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青青彎著腰,熟練地將雜草一一鏟除,鋤頭落下,草根被翻出,泥土散發著清新的氣息。
在鋤草的過程中,田青青還不時地蹲下身子,仔細查看菜苗的生長情況,若是發現有蟲子,便會用手輕輕捉去,絲毫不在意髒汙。
鋤了一會兒草,田青青直起腰來,揉了揉有些酸痛的腰背。她走到一旁的柴堆旁,拿起一個小木桶,又從屋裏取出些肥料。
這肥料是她平日裏積攢的家畜糞便和一些草木灰混合而成。田青青將肥料均勻地撒在菜地裏,然後又拿起鋤頭,輕輕地將肥料翻進土裏。施完肥後,田青青已是累得氣喘籲籲,但她的臉上卻帶著欣慰的笑容。
田青青坐在菜地邊的石頭上休息,望著這片小菜地,心中滿是歡喜。這片小菜地可是她的心血,裏麵種著各種各樣的蔬菜,有青菜、蘿卜、白菜等等。
一路上,趙石頭看到不少同村的人,大家都喜氣洋洋,互相打著招唿。到了集市,那可真是熱鬧非凡。
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各種攤位琳琅滿目。有賣花燈的,那花燈五顏六色,形態各異,有兔子燈、蓮花燈、走馬燈,引得不少孩童在攤前駐足,眼睛裏滿是渴望;有賣吃食的,熱氣騰騰的元宵、香脆可口的糖人兒、油汪汪的炸糕,散發著誘人的香氣;還有賣布料的、賣農具的、賣雜貨的,應有盡有。
趙石頭先在集市裏轉了一圈,大致了解了一下物價,隨後便朝著賣陶罐的攤位走去。那陶罐質地厚實,容量頗大,用來盛水或是醃製些鹹菜再合適不過。
趙石頭走上前去,仔細端詳著陶罐,問那攤主:“這陶罐咋賣?”
攤主是個精明的中年漢子,見趙石頭有興趣,忙說道:“小哥,這陶罐可是我精心燒製的,你看這做工,這質地,30文錢,不二價。”
趙石頭摸了摸陶罐,覺得價格還算公道,便點了點頭,從懷中掏出錢袋,數了30文錢遞給攤主,將陶罐小心地放進竹簍裏。
買好陶罐後,趙石頭又在集市上買了些油鹽醬醋、菜種等生活用品,隨後便來到了賣糯米粉的攤位前。“老板,給我來五斤糯米粉。”
“好嘞,客官,糯米粉12文錢一斤,五斤一共60文。”攤主熟練地稱好糯米粉,遞給趙石頭。
趙石頭付完錢,將糯米粉和其他物品一起放進籮筐裏,正準備迴家時,突然看到前麵有個賣花燈的攤位,攤位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精美的花燈,有兔子燈、荷花燈、走馬燈等等,造型逼真,色彩鮮豔。
趙石頭心想,今日元宵,買個花燈迴去給田青青,她肯定會很高興。於是,他走到攤位前,精心挑選了一個兔子燈。這兔子燈做得栩栩如生,兔子的眼睛好似兩顆紅寶石,閃閃發光。
趙石頭小心翼翼地捧著兔子燈,心情愉悅地哼著小曲兒往家走。一路上,他都在想著田青青看到這花燈時的模樣,心裏就像吃了蜜一樣甜。
田青青歇了一會後,便在院子裏洗了一下手,正準備去灶房時,突然聽到院門口傳來一陣腳步聲。她抬頭一看,隻見趙石頭挑著籮筐,滿臉笑容地走了進來。
“青青,我迴來了。你看我給你買了啥?”趙石頭走進院子,放下竹筐,拿起兔子燈,獻寶似的遞給田青青。
田青青看到兔子燈,眼睛一亮,驚喜地說道:“哇,好漂亮的兔子燈啊!石頭哥,你今日咋想得這麽周到?”
趙石頭嘿嘿笑著說:“今日元宵,這花燈就當是我送給你的禮物。對了,糯米粉我也買了迴來,,晚上咱們做湯圓吃。”
“嗯,太好了。我剛把後院的菜地打理了一下,也累了,咱們先歇會兒吧。”田青青接過兔子燈,拉著趙石頭走進屋裏。
兩人坐在屋裏,喝著熱水,閑聊著集市上的趣事。不知不覺間,太陽已經漸漸西斜。
田青青起身說道:“石頭哥,咱們開始做湯圓吧,做完湯圓正好可以去看花燈會。”
“好嘞。”趙石頭應了一聲,跟著田青青去了灶房。
田青青將糯米粉倒入盆中,加入適量的水,開始和麵。她的手法熟練,不一會兒,便將糯米粉和成了一個光滑的麵團。
隨後,田青青將麵團分成小塊,搓成圓球,再用手指在圓球上按壓出一個小窩,放入事先準備好的餡料,然後將口封上,搓成湯圓。
趙石頭在一旁看著田青青做湯圓,也忍不住想要幫忙。“青青,我也來試試。”
趙石頭說著,拿起一塊麵團,學著田青青的樣子搓了起來。可是,他搓出來的湯圓不是大小不一,就是形狀怪異,惹得田青青哈哈大笑。
“石頭哥,你這搓的哪是湯圓啊,分明是石頭蛋子。”田青青笑著打趣道。
趙石頭尷尬地說道:“我這不是第一次做嘛,不太熟練。”
“沒關係,多做幾次就好了。你在旁邊看著就行,我來做。”田青青笑著安慰道。
田青青手腳麻利,不一會兒,一盆湯圓便做好了。田青青將湯圓放入鍋中煮了起來。隨著水溫的升高,湯圓在鍋中翻滾著,一個個圓滾滾的白色湯圓在水中嬉戲。
不多時,湯圓便煮好了。田青青盛了兩碗湯圓,一碗遞給趙石頭,一碗自己端著。“石頭哥,來嚐嚐我做的湯圓。”
趙石頭接過湯圓,輕輕咬了一口,軟糯的糯米皮包裹著香甜的餡料,口感極佳。“嗯,好吃,青青,不甜不膩,味道正合適。”趙石頭豎起大拇指,誇讚道。
田青青笑著說道:“石頭哥,今日就別囉嗦了,快吃吧,吃完咱們去看花燈會。”
兩人吃完湯圓後,便一起出門去鎮上看花燈會。此時的小鎮上已經張燈結彩,街道兩旁掛滿了各種各樣的花燈,將整個小鎮照得如同白晝一般。
人們紛紛湧上街頭,觀賞花燈,猜燈謎,還有的人在放煙花,整個青山鎮沉浸在一片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之中。
趙石頭和田青青穿梭在人群中,欣賞著美麗的花燈。兩人看著那一盞盞造型各異、色彩斑斕的花燈,心中滿是驚歎。
“青青,你看那盞走馬燈,轉得多快啊!”趙石頭指著一盞走馬燈說道。
在鋤草的過程中,田青青還不時地蹲下身子,仔細查看菜苗的生長情況,若是發現有蟲子,便會用手輕輕捉去,絲毫不在意髒汙。
鋤了一會兒草,田青青直起腰來,揉了揉有些酸痛的腰背。她走到一旁的柴堆旁,拿起一個小木桶,又從屋裏取出些肥料。
這肥料是她平日裏積攢的家畜糞便和一些草木灰混合而成。田青青將肥料均勻地撒在菜地裏,然後又拿起鋤頭,輕輕地將肥料翻進土裏。施完肥後,田青青已是累得氣喘籲籲,但她的臉上卻帶著欣慰的笑容。
田青青坐在菜地邊的石頭上休息,望著這片小菜地,心中滿是歡喜。這片小菜地可是她的心血,裏麵種著各種各樣的蔬菜,有青菜、蘿卜、白菜等等。
一路上,趙石頭看到不少同村的人,大家都喜氣洋洋,互相打著招唿。到了集市,那可真是熱鬧非凡。
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各種攤位琳琅滿目。有賣花燈的,那花燈五顏六色,形態各異,有兔子燈、蓮花燈、走馬燈,引得不少孩童在攤前駐足,眼睛裏滿是渴望;有賣吃食的,熱氣騰騰的元宵、香脆可口的糖人兒、油汪汪的炸糕,散發著誘人的香氣;還有賣布料的、賣農具的、賣雜貨的,應有盡有。
趙石頭先在集市裏轉了一圈,大致了解了一下物價,隨後便朝著賣陶罐的攤位走去。那陶罐質地厚實,容量頗大,用來盛水或是醃製些鹹菜再合適不過。
趙石頭走上前去,仔細端詳著陶罐,問那攤主:“這陶罐咋賣?”
攤主是個精明的中年漢子,見趙石頭有興趣,忙說道:“小哥,這陶罐可是我精心燒製的,你看這做工,這質地,30文錢,不二價。”
趙石頭摸了摸陶罐,覺得價格還算公道,便點了點頭,從懷中掏出錢袋,數了30文錢遞給攤主,將陶罐小心地放進竹簍裏。
買好陶罐後,趙石頭又在集市上買了些油鹽醬醋、菜種等生活用品,隨後便來到了賣糯米粉的攤位前。“老板,給我來五斤糯米粉。”
“好嘞,客官,糯米粉12文錢一斤,五斤一共60文。”攤主熟練地稱好糯米粉,遞給趙石頭。
趙石頭付完錢,將糯米粉和其他物品一起放進籮筐裏,正準備迴家時,突然看到前麵有個賣花燈的攤位,攤位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精美的花燈,有兔子燈、荷花燈、走馬燈等等,造型逼真,色彩鮮豔。
趙石頭心想,今日元宵,買個花燈迴去給田青青,她肯定會很高興。於是,他走到攤位前,精心挑選了一個兔子燈。這兔子燈做得栩栩如生,兔子的眼睛好似兩顆紅寶石,閃閃發光。
趙石頭小心翼翼地捧著兔子燈,心情愉悅地哼著小曲兒往家走。一路上,他都在想著田青青看到這花燈時的模樣,心裏就像吃了蜜一樣甜。
田青青歇了一會後,便在院子裏洗了一下手,正準備去灶房時,突然聽到院門口傳來一陣腳步聲。她抬頭一看,隻見趙石頭挑著籮筐,滿臉笑容地走了進來。
“青青,我迴來了。你看我給你買了啥?”趙石頭走進院子,放下竹筐,拿起兔子燈,獻寶似的遞給田青青。
田青青看到兔子燈,眼睛一亮,驚喜地說道:“哇,好漂亮的兔子燈啊!石頭哥,你今日咋想得這麽周到?”
趙石頭嘿嘿笑著說:“今日元宵,這花燈就當是我送給你的禮物。對了,糯米粉我也買了迴來,,晚上咱們做湯圓吃。”
“嗯,太好了。我剛把後院的菜地打理了一下,也累了,咱們先歇會兒吧。”田青青接過兔子燈,拉著趙石頭走進屋裏。
兩人坐在屋裏,喝著熱水,閑聊著集市上的趣事。不知不覺間,太陽已經漸漸西斜。
田青青起身說道:“石頭哥,咱們開始做湯圓吧,做完湯圓正好可以去看花燈會。”
“好嘞。”趙石頭應了一聲,跟著田青青去了灶房。
田青青將糯米粉倒入盆中,加入適量的水,開始和麵。她的手法熟練,不一會兒,便將糯米粉和成了一個光滑的麵團。
隨後,田青青將麵團分成小塊,搓成圓球,再用手指在圓球上按壓出一個小窩,放入事先準備好的餡料,然後將口封上,搓成湯圓。
趙石頭在一旁看著田青青做湯圓,也忍不住想要幫忙。“青青,我也來試試。”
趙石頭說著,拿起一塊麵團,學著田青青的樣子搓了起來。可是,他搓出來的湯圓不是大小不一,就是形狀怪異,惹得田青青哈哈大笑。
“石頭哥,你這搓的哪是湯圓啊,分明是石頭蛋子。”田青青笑著打趣道。
趙石頭尷尬地說道:“我這不是第一次做嘛,不太熟練。”
“沒關係,多做幾次就好了。你在旁邊看著就行,我來做。”田青青笑著安慰道。
田青青手腳麻利,不一會兒,一盆湯圓便做好了。田青青將湯圓放入鍋中煮了起來。隨著水溫的升高,湯圓在鍋中翻滾著,一個個圓滾滾的白色湯圓在水中嬉戲。
不多時,湯圓便煮好了。田青青盛了兩碗湯圓,一碗遞給趙石頭,一碗自己端著。“石頭哥,來嚐嚐我做的湯圓。”
趙石頭接過湯圓,輕輕咬了一口,軟糯的糯米皮包裹著香甜的餡料,口感極佳。“嗯,好吃,青青,不甜不膩,味道正合適。”趙石頭豎起大拇指,誇讚道。
田青青笑著說道:“石頭哥,今日就別囉嗦了,快吃吧,吃完咱們去看花燈會。”
兩人吃完湯圓後,便一起出門去鎮上看花燈會。此時的小鎮上已經張燈結彩,街道兩旁掛滿了各種各樣的花燈,將整個小鎮照得如同白晝一般。
人們紛紛湧上街頭,觀賞花燈,猜燈謎,還有的人在放煙花,整個青山鎮沉浸在一片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之中。
趙石頭和田青青穿梭在人群中,欣賞著美麗的花燈。兩人看著那一盞盞造型各異、色彩斑斕的花燈,心中滿是驚歎。
“青青,你看那盞走馬燈,轉得多快啊!”趙石頭指著一盞走馬燈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