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石頭在睡夢中,那吹笛老伯的身影若隱若現,想要靠近,卻發現自己動彈不得,隻能聽著那悠揚的笛聲在耳畔迴蕩,仿佛在訴說著世間的哲理。
待他悠悠轉醒,天已大亮。田青青早已起身,正在灶間忙碌著。
趙石頭起身,伸了個懶腰,迴想起昨夜的夢,心中竟有了幾分釋然。
走出房間,看到田青青忙碌的背影,輕輕走過去從背後環住她。
“青青,今日我去玉米地挖地,你在家曬稻子和玉米,過一段時間,收賦稅的官差就要來咱小柳村,趙石頭在田青青耳邊輕聲說道。”
田青青轉身,看著他,眼中滿是信任與愛意,“石頭哥,你拿主意就好,我在家曬曬稻子和玉米,再把家裏拾掇拾掇。”
趙石頭匆匆吃完早飯,一抹嘴,便扛上那把磨得發亮的鋤頭,背後的竹筐隨著他的動作晃悠著,大步邁向玉米地。
田埂上的野草掛著晶瑩的晨露,他卻顧不上這些,滿心隻想著今日要把玉米地好好挖一挖,為來年的耕種做足準備。趙石頭扛著鋤頭,去玉米地。
雖說每日勞作辛苦,但一想到家中那溫柔嬌美的田青青,還有逐漸殷實起來的小家,心中便滿是歡喜。
這玉米地的土,得好好挖一挖,來年才能有個好收成。
趙石頭揮舞著鋤頭,一鋤一鋤地翻著,額頭上漸漸冒出了汗珠,卻也不停歇。
這邊,田青青利落地將碗筷洗刷幹淨,用布巾擦幹手,拿上木耙去院裏翻曬糧食。
院子裏晾曬的稻子和玉米在陽光下泛著金黃的色澤,輕輕揮動木耙,將它們逐一翻麵,確保每一粒、每一顆都能均勻地享受陽光的恩澤。
做完這些,田青青拍拍身上的灰塵,走進房間打開那隻的大木箱。
木箱裏的銅板碰撞發出輕微的聲響,田青青數出五十文錢,小心翼翼地放進腰間的荷包。
仔細鎖好院門,提上竹簍便去村口,這一個月來,她與自家那憨男人,每日天不亮就上山采蘑菇。
山上的荊棘劃破了衣裳,露水打濕了鞋襪,可兩人從未有過一句怨言。
緊接著又是秋收,收割、搬運、晾曬,繁重的農活如同大山一般壓在他們身上。
雖說兩人都是年輕力壯,但鐵打的身子也經不住這般連番折騰,眼見著身體都消瘦了一圈。
田青青心裏疼惜,想要買點肉給憨男人和自己補補。
不多時,便到了王屠夫家,肉鋪前已圍了幾個村民,正與王屠夫討價還價。
田青青走上前,脆聲道:“王大哥,給我割兩斤五花肉。”
王屠夫抬頭,看見是她,咧嘴笑道:“是石頭娘子啊,今兒個咋想著買肉啦?”
田青青笑著迴應:“王大哥,這不是秋收忙完了,我和石頭哥都累得很,想買點肉補補身子。”
王屠夫點點頭,手起刀落,兩斤肥瘦相間的五花肉便擺在了案板上,說道:“石頭娘子,這五花肉30文。”
田青青遞過錢,目光卻落在筐子裏的豬蹄上,那豬蹄白白胖胖,甚是誘人。
田青青心中一動,想著豬蹄燉湯最是滋補,便對王屠夫說道:“王大哥,這筐子裏的四個豬蹄,我包圓了。”
王屠夫又樂了:“石頭娘子好眼光,這豬蹄5文錢,算你便宜點,一共35文。”
田青青付了錢,將五花肉和豬蹄小心地放進竹簍,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往家走的路上,田青青心裏盤算著,這肉拿迴去要怎麽做才好吃。
五花肉可以紅燒,那濃鬱的醬汁包裹著軟糯的肉塊,光是想想就讓人垂涎欲滴。
豬蹄呢,先用大火燉煮,再小火慢煨,熬出的湯定是奶白鮮香,憨男人喝了肯定能恢複不少力氣。
又想著,家裏還有些曬幹的山貨,一並燉進湯裏,滋味定會更加美妙。
迴去的路上,村裏的一位大嬸見了她,熱情地打著招唿。“石頭娘子,這是去王屠夫家買肉嘞?”
“是啊,嬸子,忙了這許久,得給我家石頭哥補補。田青青笑著迴應。”
正走著,又迎麵就碰上了二嫂王大丫。田青青忙笑著招唿:“二嫂,你這是去哪兒呀?”
王大丫瞧見是田青青,臉上也堆滿了笑意:“喲,青青啊,今日不逢集,你二哥去玉米地裏掰玉米了,我這正打算來買點肉迴去呢。”
田青青笑著點頭:“是呢,二哥幹活辛苦,是該多補補。”
王大丫卻一把拉住她的胳膊,眼睛裏閃爍著八卦的光芒:“青青啊,你可聽說了老趙家的事兒?”
田青青被她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弄得一怔,隨即好奇地問道:“二嫂,老趙家咋啦?我這整日忙自家的事兒,還真沒留意呢。”
王大丫嘴角微微上揚,神神秘秘地說:“我聽說啊,老趙家那小子,就是那個整日遊手好閑的趙二愣子。”
前兒個不知從哪兒弄來了一隻會說話的八哥,可把村裏的人都稀奇壞了。
那八哥一張嘴,就跟人似的,能說會道,把趙二愣子得意得喲,逢人就顯擺。
田青青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置信:“會說話的八哥?這可真是稀罕物件兒。”
“二嫂,你可親眼瞧見了?”
王大丫拍了拍她的手:“自是沒那閑工夫去瞧,這都是聽隔壁的張大嬸說的。”
張大嬸那可是親眼所見,說那八哥站在趙二愣子的肩頭,一口一個,“公子好,公子妙……”那隻八哥把趙二愣子,哄得成天找不著北。
田青青忍不住掩嘴輕笑:“這趙二愣子,平日裏就沒個正形兒,如今有了這八哥,怕是更要上天了。”
王大丫也跟著笑了起來:“誰說不是呢,不過啊,青青,還有更稀奇的事兒。”
田青青的好奇心被徹底勾了起來:“二嫂,還有何事?你快別賣關子了。”
王大丫往旁邊挪了挪:“青青啊,你可聽說了村東頭李家的事兒?”
田青青好奇地搖搖頭:“沒呢,二嫂,啥事兒啊?”
王大丫眉飛色舞地講起來:“就那李福生,前段時間娶了個城裏的丫鬟,叫曉蘭。”
那曉蘭可不得了,精明得很嘞!自從進了李家,把李家人拿捏得死死的。
聽說她繡活做得極好,去縣城裏賣一副就能得幾兩銀子,這在咱們小柳村,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啊。
待他悠悠轉醒,天已大亮。田青青早已起身,正在灶間忙碌著。
趙石頭起身,伸了個懶腰,迴想起昨夜的夢,心中竟有了幾分釋然。
走出房間,看到田青青忙碌的背影,輕輕走過去從背後環住她。
“青青,今日我去玉米地挖地,你在家曬稻子和玉米,過一段時間,收賦稅的官差就要來咱小柳村,趙石頭在田青青耳邊輕聲說道。”
田青青轉身,看著他,眼中滿是信任與愛意,“石頭哥,你拿主意就好,我在家曬曬稻子和玉米,再把家裏拾掇拾掇。”
趙石頭匆匆吃完早飯,一抹嘴,便扛上那把磨得發亮的鋤頭,背後的竹筐隨著他的動作晃悠著,大步邁向玉米地。
田埂上的野草掛著晶瑩的晨露,他卻顧不上這些,滿心隻想著今日要把玉米地好好挖一挖,為來年的耕種做足準備。趙石頭扛著鋤頭,去玉米地。
雖說每日勞作辛苦,但一想到家中那溫柔嬌美的田青青,還有逐漸殷實起來的小家,心中便滿是歡喜。
這玉米地的土,得好好挖一挖,來年才能有個好收成。
趙石頭揮舞著鋤頭,一鋤一鋤地翻著,額頭上漸漸冒出了汗珠,卻也不停歇。
這邊,田青青利落地將碗筷洗刷幹淨,用布巾擦幹手,拿上木耙去院裏翻曬糧食。
院子裏晾曬的稻子和玉米在陽光下泛著金黃的色澤,輕輕揮動木耙,將它們逐一翻麵,確保每一粒、每一顆都能均勻地享受陽光的恩澤。
做完這些,田青青拍拍身上的灰塵,走進房間打開那隻的大木箱。
木箱裏的銅板碰撞發出輕微的聲響,田青青數出五十文錢,小心翼翼地放進腰間的荷包。
仔細鎖好院門,提上竹簍便去村口,這一個月來,她與自家那憨男人,每日天不亮就上山采蘑菇。
山上的荊棘劃破了衣裳,露水打濕了鞋襪,可兩人從未有過一句怨言。
緊接著又是秋收,收割、搬運、晾曬,繁重的農活如同大山一般壓在他們身上。
雖說兩人都是年輕力壯,但鐵打的身子也經不住這般連番折騰,眼見著身體都消瘦了一圈。
田青青心裏疼惜,想要買點肉給憨男人和自己補補。
不多時,便到了王屠夫家,肉鋪前已圍了幾個村民,正與王屠夫討價還價。
田青青走上前,脆聲道:“王大哥,給我割兩斤五花肉。”
王屠夫抬頭,看見是她,咧嘴笑道:“是石頭娘子啊,今兒個咋想著買肉啦?”
田青青笑著迴應:“王大哥,這不是秋收忙完了,我和石頭哥都累得很,想買點肉補補身子。”
王屠夫點點頭,手起刀落,兩斤肥瘦相間的五花肉便擺在了案板上,說道:“石頭娘子,這五花肉30文。”
田青青遞過錢,目光卻落在筐子裏的豬蹄上,那豬蹄白白胖胖,甚是誘人。
田青青心中一動,想著豬蹄燉湯最是滋補,便對王屠夫說道:“王大哥,這筐子裏的四個豬蹄,我包圓了。”
王屠夫又樂了:“石頭娘子好眼光,這豬蹄5文錢,算你便宜點,一共35文。”
田青青付了錢,將五花肉和豬蹄小心地放進竹簍,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往家走的路上,田青青心裏盤算著,這肉拿迴去要怎麽做才好吃。
五花肉可以紅燒,那濃鬱的醬汁包裹著軟糯的肉塊,光是想想就讓人垂涎欲滴。
豬蹄呢,先用大火燉煮,再小火慢煨,熬出的湯定是奶白鮮香,憨男人喝了肯定能恢複不少力氣。
又想著,家裏還有些曬幹的山貨,一並燉進湯裏,滋味定會更加美妙。
迴去的路上,村裏的一位大嬸見了她,熱情地打著招唿。“石頭娘子,這是去王屠夫家買肉嘞?”
“是啊,嬸子,忙了這許久,得給我家石頭哥補補。田青青笑著迴應。”
正走著,又迎麵就碰上了二嫂王大丫。田青青忙笑著招唿:“二嫂,你這是去哪兒呀?”
王大丫瞧見是田青青,臉上也堆滿了笑意:“喲,青青啊,今日不逢集,你二哥去玉米地裏掰玉米了,我這正打算來買點肉迴去呢。”
田青青笑著點頭:“是呢,二哥幹活辛苦,是該多補補。”
王大丫卻一把拉住她的胳膊,眼睛裏閃爍著八卦的光芒:“青青啊,你可聽說了老趙家的事兒?”
田青青被她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弄得一怔,隨即好奇地問道:“二嫂,老趙家咋啦?我這整日忙自家的事兒,還真沒留意呢。”
王大丫嘴角微微上揚,神神秘秘地說:“我聽說啊,老趙家那小子,就是那個整日遊手好閑的趙二愣子。”
前兒個不知從哪兒弄來了一隻會說話的八哥,可把村裏的人都稀奇壞了。
那八哥一張嘴,就跟人似的,能說會道,把趙二愣子得意得喲,逢人就顯擺。
田青青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置信:“會說話的八哥?這可真是稀罕物件兒。”
“二嫂,你可親眼瞧見了?”
王大丫拍了拍她的手:“自是沒那閑工夫去瞧,這都是聽隔壁的張大嬸說的。”
張大嬸那可是親眼所見,說那八哥站在趙二愣子的肩頭,一口一個,“公子好,公子妙……”那隻八哥把趙二愣子,哄得成天找不著北。
田青青忍不住掩嘴輕笑:“這趙二愣子,平日裏就沒個正形兒,如今有了這八哥,怕是更要上天了。”
王大丫也跟著笑了起來:“誰說不是呢,不過啊,青青,還有更稀奇的事兒。”
田青青的好奇心被徹底勾了起來:“二嫂,還有何事?你快別賣關子了。”
王大丫往旁邊挪了挪:“青青啊,你可聽說了村東頭李家的事兒?”
田青青好奇地搖搖頭:“沒呢,二嫂,啥事兒啊?”
王大丫眉飛色舞地講起來:“就那李福生,前段時間娶了個城裏的丫鬟,叫曉蘭。”
那曉蘭可不得了,精明得很嘞!自從進了李家,把李家人拿捏得死死的。
聽說她繡活做得極好,去縣城裏賣一副就能得幾兩銀子,這在咱們小柳村,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