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好豬食後,田青青端著食盆走向豬圈。豬圈裏養著兩頭小豬,粉粉嫩嫩的,甚是可愛。兩頭小豬聽到動靜,便哼哼唧唧地湊到食槽邊。
田青青笑著將豬食倒入食槽,看著小豬們歡快地吃著,心中滿是歡喜。這兩頭小豬,不僅能在過年時賣個好價錢,它們還是家裏地裏肥料的小“功臣”。等小豬們再長大些,它們產生的糞便便是天然的好肥料,能讓莊稼長得更加茁壯。
忙完了喂豬的活計,田青青便伸了伸懶腰。抬頭看向遠處的山巒,心中想著,趁著這農閑時光,不妨去後山采些蘑菇,再去竹林摘些竹蓀迴來。於是,田迴屋拿了竹筐,又帶上一把小鏟子,便朝著後山走去。
後山的景色宛如一幅天然的畫卷,山巒起伏,綠樹成蔭。田青青沿著小路前行,唿吸著清新的空氣,心情格外舒暢。她一邊走,一邊留意著路邊的草叢和樹林,尋找著蘑菇的蹤跡。
不一會兒,田青青在一棵大樹下發現了一大片香菇。這些蘑菇個頭不大,卻很多。
田青青小心翼翼地蹲下身子,用小鏟子輕輕地將香菇從土裏挖出來,然後放入背簍中。田青青的動作輕柔而謹慎,生怕弄傷了這些嬌嫩的香菇。
繼續往後山走,田青青來到了一片竹林。竹林裏彌漫著一股清新的竹香,一根根翠竹高聳入雲,竹葉在微風中沙沙作響。田青青走進竹林,眼睛在竹林的地麵和竹枝間搜尋著竹蓀的身影。
竹蓀生長在竹林的腐殖質層上,它的菌柄潔白如玉,菌裙猶如一條精致的蕾絲裙擺,美麗而優雅。田青青終於在一處潮濕的地方發現了幾株竹蓀。她興奮地走上前去,仔細地觀察著竹蓀的生長情況。
田青青先將周圍的落葉和雜物輕輕撥開,然後用小鏟子沿著竹蓀的根部小心地挖掘。眼神專注而認真,很小心地挖出土中的竹蓀,田青青輕輕地將它們放入背簍中,並用樹葉將其覆蓋,以免竹蓀受到損傷。
在采摘竹蓀的過程中,田青青還發現了一些其他的蘑菇和野菜,如羊肚菌、雞樅菌,蕨菜等。
正當田青青樂沉浸在采摘的喜悅中時,突然聽到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警覺地抬起頭,隻見趙石頭正從竹林的另一邊走來。原來,趙石頭鋤完草後,也想著來山上看看能不能幫上田青青的忙。
趙石頭看到田青青竹筐裏滿滿的收獲,臉上露出了讚許的笑容。他走到田青青身邊,說道:“青青,你可真厲害,采了這麽多好東西。”
田青青笑著迴應道:“是呀,你鋤完草啦?這山上的蘑菇和竹蓀可多了,咱們再找找,說不定還能采到更多呢。”
就在這時,田青青看到一根竹子邊上長著一朵特別大的竹蓀,那竹蓀的菌裙又長又寬,像是一條華麗的裙擺。
田青青心中一喜,連忙走過去,想要把它摘下來。可是,那竹蓀長在竹子的內側下麵,她怎麽夠也夠不著。
田青青踮起腳尖,努力地伸手,卻不小心腳下一滑,整個人向前撲了出去。
趙石頭眼疾手快,一把將田青青拉住,才沒有讓她摔倒。
田青青心有餘悸地拍了拍胸口,還打趣道:“哎呀,好險,差點就摔倒了。這竹蓀可真調皮,是故意躲著我呢。”
趙石頭將田青青拉到身邊,仔細地查看她有沒有受傷,確定沒事後,才笑著說:“青青,你別急,這竹蓀跑不了。我來想辦法。”
趙石頭看了看周圍的環境,然後走到旁邊的一棵竹子下,雙手抱住竹子,用力往左邊掰。那竹子便微微晃動起來,長在裏麵的竹蓀就露了出來。
田青青見狀,連忙在竹蓀在旁邊蹲著。隨著竹子的晃動,那朵大竹蓀終於被田青青采下來,又被小心翼翼的放進了竹筐裏。
田青青樂嗬嗬地笑了起來:“石頭哥,你太棒了!這竹蓀可真是來之不易啊。”
田青青與趙石頭繼續在竹林裏采摘竹蓀,一邊摘,一邊閑聊,不知不覺,兩人的竹筐都裝得滿滿的。
這時,趙石頭看了看天色,說道:“青青,天色不早了,咱們迴家吧。”田青青點了點頭,兩人沿著山路緩緩下山。
迴到家後,田青青顧不上休息,便開始整理采迴來的蘑菇和竹蓀。她先將蘑菇們一一分類,把那些完好無損的挑出來,放在一旁的大竹匾裏。
“石頭哥,你去舀些水來,這蘑菇得先清洗幹淨。”田青青輕聲說道。
趙石頭應了一聲“好嘞,轉身去水缸邊舀水。田青青則拿起一朵蘑菇,輕輕抹去上麵的泥土,然後放入水中浸泡。她的動作輕柔而熟練,每一朵蘑菇都被她清洗得幹幹淨淨。
洗完蘑菇,便是處理竹蓀。田青青將竹蓀從布袋裏取出,輕輕抖落上麵的雜質。那竹蓀的菌裙薄如蟬翼,田青青小心翼翼地將其展開,用清水輕輕衝洗,“這竹蓀可不能用力搓,不然這菌裙就破了,就不好看也不好吃了。”
清洗完後,田青青把蘑菇和竹蓀分別放在幾個竹匾裏,端到院子裏晾曬。她先在院子裏找了個陽光充足且通風良好的地方,鋪上幾塊幹淨的布。然後將蘑菇一朵朵地擺在布上,間隔開來,讓它們能充分接受陽光的照射。
“石頭哥,來幫我把這竹蓀也擺上。”田青青喊道。
趙石頭走過來,接過竹蓀,將竹蓀放在一旁的竹匾裏晾曬。
田青青站在一旁,看著晾曬的蘑菇和竹蓀,臉上露出心滿意足的笑容。“等這些都曬幹了,咱們又可以拿到集市上去賣,肯定能換不少錢迴來,想想都覺得美。”
趙石頭摟著田青青的肩膀,笑道:“咱倆現在日子越來越好,都是青青你的功勞,你這腦袋裏的主意就是多。”
在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裏,田青青每天都會去後院看看蘑菇和竹蓀的晾曬情況。她不時地翻動一下,確保它們能均勻地曬幹。若是遇到陰天,田青青便會把竹匾搬到屋裏,放在通風的地方,生怕受潮壞掉。
田青青笑著將豬食倒入食槽,看著小豬們歡快地吃著,心中滿是歡喜。這兩頭小豬,不僅能在過年時賣個好價錢,它們還是家裏地裏肥料的小“功臣”。等小豬們再長大些,它們產生的糞便便是天然的好肥料,能讓莊稼長得更加茁壯。
忙完了喂豬的活計,田青青便伸了伸懶腰。抬頭看向遠處的山巒,心中想著,趁著這農閑時光,不妨去後山采些蘑菇,再去竹林摘些竹蓀迴來。於是,田迴屋拿了竹筐,又帶上一把小鏟子,便朝著後山走去。
後山的景色宛如一幅天然的畫卷,山巒起伏,綠樹成蔭。田青青沿著小路前行,唿吸著清新的空氣,心情格外舒暢。她一邊走,一邊留意著路邊的草叢和樹林,尋找著蘑菇的蹤跡。
不一會兒,田青青在一棵大樹下發現了一大片香菇。這些蘑菇個頭不大,卻很多。
田青青小心翼翼地蹲下身子,用小鏟子輕輕地將香菇從土裏挖出來,然後放入背簍中。田青青的動作輕柔而謹慎,生怕弄傷了這些嬌嫩的香菇。
繼續往後山走,田青青來到了一片竹林。竹林裏彌漫著一股清新的竹香,一根根翠竹高聳入雲,竹葉在微風中沙沙作響。田青青走進竹林,眼睛在竹林的地麵和竹枝間搜尋著竹蓀的身影。
竹蓀生長在竹林的腐殖質層上,它的菌柄潔白如玉,菌裙猶如一條精致的蕾絲裙擺,美麗而優雅。田青青終於在一處潮濕的地方發現了幾株竹蓀。她興奮地走上前去,仔細地觀察著竹蓀的生長情況。
田青青先將周圍的落葉和雜物輕輕撥開,然後用小鏟子沿著竹蓀的根部小心地挖掘。眼神專注而認真,很小心地挖出土中的竹蓀,田青青輕輕地將它們放入背簍中,並用樹葉將其覆蓋,以免竹蓀受到損傷。
在采摘竹蓀的過程中,田青青還發現了一些其他的蘑菇和野菜,如羊肚菌、雞樅菌,蕨菜等。
正當田青青樂沉浸在采摘的喜悅中時,突然聽到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警覺地抬起頭,隻見趙石頭正從竹林的另一邊走來。原來,趙石頭鋤完草後,也想著來山上看看能不能幫上田青青的忙。
趙石頭看到田青青竹筐裏滿滿的收獲,臉上露出了讚許的笑容。他走到田青青身邊,說道:“青青,你可真厲害,采了這麽多好東西。”
田青青笑著迴應道:“是呀,你鋤完草啦?這山上的蘑菇和竹蓀可多了,咱們再找找,說不定還能采到更多呢。”
就在這時,田青青看到一根竹子邊上長著一朵特別大的竹蓀,那竹蓀的菌裙又長又寬,像是一條華麗的裙擺。
田青青心中一喜,連忙走過去,想要把它摘下來。可是,那竹蓀長在竹子的內側下麵,她怎麽夠也夠不著。
田青青踮起腳尖,努力地伸手,卻不小心腳下一滑,整個人向前撲了出去。
趙石頭眼疾手快,一把將田青青拉住,才沒有讓她摔倒。
田青青心有餘悸地拍了拍胸口,還打趣道:“哎呀,好險,差點就摔倒了。這竹蓀可真調皮,是故意躲著我呢。”
趙石頭將田青青拉到身邊,仔細地查看她有沒有受傷,確定沒事後,才笑著說:“青青,你別急,這竹蓀跑不了。我來想辦法。”
趙石頭看了看周圍的環境,然後走到旁邊的一棵竹子下,雙手抱住竹子,用力往左邊掰。那竹子便微微晃動起來,長在裏麵的竹蓀就露了出來。
田青青見狀,連忙在竹蓀在旁邊蹲著。隨著竹子的晃動,那朵大竹蓀終於被田青青采下來,又被小心翼翼的放進了竹筐裏。
田青青樂嗬嗬地笑了起來:“石頭哥,你太棒了!這竹蓀可真是來之不易啊。”
田青青與趙石頭繼續在竹林裏采摘竹蓀,一邊摘,一邊閑聊,不知不覺,兩人的竹筐都裝得滿滿的。
這時,趙石頭看了看天色,說道:“青青,天色不早了,咱們迴家吧。”田青青點了點頭,兩人沿著山路緩緩下山。
迴到家後,田青青顧不上休息,便開始整理采迴來的蘑菇和竹蓀。她先將蘑菇們一一分類,把那些完好無損的挑出來,放在一旁的大竹匾裏。
“石頭哥,你去舀些水來,這蘑菇得先清洗幹淨。”田青青輕聲說道。
趙石頭應了一聲“好嘞,轉身去水缸邊舀水。田青青則拿起一朵蘑菇,輕輕抹去上麵的泥土,然後放入水中浸泡。她的動作輕柔而熟練,每一朵蘑菇都被她清洗得幹幹淨淨。
洗完蘑菇,便是處理竹蓀。田青青將竹蓀從布袋裏取出,輕輕抖落上麵的雜質。那竹蓀的菌裙薄如蟬翼,田青青小心翼翼地將其展開,用清水輕輕衝洗,“這竹蓀可不能用力搓,不然這菌裙就破了,就不好看也不好吃了。”
清洗完後,田青青把蘑菇和竹蓀分別放在幾個竹匾裏,端到院子裏晾曬。她先在院子裏找了個陽光充足且通風良好的地方,鋪上幾塊幹淨的布。然後將蘑菇一朵朵地擺在布上,間隔開來,讓它們能充分接受陽光的照射。
“石頭哥,來幫我把這竹蓀也擺上。”田青青喊道。
趙石頭走過來,接過竹蓀,將竹蓀放在一旁的竹匾裏晾曬。
田青青站在一旁,看著晾曬的蘑菇和竹蓀,臉上露出心滿意足的笑容。“等這些都曬幹了,咱們又可以拿到集市上去賣,肯定能換不少錢迴來,想想都覺得美。”
趙石頭摟著田青青的肩膀,笑道:“咱倆現在日子越來越好,都是青青你的功勞,你這腦袋裏的主意就是多。”
在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裏,田青青每天都會去後院看看蘑菇和竹蓀的晾曬情況。她不時地翻動一下,確保它們能均勻地曬幹。若是遇到陰天,田青青便會把竹匾搬到屋裏,放在通風的地方,生怕受潮壞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