川也被殿下的謊言所騙,著急出海找黃金呢。
吳淺川擺明沒聽懂,還緊張兮兮看著許烈,應和宋橋這番‘委婉’之言:“對,對,我就是,太擔心那些百姓了。”
“海上可不安全啊。”
許烈不在意下麵的人,有些自己的小心思,事情能辦好即可:“好,本來還想讓你歇一陣子。”
“既然吳同知如此憂民,我不應允,就太不念百姓了。”
“那就換一批水兵,再度出海,直接去南部陸地,開墾良田。”
“?”吳淺川突然有點聽不懂了,他們不是水兵麽?不是縱橫四海的麽?怎麽突然要去南邊開墾了?
這不對吧?
而且開墾良田的話,他還怎麽去找前戶部尚書的黃金啊?
陳濤反應極快,立即迴憶起許烈曾經說過的話:“莫非,莫非南邊那片土地,就是殿下曾經說的,一年三熟之地?!”
許烈讚賞的看了眼陳濤:“沒錯,那是天賜福地,一年三熟,從長遠考慮的話,其價值不亞於萬萬兩黃金。”
陳濤心頭滾燙起來,陣陣熱意上湧,當初之所以答應許烈,教導水兵們滄海訣。
不正是因為許烈給他畫了一個大餅,一個可以讓天下百姓都吃飽的大餅嗎?
吳淺川也被這則消息驚到,一年三熟的土地?
那是什麽神仙地方?
要知道,有時候天災頻繁的年份,比如大旱大澇,那糧食可比黃金金貴多了,那會兒有錢都不一定能買到糧。
更何況土地與黃金不同啊,前者是可以留在手上,一直傳給子孫後代的家族底蘊;後者隻是浮財,花完就沒了。
念及此,倒是有效遏製了吳淺川內心對黃金的貪婪:“屬下定為殿下辦好此事!”
同時內心也在祈禱,殿下不是吝嗇賞賜的人,辦好這件事,說不定以後那片福地,殿下能賞他個成千上萬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