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越幹越起勁兒,一邊掰著玉米,一邊還時不時地開個小玩笑。
田青青眨著眼睛問道:“石頭哥,你說這玉米收迴去,咱是先煮著吃呢,還是磨成玉米麵啊?”
趙石頭樂嗬嗬地笑著迴答:“先煮一些吃,剩下的再磨成麵,到時候給你做香噴噴的玉米餅子吃。”
田青青雖然手腳麻利,可這玉米也不是好對付的。玉米葉邊緣鋒利得像小鋸子,在手上劃來劃去,不一會兒,田青青就感覺手上又癢又疼,一道道細小的紅痕漸漸浮現。她心裏暗自慶幸,多虧了頭上這頂草帽,周圍還特意用紗布縫了一層,雖說看著有些簡陋,卻能避免臉上被玉米葉子劃傷,不然這細皮嫩肉的臉可就遭罪了。
兩人掰了差不多一半玉米棒的時候,趙石頭直起腰,看了看田青青,心疼地說道:“青青,你去旁邊歇會兒吧,剩下的我來掰就成。這玉米葉太劃手了,你這手細皮嫩肉的,可別傷著了。”
田青青本想倔強地拒絕,可手上的疼痛卻讓她微微皺眉,隻好點了點頭,應道:“那行,石頭哥,你也別太累著了,咱不著急。”說罷,田青青走到地頭的一棵大樹下,尋了個陰涼地兒坐下。
這才剛坐下沒一會兒,就瞧見二哥趙二石和二嫂王大丫也趕著驢車過來了。
二哥二嫂平日裏在鎮上擺個小食攤,生意很好,也能賺不少錢。今日為了秋收,特意關了攤兒,迴來收稻子和玉米。
田青青笑著打招唿:“二哥,二嫂,你們也來啦!”
趙二石笑著迴應,說道:“喲,早啊,三弟妹,這秋收可不等人,咱得抓緊咯。”說罷,停好驢車後,便走進了自家相鄰的玉米地。
王大丫緊隨其後,也笑著迴應,說道:“青青啊,你和三弟來得比我們還早呢。”說著,一邊走進玉米地,一邊挽起袖子。
田青青在樹下歇了片刻,覺得無聊,便起身走到地邊,看著趙石頭在玉米地裏忙碌的身影喊道:“石頭哥,你說咱這玉米收迴去,是先曬一曬呢,還是直接剝了玉米粒存起來?”
趙石頭停下手中動作,擦了擦額頭的汗,說道:“我尋思著還是和去年一樣,先曬個幾天,把水分去一去,到時候剝粒子也方便些,存起來也不容易壞。”
“嗯,有道理。”田青青剛說完,就聽到旁邊地裏二嫂王大丫的聲音傳來。
趙二石的聲音裏滿是歡喜:“大丫,你看咱這玉米,長得比去年可好多了,今年這玉米足夠咱倆吃了。”
王大丫笑著說:“那可不,咱這一年沒少下功夫。對了,相公,你說咱要不要留些嫩玉米,今年還沒有吃嫩玉米,咱晚上迴去煮些嚐嚐鮮?”
趙二石也樂嗬嗬地笑著迴答:“行啊,留個幾捆,讓咱倆也解解饞。”
田青青聽著二哥二嫂的對話,也插了句嘴:“二哥,二嫂,這嫩玉米煮了再烤一烤,那滋味才叫香呢,到時候你們可得嚐嚐。”
王大丫笑著說道:“哈哈,還是青青會吃。”
這時,趙石頭從玉米地裏走了出來,手上捧著幾個又大又飽滿的玉米棒,走到田青青身邊:“青青,你看這幾個玉米,長得多嫩,等迴去咱就先煮幾個嚐嚐。”
田青青接過玉米棒,仔細端詳著:“確實不錯,這顏色金黃金黃的,一掐都是汁水,肯定很甜。”
正說著,村裏的劉大叔路過,看到幾人在地裏忙活,笑著打招唿:“喲,你倆兄弟都在收玉米呢,今年收成咋樣啊?”
趙二石迴道:“劉大叔,看這勢頭,收成應該不錯,您家呢?”
劉大叔笑著說道:“我家那幾塊地也還行,這都虧了老天爺賞飯吃,今年風調雨順,沒鬧啥災。”
幾人又和劉大叔閑聊了幾句,劉大叔便朝著小路走了。
趙石頭轉身又進了玉米地,田青青也跟著走了進去,說道:“石頭哥,我還是和你一起掰吧,兩個人快些,早點收完,咱也能早點迴去。”
趙石頭叮囑道:“行嘞,那你小心著點手。”
於是,小夫妻二人又開始忙活起來。偶爾,田青青會和趙石頭分享些村裏的趣事,引得趙石頭哈哈大笑;有時,他們也會和二哥二嫂隔著玉米地喊上幾句,交流下收成或是農事經驗。
隨著太陽漸漸升高,地裏的玉米也越來越少。田青青的額頭上冒出了細密的汗珠,趙石頭的後背也早已濕透,可兩人臉上卻洋溢著幸福和滿足的笑容。
田青青直起腰,伸了個懶腰,用布巾擦了擦汗水說道:“哎呀,終於快掰完了。”
趙石頭看著滿筐的玉米,感慨道:“是啊,這一年的辛苦,總算是有個盼頭了。”
此時,二哥二嫂那邊也差不多要收完了。趙二石喊道:“石頭,三弟妹,咱都收得差不多了,要不先歇會兒,吃點幹糧再接著收?”
趙石頭停下手中的動作,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行嘞,是該歇會兒了。這幹了大半天,肚子都咕咕叫了。”
趙石頭應了一聲,和田青青走出玉米地,來到大樹下。
於是,兩家人便走到地頭的樹蔭下,各自拿出幹糧和水。田青青從布包裏拿出幾張蔥油餅和一罐子鹹菜,遞給趙石頭。趙石頭接過來,先遞給二哥二嫂:“二哥,二嫂,你們嚐嚐青青烙的餅,可香了。
王大丫接過餅,咬了一口,讚道:“嗯,青青的手藝真不賴。這餅烙得又軟又香,好吃!”
田青青樂嗬嗬地笑了笑:“二嫂,你要是喜歡,我以後再給你絡。”
幾人圍坐在一起,吃著幹糧,喝著水,談論著今年的秋收和未來的日子。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斑駁陸離,仿佛也在為這溫馨的場景增添一抹亮色。
趙二石說道:“等這玉米收完了,咱得好好計劃計劃明年的莊稼種啥。”
田青青提議道:“二哥,我覺得咱可以種些麥子,還可以再種點紅薯,這紅薯好養活,產量也高,還能做成好多吃食。”
王大丫在一旁,附和道:“嗯,紅薯是個不錯的選擇,到時候還能拿去集市上賣些錢。”
趙石頭信心滿滿地說道:“那行,就這麽定了。咱明年再好好侍弄這地,肯定能有更好的收成。”
田青青眨著眼睛問道:“石頭哥,你說這玉米收迴去,咱是先煮著吃呢,還是磨成玉米麵啊?”
趙石頭樂嗬嗬地笑著迴答:“先煮一些吃,剩下的再磨成麵,到時候給你做香噴噴的玉米餅子吃。”
田青青雖然手腳麻利,可這玉米也不是好對付的。玉米葉邊緣鋒利得像小鋸子,在手上劃來劃去,不一會兒,田青青就感覺手上又癢又疼,一道道細小的紅痕漸漸浮現。她心裏暗自慶幸,多虧了頭上這頂草帽,周圍還特意用紗布縫了一層,雖說看著有些簡陋,卻能避免臉上被玉米葉子劃傷,不然這細皮嫩肉的臉可就遭罪了。
兩人掰了差不多一半玉米棒的時候,趙石頭直起腰,看了看田青青,心疼地說道:“青青,你去旁邊歇會兒吧,剩下的我來掰就成。這玉米葉太劃手了,你這手細皮嫩肉的,可別傷著了。”
田青青本想倔強地拒絕,可手上的疼痛卻讓她微微皺眉,隻好點了點頭,應道:“那行,石頭哥,你也別太累著了,咱不著急。”說罷,田青青走到地頭的一棵大樹下,尋了個陰涼地兒坐下。
這才剛坐下沒一會兒,就瞧見二哥趙二石和二嫂王大丫也趕著驢車過來了。
二哥二嫂平日裏在鎮上擺個小食攤,生意很好,也能賺不少錢。今日為了秋收,特意關了攤兒,迴來收稻子和玉米。
田青青笑著打招唿:“二哥,二嫂,你們也來啦!”
趙二石笑著迴應,說道:“喲,早啊,三弟妹,這秋收可不等人,咱得抓緊咯。”說罷,停好驢車後,便走進了自家相鄰的玉米地。
王大丫緊隨其後,也笑著迴應,說道:“青青啊,你和三弟來得比我們還早呢。”說著,一邊走進玉米地,一邊挽起袖子。
田青青在樹下歇了片刻,覺得無聊,便起身走到地邊,看著趙石頭在玉米地裏忙碌的身影喊道:“石頭哥,你說咱這玉米收迴去,是先曬一曬呢,還是直接剝了玉米粒存起來?”
趙石頭停下手中動作,擦了擦額頭的汗,說道:“我尋思著還是和去年一樣,先曬個幾天,把水分去一去,到時候剝粒子也方便些,存起來也不容易壞。”
“嗯,有道理。”田青青剛說完,就聽到旁邊地裏二嫂王大丫的聲音傳來。
趙二石的聲音裏滿是歡喜:“大丫,你看咱這玉米,長得比去年可好多了,今年這玉米足夠咱倆吃了。”
王大丫笑著說:“那可不,咱這一年沒少下功夫。對了,相公,你說咱要不要留些嫩玉米,今年還沒有吃嫩玉米,咱晚上迴去煮些嚐嚐鮮?”
趙二石也樂嗬嗬地笑著迴答:“行啊,留個幾捆,讓咱倆也解解饞。”
田青青聽著二哥二嫂的對話,也插了句嘴:“二哥,二嫂,這嫩玉米煮了再烤一烤,那滋味才叫香呢,到時候你們可得嚐嚐。”
王大丫笑著說道:“哈哈,還是青青會吃。”
這時,趙石頭從玉米地裏走了出來,手上捧著幾個又大又飽滿的玉米棒,走到田青青身邊:“青青,你看這幾個玉米,長得多嫩,等迴去咱就先煮幾個嚐嚐。”
田青青接過玉米棒,仔細端詳著:“確實不錯,這顏色金黃金黃的,一掐都是汁水,肯定很甜。”
正說著,村裏的劉大叔路過,看到幾人在地裏忙活,笑著打招唿:“喲,你倆兄弟都在收玉米呢,今年收成咋樣啊?”
趙二石迴道:“劉大叔,看這勢頭,收成應該不錯,您家呢?”
劉大叔笑著說道:“我家那幾塊地也還行,這都虧了老天爺賞飯吃,今年風調雨順,沒鬧啥災。”
幾人又和劉大叔閑聊了幾句,劉大叔便朝著小路走了。
趙石頭轉身又進了玉米地,田青青也跟著走了進去,說道:“石頭哥,我還是和你一起掰吧,兩個人快些,早點收完,咱也能早點迴去。”
趙石頭叮囑道:“行嘞,那你小心著點手。”
於是,小夫妻二人又開始忙活起來。偶爾,田青青會和趙石頭分享些村裏的趣事,引得趙石頭哈哈大笑;有時,他們也會和二哥二嫂隔著玉米地喊上幾句,交流下收成或是農事經驗。
隨著太陽漸漸升高,地裏的玉米也越來越少。田青青的額頭上冒出了細密的汗珠,趙石頭的後背也早已濕透,可兩人臉上卻洋溢著幸福和滿足的笑容。
田青青直起腰,伸了個懶腰,用布巾擦了擦汗水說道:“哎呀,終於快掰完了。”
趙石頭看著滿筐的玉米,感慨道:“是啊,這一年的辛苦,總算是有個盼頭了。”
此時,二哥二嫂那邊也差不多要收完了。趙二石喊道:“石頭,三弟妹,咱都收得差不多了,要不先歇會兒,吃點幹糧再接著收?”
趙石頭停下手中的動作,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行嘞,是該歇會兒了。這幹了大半天,肚子都咕咕叫了。”
趙石頭應了一聲,和田青青走出玉米地,來到大樹下。
於是,兩家人便走到地頭的樹蔭下,各自拿出幹糧和水。田青青從布包裏拿出幾張蔥油餅和一罐子鹹菜,遞給趙石頭。趙石頭接過來,先遞給二哥二嫂:“二哥,二嫂,你們嚐嚐青青烙的餅,可香了。
王大丫接過餅,咬了一口,讚道:“嗯,青青的手藝真不賴。這餅烙得又軟又香,好吃!”
田青青樂嗬嗬地笑了笑:“二嫂,你要是喜歡,我以後再給你絡。”
幾人圍坐在一起,吃著幹糧,喝著水,談論著今年的秋收和未來的日子。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斑駁陸離,仿佛也在為這溫馨的場景增添一抹亮色。
趙二石說道:“等這玉米收完了,咱得好好計劃計劃明年的莊稼種啥。”
田青青提議道:“二哥,我覺得咱可以種些麥子,還可以再種點紅薯,這紅薯好養活,產量也高,還能做成好多吃食。”
王大丫在一旁,附和道:“嗯,紅薯是個不錯的選擇,到時候還能拿去集市上賣些錢。”
趙石頭信心滿滿地說道:“那行,就這麽定了。咱明年再好好侍弄這地,肯定能有更好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