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各令匯霞城
劇本世界:這演員隻想搞事 作者:九番茄炒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乾,江南。
淵城衙門收到京中急信,淵城令趕忙召集縣丞、縣尉,三人開小會。
“戶部尚書趙大人已經在押往霞城的路上?待到八月初一正式問斬?”
“由二皇子殿下親自監斬?廣邀吾等觀刑?!”
縣丞、縣尉聽著淵城令的述說,紛紛麵現驚懼之色。
那可是戶部尚書啊!
在他們這些縣級眼中,堪稱天官,平時他們費盡心機手段頂多也就接觸到太守一級。
一部之尚書,對於他們而言,完全就是高不可攀,遙不可及的存在。
但就是這麽一位天官,翻手就被皇帝拿下,甚至說殺就殺,不留絲毫情麵。
更是從北一路押送到江南來,還廣邀諸多同僚去觀刑?
這麽聲勢浩大的問斬,指不定就載入史冊,遺臭萬年了。
這忒過分了一點吧?讀書人的顏麵何存啊?
縣丞想要說些什麽,最後還是機靈的閉上嘴,這全都是陛下的旨意,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他不敢妄議。
隻是心底有些兔死狐悲,有點不對,他跟趙覺地位相比,他不算狐,趙覺更不能算兔子。
或許準確點描述,應是虎死兔悲。
倒是縣尉更關注這個新鮮的大瓜。
一方麵他不是讀書人,乃是武人;另一方麵,來自京中的大瓜,更是涉及到戶部尚書這種等級,誰能不感興趣?
“我說城令,共事如此多年,你還瞞著我倆作甚?詳細說說啊!那個尚書,犯了啥事?”
淵城令大致講了講趙覺的罪證,無非就是破壞開海大業、枉顧君恩、豢養海盜行刺皇子等。
皇帝還是有理智的,殺趙覺是因為趙覺阻攔開海,有可能妨礙到皇帝長生。
但這種私人理由,寫在邸報上傳閱給諸地方官,會有些難看。
索性趙覺還有別的罪名,就一股腦往上添,核心思想隻有一個,趙覺必須死。
縣尉聽完來龍去脈,當場表示支持:“哼!豢養海盜?這個趙覺死不足惜!陛下判的好,這種人就該問斬!”
“直接一刀授首,還算便宜趙覺老賊了!”
前文言及,沿海城池多遭遇過海盜的困擾,淵城和霞城一般,都是靠海吃海,一樣經常遭遇海盜的侵襲。
作為淵城縣尉,掌管城池武備,和那批海盜自然有著仇怨。
縣丞亦是歎了一口氣,不再有什麽悲愴的情緒:“如此說來,那也是罪有應得。”
“今已七月中旬,我們下旬出發,提前抵達霞城拜見二皇子殿下?還是……”
坐在這裏開小會的三人都是聰明人,有些話不需要說完整,就能表達重點。
縣丞無非在問,是早點過去抱二皇子大腿,還是準時準點到,隱隱站在太子陣營?
雖說他們是淵城父母官,但在頂層眼中,也隻不過是小人物而已,不需要考慮那麽多,乖乖辦事就行。
但他們也擔心啊。
萬一二皇子就在乎這個呢?萬一二皇子就想看看他們的覺悟呢?
這種事情,誰敢確保不會發生?
江南那麽多城縣,二皇子或許記不住誰提前到了,但百分百會記住,準時準點才到的。
如今的朝堂,可謂是暗流湧動。
往常行事荒唐的二皇子,意外得陛下恩寵信任,直接搞起了開海司,大權在握,已有不少朝臣投靠。
反觀太子,幾乎可以說是搖搖欲墜,頂多就陪著皇帝上朝開大會,別的權力呢?沒有!
淵城令是個拎得清的:“糊塗!霞城距離我們多近啊?這種時候膽敢騎牆,真當二皇子看不清?”
他這麽一說,另外兩人也是立即迴過神。
對啊,太子遠在天邊,二皇子近在眼前!
就算他們想站在太子陣營,也得考慮考慮二皇子手裏那把先斬後奏的尚方寶劍啊!
看似有得選,實則根本沒得選。
三人麵麵相覷,發現小夥伴臉上都掛著苦笑:“那就這麽定了。”
“既然要上二皇子殿下的船,就徹底一些,不能猶猶豫豫、予人把柄。”
“我提議現在就前往霞城,如此,方能讓二皇子殿下,看到我們的誠心。”
縣尉先是點頭讚同,隨後補了一句:“空手拜訪不符禮製。”
“我麾下曾有人匯報,二皇子曾派人去過淵城珍珠莊,好像還起了衝突。”
淵城令得知眼冒喜色:“竟有此事!瞌睡來了送枕頭,吾等快速查清,爭取給二皇子殿下備一份禮!”
像是淵城這般的小會議,在江南大地上陸陸續續召開,一州之內,所有郡縣,一時間都在朝著霞城進發。
……
霞城,二皇子府。
宋橋收到相關消息,趕來匯報給許烈:“殿下,喜事啊,江南各令,攜丞尉紛紛趕來。”
“就為了能在八月初一時,應殿下邀請,觀刑問斬趙覺那廝。”
許烈沉悶不言的吃著佳肴,多少有些食之無味:“我知道了。”
並不是說古代的東西不好吃,至少許烈目前的地位,甭管吃什麽,食材肯定都是最好最新鮮的。
但少了許多現代調味品,味道也就那樣。
對於許烈而言,初期穿越世界的新鮮感過後,這些飯菜也就這麽一迴事了。
甚至吃著吃著,居然想起了鹿悠悠那個鐵憨憨,想起了那個陪他一起吃飯的約定。
這算不算矯情?
明明打定主意,要去各個劇本世界攪風攪雨、不斷搞事的,怎麽就想起那個傻姑娘了?
詭異的是,這種想法,許烈本身並不反感。
硬要形容,天上看似自由飛翔的風箏實則自始至終有根風箏線拘束,誰來都反感,都渴望自由;
但許烈感覺自身並不像風箏,反而像是無邊大海上的搞事巨艦,乘風破浪,橫行四海,攪風攪雨,在無處可歸時,忽然多出了一個避風港。
宋橋敏銳看出自家殿下心情不佳,有些琢磨不準,不知該如何開解。
跟隨許烈那麽多天下來,宋橋算是看出來了,自家這位殿下絕對的明主。
這段時日,基本隻負責開荒伐木、造船開海相關事宜,不嗜賭,不好色,優待百姓,說是聖人都不為過。
如若能夠登基稱帝,堪稱天下百姓之福。
慢慢的,原本隻是想著報恩的宋橋,都逐漸效忠起來。
眼下殿下心情不好,宋橋忍不住就想要為殿下做些什麽:“那,需不需要我喚些舞姬,為殿下餐前獻舞?”
“免了。”許烈還記得,欣賞舞蹈什麽的,之前初來霞城時,每日看三次以上。
來來迴迴就那麽幾個花樣,是有一種古典美,但看多也膩,沒什麽新鮮花樣了。
就好像許烈前世喜歡去洗腳,那也是兩星期去一次,每次洗完腳都有好心情。
如若天天洗三次以上,那沒多久估計也要膩歪。
過猶不及啊。
打發走宋橋,許烈想著,在忙完這個滄海訣劇本世界後,可以迴去看看。
淵城衙門收到京中急信,淵城令趕忙召集縣丞、縣尉,三人開小會。
“戶部尚書趙大人已經在押往霞城的路上?待到八月初一正式問斬?”
“由二皇子殿下親自監斬?廣邀吾等觀刑?!”
縣丞、縣尉聽著淵城令的述說,紛紛麵現驚懼之色。
那可是戶部尚書啊!
在他們這些縣級眼中,堪稱天官,平時他們費盡心機手段頂多也就接觸到太守一級。
一部之尚書,對於他們而言,完全就是高不可攀,遙不可及的存在。
但就是這麽一位天官,翻手就被皇帝拿下,甚至說殺就殺,不留絲毫情麵。
更是從北一路押送到江南來,還廣邀諸多同僚去觀刑?
這麽聲勢浩大的問斬,指不定就載入史冊,遺臭萬年了。
這忒過分了一點吧?讀書人的顏麵何存啊?
縣丞想要說些什麽,最後還是機靈的閉上嘴,這全都是陛下的旨意,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他不敢妄議。
隻是心底有些兔死狐悲,有點不對,他跟趙覺地位相比,他不算狐,趙覺更不能算兔子。
或許準確點描述,應是虎死兔悲。
倒是縣尉更關注這個新鮮的大瓜。
一方麵他不是讀書人,乃是武人;另一方麵,來自京中的大瓜,更是涉及到戶部尚書這種等級,誰能不感興趣?
“我說城令,共事如此多年,你還瞞著我倆作甚?詳細說說啊!那個尚書,犯了啥事?”
淵城令大致講了講趙覺的罪證,無非就是破壞開海大業、枉顧君恩、豢養海盜行刺皇子等。
皇帝還是有理智的,殺趙覺是因為趙覺阻攔開海,有可能妨礙到皇帝長生。
但這種私人理由,寫在邸報上傳閱給諸地方官,會有些難看。
索性趙覺還有別的罪名,就一股腦往上添,核心思想隻有一個,趙覺必須死。
縣尉聽完來龍去脈,當場表示支持:“哼!豢養海盜?這個趙覺死不足惜!陛下判的好,這種人就該問斬!”
“直接一刀授首,還算便宜趙覺老賊了!”
前文言及,沿海城池多遭遇過海盜的困擾,淵城和霞城一般,都是靠海吃海,一樣經常遭遇海盜的侵襲。
作為淵城縣尉,掌管城池武備,和那批海盜自然有著仇怨。
縣丞亦是歎了一口氣,不再有什麽悲愴的情緒:“如此說來,那也是罪有應得。”
“今已七月中旬,我們下旬出發,提前抵達霞城拜見二皇子殿下?還是……”
坐在這裏開小會的三人都是聰明人,有些話不需要說完整,就能表達重點。
縣丞無非在問,是早點過去抱二皇子大腿,還是準時準點到,隱隱站在太子陣營?
雖說他們是淵城父母官,但在頂層眼中,也隻不過是小人物而已,不需要考慮那麽多,乖乖辦事就行。
但他們也擔心啊。
萬一二皇子就在乎這個呢?萬一二皇子就想看看他們的覺悟呢?
這種事情,誰敢確保不會發生?
江南那麽多城縣,二皇子或許記不住誰提前到了,但百分百會記住,準時準點才到的。
如今的朝堂,可謂是暗流湧動。
往常行事荒唐的二皇子,意外得陛下恩寵信任,直接搞起了開海司,大權在握,已有不少朝臣投靠。
反觀太子,幾乎可以說是搖搖欲墜,頂多就陪著皇帝上朝開大會,別的權力呢?沒有!
淵城令是個拎得清的:“糊塗!霞城距離我們多近啊?這種時候膽敢騎牆,真當二皇子看不清?”
他這麽一說,另外兩人也是立即迴過神。
對啊,太子遠在天邊,二皇子近在眼前!
就算他們想站在太子陣營,也得考慮考慮二皇子手裏那把先斬後奏的尚方寶劍啊!
看似有得選,實則根本沒得選。
三人麵麵相覷,發現小夥伴臉上都掛著苦笑:“那就這麽定了。”
“既然要上二皇子殿下的船,就徹底一些,不能猶猶豫豫、予人把柄。”
“我提議現在就前往霞城,如此,方能讓二皇子殿下,看到我們的誠心。”
縣尉先是點頭讚同,隨後補了一句:“空手拜訪不符禮製。”
“我麾下曾有人匯報,二皇子曾派人去過淵城珍珠莊,好像還起了衝突。”
淵城令得知眼冒喜色:“竟有此事!瞌睡來了送枕頭,吾等快速查清,爭取給二皇子殿下備一份禮!”
像是淵城這般的小會議,在江南大地上陸陸續續召開,一州之內,所有郡縣,一時間都在朝著霞城進發。
……
霞城,二皇子府。
宋橋收到相關消息,趕來匯報給許烈:“殿下,喜事啊,江南各令,攜丞尉紛紛趕來。”
“就為了能在八月初一時,應殿下邀請,觀刑問斬趙覺那廝。”
許烈沉悶不言的吃著佳肴,多少有些食之無味:“我知道了。”
並不是說古代的東西不好吃,至少許烈目前的地位,甭管吃什麽,食材肯定都是最好最新鮮的。
但少了許多現代調味品,味道也就那樣。
對於許烈而言,初期穿越世界的新鮮感過後,這些飯菜也就這麽一迴事了。
甚至吃著吃著,居然想起了鹿悠悠那個鐵憨憨,想起了那個陪他一起吃飯的約定。
這算不算矯情?
明明打定主意,要去各個劇本世界攪風攪雨、不斷搞事的,怎麽就想起那個傻姑娘了?
詭異的是,這種想法,許烈本身並不反感。
硬要形容,天上看似自由飛翔的風箏實則自始至終有根風箏線拘束,誰來都反感,都渴望自由;
但許烈感覺自身並不像風箏,反而像是無邊大海上的搞事巨艦,乘風破浪,橫行四海,攪風攪雨,在無處可歸時,忽然多出了一個避風港。
宋橋敏銳看出自家殿下心情不佳,有些琢磨不準,不知該如何開解。
跟隨許烈那麽多天下來,宋橋算是看出來了,自家這位殿下絕對的明主。
這段時日,基本隻負責開荒伐木、造船開海相關事宜,不嗜賭,不好色,優待百姓,說是聖人都不為過。
如若能夠登基稱帝,堪稱天下百姓之福。
慢慢的,原本隻是想著報恩的宋橋,都逐漸效忠起來。
眼下殿下心情不好,宋橋忍不住就想要為殿下做些什麽:“那,需不需要我喚些舞姬,為殿下餐前獻舞?”
“免了。”許烈還記得,欣賞舞蹈什麽的,之前初來霞城時,每日看三次以上。
來來迴迴就那麽幾個花樣,是有一種古典美,但看多也膩,沒什麽新鮮花樣了。
就好像許烈前世喜歡去洗腳,那也是兩星期去一次,每次洗完腳都有好心情。
如若天天洗三次以上,那沒多久估計也要膩歪。
過猶不及啊。
打發走宋橋,許烈想著,在忙完這個滄海訣劇本世界後,可以迴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