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把桌椅搬到院子裏,擺上碗筷,一大盆熱氣騰騰的鴨肉燉竹筍,一大碗清炒四季豆,一大碗涼拌黃瓜,最後田青青把一大盆糙米飯端上桌,眾人圍坐在一起,開始享用這頓豐盛的美食。
趙老頭夾了一塊鴨肉,笑著說:“這鴨肉真爛乎,好吃。”
大哥趙大石也說:“是啊,這竹筍也入味,吃起來嘎吱嘎吱的,真不錯。”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歡聲笑語迴蕩在院子裏。
飯後,大家又坐在一起聊了會兒天,然後各忙各的去。
田青青和趙石頭一迴到小院,就開始忙活起來。
趙石頭蹲在剛壘了一半的灶前,額頭上沁出細密的汗珠,手中的泥巴在他的擺弄下,漸漸有了灶的雛形。
“相公,我想著咱們得壘一大兩小三個灶眼,”田青青對著搬著石塊的趙石頭說道。
趙石頭放下手中的石塊,擦了擦額頭的汗,看向自己的娘子,“一大兩小?”
“娘子,為啥要一大兩小壘三個灶眼?”
田青青走到他身邊,蹲下身子,拿起一塊小石頭在地上比劃著,做兩個小灶,一個灶煮飯燒水,另一個灶炒菜呀,可以做小點。
再做過大灶,以後要是咱們養了小豬仔,還能有個大灶專門煮豬食呢,煮豬食的灶眼就要做大些。
趙石頭看著田青青認真的模樣,嘴角微微上揚,“娘子想得真周全。”
“娘子,照你畫的這個做出來的話,我還需要去山腳下挑點土,搬點石塊迴來。”
兩人說幹就幹,開始準備另外一個灶眼的材料,趙石頭力氣大,負責去溪邊挑水和搬運大石頭,田青青則在院子裏挑選合適的小石塊和泥土。
田青青一邊挑選,一邊想著自己的手,心裏暗暗歎氣。
這才嫁過來沒多久,手上就有了老繭,這以後還怎麽繡花呢?
可看看這一窮二白的家,要是不先把日子過起來,哪裏有閑情逸致繡花呢?
田青青站起身看著小院,望著眼前簡陋得有些寒酸的屋子,微微皺起了眉頭。
嫁過來才二十多天,可這日子的艱辛卻已讓她體會深刻,看著自己的雙手,原本細嫩的肌膚如今變得有些粗糙了,嘴角不禁泛起一絲苦澀。
可一想到相公,“哪個憨男人,心裏又是甜的。”
“相公,你小心點,田青青看著趙石頭挑著滿滿兩筐土進來,步履有些蹣跚,忍不住叮囑道。”
趙石頭咧嘴一笑,“娘子,我沒事,這點活不算啥。”
準備好需要的材料後,趙石頭開始打灶基,把灶基擴大,揮舞著鋤頭,一下一下地挖著土,堅實的土地在他的努力下漸漸有了灶的輪廓。
田青青在一旁看著,眼中滿是欽佩。這個男人,雖然窮,但是卻有著使不完的力氣和對生活的熱情。
“相公,我來幫你和泥吧,田青青說著,蹲下身子,將泥土和水混合在一起,雙手很快就沾滿了泥巴,可她沒有絲毫的嫌棄。”
趙石頭看著田青青認真的樣子,心中一暖,“娘子,這活兒髒,你別太累著了。”
“咱們是夫妻,這有什麽累的,何況這是咱自己的家,田青青抬頭看著趙石頭,眼神堅定,兩人一邊幹活,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
“相公,等咱們日子好過了,我想把我的手好好養養。”
田青青看著自己滿是泥巴粗糙的手說道。
趙石頭握住她的手,輕輕地擦去上麵的泥巴,“娘子,都怪我沒本事,讓你受苦了,等灶壘好了,你就別幹這些粗活了,好好養著。”
田青青搖搖頭,“現在家裏啥都缺,我怎麽能不幹呢?等把家裏的事情都整置好了,再養手也不遲。”
不然這手太粗糙了,連繡花針都拿不穩,繡花的時候會刮壞布和線呢。
趙石頭心疼地看著田青青,“娘子,你還會繡花呢?真厲害。”
田青青微微一笑,“嗯,以前在家的時候,空閑的時候就喜歡繡花。”
以後閑的時候,我還可以打點絡子,繡點帕子,貼補一下家用。
兩人說著說著,一個灶基已經打好了,趙石頭開始把大石頭一塊一塊地砌上去,田青青則在一旁遞石塊,還不時地用手比劃著,看看灶的形狀是否規整。
“相公,這邊再高一點,這樣灶膛會大一些,火也能燒得旺,田青青指揮著。”
趙石頭按照田青青的要求調整著石塊的位置,“娘子,你真聰明,我都沒想到呢。”
隨著時間的推移,灶的雛形漸漸顯現出來。
太陽漸漸西斜,金色的餘暉灑在小院裏,給忙碌的兩人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
田青青的額頭上滿是汗珠,幾縷頭發貼在臉頰上,但她的眼神卻始終專注地看著灶。
突然一陣陣腳步聲打斷了小院的平靜,趙二石和趙大石的到來,讓小院裏多了幾分熱鬧。
趙二石為人心直口快,那質樸的臉龐帶著關切:“石頭,你二嫂聽弟妹說你今天壘灶,咱兄弟有啥不好開口的,要是忙不過來,我可就上手啦。”
一旁的趙大石也是一臉擔憂,眉頭微皺:“石頭,你咋迴事,這麽大的事咋不言語一聲,壘灶可不是個輕鬆活兒。”
趙石頭抬起頭,臉上帶著自信的笑容,抹了一把汗:“大哥、二哥,真不用,你們看,這都快好了,下午準能壘完,你們都有自己的事要忙呢。”
目光中透著一股倔強和獨立,從小在這田園間長大,他早已習慣了自己操持家中的事務。
“石頭,弟妹你們真的不需要幫忙,那我們就先迴了。”
目送著大哥,二哥離開。趙石頭繼續忙著壘灶。
在兩人的齊心協力下,兩個小灶終於壘好了,田青青高興地拍了拍手道:“太好了,相公,咱們接著壘最後一個大灶。”
趙石頭看著疲憊卻又興奮的田青青,心疼地說:“娘子,你先歇會兒吧,你都累了一天了。”
田青青搖搖頭,“不累,趁著天還沒黑,咱們趕緊把活幹完,於是,兩人又投入第三個灶的壘砌中。”
當夜幕降臨,繁星點點閃爍在天空時,三個灶終於全壘好了,晾曬兩天就可以用了。
田青青看著那三個灶,眼中閃爍著淚花,那是對新生活的期待和希望。
趙石頭摟著田青青的肩膀,“娘子,辛苦你了。”
田青青靠在趙石頭的懷裏,“不辛苦,隻要咱們一起努力,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兩人相視而笑,那笑容比夜空中的星星還要璀璨。
在這簡陋的小院裏溫馨又質樸,馮婆子的唿喚聲打破了趙石頭和田青青之間那片刻的溫存,田青青紅著臉,跟著婆婆和相公一同往老宅走去。
趙石頭一路憨厚地笑著,腦海裏還迴蕩著與田青青在小院裏的甜蜜畫麵。
心裏不停的盤算著,院牆沒有大門,挺不方便,明天就上大青山砍木頭去。
進了老宅,趙老漢正坐在堂屋的矮凳上抽著旱煙,見趙石頭迴來,忙不迭地問:“石頭,灶打好沒?”
趙石頭抹了把額頭的汗,咧嘴笑道:“爹,打好了,可結實了,以後做飯就方便多了。”
灶房裏,馮婆子和大兒媳張菊花正在忙碌著,中午那筍子燉鴨的香味似乎還未完全散去,僅剩下的一點鴨湯被馮婆子視若珍寶。
指揮著張菊花:“菊花,把那玉米麵和白麵粉按我教你的比例和在一起,今晚咱們就吃鴨湯煮麵條。”
張菊花是個手腳麻利的女人,應了一聲便忙活起來。
不一會兒,兩大盆鴨湯麵條就出鍋了,麵上還點綴著嫩綠的小白,熱氣騰騰的麵條被端上了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
田青青看著眼前這一大碗麵條,眼睛亮晶晶的,嫁進趙家也有段時日了,今天是第一次吃麵條,而且還是用鴨湯煮的麵條,雖然中午吃了竹筍燉鴨,但現在還是不由自主的吞了一下口水。
拿起筷子,夾起麵條輕輕吹了吹,送入口中,鴨湯的醇厚、麵條的勁道以及小白菜的清甜瞬間在味蕾上綻放開來,“娘,這麵條真好吃,田青青忍不住誇讚道。”
馮婆子笑開了花,“好吃就多吃點,你們年輕人幹活累,得多吃點補補。”
趙老頭夾了一塊鴨肉,笑著說:“這鴨肉真爛乎,好吃。”
大哥趙大石也說:“是啊,這竹筍也入味,吃起來嘎吱嘎吱的,真不錯。”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歡聲笑語迴蕩在院子裏。
飯後,大家又坐在一起聊了會兒天,然後各忙各的去。
田青青和趙石頭一迴到小院,就開始忙活起來。
趙石頭蹲在剛壘了一半的灶前,額頭上沁出細密的汗珠,手中的泥巴在他的擺弄下,漸漸有了灶的雛形。
“相公,我想著咱們得壘一大兩小三個灶眼,”田青青對著搬著石塊的趙石頭說道。
趙石頭放下手中的石塊,擦了擦額頭的汗,看向自己的娘子,“一大兩小?”
“娘子,為啥要一大兩小壘三個灶眼?”
田青青走到他身邊,蹲下身子,拿起一塊小石頭在地上比劃著,做兩個小灶,一個灶煮飯燒水,另一個灶炒菜呀,可以做小點。
再做過大灶,以後要是咱們養了小豬仔,還能有個大灶專門煮豬食呢,煮豬食的灶眼就要做大些。
趙石頭看著田青青認真的模樣,嘴角微微上揚,“娘子想得真周全。”
“娘子,照你畫的這個做出來的話,我還需要去山腳下挑點土,搬點石塊迴來。”
兩人說幹就幹,開始準備另外一個灶眼的材料,趙石頭力氣大,負責去溪邊挑水和搬運大石頭,田青青則在院子裏挑選合適的小石塊和泥土。
田青青一邊挑選,一邊想著自己的手,心裏暗暗歎氣。
這才嫁過來沒多久,手上就有了老繭,這以後還怎麽繡花呢?
可看看這一窮二白的家,要是不先把日子過起來,哪裏有閑情逸致繡花呢?
田青青站起身看著小院,望著眼前簡陋得有些寒酸的屋子,微微皺起了眉頭。
嫁過來才二十多天,可這日子的艱辛卻已讓她體會深刻,看著自己的雙手,原本細嫩的肌膚如今變得有些粗糙了,嘴角不禁泛起一絲苦澀。
可一想到相公,“哪個憨男人,心裏又是甜的。”
“相公,你小心點,田青青看著趙石頭挑著滿滿兩筐土進來,步履有些蹣跚,忍不住叮囑道。”
趙石頭咧嘴一笑,“娘子,我沒事,這點活不算啥。”
準備好需要的材料後,趙石頭開始打灶基,把灶基擴大,揮舞著鋤頭,一下一下地挖著土,堅實的土地在他的努力下漸漸有了灶的輪廓。
田青青在一旁看著,眼中滿是欽佩。這個男人,雖然窮,但是卻有著使不完的力氣和對生活的熱情。
“相公,我來幫你和泥吧,田青青說著,蹲下身子,將泥土和水混合在一起,雙手很快就沾滿了泥巴,可她沒有絲毫的嫌棄。”
趙石頭看著田青青認真的樣子,心中一暖,“娘子,這活兒髒,你別太累著了。”
“咱們是夫妻,這有什麽累的,何況這是咱自己的家,田青青抬頭看著趙石頭,眼神堅定,兩人一邊幹活,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
“相公,等咱們日子好過了,我想把我的手好好養養。”
田青青看著自己滿是泥巴粗糙的手說道。
趙石頭握住她的手,輕輕地擦去上麵的泥巴,“娘子,都怪我沒本事,讓你受苦了,等灶壘好了,你就別幹這些粗活了,好好養著。”
田青青搖搖頭,“現在家裏啥都缺,我怎麽能不幹呢?等把家裏的事情都整置好了,再養手也不遲。”
不然這手太粗糙了,連繡花針都拿不穩,繡花的時候會刮壞布和線呢。
趙石頭心疼地看著田青青,“娘子,你還會繡花呢?真厲害。”
田青青微微一笑,“嗯,以前在家的時候,空閑的時候就喜歡繡花。”
以後閑的時候,我還可以打點絡子,繡點帕子,貼補一下家用。
兩人說著說著,一個灶基已經打好了,趙石頭開始把大石頭一塊一塊地砌上去,田青青則在一旁遞石塊,還不時地用手比劃著,看看灶的形狀是否規整。
“相公,這邊再高一點,這樣灶膛會大一些,火也能燒得旺,田青青指揮著。”
趙石頭按照田青青的要求調整著石塊的位置,“娘子,你真聰明,我都沒想到呢。”
隨著時間的推移,灶的雛形漸漸顯現出來。
太陽漸漸西斜,金色的餘暉灑在小院裏,給忙碌的兩人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
田青青的額頭上滿是汗珠,幾縷頭發貼在臉頰上,但她的眼神卻始終專注地看著灶。
突然一陣陣腳步聲打斷了小院的平靜,趙二石和趙大石的到來,讓小院裏多了幾分熱鬧。
趙二石為人心直口快,那質樸的臉龐帶著關切:“石頭,你二嫂聽弟妹說你今天壘灶,咱兄弟有啥不好開口的,要是忙不過來,我可就上手啦。”
一旁的趙大石也是一臉擔憂,眉頭微皺:“石頭,你咋迴事,這麽大的事咋不言語一聲,壘灶可不是個輕鬆活兒。”
趙石頭抬起頭,臉上帶著自信的笑容,抹了一把汗:“大哥、二哥,真不用,你們看,這都快好了,下午準能壘完,你們都有自己的事要忙呢。”
目光中透著一股倔強和獨立,從小在這田園間長大,他早已習慣了自己操持家中的事務。
“石頭,弟妹你們真的不需要幫忙,那我們就先迴了。”
目送著大哥,二哥離開。趙石頭繼續忙著壘灶。
在兩人的齊心協力下,兩個小灶終於壘好了,田青青高興地拍了拍手道:“太好了,相公,咱們接著壘最後一個大灶。”
趙石頭看著疲憊卻又興奮的田青青,心疼地說:“娘子,你先歇會兒吧,你都累了一天了。”
田青青搖搖頭,“不累,趁著天還沒黑,咱們趕緊把活幹完,於是,兩人又投入第三個灶的壘砌中。”
當夜幕降臨,繁星點點閃爍在天空時,三個灶終於全壘好了,晾曬兩天就可以用了。
田青青看著那三個灶,眼中閃爍著淚花,那是對新生活的期待和希望。
趙石頭摟著田青青的肩膀,“娘子,辛苦你了。”
田青青靠在趙石頭的懷裏,“不辛苦,隻要咱們一起努力,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兩人相視而笑,那笑容比夜空中的星星還要璀璨。
在這簡陋的小院裏溫馨又質樸,馮婆子的唿喚聲打破了趙石頭和田青青之間那片刻的溫存,田青青紅著臉,跟著婆婆和相公一同往老宅走去。
趙石頭一路憨厚地笑著,腦海裏還迴蕩著與田青青在小院裏的甜蜜畫麵。
心裏不停的盤算著,院牆沒有大門,挺不方便,明天就上大青山砍木頭去。
進了老宅,趙老漢正坐在堂屋的矮凳上抽著旱煙,見趙石頭迴來,忙不迭地問:“石頭,灶打好沒?”
趙石頭抹了把額頭的汗,咧嘴笑道:“爹,打好了,可結實了,以後做飯就方便多了。”
灶房裏,馮婆子和大兒媳張菊花正在忙碌著,中午那筍子燉鴨的香味似乎還未完全散去,僅剩下的一點鴨湯被馮婆子視若珍寶。
指揮著張菊花:“菊花,把那玉米麵和白麵粉按我教你的比例和在一起,今晚咱們就吃鴨湯煮麵條。”
張菊花是個手腳麻利的女人,應了一聲便忙活起來。
不一會兒,兩大盆鴨湯麵條就出鍋了,麵上還點綴著嫩綠的小白,熱氣騰騰的麵條被端上了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
田青青看著眼前這一大碗麵條,眼睛亮晶晶的,嫁進趙家也有段時日了,今天是第一次吃麵條,而且還是用鴨湯煮的麵條,雖然中午吃了竹筍燉鴨,但現在還是不由自主的吞了一下口水。
拿起筷子,夾起麵條輕輕吹了吹,送入口中,鴨湯的醇厚、麵條的勁道以及小白菜的清甜瞬間在味蕾上綻放開來,“娘,這麵條真好吃,田青青忍不住誇讚道。”
馮婆子笑開了花,“好吃就多吃點,你們年輕人幹活累,得多吃點補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