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蜀繡》演繹蜀繡
從收養雙胞胎開始成就文娛天王 作者:牛肉米粉不加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到了原先定好的展館,徐耀和陳旭便來到李月旁邊。
李月為他們介紹,今天負責的是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曹秀芝老師。
幾人閑聊幾句,等到趙導喊開始便做好準備。
徐耀和李月一邊跟著曹秀芝走,一邊聽她介紹。
“蜀繡,又被稱之為川繡,起源於川西平原,與蘇繡、湘繡、粵繡齊名,為華夏四大名繡之一。最初流行於民間,實在絲綢及其他織物上采用蠶絲線繡出花紋圖案的中國傳統工藝。”
曹秀芝邊帶大家參觀邊介紹道:“蜀繡主要以針法見長,共有12大類132種針法。”
“......”
“像我家也能勉強算是蜀繡世家了,我外婆、媽媽都是從事蜀繡行業的,我從小就在繃子下長大,有記憶起從在接觸絲線、圖案,耳濡目染下對於蜀繡有很深厚的感情。”
曹秀芝屬於是家族傳承,對蜀繡非常有感情,介紹得十分詳細。
李月驚歎道:“所以曹老師,要是從你五六歲開始算的話,你從事蜀繡已經有六十多年了?這太厲害了。”
“曹老師這樣的,真正屬於能工巧匠了。”徐耀對手藝人也非常尊重,真誠誇讚道。
“嗬嗬,既有家庭的影響,也有自己比較喜歡這份工作的原因,才能堅持這麽久。如果不喜歡蜀繡的話,可能我十多歲就不會幹這個了。”曹秀芝笑嗬嗬道,語氣中很有感歎。
這種工藝,長時間做是非常勞心勞力的,如果沒有一腔熱愛,一般人很難堅持下來。
“曹老師,我也是容城人,但在來你這裏之前,其實一直都對我們本地的蜀繡並不了解,甚至都沒怎麽聽說過...”徐耀歎息道,語氣中很是遺憾和可惜。
曹秀芝點點頭道:“是啊,這種現象現在很普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很多機器製作的工藝品占領更大的市場,擠壓傳統的生存空間,我年輕的時候還很不滿意,覺得機器的始終沒有我們人做的好。”
李月和徐耀認真地看著她,等她接著說道:“後麵經曆了更多,其實也想明白了,這是潮流,也是趨勢。手工藝品當然好,但是對我們老百姓來說,價格還是太貴了,平時根本消費不起。”
“就算在以前,我們很多的物品其實都是達官貴人才能消費得起的,平民百姓又幾個能用得上呢?”
“所以機器製作的工藝品大行其道,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其實是一件好事。”
徐耀對曹秀芝的格局也很是尊重,她看得很開,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很低的位置上。
在長時間的工作當中,更加注重消費者的感受,而不僅僅是從業者本身。
其實容城這邊,也還有許多家傳承蜀繡的,但曹秀芝的熱愛,她的格局,使得她成為其中翹楚,名氣最大,口碑最好。
李月也明白曹秀芝的意思,認可地點頭道:“確實,我想我們節目宣揚非遺文化的意義,除了進一步保護各種非遺技藝以外,也能夠通過曆史與文化的變遷,見證我們時代和社會的發展。”
李月不愧是當家花旦,言談舉止非常有水平。
等曹秀芝將蜀繡介紹的差不多的時候,李月才按照之前定好的流程,將話鋒轉到徐耀身上。
“徐耀老師,你就是容城人,想問問你對家鄉的非遺文化有沒有什麽體會呢?”
“嗬嗬,之前都是聽過,但完全沒有像是今天這樣大開眼界的機會,經過曹老師的詳細講解,我也是對我們的蜀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從事相關行業的各位老師們,也是致以最高的崇敬。”
李月笑著接過話頭道:“徐老師是優秀的創作型歌手,又是容城人,在我們《音為非遺》節目上,應該是很適合為其寫一首歌,不知道我們有沒有機會聽一首新歌呢?”
這都是既定的流程,徐耀沒有猶豫點頭道:“剛好最近有些靈感,可以試試。”
伴奏之前就已經準備好了,節目組也安排、協調好了專門的場地,等所有人坐下後,便開始放伴奏。
跟著節奏,徐耀唱了起來:
“君可見刺繡每一針 有人為你疼
君可見牡丹開一生 有人為你等
江河入海奔 萬物為誰春
明月照不盡離別人
芙蓉城三月雨紛紛 四月繡花針
羽毛扇遙指千軍陣 錦緞裁幾寸
看鐵馬踏冰河 絲線縫韶華
紅塵千帳燈
山水一程風雪再一程”
當徐耀唱出來的時候,無論是身旁的曹秀芝、李月,還是在負責拍攝趙鵬導演和其他工作人員,此時都像是一道電流穿過身體,猛然間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這是徐耀自己寫的詞和曲?這首歌叫什麽名字呀?”
曹秀芝原本隻是按照央台的節奏,配合節目錄製,對所謂的新歌宣揚蜀繡文化並沒有太大的期望。
但此時此刻,她有些難以置信地拉著李月的手,她雖然文化不算高,但經驗豐富,自然能夠聽出歌曲的好壞,這首歌的質量超過了她以前聽的大部分歌曲。
更重要的是,光憑借這首歌的前麵一小部分,就將蜀繡、容城的曆史與文化闡述得引人入勝。
“對的,徐耀從出道以來,一直都堅持自己寫詞編曲,還從沒有請過別人。”
“徐耀老師真厲害啊!這首歌也太好了吧。”陪同的張部長可是人大的高材生,自然能夠品味出歌詞的妙處。
“李月老師,據我們所知,我們月初才最終定下來我們容城錄製吧,當時徐耀老師還在參加《歌手》節目?也就是說,其實滿打滿算,他也才準備大半個月?”張遂想到這點,更加覺得不可思議。
李月點點頭:“準確來說,徐耀肯定沒有花太長時間,畢竟除了你們容城這邊以外,我們還有其他幾個地點和非遺,徐耀這邊都準備了,平均來說,他一首歌曲隻用了三四天時間。”
“厲害!”張遂此刻不知道說什麽好了,隻能說哪個領域都有人才,有天才,這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
但他已經有些難以想象,徐耀這首歌一出,將對容城的文旅發展,大家對蜀繡的關注會有多大的助推!
“不愧是央台,請出了徐耀老師這尊厲害人物!”張遂笑嗬嗬地誇道。
這一下,他對徐耀寫容城的歌有了更多的信心。
“紅燭枕五月花葉深 六月杏花村
紅酥手青絲萬千根 姻緣多一分
等殘陽照孤影 牡丹染銅樽
滿城牧笛聲
伊人倚門望君踏歸程
君可見刺繡每一針 有人為你疼
君可見牡丹開一生 有人為你等
江河入海奔 萬物為誰春
明月照不盡離別人”
聽到這裏,趙導也有些蒙圈了,問到身邊的副導演道:“現在的音樂學院這麽厲害嗎?徐耀寫歌好我也就認了,歌詞也這麽合適?”
副導演也是點點頭:“之前我對這年輕的歌手還有些不信任呢,現在完全沒有想到他這麽厲害。”
“嗬嗬,不愧是台長親自點的將,確實有兩把刷子。”趙導笑嗬嗬道。
副導演詫異道:“趙導,你說徐耀是陳台長親自定的啊?但是他不是才出道不久嗎?”
“你呀,是太久沒關注娛樂圈了,雖然這徐耀出道才幾個月,但每首歌都很能打,特別是之前連出了幾首華夏風的歌曲,這才入了陳台的眼。”趙導叼了一杆煙,樂嗬嗬道。
“你知道我的,工作完了就喜歡釣釣魚,打打牌,對其他的確實不怎麽關注,我開始還納悶,這次怎麽換歌手呢,畢竟我對他還不了解。”
“現在知道就行了,對徐耀滿意吧?”
“那肯定呀,這樣的才華確實很強!”
李月算是感受最深的,她被很多觀眾稱為才女,並不是沒有緣由的,畢竟她的文學功底在主持人中也是極為難得的。
“歌詞中巧妙地融入了多個典故和文化元素,不僅展現了蜀繡的精湛技藝和深厚文化底蘊,還表達了繡娘對丈夫和家國的深情厚意以及對愛情的渴望和無奈。”
“比如,看鐵馬冰河就化用了陸遊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的“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還有山水一程風雪再一程化用了納蘭性德的《長相思》,翠竹泣墨痕化用《湘夫人》傳說典故。”
陳旭驚訝道:“雖然不是很明白,但確實有一種不明覺厲的感覺!徐耀不是說自己沒啥文化嗎?”
李月則笑道:“看到出來,徐耀老師是很謙虛的一個人,他這麽說自己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要是沒文化,哪裏能寫得出這麽多好歌,特別是歌詞,沒有一定文化底蘊是寫不出來的。”
陳旭聽到李月這麽說,覺得很有道理。
徐耀完全投入到歌裏麵,倒沒有關注台下眾人的反應:
“君可見刺繡又一針 有人為你疼
君可見夏雨秋風 有人為你等
......
翠竹泣墨痕 錦書畫不成
情針意線繡不盡 鴛鴦枕”
一曲唱罷,場下眾人都是由衷地鼓掌。
太好聽了!
李月為他們介紹,今天負責的是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曹秀芝老師。
幾人閑聊幾句,等到趙導喊開始便做好準備。
徐耀和李月一邊跟著曹秀芝走,一邊聽她介紹。
“蜀繡,又被稱之為川繡,起源於川西平原,與蘇繡、湘繡、粵繡齊名,為華夏四大名繡之一。最初流行於民間,實在絲綢及其他織物上采用蠶絲線繡出花紋圖案的中國傳統工藝。”
曹秀芝邊帶大家參觀邊介紹道:“蜀繡主要以針法見長,共有12大類132種針法。”
“......”
“像我家也能勉強算是蜀繡世家了,我外婆、媽媽都是從事蜀繡行業的,我從小就在繃子下長大,有記憶起從在接觸絲線、圖案,耳濡目染下對於蜀繡有很深厚的感情。”
曹秀芝屬於是家族傳承,對蜀繡非常有感情,介紹得十分詳細。
李月驚歎道:“所以曹老師,要是從你五六歲開始算的話,你從事蜀繡已經有六十多年了?這太厲害了。”
“曹老師這樣的,真正屬於能工巧匠了。”徐耀對手藝人也非常尊重,真誠誇讚道。
“嗬嗬,既有家庭的影響,也有自己比較喜歡這份工作的原因,才能堅持這麽久。如果不喜歡蜀繡的話,可能我十多歲就不會幹這個了。”曹秀芝笑嗬嗬道,語氣中很有感歎。
這種工藝,長時間做是非常勞心勞力的,如果沒有一腔熱愛,一般人很難堅持下來。
“曹老師,我也是容城人,但在來你這裏之前,其實一直都對我們本地的蜀繡並不了解,甚至都沒怎麽聽說過...”徐耀歎息道,語氣中很是遺憾和可惜。
曹秀芝點點頭道:“是啊,這種現象現在很普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很多機器製作的工藝品占領更大的市場,擠壓傳統的生存空間,我年輕的時候還很不滿意,覺得機器的始終沒有我們人做的好。”
李月和徐耀認真地看著她,等她接著說道:“後麵經曆了更多,其實也想明白了,這是潮流,也是趨勢。手工藝品當然好,但是對我們老百姓來說,價格還是太貴了,平時根本消費不起。”
“就算在以前,我們很多的物品其實都是達官貴人才能消費得起的,平民百姓又幾個能用得上呢?”
“所以機器製作的工藝品大行其道,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其實是一件好事。”
徐耀對曹秀芝的格局也很是尊重,她看得很開,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很低的位置上。
在長時間的工作當中,更加注重消費者的感受,而不僅僅是從業者本身。
其實容城這邊,也還有許多家傳承蜀繡的,但曹秀芝的熱愛,她的格局,使得她成為其中翹楚,名氣最大,口碑最好。
李月也明白曹秀芝的意思,認可地點頭道:“確實,我想我們節目宣揚非遺文化的意義,除了進一步保護各種非遺技藝以外,也能夠通過曆史與文化的變遷,見證我們時代和社會的發展。”
李月不愧是當家花旦,言談舉止非常有水平。
等曹秀芝將蜀繡介紹的差不多的時候,李月才按照之前定好的流程,將話鋒轉到徐耀身上。
“徐耀老師,你就是容城人,想問問你對家鄉的非遺文化有沒有什麽體會呢?”
“嗬嗬,之前都是聽過,但完全沒有像是今天這樣大開眼界的機會,經過曹老師的詳細講解,我也是對我們的蜀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從事相關行業的各位老師們,也是致以最高的崇敬。”
李月笑著接過話頭道:“徐老師是優秀的創作型歌手,又是容城人,在我們《音為非遺》節目上,應該是很適合為其寫一首歌,不知道我們有沒有機會聽一首新歌呢?”
這都是既定的流程,徐耀沒有猶豫點頭道:“剛好最近有些靈感,可以試試。”
伴奏之前就已經準備好了,節目組也安排、協調好了專門的場地,等所有人坐下後,便開始放伴奏。
跟著節奏,徐耀唱了起來:
“君可見刺繡每一針 有人為你疼
君可見牡丹開一生 有人為你等
江河入海奔 萬物為誰春
明月照不盡離別人
芙蓉城三月雨紛紛 四月繡花針
羽毛扇遙指千軍陣 錦緞裁幾寸
看鐵馬踏冰河 絲線縫韶華
紅塵千帳燈
山水一程風雪再一程”
當徐耀唱出來的時候,無論是身旁的曹秀芝、李月,還是在負責拍攝趙鵬導演和其他工作人員,此時都像是一道電流穿過身體,猛然間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這是徐耀自己寫的詞和曲?這首歌叫什麽名字呀?”
曹秀芝原本隻是按照央台的節奏,配合節目錄製,對所謂的新歌宣揚蜀繡文化並沒有太大的期望。
但此時此刻,她有些難以置信地拉著李月的手,她雖然文化不算高,但經驗豐富,自然能夠聽出歌曲的好壞,這首歌的質量超過了她以前聽的大部分歌曲。
更重要的是,光憑借這首歌的前麵一小部分,就將蜀繡、容城的曆史與文化闡述得引人入勝。
“對的,徐耀從出道以來,一直都堅持自己寫詞編曲,還從沒有請過別人。”
“徐耀老師真厲害啊!這首歌也太好了吧。”陪同的張部長可是人大的高材生,自然能夠品味出歌詞的妙處。
“李月老師,據我們所知,我們月初才最終定下來我們容城錄製吧,當時徐耀老師還在參加《歌手》節目?也就是說,其實滿打滿算,他也才準備大半個月?”張遂想到這點,更加覺得不可思議。
李月點點頭:“準確來說,徐耀肯定沒有花太長時間,畢竟除了你們容城這邊以外,我們還有其他幾個地點和非遺,徐耀這邊都準備了,平均來說,他一首歌曲隻用了三四天時間。”
“厲害!”張遂此刻不知道說什麽好了,隻能說哪個領域都有人才,有天才,這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
但他已經有些難以想象,徐耀這首歌一出,將對容城的文旅發展,大家對蜀繡的關注會有多大的助推!
“不愧是央台,請出了徐耀老師這尊厲害人物!”張遂笑嗬嗬地誇道。
這一下,他對徐耀寫容城的歌有了更多的信心。
“紅燭枕五月花葉深 六月杏花村
紅酥手青絲萬千根 姻緣多一分
等殘陽照孤影 牡丹染銅樽
滿城牧笛聲
伊人倚門望君踏歸程
君可見刺繡每一針 有人為你疼
君可見牡丹開一生 有人為你等
江河入海奔 萬物為誰春
明月照不盡離別人”
聽到這裏,趙導也有些蒙圈了,問到身邊的副導演道:“現在的音樂學院這麽厲害嗎?徐耀寫歌好我也就認了,歌詞也這麽合適?”
副導演也是點點頭:“之前我對這年輕的歌手還有些不信任呢,現在完全沒有想到他這麽厲害。”
“嗬嗬,不愧是台長親自點的將,確實有兩把刷子。”趙導笑嗬嗬道。
副導演詫異道:“趙導,你說徐耀是陳台長親自定的啊?但是他不是才出道不久嗎?”
“你呀,是太久沒關注娛樂圈了,雖然這徐耀出道才幾個月,但每首歌都很能打,特別是之前連出了幾首華夏風的歌曲,這才入了陳台的眼。”趙導叼了一杆煙,樂嗬嗬道。
“你知道我的,工作完了就喜歡釣釣魚,打打牌,對其他的確實不怎麽關注,我開始還納悶,這次怎麽換歌手呢,畢竟我對他還不了解。”
“現在知道就行了,對徐耀滿意吧?”
“那肯定呀,這樣的才華確實很強!”
李月算是感受最深的,她被很多觀眾稱為才女,並不是沒有緣由的,畢竟她的文學功底在主持人中也是極為難得的。
“歌詞中巧妙地融入了多個典故和文化元素,不僅展現了蜀繡的精湛技藝和深厚文化底蘊,還表達了繡娘對丈夫和家國的深情厚意以及對愛情的渴望和無奈。”
“比如,看鐵馬冰河就化用了陸遊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的“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還有山水一程風雪再一程化用了納蘭性德的《長相思》,翠竹泣墨痕化用《湘夫人》傳說典故。”
陳旭驚訝道:“雖然不是很明白,但確實有一種不明覺厲的感覺!徐耀不是說自己沒啥文化嗎?”
李月則笑道:“看到出來,徐耀老師是很謙虛的一個人,他這麽說自己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要是沒文化,哪裏能寫得出這麽多好歌,特別是歌詞,沒有一定文化底蘊是寫不出來的。”
陳旭聽到李月這麽說,覺得很有道理。
徐耀完全投入到歌裏麵,倒沒有關注台下眾人的反應:
“君可見刺繡又一針 有人為你疼
君可見夏雨秋風 有人為你等
......
翠竹泣墨痕 錦書畫不成
情針意線繡不盡 鴛鴦枕”
一曲唱罷,場下眾人都是由衷地鼓掌。
太好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