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怎麽突然冒出這麽多朱砂雲帶出來?”一名官員驚恐地問道。
王小戈放大了紅外成像照片之後發現,這條突然出現的痕跡,在細節上呈現出一個個間隙很大的雲團結構,就像是稀稀疏疏灑在地裏的種子。他又迴頭掃了一眼觀測數據,疑惑地搖了搖頭:
“不!朱砂雲帶雖然也是由小個體組成,但整體密度非常高。而新出現的這條痕跡,不僅結構要鬆散得多,質量、密度還有運動方式也和朱砂雲帶截然不同。應該是某種輕元素構成的稀疏塵埃帶,但肯定和朱砂雲帶不是同一類物質!”
“那這條從朱砂雲帶一直連接到地球的東西,到底是什麽?”另一名官員焦急地追問道。
張綾在電腦上一陣操作,當她將稀疏塵埃帶的元素光譜信息出現在投影上的時候,在場的科學家都短暫地愣住了,王小戈驚愕地說道:
“居然就是單純的氫和氧!”
張綾也疑惑地補充道:
“而且,組成塵埃帶的每一個氣團都滿足兩份氫和一份氧的比例。像氫和氧這種輕質元素,在太空環境中隻可能相互離散,而不可能自然聚合成這種氣團。”
王小戈眼珠一轉,忽然想到了什麽:
“除非,這些氣團壓根就不是被萬有引力聚合到一起,而是從極小體積的固體形態升華而來。而且,2:1的比例剛好能夠滿足氫氧充分燃燒條件,這恐怕也很難在自然條件下形成。”
一名助理聽得雲裏霧裏,不解地問道:
“但我不明白,太陽係空間裏,哪裏來的這麽高密度的氫和氧呢?”
王小戈和張綾都是一怔,相互對視的目光中流淌著驚愕和恐懼。在太陽係中,要論氫和氧的絕對含量,最高的就是木星。而且,蜉蝣文明完全有能力製造出200萬公裏的氫氧氣團帶,並將它們放置到現在的位置。
就在此時,聚焦在氫氧雲團遠端的紅外波段實時監控畫麵,忽然被深紅色的光斑鋪滿了。
“發生了什麽事?”官員驚恐地問道。
“燃燒!”張綾失聲說道。
......
一團青藍色的火焰在150萬公裏之外的太空中被點燃了,真空中的火球沒有了引力的束縛,恣意妄為地震顫著向著四麵八方拋灑著觸手般的火苗,就像一枚令人捉摸不透的球狀閃電。
由於組成雲帶的每兩個氫氧氣團之間都保持著一定的距離,燃燒並沒有如倒在地上的汽油一般迅猛進行,而是像導火索一般在空間中緩慢而穩健地燃燒著。
原本在袁術一眾人的努力下,已經被帶入離開太陽係軌道的朱砂雲帶。在氫氧燃燒釋放的能量吸引下,像嗅到了腐肉的蒼蠅一般,跟隨著這根燃燒的導火索,在空間中繞出一條巨大的弧線,向著地球的方向衝來。
“這...這特麽的!肯定是那該死的蜉蝣幹的!我就知道那個躲在木星大氣地下的怪胎沒安好心!這該死的畸形太空蠕蟲從一開始就是它們引到太陽係來的!”駕駛鷂鷹飛船的戰士因為震驚和憤怒,結結巴巴地罵道。
“我們好不容易才把朱砂雲帶引開,現在又被引向了地球,那蜉蝣從來都沒有放棄要滅絕我們的想法!”另一名戰士惶恐不安地看著袁術。
氫氧氣團燃燒的藍色火光倒映在袁術呆滯的雙眼中,短暫的愣神之後。他狠狠地閉上了眼睛,深吸了一口氣之後,再次睜開的雙眼中滿是堅定:
“我也懷疑這一切就是蜉蝣幹的,但事情沒這麽簡單。如果隻是單純地要滅絕我們,直接燒掉地球大氣就完事兒了,沒必要搞得這麽複雜。
這還是我們能想到的辦法,ta們超出我們認知的手段顯然不止於此。現在我們手裏一艘大型飛船都沒有,引開朱砂雲帶是不可能了,ta們又精準地掐住了我們的軟肋!繼續待太空中待著沒有用,通知所有人,全部迴到地麵去!”
“是!”
駕駛員剛剛推動節流閥,又想到了什麽:
“我們不是還有一艘遠望號飛船嗎?雖然技術老了一點,但卻是實打實的擁有恆星際航行能力。”
袁術白了他一眼:
“在這個時候,懦夫才會躲到太陽係邊緣去!就算是無力抵抗,我們也得迴去搞清楚,蜉蝣到底在搗什麽鬼,這是我們作為軍人的職責!”
......
當那根綿延近兩百萬公裏的導火索燃盡之時,緊隨其後的貪婪巨蟲像放入水中的錨鏈一般,緩慢而有力地栽進了地球濃密的大氣層,劇烈地摩擦點燃了進入大氣層的朱砂雲帶。
正值黎明的夏威夷,還在晨曦微光中沉睡的藍海和群島,忽然被宛如白晝的亮光喚醒。一個亮度堪比夏至日太陽的巨大火球陡然當空出現,自西向東地緩慢移動著。
很快,火球的四周開始逸散出烏黑的煙霧,亮度也隨之迅速降低。激蕩著漣漪的濃重黑雲,沿著火球掠過的軌跡緩緩在碧藍的天空中綻開。就像是被倒入小溪中的墨汁,正在隨著水流緩緩將清澈的溪水染成黑色。
全世界的對空觀測設備都把焦點聚集到了正在太平洋上空緩緩移動的火球,海量的數據傳到了京華地麵指揮中心。
滿眼數據奔騰的張綾,臉上少了幾分驚慌與恐懼,多了幾分疑惑:
“從遙測數據來看,絕大部分的朱砂雲帶都在到達對流層頂部的時候就燃燒殆盡了。那些黑色的濃雲,實際上隻是朱砂燃燒後的塵埃。
而且,無人飛行器對采集到的燃盡塵埃樣本分析顯示,除了少量金屬和不在化學周期表內的超重元素之外,燃燒殘留物的主要成分就是碳。”
她的科學助手連連搖頭,不解地說道:
“這完全說不通啊!地球艦隊在開戰之前,也采集過朱砂樣本進行燒灼殘留物分析。當時的分析報告顯示,除了相同的超重元素之外,主要成分是金屬鎢,現在怎麽變成碳了,這也太不符合科學邏輯了吧!”
“隻是不符合我們認知內的科學邏輯而已!人類對宇宙的認知,本身就很淺薄。人類的科學邏輯,遠遠不等於宇宙的邏輯。”王小戈沉聲說道。
就在眾人在恐懼、疑惑和竊喜中搖擺不定之時,一名地球聯邦的官員試探著問道:
“張綾博士,你剛剛說的燃燒殆盡,有沒有可能是朱砂雲帶在墜入大氣燃燒的過程中已經死...哦不...是失去活性了?”
張綾埋頭於海量的數據中,沒有迴答他,隻是淺淺地搖了搖頭。
另一名官員卻把張綾的這種似是而非的迴應當成了肯定,他遲疑地說道:
“從相對性的角度來說,倒是不排除這種可能性。這玩意兒在太空中很厲害,進入地球大氣環境可就不一樣了。我們賴以生存的要素,對它們來說很可能就是劇毒!”
一名歐洲城邦代表更是拍著桌子興奮地說道:
“我認為有極大概率就是這樣的!一個很重要的證據就是,朱砂雲帶是被蜉蝣故意引到地球上來的。偉大的守護者在通過這種形式保護我們!”
王小戈對這種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感性猜測立即嗤之以鼻:
“那為什麽你口中偉大的守護者眼睜睜地看著我們的艦隊去赴死,卻一直三緘其口呢?ta們等了這麽久,遠征艦隊剛剛離開就動手了,事情不會是單純的毀滅或者保護這麽簡單!”
張綾在仔細地研判了從高空拍攝的朱砂雲帶在大氣層中燃燒的多波段觀測數據之後,憂心忡忡地說道:
“剛剛的遙測數據分析不準確!從焰色反應來看,朱砂雲帶在大氣中的燃燒並不充分。有相當一部分物質並沒有參與到燃燒中!”
這時,經過濾光處理的燃燒點視頻錄像出現在了投影上,劇烈燃燒著的朱砂雲帶被渲染成了黑色。從慢放畫麵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無數的黑色小點如炸裂的火花一般,正從燃燒點上向四周飛濺。
王小戈凝視著那些飛快離散的小黑點,麵色越發凝重:
“這些沒有參與燃燒的小顆粒,在吸收了燃燒的能量之後,表現出了極高的活性。它們已經順利進入大氣層了!”
王小戈放大了紅外成像照片之後發現,這條突然出現的痕跡,在細節上呈現出一個個間隙很大的雲團結構,就像是稀稀疏疏灑在地裏的種子。他又迴頭掃了一眼觀測數據,疑惑地搖了搖頭:
“不!朱砂雲帶雖然也是由小個體組成,但整體密度非常高。而新出現的這條痕跡,不僅結構要鬆散得多,質量、密度還有運動方式也和朱砂雲帶截然不同。應該是某種輕元素構成的稀疏塵埃帶,但肯定和朱砂雲帶不是同一類物質!”
“那這條從朱砂雲帶一直連接到地球的東西,到底是什麽?”另一名官員焦急地追問道。
張綾在電腦上一陣操作,當她將稀疏塵埃帶的元素光譜信息出現在投影上的時候,在場的科學家都短暫地愣住了,王小戈驚愕地說道:
“居然就是單純的氫和氧!”
張綾也疑惑地補充道:
“而且,組成塵埃帶的每一個氣團都滿足兩份氫和一份氧的比例。像氫和氧這種輕質元素,在太空環境中隻可能相互離散,而不可能自然聚合成這種氣團。”
王小戈眼珠一轉,忽然想到了什麽:
“除非,這些氣團壓根就不是被萬有引力聚合到一起,而是從極小體積的固體形態升華而來。而且,2:1的比例剛好能夠滿足氫氧充分燃燒條件,這恐怕也很難在自然條件下形成。”
一名助理聽得雲裏霧裏,不解地問道:
“但我不明白,太陽係空間裏,哪裏來的這麽高密度的氫和氧呢?”
王小戈和張綾都是一怔,相互對視的目光中流淌著驚愕和恐懼。在太陽係中,要論氫和氧的絕對含量,最高的就是木星。而且,蜉蝣文明完全有能力製造出200萬公裏的氫氧氣團帶,並將它們放置到現在的位置。
就在此時,聚焦在氫氧雲團遠端的紅外波段實時監控畫麵,忽然被深紅色的光斑鋪滿了。
“發生了什麽事?”官員驚恐地問道。
“燃燒!”張綾失聲說道。
......
一團青藍色的火焰在150萬公裏之外的太空中被點燃了,真空中的火球沒有了引力的束縛,恣意妄為地震顫著向著四麵八方拋灑著觸手般的火苗,就像一枚令人捉摸不透的球狀閃電。
由於組成雲帶的每兩個氫氧氣團之間都保持著一定的距離,燃燒並沒有如倒在地上的汽油一般迅猛進行,而是像導火索一般在空間中緩慢而穩健地燃燒著。
原本在袁術一眾人的努力下,已經被帶入離開太陽係軌道的朱砂雲帶。在氫氧燃燒釋放的能量吸引下,像嗅到了腐肉的蒼蠅一般,跟隨著這根燃燒的導火索,在空間中繞出一條巨大的弧線,向著地球的方向衝來。
“這...這特麽的!肯定是那該死的蜉蝣幹的!我就知道那個躲在木星大氣地下的怪胎沒安好心!這該死的畸形太空蠕蟲從一開始就是它們引到太陽係來的!”駕駛鷂鷹飛船的戰士因為震驚和憤怒,結結巴巴地罵道。
“我們好不容易才把朱砂雲帶引開,現在又被引向了地球,那蜉蝣從來都沒有放棄要滅絕我們的想法!”另一名戰士惶恐不安地看著袁術。
氫氧氣團燃燒的藍色火光倒映在袁術呆滯的雙眼中,短暫的愣神之後。他狠狠地閉上了眼睛,深吸了一口氣之後,再次睜開的雙眼中滿是堅定:
“我也懷疑這一切就是蜉蝣幹的,但事情沒這麽簡單。如果隻是單純地要滅絕我們,直接燒掉地球大氣就完事兒了,沒必要搞得這麽複雜。
這還是我們能想到的辦法,ta們超出我們認知的手段顯然不止於此。現在我們手裏一艘大型飛船都沒有,引開朱砂雲帶是不可能了,ta們又精準地掐住了我們的軟肋!繼續待太空中待著沒有用,通知所有人,全部迴到地麵去!”
“是!”
駕駛員剛剛推動節流閥,又想到了什麽:
“我們不是還有一艘遠望號飛船嗎?雖然技術老了一點,但卻是實打實的擁有恆星際航行能力。”
袁術白了他一眼:
“在這個時候,懦夫才會躲到太陽係邊緣去!就算是無力抵抗,我們也得迴去搞清楚,蜉蝣到底在搗什麽鬼,這是我們作為軍人的職責!”
......
當那根綿延近兩百萬公裏的導火索燃盡之時,緊隨其後的貪婪巨蟲像放入水中的錨鏈一般,緩慢而有力地栽進了地球濃密的大氣層,劇烈地摩擦點燃了進入大氣層的朱砂雲帶。
正值黎明的夏威夷,還在晨曦微光中沉睡的藍海和群島,忽然被宛如白晝的亮光喚醒。一個亮度堪比夏至日太陽的巨大火球陡然當空出現,自西向東地緩慢移動著。
很快,火球的四周開始逸散出烏黑的煙霧,亮度也隨之迅速降低。激蕩著漣漪的濃重黑雲,沿著火球掠過的軌跡緩緩在碧藍的天空中綻開。就像是被倒入小溪中的墨汁,正在隨著水流緩緩將清澈的溪水染成黑色。
全世界的對空觀測設備都把焦點聚集到了正在太平洋上空緩緩移動的火球,海量的數據傳到了京華地麵指揮中心。
滿眼數據奔騰的張綾,臉上少了幾分驚慌與恐懼,多了幾分疑惑:
“從遙測數據來看,絕大部分的朱砂雲帶都在到達對流層頂部的時候就燃燒殆盡了。那些黑色的濃雲,實際上隻是朱砂燃燒後的塵埃。
而且,無人飛行器對采集到的燃盡塵埃樣本分析顯示,除了少量金屬和不在化學周期表內的超重元素之外,燃燒殘留物的主要成分就是碳。”
她的科學助手連連搖頭,不解地說道:
“這完全說不通啊!地球艦隊在開戰之前,也采集過朱砂樣本進行燒灼殘留物分析。當時的分析報告顯示,除了相同的超重元素之外,主要成分是金屬鎢,現在怎麽變成碳了,這也太不符合科學邏輯了吧!”
“隻是不符合我們認知內的科學邏輯而已!人類對宇宙的認知,本身就很淺薄。人類的科學邏輯,遠遠不等於宇宙的邏輯。”王小戈沉聲說道。
就在眾人在恐懼、疑惑和竊喜中搖擺不定之時,一名地球聯邦的官員試探著問道:
“張綾博士,你剛剛說的燃燒殆盡,有沒有可能是朱砂雲帶在墜入大氣燃燒的過程中已經死...哦不...是失去活性了?”
張綾埋頭於海量的數據中,沒有迴答他,隻是淺淺地搖了搖頭。
另一名官員卻把張綾的這種似是而非的迴應當成了肯定,他遲疑地說道:
“從相對性的角度來說,倒是不排除這種可能性。這玩意兒在太空中很厲害,進入地球大氣環境可就不一樣了。我們賴以生存的要素,對它們來說很可能就是劇毒!”
一名歐洲城邦代表更是拍著桌子興奮地說道:
“我認為有極大概率就是這樣的!一個很重要的證據就是,朱砂雲帶是被蜉蝣故意引到地球上來的。偉大的守護者在通過這種形式保護我們!”
王小戈對這種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感性猜測立即嗤之以鼻:
“那為什麽你口中偉大的守護者眼睜睜地看著我們的艦隊去赴死,卻一直三緘其口呢?ta們等了這麽久,遠征艦隊剛剛離開就動手了,事情不會是單純的毀滅或者保護這麽簡單!”
張綾在仔細地研判了從高空拍攝的朱砂雲帶在大氣層中燃燒的多波段觀測數據之後,憂心忡忡地說道:
“剛剛的遙測數據分析不準確!從焰色反應來看,朱砂雲帶在大氣中的燃燒並不充分。有相當一部分物質並沒有參與到燃燒中!”
這時,經過濾光處理的燃燒點視頻錄像出現在了投影上,劇烈燃燒著的朱砂雲帶被渲染成了黑色。從慢放畫麵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無數的黑色小點如炸裂的火花一般,正從燃燒點上向四周飛濺。
王小戈凝視著那些飛快離散的小黑點,麵色越發凝重:
“這些沒有參與燃燒的小顆粒,在吸收了燃燒的能量之後,表現出了極高的活性。它們已經順利進入大氣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