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李福生和曉蘭道了別,田青青也滿心歡喜地提著豬肉往家走。
迴到家中,田青青先是將大米淘洗幹淨,放入大鍋裏,添上適量的水,蓋上鍋蓋開始蒸米飯。
那嫋嫋升起的炊煙,仿佛是幸福的信號。接著,田青青把豬肉洗淨,切成大小均勻的方塊。
鍋裏倒上些許油,待油熱後,放入蔥薑蒜爆香,隨後將豬肉塊倒入鍋中,隻聽“滋滋”幾聲,豬肉在鍋裏歡快地翻滾著,不一會兒就泛起了誘人的金黃色。
田青青熟練地加入各種調料,醬油、米酒、薑、蒜等等,翻炒均勻後,又加入適量的水,蓋上鍋蓋,小火慢燉起來。那濃鬱的肉香,漸漸彌漫了整個屋子。
隨後,田青青又來到後院。後院裏種著各種各樣的蔬菜,此時雖已入冬,但蘿卜卻長得格外水靈。彎下腰,挑選了兩個又大又白的蘿卜,輕輕一拔,蘿卜就破土而出。迴到灶房,將蘿卜洗淨切塊,放入燉著骨頭的鍋裏。隨著蘿卜的加入,鍋裏的湯汁更加濃鬱鮮美,咕嘟咕嘟地冒著泡。
田青青忙完這些,走到院門口朝著麥地的方向張望著,想著:“石頭哥這會子也該忙得差不多了,等他迴來,就能吃上熱乎的飯菜了。”
趙石頭直起腰,伸了個大大的懶腰,看著自己打理得井井有條的麥地,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扛著鋤頭往家走。
迴到家中,趙石頭一進院門,就被那滿院子的香味吸引住了。洗完手,趙石頭走進灶房,看到田青青正忙碌的身影,心中滿是感動。
趙石頭從背後輕輕抱住田青青,說道:“青青,有你真好,辛苦你了。”
田青青轉過身,臉上帶著溫柔的笑意:“石頭哥,你整日在地裏勞作才辛苦呢,快來嚐嚐我做的菜。”
兩人將飯菜端上桌,熱氣騰騰的大米飯,色澤紅亮的紅燒肉,還有那鮮香濃鬱的蘿卜燉骨頭。
趙石頭夾起一塊紅燒肉放入口中,肉香瞬間在舌尖散開,肥而不膩,色澤紅亮:“青青,今日我又能多吃兩碗飯了”
田青青樂嗬嗬笑著說:“石頭哥,你喜歡就好,多吃些,冬天幹活可得有個好身子。”趙石頭連連點頭,又盛了一大碗米飯,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田青青看著趙石頭狼吞虎咽的樣子,忍不住笑了起來。也拿起筷子,夾了一塊蘿卜放入口中,蘿卜吸收了骨頭的鮮美湯汁,入口即化,美味極了。
兩人一邊吃著,一邊商量著家中的瑣事,比如來年春天要種些什麽新的作物,要不要再養幾隻雞等等。
飯後,田青青突然對趙石頭說:“石頭哥,明日地裏活幹完了,後日咱就上縣裏賣山貨,這山貨沒換成銀子,總感覺心裏不踏實。”
趙石頭握住田青青的手,說道:“放心吧,青青。”我明日把地裏的活拾掇完,後日咱早早起身去縣裏。
很快就到了賣山貨這天。冬日的早上,天色還未大亮,寒霧尚未散去,田青青和趙石頭便已匆匆趕往縣裏的山貨集市。
兩人在集市中尋了一處不錯的位置,手腳麻利地擺好了自家晾曬的幹蘑菇。
田青青裹了裹身上的棉袍,將手籠在袖子裏,守著攤子,眼睛亮晶晶地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
趙石頭則把一個大竹筐穩穩地背在背上,那裏麵裝著今日要送去福來酒樓的山貨,三十五斤幹木耳和五十斤羊肚菌。
“青青,我這就去福來酒樓找陳掌櫃,你在這兒守著,若是有客人,莫要錯過了好價錢。”趙石頭叮囑道。
田青青樂乖巧地點點頭,“石頭哥,你放心去吧,我會看好攤子的。”
趙石頭轉身,大步流星地朝著福來酒樓的方向走去。福來酒樓是縣裏最大的酒樓,平日裏對山貨的需求量頗大,陳掌櫃又是個極為精明且講究信譽之人,與很多山裏的獵戶、農戶們都有不少生意往來。
不多時,趙石頭便來到了福來酒樓的後門。他輕輕敲了敲門,一個夥計探出頭來。
“小哥,我是來給陳掌櫃送山貨的趙石頭,之前與陳掌櫃約好了今日送幹木耳來,勞煩通稟一聲。”趙石頭客氣地說道。
夥計打量了他一眼,見他背著滿滿一筐山貨,便側身讓他進了院子,“你且在這兒等著,我去叫掌櫃過來。”
片刻後,陳掌櫃匆匆趕來,他身著一件深色的棉袍,目光落在趙石頭的竹筐上。
“趙兄弟,你可算來了,這幾日酒樓裏的客人多,正等著這批幹木耳呢。”
趙石頭連忙將竹筐放下,打開蓋子,露出裏麵黑亮的幹木耳。
“陳掌櫃,您看看,這幹木耳都是我們精心晾曬的,品質上乘。”
陳掌櫃伸手抓起一把,仔細查看,又湊近聞了聞,滿意地點點頭:“不錯,不錯,趙小哥,還是你們家的山貨讓人放心。這一共多少斤來著?”
“三十五斤,陳掌櫃,您先驗收一下。”趙石頭恭敬地說道。
陳掌櫃一邊吩咐夥計過秤,一邊轉頭看向趙石頭,“趙兄弟,今日怎麽還帶了別的山貨?”他的目光落在一旁的羊肚菌上。
趙石頭連忙迴道:“陳掌櫃,今日我還帶了些羊肚菌,隻是不知這羊肚菌您是否需要,就先拿來給您瞧瞧。”說著,便從竹筐中取出一小把羊肚菌遞了過去。
陳掌櫃接過,仔細端詳起來。隻見那羊肚菌菌蓋飽滿,紋理清晰,色澤鮮亮,一看便是品質上乘之物。眼中閃過一絲驚喜,當即說道:“趙兄弟,你這羊肚菌可是好東西啊!我福來酒樓全收了。”
趙石頭心中一喜,忙道:“陳掌櫃,您真是爽快之人。”
陳掌櫃揮了揮手,笑道:“趙小哥的貨,我自是信得過。夥計,快過來稱秤。”
夥計們迅速行動起來,不一會兒,便將羊肚菌稱好。
陳掌櫃接過算盤,劈裏啪啦一算,說道:“趙小哥,這幹木耳三十五斤,每斤200文,共7兩。羊肚菌五十斤,每斤150文,共7兩5錢。總計14兩5錢,你且收好。”說著,便將二錠五兩銀子和一些散錢遞給趙石頭。
迴到家中,田青青先是將大米淘洗幹淨,放入大鍋裏,添上適量的水,蓋上鍋蓋開始蒸米飯。
那嫋嫋升起的炊煙,仿佛是幸福的信號。接著,田青青把豬肉洗淨,切成大小均勻的方塊。
鍋裏倒上些許油,待油熱後,放入蔥薑蒜爆香,隨後將豬肉塊倒入鍋中,隻聽“滋滋”幾聲,豬肉在鍋裏歡快地翻滾著,不一會兒就泛起了誘人的金黃色。
田青青熟練地加入各種調料,醬油、米酒、薑、蒜等等,翻炒均勻後,又加入適量的水,蓋上鍋蓋,小火慢燉起來。那濃鬱的肉香,漸漸彌漫了整個屋子。
隨後,田青青又來到後院。後院裏種著各種各樣的蔬菜,此時雖已入冬,但蘿卜卻長得格外水靈。彎下腰,挑選了兩個又大又白的蘿卜,輕輕一拔,蘿卜就破土而出。迴到灶房,將蘿卜洗淨切塊,放入燉著骨頭的鍋裏。隨著蘿卜的加入,鍋裏的湯汁更加濃鬱鮮美,咕嘟咕嘟地冒著泡。
田青青忙完這些,走到院門口朝著麥地的方向張望著,想著:“石頭哥這會子也該忙得差不多了,等他迴來,就能吃上熱乎的飯菜了。”
趙石頭直起腰,伸了個大大的懶腰,看著自己打理得井井有條的麥地,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扛著鋤頭往家走。
迴到家中,趙石頭一進院門,就被那滿院子的香味吸引住了。洗完手,趙石頭走進灶房,看到田青青正忙碌的身影,心中滿是感動。
趙石頭從背後輕輕抱住田青青,說道:“青青,有你真好,辛苦你了。”
田青青轉過身,臉上帶著溫柔的笑意:“石頭哥,你整日在地裏勞作才辛苦呢,快來嚐嚐我做的菜。”
兩人將飯菜端上桌,熱氣騰騰的大米飯,色澤紅亮的紅燒肉,還有那鮮香濃鬱的蘿卜燉骨頭。
趙石頭夾起一塊紅燒肉放入口中,肉香瞬間在舌尖散開,肥而不膩,色澤紅亮:“青青,今日我又能多吃兩碗飯了”
田青青樂嗬嗬笑著說:“石頭哥,你喜歡就好,多吃些,冬天幹活可得有個好身子。”趙石頭連連點頭,又盛了一大碗米飯,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田青青看著趙石頭狼吞虎咽的樣子,忍不住笑了起來。也拿起筷子,夾了一塊蘿卜放入口中,蘿卜吸收了骨頭的鮮美湯汁,入口即化,美味極了。
兩人一邊吃著,一邊商量著家中的瑣事,比如來年春天要種些什麽新的作物,要不要再養幾隻雞等等。
飯後,田青青突然對趙石頭說:“石頭哥,明日地裏活幹完了,後日咱就上縣裏賣山貨,這山貨沒換成銀子,總感覺心裏不踏實。”
趙石頭握住田青青的手,說道:“放心吧,青青。”我明日把地裏的活拾掇完,後日咱早早起身去縣裏。
很快就到了賣山貨這天。冬日的早上,天色還未大亮,寒霧尚未散去,田青青和趙石頭便已匆匆趕往縣裏的山貨集市。
兩人在集市中尋了一處不錯的位置,手腳麻利地擺好了自家晾曬的幹蘑菇。
田青青裹了裹身上的棉袍,將手籠在袖子裏,守著攤子,眼睛亮晶晶地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
趙石頭則把一個大竹筐穩穩地背在背上,那裏麵裝著今日要送去福來酒樓的山貨,三十五斤幹木耳和五十斤羊肚菌。
“青青,我這就去福來酒樓找陳掌櫃,你在這兒守著,若是有客人,莫要錯過了好價錢。”趙石頭叮囑道。
田青青樂乖巧地點點頭,“石頭哥,你放心去吧,我會看好攤子的。”
趙石頭轉身,大步流星地朝著福來酒樓的方向走去。福來酒樓是縣裏最大的酒樓,平日裏對山貨的需求量頗大,陳掌櫃又是個極為精明且講究信譽之人,與很多山裏的獵戶、農戶們都有不少生意往來。
不多時,趙石頭便來到了福來酒樓的後門。他輕輕敲了敲門,一個夥計探出頭來。
“小哥,我是來給陳掌櫃送山貨的趙石頭,之前與陳掌櫃約好了今日送幹木耳來,勞煩通稟一聲。”趙石頭客氣地說道。
夥計打量了他一眼,見他背著滿滿一筐山貨,便側身讓他進了院子,“你且在這兒等著,我去叫掌櫃過來。”
片刻後,陳掌櫃匆匆趕來,他身著一件深色的棉袍,目光落在趙石頭的竹筐上。
“趙兄弟,你可算來了,這幾日酒樓裏的客人多,正等著這批幹木耳呢。”
趙石頭連忙將竹筐放下,打開蓋子,露出裏麵黑亮的幹木耳。
“陳掌櫃,您看看,這幹木耳都是我們精心晾曬的,品質上乘。”
陳掌櫃伸手抓起一把,仔細查看,又湊近聞了聞,滿意地點點頭:“不錯,不錯,趙小哥,還是你們家的山貨讓人放心。這一共多少斤來著?”
“三十五斤,陳掌櫃,您先驗收一下。”趙石頭恭敬地說道。
陳掌櫃一邊吩咐夥計過秤,一邊轉頭看向趙石頭,“趙兄弟,今日怎麽還帶了別的山貨?”他的目光落在一旁的羊肚菌上。
趙石頭連忙迴道:“陳掌櫃,今日我還帶了些羊肚菌,隻是不知這羊肚菌您是否需要,就先拿來給您瞧瞧。”說著,便從竹筐中取出一小把羊肚菌遞了過去。
陳掌櫃接過,仔細端詳起來。隻見那羊肚菌菌蓋飽滿,紋理清晰,色澤鮮亮,一看便是品質上乘之物。眼中閃過一絲驚喜,當即說道:“趙兄弟,你這羊肚菌可是好東西啊!我福來酒樓全收了。”
趙石頭心中一喜,忙道:“陳掌櫃,您真是爽快之人。”
陳掌櫃揮了揮手,笑道:“趙小哥的貨,我自是信得過。夥計,快過來稱秤。”
夥計們迅速行動起來,不一會兒,便將羊肚菌稱好。
陳掌櫃接過算盤,劈裏啪啦一算,說道:“趙小哥,這幹木耳三十五斤,每斤200文,共7兩。羊肚菌五十斤,每斤150文,共7兩5錢。總計14兩5錢,你且收好。”說著,便將二錠五兩銀子和一些散錢遞給趙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