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厚重的橙色雲蓋之下,黑色印跡如暴風雨前的烏雲一般滾滾而來,似有一幅巨大的水墨畫在頭頂迅速鋪展。那些黝黑的滾雲層層疊疊,仿佛洶湧的黑色海浪,不斷翻湧、湧動,有著一種令人心悸的壓迫感。
肖山這才發現,這些黑雲並非隻從一個方向而來,而是以驚人的速度從四麵八方向著頭頂上聚集、蔓延,頃刻間便占據了整個天空。
原本彌漫的橙色已經消失不見,隻剩下身下液態金屬氫海洋透著的微弱藍光,還在勉力支撐著在黑幕壓迫下搖搖欲墜的世界。
濃重的黑雲在占領了整個雲蓋之後,開始在肖山的頭頂上迅速堆積成了一個巨大的尖錐,如初生的龍卷風漏鬥雲一般向下延伸著。
隨著黑雲越來越靠近飛船的座艙,其細節形態也漸漸變得清晰起來。那根本不是什麽雲,而是以某種難以言表的規律疊加在一起的,無數張震顫著的黑色薄片。
不可計數的黑色薄片就像是在狂風中翻開的書頁一般戰栗著揮舞,每一片黑色書頁的大小都堪比地球上的一個小村落。
轉瞬間,飛船已經被這些黑色膜片團團圍住,世界再次陷入純粹的黑暗,隻能聽到那些巨大膜片震顫時,發出的如蒸汽機活塞往複一般的沉悶低鳴。
肖山用左手拇指狠狠地掐著自己的右手虎口,想要用強烈的痛楚讓自己冷靜下來。他花了好一陣子才將自己的唿吸調整到能夠正常說話的頻率,問出了早已準備好的第一個問題:
“這就是你們的生命形態嗎?”
厚重而嘈雜的聲音漸漸消失了,淡淡的橙色輝光開始在四周亮起,肖山依稀能看清環繞在四周揮舞著的膜片。
“對於你們這種年幼的文明來說,將文明狹隘地理解為由個體智慧用虛擬框架編織起來的社會組織並不奇怪。你們的文明形式確實有其獨特的優越性,但宇宙中文明存在的形態類型遠遠超出你們、甚至是我的認知範圍。不過,我很喜歡你們的好奇心。”
那渾厚的聲音帶著淺淺的迴音,就像是一個巨人在隧道的另一頭低語。略顯傲慢的語調讓肖山在緊張之餘,敏銳地察覺到了對方用的第一人稱是我,而非我們。
正當他準備試探著再次發問時,那沉悶的聲音就在耳心中響起:
“你們用蜉蝣文明來指代我,倒也有幾分契合巨星文明的基本形態。”
肖山一怔,抿了抿嘴唇,小心翼翼地求證著心頭的猜測:
“也就是說,你們是集體智慧文明?”
四周的巨大膜片忽然從緩慢的蠕動變成了劇烈的震顫,令人心驚膽戰的轟鳴聲再次響了起來。不過肖山已經不再為此感到畏懼了,因為他心裏非常清楚,在這木星雲底的方寸之地,害怕和驚慌沒有任何作用。
膜片的震顫速度又緩和了下來:
“你現在所處的這個地方,壓強是地球表麵的1億倍,溫度是太陽表麵的五倍。還有能夠輕易撕碎金屬的湍流風暴和足以融化人類骨骼的超強輻射。
你們無法理解這樣的環境下為什麽能夠存在生命,自然也無法想象這樣的環境下的文明形態。探究我的生命形態,對你們來說是浪費時間。”
蜉蝣晦澀的話語讓肖山既困惑又有些興奮,ta看似答非所問,但又好像已經迴答了所有問題。在這極端環境下真實存在的蜉蝣文明,讓他聯想到了一個古老的哲學命題——吾之蜜糖,彼之砒霜。
極端環境是相對的,蜉蝣文明極有可能無法存活在人類適應的普通環境中。而且,在可觀測宇宙的客觀條件下,可供蜉蝣文明生存的空間要比人類狹小得多。
就算通過技術手段,在宇宙空間中製造類似生態飛船的人工環境。蜉蝣文明所需要的飛船製造難度也要比人類飛船高出好幾個數量級。而宇宙中的一切,包括光速都是有極限的。
雖然有所感悟,但肖山不敢在這個問題上耗費造物主的耐心,他已經察覺到了對方話語中警告的意味。
“在我們之前,您還在地球上創造過其他生命嗎?”肖山原本是想問蜉蝣還創造過其他文明嗎。但他故意偷換了概念,以求從迴答中得到更多關於造物主的蛛絲馬跡。
包圍著飛船的巨大膜片在有節奏地震顫中逐漸消失,黑暗再次降臨。但這次不一樣的是,包圍著肖山的不是純粹的漆黑,而是一種和宇宙空間類似的半透明。
忽然,一個光點在黑幕中劇烈地爆炸開來,強烈的光線以無法形容的速度暴漲著。若有似無的物質推擠著邊緣的薄膜,很快就略過了肖山所在的位置。而他忽然發現,自己就置身整個畫麵中,連飛船的座艙也消失了。
“生命的種子和所有組成宇宙的物質一樣,在大爆炸之初都被播撒到了時空的每一個角落。雖然很多種子注定沒有發芽就會枯萎,但隻要有合適的契機,生命的出現就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雖然生命是宇宙規律的一部分。但如果你認為生命是可以被創造的,那就太低估宇宙規律的嚴謹性和複雜性了。就像你無法扯著自己的頭發讓自己雙腳離地一樣,規律之下誕生的文明隻能運用規律,而不可能創造規律。”
眼前的世界還在飛速地變化著,但肖山的表情卻如定格一般僵住了。倒映著變幻時空的雙眼中,交織著興奮和畏懼的神采。蜉蝣剛剛說出的話,從某些方麵印證了宇宙與文明的循環演化概論的正確性。
“也就是說,就算沒有您的幹預,人類文明也會出現,對嗎?”這個問題在肖山的理論中已經得出過答案,但他還想再求證一次。
此時,肖山眼前虛空中的群星開始在連綿的星雲中被一一點亮,熟悉的宇宙形態已經初露雛形。
“理論上是的,但實際情況是一個概率問題。智慧在生命中的誕生,進而演化出文明,是需要演化契機的。我所做的,隻是在規律之下用技術手段增加這一概率,讓智慧和文明更早出現。不過,我們也隻是增加概率,並不能完全控製。”
話說至此,肖山開始在星海中飛速前進,眼前的一切全部變成了一條條看不見頭尾的光帶。當畫麵再次穩定之時,展現出來的是熟悉而又陌生的地球環境。
“我試圖改造過埃迪卡拉紀淤泥中的蠕蟲,也嚐試過啟發泥盆紀的兩棲生物。侏羅紀的恐龍在我們的引導下,已經非常接近於文明的形態。但那一時期地球的含氧量太高,所有動物的體型都過於龐大。
因此,6500萬年前,我們放任了一顆本應該被攔截的小行星。那場曠世天劫,既重塑了地球的生態環境,又為全新文明的出現提供了台階。嚴格意義上來說,人類是在我幹預下出現的第一個合格的智慧文明。”
看著那些飛速快進的畫麵裏,被掩埋在沼澤中最後變成石油的蠕蟲,看著在折疊的岩層中變為化石的兩棲動物,還有在燃燒的平原上掙紮著倒下的巨大恐龍。
肖山的靈魂在軀殼內劇烈地沸騰著,在排山倒海的震撼中,關於宇宙和文明演化的理論被一次次地夯實。一行字越來越清晰地浮現在了腦海中——生存,是文明的第一要務。
他大膽地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您不停嚐試創造文明,包括您作為高階文明,願意迴答我們幼年文明無知的問題,肯定不是為了滿足我的好奇心。而是為了自身生存的需要,對嗎?”
肖山這才發現,這些黑雲並非隻從一個方向而來,而是以驚人的速度從四麵八方向著頭頂上聚集、蔓延,頃刻間便占據了整個天空。
原本彌漫的橙色已經消失不見,隻剩下身下液態金屬氫海洋透著的微弱藍光,還在勉力支撐著在黑幕壓迫下搖搖欲墜的世界。
濃重的黑雲在占領了整個雲蓋之後,開始在肖山的頭頂上迅速堆積成了一個巨大的尖錐,如初生的龍卷風漏鬥雲一般向下延伸著。
隨著黑雲越來越靠近飛船的座艙,其細節形態也漸漸變得清晰起來。那根本不是什麽雲,而是以某種難以言表的規律疊加在一起的,無數張震顫著的黑色薄片。
不可計數的黑色薄片就像是在狂風中翻開的書頁一般戰栗著揮舞,每一片黑色書頁的大小都堪比地球上的一個小村落。
轉瞬間,飛船已經被這些黑色膜片團團圍住,世界再次陷入純粹的黑暗,隻能聽到那些巨大膜片震顫時,發出的如蒸汽機活塞往複一般的沉悶低鳴。
肖山用左手拇指狠狠地掐著自己的右手虎口,想要用強烈的痛楚讓自己冷靜下來。他花了好一陣子才將自己的唿吸調整到能夠正常說話的頻率,問出了早已準備好的第一個問題:
“這就是你們的生命形態嗎?”
厚重而嘈雜的聲音漸漸消失了,淡淡的橙色輝光開始在四周亮起,肖山依稀能看清環繞在四周揮舞著的膜片。
“對於你們這種年幼的文明來說,將文明狹隘地理解為由個體智慧用虛擬框架編織起來的社會組織並不奇怪。你們的文明形式確實有其獨特的優越性,但宇宙中文明存在的形態類型遠遠超出你們、甚至是我的認知範圍。不過,我很喜歡你們的好奇心。”
那渾厚的聲音帶著淺淺的迴音,就像是一個巨人在隧道的另一頭低語。略顯傲慢的語調讓肖山在緊張之餘,敏銳地察覺到了對方用的第一人稱是我,而非我們。
正當他準備試探著再次發問時,那沉悶的聲音就在耳心中響起:
“你們用蜉蝣文明來指代我,倒也有幾分契合巨星文明的基本形態。”
肖山一怔,抿了抿嘴唇,小心翼翼地求證著心頭的猜測:
“也就是說,你們是集體智慧文明?”
四周的巨大膜片忽然從緩慢的蠕動變成了劇烈的震顫,令人心驚膽戰的轟鳴聲再次響了起來。不過肖山已經不再為此感到畏懼了,因為他心裏非常清楚,在這木星雲底的方寸之地,害怕和驚慌沒有任何作用。
膜片的震顫速度又緩和了下來:
“你現在所處的這個地方,壓強是地球表麵的1億倍,溫度是太陽表麵的五倍。還有能夠輕易撕碎金屬的湍流風暴和足以融化人類骨骼的超強輻射。
你們無法理解這樣的環境下為什麽能夠存在生命,自然也無法想象這樣的環境下的文明形態。探究我的生命形態,對你們來說是浪費時間。”
蜉蝣晦澀的話語讓肖山既困惑又有些興奮,ta看似答非所問,但又好像已經迴答了所有問題。在這極端環境下真實存在的蜉蝣文明,讓他聯想到了一個古老的哲學命題——吾之蜜糖,彼之砒霜。
極端環境是相對的,蜉蝣文明極有可能無法存活在人類適應的普通環境中。而且,在可觀測宇宙的客觀條件下,可供蜉蝣文明生存的空間要比人類狹小得多。
就算通過技術手段,在宇宙空間中製造類似生態飛船的人工環境。蜉蝣文明所需要的飛船製造難度也要比人類飛船高出好幾個數量級。而宇宙中的一切,包括光速都是有極限的。
雖然有所感悟,但肖山不敢在這個問題上耗費造物主的耐心,他已經察覺到了對方話語中警告的意味。
“在我們之前,您還在地球上創造過其他生命嗎?”肖山原本是想問蜉蝣還創造過其他文明嗎。但他故意偷換了概念,以求從迴答中得到更多關於造物主的蛛絲馬跡。
包圍著飛船的巨大膜片在有節奏地震顫中逐漸消失,黑暗再次降臨。但這次不一樣的是,包圍著肖山的不是純粹的漆黑,而是一種和宇宙空間類似的半透明。
忽然,一個光點在黑幕中劇烈地爆炸開來,強烈的光線以無法形容的速度暴漲著。若有似無的物質推擠著邊緣的薄膜,很快就略過了肖山所在的位置。而他忽然發現,自己就置身整個畫麵中,連飛船的座艙也消失了。
“生命的種子和所有組成宇宙的物質一樣,在大爆炸之初都被播撒到了時空的每一個角落。雖然很多種子注定沒有發芽就會枯萎,但隻要有合適的契機,生命的出現就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雖然生命是宇宙規律的一部分。但如果你認為生命是可以被創造的,那就太低估宇宙規律的嚴謹性和複雜性了。就像你無法扯著自己的頭發讓自己雙腳離地一樣,規律之下誕生的文明隻能運用規律,而不可能創造規律。”
眼前的世界還在飛速地變化著,但肖山的表情卻如定格一般僵住了。倒映著變幻時空的雙眼中,交織著興奮和畏懼的神采。蜉蝣剛剛說出的話,從某些方麵印證了宇宙與文明的循環演化概論的正確性。
“也就是說,就算沒有您的幹預,人類文明也會出現,對嗎?”這個問題在肖山的理論中已經得出過答案,但他還想再求證一次。
此時,肖山眼前虛空中的群星開始在連綿的星雲中被一一點亮,熟悉的宇宙形態已經初露雛形。
“理論上是的,但實際情況是一個概率問題。智慧在生命中的誕生,進而演化出文明,是需要演化契機的。我所做的,隻是在規律之下用技術手段增加這一概率,讓智慧和文明更早出現。不過,我們也隻是增加概率,並不能完全控製。”
話說至此,肖山開始在星海中飛速前進,眼前的一切全部變成了一條條看不見頭尾的光帶。當畫麵再次穩定之時,展現出來的是熟悉而又陌生的地球環境。
“我試圖改造過埃迪卡拉紀淤泥中的蠕蟲,也嚐試過啟發泥盆紀的兩棲生物。侏羅紀的恐龍在我們的引導下,已經非常接近於文明的形態。但那一時期地球的含氧量太高,所有動物的體型都過於龐大。
因此,6500萬年前,我們放任了一顆本應該被攔截的小行星。那場曠世天劫,既重塑了地球的生態環境,又為全新文明的出現提供了台階。嚴格意義上來說,人類是在我幹預下出現的第一個合格的智慧文明。”
看著那些飛速快進的畫麵裏,被掩埋在沼澤中最後變成石油的蠕蟲,看著在折疊的岩層中變為化石的兩棲動物,還有在燃燒的平原上掙紮著倒下的巨大恐龍。
肖山的靈魂在軀殼內劇烈地沸騰著,在排山倒海的震撼中,關於宇宙和文明演化的理論被一次次地夯實。一行字越來越清晰地浮現在了腦海中——生存,是文明的第一要務。
他大膽地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您不停嚐試創造文明,包括您作為高階文明,願意迴答我們幼年文明無知的問題,肯定不是為了滿足我的好奇心。而是為了自身生存的需要,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