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石頭笑了笑:“行,都聽你的,不過,咱明日多留意些枯樹樁和草叢邊,這些地方蘑菇最為集中。”
趙石頭心中欣慰,自家這小娘子聰慧能幹,真是他的福氣,那今兒個早些歇息,明日咱早點出發。
次日,天還未大亮。
兩人吃過早飯,帶上饅頭和竹筒,便背著竹筐,拿上竹籃,手持小鐮刀,踏上了上山的小路。
山林中,晨霧如輕紗般繚繞,每一片樹葉、每一棵草尖都掛著晶瑩的露珠,在微弱的光線下閃爍著細碎的光芒。
鳥兒歡快的啼鳴聲此起彼伏,似是在演奏一曲山林晨曲。
田青青深吸一口這飽含草木芬芳的清新空氣,隻覺渾身的毛孔都舒張開來。
興奮地對趙石頭說道:“石頭哥,每次來到這山林,滿心都是歡喜,我就好似被注入了無盡的活力,覺得渾身都是勁。”
趙石頭腳步沉穩,手中拿著一根木棍,不時撥開路邊的雜草,為田青青開路。
聽到田青青的話,便迴頭溫柔地叮囑:“青青,山林雖美,卻也潛藏危險。”
你千萬要跟緊我,莫要被周遭的景色迷了心智,亂跑亂竄。趙石頭在前頭開路,不時迴頭叮囑:“青青,腳下要留神。”
“知道啦,石頭哥,我又不是那懵懂無知的孩童,自會小心謹慎。”
田青青嗔怪地應道,加快腳步跟上了趙石頭,不多時,他們來到了東邊的山林。
剛踏入這片區域,田青青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恰似發現了寶藏一般。
隻見那草叢裏、樹根旁,一朵朵蘑菇如撐起的小傘,錯落有致地生長著,煞是可愛。
田青青迫不及待地蹲下身子,動作輕柔地輕輕采起一朵鬆蘑,那鬆蘑的菌蓋呈暗褐色,上麵帶著些許鱗片,菌柄粗壯而結實。
田青青將其小心翼翼地放入竹簍中,臉上洋溢著喜悅:“石頭哥,你瞧這鬆蘑,又大又新鮮,一看就是品質上乘,拿到縣城去,肯定能賣個好價錢。”
趙石頭微微點頭,目光中也滿是欣喜,他沒有迴應田青青的話,而是專注地尋覓著自己的目標。
隻見他走到一棵枯樹樁前,蹲下身子,仔細地觀察著,在那枯樹樁的腐朽之處,幾簇香菇正蓬勃生長著。
趙石頭伸出手,專挑那些菌蓋厚實、色澤溫潤的香菇采摘。
一邊采一邊盤算著,這香菇味道濃鬱醇厚,香氣獨特。
縣城裏的那些富貴人家平日裏山珍海味吃慣了,對這等來自山林的鮮味最為喜歡。
兩人在山林中穿梭,一邊采蘑菇,一邊交流著,田青青突然喊道:“石頭哥,快來這邊,這兒有一大片榛蘑。”
趙石頭聞聲,快步趕來,隻見那一片榛蘑猶如一片金色的海洋,在斑駁的光影下散發著誘人的光澤。
榛蘑的菌蓋顏色金黃,邊緣微微內卷,菌柄細長且富有彈性,看著那一片榛蘑,也不禁喜上眉梢。
“青青,今日這收獲可真是不小,”趙石頭笑道。”
兩人迅速開始采摘榛蘑,田青青手法嫻熟,輕輕捏住菌柄,微微一用力,榛蘑便脫離了地麵。
田青青邊采邊說:“石頭哥,今日這收獲可真是遠超預期。”
照這情形,隻需再采上十幾日,咱就能存夠幹貨,去縣城大賣一場了。
他笑著迴應道:“青青,咱們下次去縣城,也該給你添置些漂亮的首飾,打扮的美美的。”
兩人一邊閑聊一邊不知疲倦地采著蘑菇,竹筐裏的蘑菇越來越多。
日頭漸漸升高,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線。
兩人帶著滿滿的收獲,沿著山路緩緩下山,一路迴到家。
田青青與趙石頭每日晨曦初露,兩人便背著竹筐,手持小鐮刀,向著山林進發。
他們穿梭在山林的各個角落,東邊的山坡上,鬆蘑在鬆樹的庇佑下肆意生長。
西邊的幽穀裏,香菇從腐朽的樹樁中探出腦袋。
南邊的密林中,榛蘑成片地簇擁在一起。
二十多個日夜過去,家中的堂屋,都被蘑菇堆滿了。
趙石頭站在屋裏,看著這一大堆幹蘑菇,心中滿是感慨。
他一邊整理著蘑菇,一邊估算著:“青青,這品相好點的幹蘑菇晾幹了,有一百多斤,幹木耳也有十斤上下,品相稍差些的幹蘑菇還有一袋呢。”
田青青雖然滿臉疲憊,卻難掩興奮之色:“石頭哥,這可都是咱們這一段時間的心血啊。”
“不過,這幾日就要秋收了,咱得先把稻子和玉米收了,可不能誤了農時。”
趙石頭點頭稱是:“沒錯,秋收關係到咱這一年的溫飽,得先緊著它,不能大意。”
次日,秋風帶著絲絲涼意,輕輕拂過金黃的田野,預示著豐收的季節已然來臨。
田青青站在自家田埂上,望著那一片即將成熟的稻子和玉米,眼中閃爍著難以抑製的喜悅與期待。
身旁的趙石頭,臉上也洋溢著憨厚的笑容,粗糙的大手不自覺地握緊了鋤頭,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豐收的畫麵。
“石頭哥,再過幾日便是秋收大忙之時,這稻子和玉米可得好好收著。”
關係到咱夠不夠填飽肚子,收成好還能一節省買糧食的錢,田青青興奮地說道,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
趙石頭微微點頭,目光堅定:“青青放心,有我在,定不會讓這些莊稼有半分閃失。”
咱們先把鐮刀磨利,籮筐備好,兩天後便開鐮收割。
這幾日,田青青和趙石頭忙得不可開交。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還未完全穿透晨霧,兩人便起身,在院子裏仔細地磨著鐮刀。
金屬與磨刀石相互摩擦,發出“沙沙”的聲響,田青青一邊磨著,一邊說道:“石頭哥,這鐮刀鋒利了,割起稻子來才快,咱可不能耽誤了農時。”
趙石頭應道:“沒錯,青青。我還檢查了籮筐,都加固了一番,保證能裝得下。”
終於,收割的日子到了,天剛蒙蒙亮,兩人便來到了稻田邊。
金黃的稻穗沉甸甸地低著頭,微風拂過,湧起層層稻浪,發出“沙沙”的輕響,似在低語著豐收的喜悅。
田青青踏入稻田,彎腰握住一把稻子,鐮刀在手中熟練地一揮,稻子便整齊地倒下。
趙石頭心中欣慰,自家這小娘子聰慧能幹,真是他的福氣,那今兒個早些歇息,明日咱早點出發。
次日,天還未大亮。
兩人吃過早飯,帶上饅頭和竹筒,便背著竹筐,拿上竹籃,手持小鐮刀,踏上了上山的小路。
山林中,晨霧如輕紗般繚繞,每一片樹葉、每一棵草尖都掛著晶瑩的露珠,在微弱的光線下閃爍著細碎的光芒。
鳥兒歡快的啼鳴聲此起彼伏,似是在演奏一曲山林晨曲。
田青青深吸一口這飽含草木芬芳的清新空氣,隻覺渾身的毛孔都舒張開來。
興奮地對趙石頭說道:“石頭哥,每次來到這山林,滿心都是歡喜,我就好似被注入了無盡的活力,覺得渾身都是勁。”
趙石頭腳步沉穩,手中拿著一根木棍,不時撥開路邊的雜草,為田青青開路。
聽到田青青的話,便迴頭溫柔地叮囑:“青青,山林雖美,卻也潛藏危險。”
你千萬要跟緊我,莫要被周遭的景色迷了心智,亂跑亂竄。趙石頭在前頭開路,不時迴頭叮囑:“青青,腳下要留神。”
“知道啦,石頭哥,我又不是那懵懂無知的孩童,自會小心謹慎。”
田青青嗔怪地應道,加快腳步跟上了趙石頭,不多時,他們來到了東邊的山林。
剛踏入這片區域,田青青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恰似發現了寶藏一般。
隻見那草叢裏、樹根旁,一朵朵蘑菇如撐起的小傘,錯落有致地生長著,煞是可愛。
田青青迫不及待地蹲下身子,動作輕柔地輕輕采起一朵鬆蘑,那鬆蘑的菌蓋呈暗褐色,上麵帶著些許鱗片,菌柄粗壯而結實。
田青青將其小心翼翼地放入竹簍中,臉上洋溢著喜悅:“石頭哥,你瞧這鬆蘑,又大又新鮮,一看就是品質上乘,拿到縣城去,肯定能賣個好價錢。”
趙石頭微微點頭,目光中也滿是欣喜,他沒有迴應田青青的話,而是專注地尋覓著自己的目標。
隻見他走到一棵枯樹樁前,蹲下身子,仔細地觀察著,在那枯樹樁的腐朽之處,幾簇香菇正蓬勃生長著。
趙石頭伸出手,專挑那些菌蓋厚實、色澤溫潤的香菇采摘。
一邊采一邊盤算著,這香菇味道濃鬱醇厚,香氣獨特。
縣城裏的那些富貴人家平日裏山珍海味吃慣了,對這等來自山林的鮮味最為喜歡。
兩人在山林中穿梭,一邊采蘑菇,一邊交流著,田青青突然喊道:“石頭哥,快來這邊,這兒有一大片榛蘑。”
趙石頭聞聲,快步趕來,隻見那一片榛蘑猶如一片金色的海洋,在斑駁的光影下散發著誘人的光澤。
榛蘑的菌蓋顏色金黃,邊緣微微內卷,菌柄細長且富有彈性,看著那一片榛蘑,也不禁喜上眉梢。
“青青,今日這收獲可真是不小,”趙石頭笑道。”
兩人迅速開始采摘榛蘑,田青青手法嫻熟,輕輕捏住菌柄,微微一用力,榛蘑便脫離了地麵。
田青青邊采邊說:“石頭哥,今日這收獲可真是遠超預期。”
照這情形,隻需再采上十幾日,咱就能存夠幹貨,去縣城大賣一場了。
他笑著迴應道:“青青,咱們下次去縣城,也該給你添置些漂亮的首飾,打扮的美美的。”
兩人一邊閑聊一邊不知疲倦地采著蘑菇,竹筐裏的蘑菇越來越多。
日頭漸漸升高,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線。
兩人帶著滿滿的收獲,沿著山路緩緩下山,一路迴到家。
田青青與趙石頭每日晨曦初露,兩人便背著竹筐,手持小鐮刀,向著山林進發。
他們穿梭在山林的各個角落,東邊的山坡上,鬆蘑在鬆樹的庇佑下肆意生長。
西邊的幽穀裏,香菇從腐朽的樹樁中探出腦袋。
南邊的密林中,榛蘑成片地簇擁在一起。
二十多個日夜過去,家中的堂屋,都被蘑菇堆滿了。
趙石頭站在屋裏,看著這一大堆幹蘑菇,心中滿是感慨。
他一邊整理著蘑菇,一邊估算著:“青青,這品相好點的幹蘑菇晾幹了,有一百多斤,幹木耳也有十斤上下,品相稍差些的幹蘑菇還有一袋呢。”
田青青雖然滿臉疲憊,卻難掩興奮之色:“石頭哥,這可都是咱們這一段時間的心血啊。”
“不過,這幾日就要秋收了,咱得先把稻子和玉米收了,可不能誤了農時。”
趙石頭點頭稱是:“沒錯,秋收關係到咱這一年的溫飽,得先緊著它,不能大意。”
次日,秋風帶著絲絲涼意,輕輕拂過金黃的田野,預示著豐收的季節已然來臨。
田青青站在自家田埂上,望著那一片即將成熟的稻子和玉米,眼中閃爍著難以抑製的喜悅與期待。
身旁的趙石頭,臉上也洋溢著憨厚的笑容,粗糙的大手不自覺地握緊了鋤頭,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豐收的畫麵。
“石頭哥,再過幾日便是秋收大忙之時,這稻子和玉米可得好好收著。”
關係到咱夠不夠填飽肚子,收成好還能一節省買糧食的錢,田青青興奮地說道,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
趙石頭微微點頭,目光堅定:“青青放心,有我在,定不會讓這些莊稼有半分閃失。”
咱們先把鐮刀磨利,籮筐備好,兩天後便開鐮收割。
這幾日,田青青和趙石頭忙得不可開交。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還未完全穿透晨霧,兩人便起身,在院子裏仔細地磨著鐮刀。
金屬與磨刀石相互摩擦,發出“沙沙”的聲響,田青青一邊磨著,一邊說道:“石頭哥,這鐮刀鋒利了,割起稻子來才快,咱可不能耽誤了農時。”
趙石頭應道:“沒錯,青青。我還檢查了籮筐,都加固了一番,保證能裝得下。”
終於,收割的日子到了,天剛蒙蒙亮,兩人便來到了稻田邊。
金黃的稻穗沉甸甸地低著頭,微風拂過,湧起層層稻浪,發出“沙沙”的輕響,似在低語著豐收的喜悅。
田青青踏入稻田,彎腰握住一把稻子,鐮刀在手中熟練地一揮,稻子便整齊地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