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紛紛舉杯,一飲而盡。接著,大家便開始動筷,吃著豐盛可口的飯菜。田青青不時地給小侄子喂一點米糊,小家夥吧唧吧唧地用舌頭舔著勺子,吃得津津有味,嘴角沾滿了糊糊,模樣甚是可愛。
李氏看著孫子,笑著說:“這孩子,吃得真香。”
田青青問道:“大嫂,你這米糊是怎麽做的呀?迴頭我也學著做。”
李大妮笑著迴答:“這米糊啊,就是用石磨把大米磨成粉,然後煮成糊狀,再加少些糖就可以了。很簡單的。”
田青青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樣。”
趙石頭在一旁看著田青青和大嫂聊天,心中滿是溫暖。他夾了一塊豬蹄放在田青青的碗裏:“青青,你也多吃點。”
田青青看著碗裏的豬蹄,又看了看趙石頭,笑了笑,說道:“石頭哥,別光顧著我,你也吃。”
一家人邊吃邊聊,歡聲笑語不斷。小侄子在一旁也不時地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仿佛也在參與著大家的聊天。
不知不覺間,夜幕降臨。田青青和趙石頭知道,他們該迴去了。雖然有了驢車,迴家晚些也沒有關係,不著急趕路,但他們也不想讓爹娘和大哥大嫂太過勞累。
田青青說道:“爹,娘,大哥,大嫂,我們先迴去了,有空再來看你們。”
田老漢和李氏雖然看著閨女,有些不舍,但還是點頭道:“行嘞,路上小心點。”
趙石頭趕著驢車,田青青坐在後麵,朝著家的方向駛去。一路上,兩人的心情都有些複雜,既有對娘家的不舍,又有對未來生活的期待。
田青青笑嗬嗬地看著趙石頭,輕聲說道:“石頭哥,今天真開心。”
趙石頭趕著驢車,說道:“青青,以後咱們可以常迴來看爹娘和小侄兒。”
田青青點頭稱是,月光灑在他們身上,將他們的身影拉得長長的,仿佛一幅美麗的畫卷。
清晨,第一縷陽光還未完全穿透晨霧,趙石頭便早早起身。他簡單收拾了一下,帶上幾個饅頭,又灌了一竹筒清水,便向著後山的方向大步走去。那後山可是個寶藏之地,此時正是采蘑菇和竹蓀的好時節。
趙石頭沿著窄小的山路前行,腳下的泥土帶著昨夜的濕氣,有些微微發軟。路邊的草叢裏的螞蚱,偶爾被他的腳步驚起,“撲棱棱”地飛起。他一邊走,一邊留意著四周,眼睛像探照燈一般在竹林間搜尋著蘑菇的蹤跡。
不一會兒,趙石頭就在一片草叢下發現了一小片草菇叢。那些草菇像是一把把小傘,靜靜地撐在雜草之間。趙石頭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將草菇采下,放入竹筐之中。
采完草菇,他又往竹林深處走去,去尋找更為珍貴的竹蓀。竹蓀生長的地方往往更為隱蔽,趙石頭在竹林裏穿梭,眼睛緊緊盯著地麵。終於,在一片較為潮濕的地方,他看到了那潔白如雪、網狀的竹蓀。他興奮地加快腳步,輕輕將竹蓀采下,放進竹筐,生怕弄傷了這嬌嫩的食材。
趙石頭在後山忙乎了大半天,竹筐裏的蘑菇和竹蓀已經裝得滿滿當當。他看了看天色,知道該迴去了。在迴去的路上,他還不忘在路邊撿了一些幹枯的樹枝,這些樹枝拿迴去可以當柴火燒。
而田青青背著竹筐來到山腳下的草地。草地裏的豬草長得鬱鬱蔥蔥,田青青熟練地揮動著手中的鐮刀,將豬草一把把割下,放入竹筐之中。她的動作輕盈而又利落,不一會兒,竹筐就裝滿了豬草。
田青青背著沉甸甸的竹筐迴到家中,將豬草倒在院子裏。她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便開始剁豬草。手中的菜刀上下揮舞,豬草在案板上被剁得細碎。剁好豬草後,她又將豬食煮上。添柴加水,看著鍋裏的豬食慢慢翻滾,她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做完這些,田青青坐在院子裏稍作休息,眼睛卻不自覺地看向門口的小路,心裏惦記著去後山采蘑菇的趙石頭。她想著趙石頭在山裏會不會遇到什麽危險,雖然這後山他們都很熟悉,但難免會有意外。
院外響起由遠及近的腳步聲,田青青仔細地一聽,就知道是到趙石頭平安歸來,心中的石頭落了地。田青青連忙迎上前去,掃了一眼趙石頭背後地竹筐,看到裏麵豐富的收獲,樂嗬嗬地誇讚道:“石頭哥,你今天可真是收獲頗豐啊!”
趙石頭憨厚地笑了笑:“青青,這後山的寶貝還真不少,在采一個月也采不完。越采心裏越有勁,好像身上有使不完地力氣。”
田青青抿嘴一笑,打趣道:“石頭哥,你又不是咱家老黃牛,還是不要太累著了自己。我就想著,這天太熱了,得給你做兩雙輕便的鞋子,你在山裏走來走去也方便些。”
趙石頭心中一暖:“青青,你總是這麽貼心,為我著想。”
田青青轉身走進屋裏,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布料和針線。她坐在院子裏的小板凳上,開始為趙石頭量腳的尺寸。趙石頭有些不好意思地把腳伸出來,看著田青青認真的模樣,心中滿是愛意。
田青青先裁剪出鞋子的形狀,然後開始仔細地縫製。她手中的針線穿梭自如,每一針都縫得極為細密。她一邊縫,一邊和趙石頭說著話:“石頭哥,這鞋子我用了輕薄的布料,鞋底也做得不厚,這樣你穿上就不會覺得悶熱了。”
趙石頭看著田青青忙碌的樣子,說道:“青青,你這針腳縫得又齊整還很細密。我這雙大腳,可多虧有你照顧。”
田青青對著他翻了個白眼,打趣道:“你就會貧嘴,好好坐著,別亂動,不然我這針可就不長眼了,不小心紮到你,到時候你就別滿院子亂竄。”
兩人正說著話,灶房裏煮豬食的草香味飄了出來,是豬食煮好了。田青青忙起身去灶房,將豬食盛到桶裏,提出去喂豬。豬圈裏的兩頭小豬聽到動靜,哼哼唧唧地圍了過來。田青青看著小豬們吃得歡快,臉上也洋溢著笑容。
喂完豬後,田青青又開始準備晚飯。她從菜園裏摘了一個大南瓜,將南瓜洗淨切塊。又淘了些大米,把南瓜和大米一起放入鍋中蒸。接著,她去處理木桶裏的魚。將魚洗淨,在魚身上劃幾刀,用鹽、米酒等調料醃製起來。
李氏看著孫子,笑著說:“這孩子,吃得真香。”
田青青問道:“大嫂,你這米糊是怎麽做的呀?迴頭我也學著做。”
李大妮笑著迴答:“這米糊啊,就是用石磨把大米磨成粉,然後煮成糊狀,再加少些糖就可以了。很簡單的。”
田青青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樣。”
趙石頭在一旁看著田青青和大嫂聊天,心中滿是溫暖。他夾了一塊豬蹄放在田青青的碗裏:“青青,你也多吃點。”
田青青看著碗裏的豬蹄,又看了看趙石頭,笑了笑,說道:“石頭哥,別光顧著我,你也吃。”
一家人邊吃邊聊,歡聲笑語不斷。小侄子在一旁也不時地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仿佛也在參與著大家的聊天。
不知不覺間,夜幕降臨。田青青和趙石頭知道,他們該迴去了。雖然有了驢車,迴家晚些也沒有關係,不著急趕路,但他們也不想讓爹娘和大哥大嫂太過勞累。
田青青說道:“爹,娘,大哥,大嫂,我們先迴去了,有空再來看你們。”
田老漢和李氏雖然看著閨女,有些不舍,但還是點頭道:“行嘞,路上小心點。”
趙石頭趕著驢車,田青青坐在後麵,朝著家的方向駛去。一路上,兩人的心情都有些複雜,既有對娘家的不舍,又有對未來生活的期待。
田青青笑嗬嗬地看著趙石頭,輕聲說道:“石頭哥,今天真開心。”
趙石頭趕著驢車,說道:“青青,以後咱們可以常迴來看爹娘和小侄兒。”
田青青點頭稱是,月光灑在他們身上,將他們的身影拉得長長的,仿佛一幅美麗的畫卷。
清晨,第一縷陽光還未完全穿透晨霧,趙石頭便早早起身。他簡單收拾了一下,帶上幾個饅頭,又灌了一竹筒清水,便向著後山的方向大步走去。那後山可是個寶藏之地,此時正是采蘑菇和竹蓀的好時節。
趙石頭沿著窄小的山路前行,腳下的泥土帶著昨夜的濕氣,有些微微發軟。路邊的草叢裏的螞蚱,偶爾被他的腳步驚起,“撲棱棱”地飛起。他一邊走,一邊留意著四周,眼睛像探照燈一般在竹林間搜尋著蘑菇的蹤跡。
不一會兒,趙石頭就在一片草叢下發現了一小片草菇叢。那些草菇像是一把把小傘,靜靜地撐在雜草之間。趙石頭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將草菇采下,放入竹筐之中。
采完草菇,他又往竹林深處走去,去尋找更為珍貴的竹蓀。竹蓀生長的地方往往更為隱蔽,趙石頭在竹林裏穿梭,眼睛緊緊盯著地麵。終於,在一片較為潮濕的地方,他看到了那潔白如雪、網狀的竹蓀。他興奮地加快腳步,輕輕將竹蓀采下,放進竹筐,生怕弄傷了這嬌嫩的食材。
趙石頭在後山忙乎了大半天,竹筐裏的蘑菇和竹蓀已經裝得滿滿當當。他看了看天色,知道該迴去了。在迴去的路上,他還不忘在路邊撿了一些幹枯的樹枝,這些樹枝拿迴去可以當柴火燒。
而田青青背著竹筐來到山腳下的草地。草地裏的豬草長得鬱鬱蔥蔥,田青青熟練地揮動著手中的鐮刀,將豬草一把把割下,放入竹筐之中。她的動作輕盈而又利落,不一會兒,竹筐就裝滿了豬草。
田青青背著沉甸甸的竹筐迴到家中,將豬草倒在院子裏。她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便開始剁豬草。手中的菜刀上下揮舞,豬草在案板上被剁得細碎。剁好豬草後,她又將豬食煮上。添柴加水,看著鍋裏的豬食慢慢翻滾,她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做完這些,田青青坐在院子裏稍作休息,眼睛卻不自覺地看向門口的小路,心裏惦記著去後山采蘑菇的趙石頭。她想著趙石頭在山裏會不會遇到什麽危險,雖然這後山他們都很熟悉,但難免會有意外。
院外響起由遠及近的腳步聲,田青青仔細地一聽,就知道是到趙石頭平安歸來,心中的石頭落了地。田青青連忙迎上前去,掃了一眼趙石頭背後地竹筐,看到裏麵豐富的收獲,樂嗬嗬地誇讚道:“石頭哥,你今天可真是收獲頗豐啊!”
趙石頭憨厚地笑了笑:“青青,這後山的寶貝還真不少,在采一個月也采不完。越采心裏越有勁,好像身上有使不完地力氣。”
田青青抿嘴一笑,打趣道:“石頭哥,你又不是咱家老黃牛,還是不要太累著了自己。我就想著,這天太熱了,得給你做兩雙輕便的鞋子,你在山裏走來走去也方便些。”
趙石頭心中一暖:“青青,你總是這麽貼心,為我著想。”
田青青轉身走進屋裏,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布料和針線。她坐在院子裏的小板凳上,開始為趙石頭量腳的尺寸。趙石頭有些不好意思地把腳伸出來,看著田青青認真的模樣,心中滿是愛意。
田青青先裁剪出鞋子的形狀,然後開始仔細地縫製。她手中的針線穿梭自如,每一針都縫得極為細密。她一邊縫,一邊和趙石頭說著話:“石頭哥,這鞋子我用了輕薄的布料,鞋底也做得不厚,這樣你穿上就不會覺得悶熱了。”
趙石頭看著田青青忙碌的樣子,說道:“青青,你這針腳縫得又齊整還很細密。我這雙大腳,可多虧有你照顧。”
田青青對著他翻了個白眼,打趣道:“你就會貧嘴,好好坐著,別亂動,不然我這針可就不長眼了,不小心紮到你,到時候你就別滿院子亂竄。”
兩人正說著話,灶房裏煮豬食的草香味飄了出來,是豬食煮好了。田青青忙起身去灶房,將豬食盛到桶裏,提出去喂豬。豬圈裏的兩頭小豬聽到動靜,哼哼唧唧地圍了過來。田青青看著小豬們吃得歡快,臉上也洋溢著笑容。
喂完豬後,田青青又開始準備晚飯。她從菜園裏摘了一個大南瓜,將南瓜洗淨切塊。又淘了些大米,把南瓜和大米一起放入鍋中蒸。接著,她去處理木桶裏的魚。將魚洗淨,在魚身上劃幾刀,用鹽、米酒等調料醃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