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盛聽到王元青叫賣,臉上有些臊的慌,畢竟之前他們也沒有叫賣過,都是等著雇主來問。
“哈哈哈,給我拿十個。”
“好嘞,嬸子您拿好。”
王元青燦爛的笑容似乎感染了婦人,婦人還多給了一文錢,這惹的周圍的攤販羨慕不已。
“謝謝嬸子,祝您身體健康,越活越年輕。”
有了婦人開頭,也有不少顧客過來,沒有多久便賣完了,旁邊賣青菜的婦人對王元青可是連連誇讚。
王元青和王昌盛就去了藥材店問鹵料的事情,沒想到剛問了幾種就要五百文,這可讓王昌盛差點打退堂鼓,還是王元青撒謊說隻用買其中幾樣,花了兩百文買了幾樣放在背簍裏。
王元青把空間的鹵料包拿出來裝在油紙包裏,就跟著王昌盛慢慢的走到城門口,賣紙筆的在這邊。
買了一刀紙和一隻筆還有一個硯台,而且是比較差的那種,就花了一兩銀子,王昌盛看著錢如流水般花了出去,肉痛無比。
又去隔壁雜貨店買了蓮子紅豆紅棗桂圓。
“糖葫蘆糖葫蘆....”
“爹,能不能給我四文錢,我買兩串糖葫蘆。”
王昌盛看著兒子期盼的眼神不忍拒絕,反正都花了那麽多錢了,不差這四文了,從口袋裏拿出了四文錢給了王元青,王元青拿著四文錢買了兩串糖葫蘆,兩人準備迴家。
“叮咚,累計花費一文錢獎勵五十積分,第一次花錢獎勵五十積分,是否消耗一百積分開啟商城。”
“是”
王元青坐在背簍裏看著眼前出現的虛擬麵板,商城的東西很多,各種各樣的都有,隻是要的積分不便宜,剛花了一百積分,現在王元青可是一點積分也沒有了,幹脆閉眼不看。
“爹,弟弟你們迴來了。”
元蘿邁著小短腿連忙跑到院子門口,但是眼神卻時不時的看向背簍,王昌盛一把抱起王元蘿,輕拍了下王元蘿的屁股,笑罵一聲“小吃貨”。
“爹,能吃是福。”
“好了,別貧嘴了,你弟弟給你們買了糖葫蘆。”
“哇...糖葫蘆..糖葫蘆”
王張氏在門口不讚同的搖搖頭,這糖葫蘆都能買四個雞蛋了。
“香兒,不常買。”
“十個糖葫蘆,剛好一人一個還多出來一個。”
“弟弟,要不給哥哥吃吧,哥哥經常給我吃的。”
王元蘿建議道。
王元青點了點頭,他們說的是二伯的兒子王顯貴,他們的堂哥,今年隻有八歲,二伯娘剛好和他們家相反,二十幾歲才生了一個兒子,二伯娘可是把王顯貴當眼珠子疼。
顯貴哥經常是有零食的,有的吃也不吝嗇,會給大家分,王元蘿邁著小短腿就去把王顯貴叫了過來,王顯貴長的很呆萌,隨二伯娘笑起來還有兩個小酒窩,顯得很可愛。
“顯貴哥,給你吃。”
王元青把剩下的最後一個糖葫蘆給了王顯貴,其他的都分給自家人吃了,剛開始王昌盛夫婦還不好意思吃,王元青非常強硬的喂給了他們吃,他們哪裏是不想吃,隻是家裏太窮了,沒有辦法,吃到酸甜可口的糖葫蘆,臉上的皺紋似乎都變淺了。
“真好吃,謝謝你們。”
“顯貴哥你說什麽呢,你不是經常給東西給我們吃,我們可是兄弟。”
“對,兄弟。”
王顯貴笑笑很開心,還不忘舔了舔手上的糖葫蘆。
“三叔,我先迴家吃飯了。”
王顯貴拿著糖葫蘆蹦蹦跳跳的迴家了,王元青則讓幾個姐姐清洗野豬的內髒,隨後又讓王昌盛改良一下板車。
王元青打算做一個現代的小推車那種,一邊放煮鹵味的爐子,另一邊放置碗筷,水桶這些雜物。
“元青,你這腦子怎麽長的,太神了。”
王昌盛除了下地,還會做一些木工活,聽了王元青的建議,心裏心癢難耐,把家裏的一輛手推板車進行改良。
王元青則跟著幾個姐姐把洗好的豬內髒切成小塊,準備做原味和辣鹵的,這裏沒有辣椒,王元青準備用茱萸替代,但是味道肯定差一點,等自己積分足夠再說辣椒的事,他也饞辣椒了。
他們家剛好有兩個大鍋,灶台上都擦的很幹淨,鍋子也是洗好的,王元青站在凳子上,先讓王張氏把所有食材過一遍水,放了一些王昌盛的米酒去腥增香。
先把難煮的豬頭肉大腸和豬肚先放下去煮,各放了兩包鹵料,另一鍋放了不少茱萸,後麵再放容易熟的食材。
“弟弟,好香啊。”
王元蘿在門口眼巴巴的看著。
“是啊,弟弟,這可真香。”
“是啊,肯定能賣出去。”
幾個姐姐七嘴八舌的堵在廚房門口,聞到裏頭的香味,都不由自主的分泌口水(ˉ﹃ˉ)。
王元青讓王張氏把熟了的兩隻豬耳朵撈出來,切成小塊,給七個姐姐和爹娘都嚐了嚐。
“真香,真好吃。”
“嗯,確實不錯。”
隨後王元珠送了一碗給老屋,王元青把剩下的都泡在鹵汁裏,泡一晚上更入味。
“娘,明天早上在準備一些白蘿卜吧,切成大塊。”
“好”
“元青,你覺得賣多少錢一碗好。”
“五文一碗,再送蘿卜和觀音豆腐,冷的時候可以送熱湯。”
“這麽貴,能賣出去嗎?”
王昌盛夫婦聽到價格有些咋舌。
“娘,這可都是肉,而且還有我的獨家鹵汁。”
下午王張氏就去各家借碗了,借的碗都不大,幾個姐姐則去采觀音豆腐的葉子,準備做足滿滿一大盆,王昌盛在改良板車,王元青也跟著姐姐們一起上山了。
晚上大家迴來都很累,早早的吃飯洗漱就休息了,畢竟明天有一場硬仗要打。
早上天還沒亮,王昌盛夫婦就起來了,囑咐幾個孩子多睡一會,王昌盛把爐子裝上板車,又把板車擦的幹幹淨淨,還有原味的一那口鍋架在上麵,辣味的就用陶罐裝上,白蘿卜也洗好切好放置在籃子裏,還有兩大盆觀音豆腐。
等王昌盛夫婦做完這些,王元青和姐姐也都起來了,今天是第一次出攤,準備五個人去,有王昌盛夫婦,大姐王元珠,二姐王元拂,還有就是王元青了,本來想一家人去的,但是還沒賺錢,進城費一個人要一文呢,剩下的隻能下次去了。
“哈哈哈,給我拿十個。”
“好嘞,嬸子您拿好。”
王元青燦爛的笑容似乎感染了婦人,婦人還多給了一文錢,這惹的周圍的攤販羨慕不已。
“謝謝嬸子,祝您身體健康,越活越年輕。”
有了婦人開頭,也有不少顧客過來,沒有多久便賣完了,旁邊賣青菜的婦人對王元青可是連連誇讚。
王元青和王昌盛就去了藥材店問鹵料的事情,沒想到剛問了幾種就要五百文,這可讓王昌盛差點打退堂鼓,還是王元青撒謊說隻用買其中幾樣,花了兩百文買了幾樣放在背簍裏。
王元青把空間的鹵料包拿出來裝在油紙包裏,就跟著王昌盛慢慢的走到城門口,賣紙筆的在這邊。
買了一刀紙和一隻筆還有一個硯台,而且是比較差的那種,就花了一兩銀子,王昌盛看著錢如流水般花了出去,肉痛無比。
又去隔壁雜貨店買了蓮子紅豆紅棗桂圓。
“糖葫蘆糖葫蘆....”
“爹,能不能給我四文錢,我買兩串糖葫蘆。”
王昌盛看著兒子期盼的眼神不忍拒絕,反正都花了那麽多錢了,不差這四文了,從口袋裏拿出了四文錢給了王元青,王元青拿著四文錢買了兩串糖葫蘆,兩人準備迴家。
“叮咚,累計花費一文錢獎勵五十積分,第一次花錢獎勵五十積分,是否消耗一百積分開啟商城。”
“是”
王元青坐在背簍裏看著眼前出現的虛擬麵板,商城的東西很多,各種各樣的都有,隻是要的積分不便宜,剛花了一百積分,現在王元青可是一點積分也沒有了,幹脆閉眼不看。
“爹,弟弟你們迴來了。”
元蘿邁著小短腿連忙跑到院子門口,但是眼神卻時不時的看向背簍,王昌盛一把抱起王元蘿,輕拍了下王元蘿的屁股,笑罵一聲“小吃貨”。
“爹,能吃是福。”
“好了,別貧嘴了,你弟弟給你們買了糖葫蘆。”
“哇...糖葫蘆..糖葫蘆”
王張氏在門口不讚同的搖搖頭,這糖葫蘆都能買四個雞蛋了。
“香兒,不常買。”
“十個糖葫蘆,剛好一人一個還多出來一個。”
“弟弟,要不給哥哥吃吧,哥哥經常給我吃的。”
王元蘿建議道。
王元青點了點頭,他們說的是二伯的兒子王顯貴,他們的堂哥,今年隻有八歲,二伯娘剛好和他們家相反,二十幾歲才生了一個兒子,二伯娘可是把王顯貴當眼珠子疼。
顯貴哥經常是有零食的,有的吃也不吝嗇,會給大家分,王元蘿邁著小短腿就去把王顯貴叫了過來,王顯貴長的很呆萌,隨二伯娘笑起來還有兩個小酒窩,顯得很可愛。
“顯貴哥,給你吃。”
王元青把剩下的最後一個糖葫蘆給了王顯貴,其他的都分給自家人吃了,剛開始王昌盛夫婦還不好意思吃,王元青非常強硬的喂給了他們吃,他們哪裏是不想吃,隻是家裏太窮了,沒有辦法,吃到酸甜可口的糖葫蘆,臉上的皺紋似乎都變淺了。
“真好吃,謝謝你們。”
“顯貴哥你說什麽呢,你不是經常給東西給我們吃,我們可是兄弟。”
“對,兄弟。”
王顯貴笑笑很開心,還不忘舔了舔手上的糖葫蘆。
“三叔,我先迴家吃飯了。”
王顯貴拿著糖葫蘆蹦蹦跳跳的迴家了,王元青則讓幾個姐姐清洗野豬的內髒,隨後又讓王昌盛改良一下板車。
王元青打算做一個現代的小推車那種,一邊放煮鹵味的爐子,另一邊放置碗筷,水桶這些雜物。
“元青,你這腦子怎麽長的,太神了。”
王昌盛除了下地,還會做一些木工活,聽了王元青的建議,心裏心癢難耐,把家裏的一輛手推板車進行改良。
王元青則跟著幾個姐姐把洗好的豬內髒切成小塊,準備做原味和辣鹵的,這裏沒有辣椒,王元青準備用茱萸替代,但是味道肯定差一點,等自己積分足夠再說辣椒的事,他也饞辣椒了。
他們家剛好有兩個大鍋,灶台上都擦的很幹淨,鍋子也是洗好的,王元青站在凳子上,先讓王張氏把所有食材過一遍水,放了一些王昌盛的米酒去腥增香。
先把難煮的豬頭肉大腸和豬肚先放下去煮,各放了兩包鹵料,另一鍋放了不少茱萸,後麵再放容易熟的食材。
“弟弟,好香啊。”
王元蘿在門口眼巴巴的看著。
“是啊,弟弟,這可真香。”
“是啊,肯定能賣出去。”
幾個姐姐七嘴八舌的堵在廚房門口,聞到裏頭的香味,都不由自主的分泌口水(ˉ﹃ˉ)。
王元青讓王張氏把熟了的兩隻豬耳朵撈出來,切成小塊,給七個姐姐和爹娘都嚐了嚐。
“真香,真好吃。”
“嗯,確實不錯。”
隨後王元珠送了一碗給老屋,王元青把剩下的都泡在鹵汁裏,泡一晚上更入味。
“娘,明天早上在準備一些白蘿卜吧,切成大塊。”
“好”
“元青,你覺得賣多少錢一碗好。”
“五文一碗,再送蘿卜和觀音豆腐,冷的時候可以送熱湯。”
“這麽貴,能賣出去嗎?”
王昌盛夫婦聽到價格有些咋舌。
“娘,這可都是肉,而且還有我的獨家鹵汁。”
下午王張氏就去各家借碗了,借的碗都不大,幾個姐姐則去采觀音豆腐的葉子,準備做足滿滿一大盆,王昌盛在改良板車,王元青也跟著姐姐們一起上山了。
晚上大家迴來都很累,早早的吃飯洗漱就休息了,畢竟明天有一場硬仗要打。
早上天還沒亮,王昌盛夫婦就起來了,囑咐幾個孩子多睡一會,王昌盛把爐子裝上板車,又把板車擦的幹幹淨淨,還有原味的一那口鍋架在上麵,辣味的就用陶罐裝上,白蘿卜也洗好切好放置在籃子裏,還有兩大盆觀音豆腐。
等王昌盛夫婦做完這些,王元青和姐姐也都起來了,今天是第一次出攤,準備五個人去,有王昌盛夫婦,大姐王元珠,二姐王元拂,還有就是王元青了,本來想一家人去的,但是還沒賺錢,進城費一個人要一文呢,剩下的隻能下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