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宇文述:大軍開拔,向伏俟城進發
劇透大隋,我有一個爭霸天下係統 作者:拂影星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部隊休整後,陸林便帶著大軍向伏俟城進軍,他們要與李靖的騎兵會合。
李靖帶著大隊騎兵已經離開半個多月,一直杳無音信,陸林都有些開始擔心,生怕他們被被西突厥或者鐵勒神不知鬼不覺的幹掉了,那他真要哭死。
就在陸林率領大軍來到青海湖東岸的時候,李靖派來的斥候也來到了這裏。
“大將軍,我部隨李將軍奇襲伏俟城,大獲全勝。斬殺伏俟城守軍五千餘人,俘獲吐穀渾部族將近三萬人,包括貴族大臣近兩百人。剩下的敗軍已經與吐穀渾可汗慕容伏允會合,向南逃竄。”
陸林等人聽了斥候傳來的消息,都是非常高興。
原來,李靖帶領騎兵來到伏俟城附近,並沒有選擇直接攻城。而是派出一支敢死隊裝扮成西域商隊,混入城內。
伏俟城的守軍根本沒有想過大隋軍隊會從西側打過來,所以這邊的防守非常鬆散。在大量錢財的攻勢下,這支冒充的商隊非常順利的進入了伏俟城。
當晚,守城的吐穀渾士兵喝得酩酊大醉,李靖派出的敢死隊則趁機打開城門,李靖則率領大軍順勢而入,伏俟城成功攻陷!
整個攻城的過程非常大膽,這讓眾人對李靖的用兵更加佩服,對這次取得的巨大戰果也是讚不絕口。
原本他們以為,在臨羌城外以逸待勞擊潰吐穀渾的主力部隊,已經是大功一件。沒想到李靖竟然真的大獲全勝,成功突襲吐穀渾的王都,收獲巨大!
“速速傳令李將軍,讓他率騎兵在伏俟城就地休整,等候大軍前去。”陸林給斥候下達了軍令,讓他立刻返迴伏俟城複命。
“全軍加速前進,爭取日落前趕到伏俟城,與大隊騎兵會合。”陸林安排屈突通不要停歇,直接向西進軍。
就在陸林率領大軍趕赴伏俟城的時候,向南逃竄的慕容伏允遭遇了宇文述的中路大軍。
宇文述的中路大軍六萬大軍,直接與慕容伏允的不到三萬人馬開戰。混戰一直到從中午打到天黑。
慕容伏允留下了一萬多具屍體,再一次逃出了中路大軍的包圍,繼續向南逃去。
而宇文述則親率大軍,繼續追擊,在丘尼川再次大戰一場。慕容伏允帶著剩下的不到一萬人馬逃進了一支附屬於吐穀渾的黨項羌部落。
黨項羌部落散居在吐穀渾之南東起鬆州(今四川鬆潘),西至葉護(今新疆若羌)的廣表區域,部眾比吐穀渾還要多,分為拓跋、細封、宕昌、白狼等八大權力部落,其下還有很多小部落,其中以拓跋部落最為強大。
後世黨項拓跋氏首領元昊建立西夏政權,就自稱其祖先是出自元魏拓跋氏,可以理解為黨項羌和吐穀渾一樣,都屬於羌化鮮卑人。
大隋建國以來,黨項羌在吐穀渾的脅迫下,也是經常跟隨吐穀渾軍隊入侵大隋邊境,大隋也不時派兵征討。
最厲害的一次,是史萬歲帶領大軍突襲在西寧的黨項羌,羌人抵擋不住便請降,隋文帝楊堅認為與其山高路遠地費力征討,不如就地采取羈縻之策,所以楊堅在位時期,對黨項羌一直采取羈縻安撫的策略。
所以,宇文述追到黨項羌的地盤,也就不再追了。他知道陛下無意將大隋的權威伸展到青藏高原,跟先皇在位時一樣也是采取羈縻之策,不會輕易對黨項羌用兵。
就在宇文述帶領大軍準備掃蕩吐穀渾殘餘各部的時候,陸林派出報告消息的騎兵終於找到了他的大營。
“你說什麽?你們右禦衛已經攻破了吐穀渾的王都伏俟城?”宇文述聽了來人的稟告,頓時急得暴跳如雷。
原本他隻是不願意分功給陸林,還想著讓他損兵折將,甚至出現差池。那樣的話,他這個行軍總管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去收拾陸林和右禦衛,誰也挑不出毛病。
可是讓他始料未及的是,右禦衛不僅打敗了慕容伏允,還攻破了王都伏俟城。
“稟告大總管,我們大將軍已經在伏俟城備好了酒菜,就等著大軍前去會合了。”這個小兵也是沒有眼色,這個時候還說這樣的話。
不過宇文述氣歸氣,還是不會跟這個報信的小兵一般見識的,更何況對方也沒有不尊敬他的舉動。
“大軍開拔,向伏俟城進發!”宇文述隻好帶著大軍去找陸林了。
吐穀渾境內已經沒有大戰可以打,那就帶著俘虜班師迴朝吧。他作為行軍大總管,肯定是功勞最大的那一個,陸林那裏的功勞也要算他一份,這是規矩。
宇文述的大軍趕到伏俟城的時候,陸林早已出城數裏相迎。
陸林清楚自己與這個行軍大總管不太對付,這次右禦衛得了如此大的功勞,對方肯定更加看自己不順眼,還是放低姿態低調做人吧。
他的這種示好,也讓宇文述無話可說、無法發作。
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歡聲笑語中,宇文述給這次的大戰瓜分了功勞。
在宇文述避重就輕的主導下,右禦衛的功勞被弱化了許多,不過李靖率軍攻破伏俟城的功勞誰也搶不走。
陸林也沒有太在意,反而安慰憤憤不平的右禦衛諸將。
“沒有大總管的運籌帷幄,我們也不可能戰勝倉皇逃竄的吐穀渾大軍。我們三路大軍吸引了吐穀渾的主要兵力,這才讓藥師有機可乘。所以大家不要埋怨不公平了,將士們的功勞,一分也不會少,這是原則,也是我的底線。”
有了陸林的這句話,眾將才算安靜下來。他們也知道這次右禦衛搶了中路大軍的風頭,被排擠也是正常的事情。
隻要該有的軍功不少,他們跟手底下的士兵有個交代,誰也不會鬧事。
不是陸林不爭取,實在是宇文述太過雞賊,他挑起了左右武衛對右禦衛的不滿,還聯合了南路總管元壽。
陸林總不能把他們全都得罪,隻要該有的好處不少,分給他們一些功勞也不是不可以,正好給了這三支府衛一個人情。
在軍府混,藏拙和分功可是必修課,楊素、楊達都給陸林再三強調,他怎麽可能忘記,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
在大軍返迴之前,宇文述又讓左右武衛對吐穀渾各部進行了一次大掃蕩,算是為為這次出征吐穀渾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至於吐穀渾王都伏俟城,宇文述則留下了一萬兵馬守護,守將是右武衛鷹揚郎將梁元禮。
就在大軍返迴的路上,一則消息傳了過來,大軍接到命令,楊廣要求大軍向西出征,解救高昌和伊吾兩國。
原來,西突厥趁著鐵勒三國配合大隋攻打吐穀渾之際,攻陷了高昌國和伊吾國。
兩國隻好向大隋求救!
李靖帶著大隊騎兵已經離開半個多月,一直杳無音信,陸林都有些開始擔心,生怕他們被被西突厥或者鐵勒神不知鬼不覺的幹掉了,那他真要哭死。
就在陸林率領大軍來到青海湖東岸的時候,李靖派來的斥候也來到了這裏。
“大將軍,我部隨李將軍奇襲伏俟城,大獲全勝。斬殺伏俟城守軍五千餘人,俘獲吐穀渾部族將近三萬人,包括貴族大臣近兩百人。剩下的敗軍已經與吐穀渾可汗慕容伏允會合,向南逃竄。”
陸林等人聽了斥候傳來的消息,都是非常高興。
原來,李靖帶領騎兵來到伏俟城附近,並沒有選擇直接攻城。而是派出一支敢死隊裝扮成西域商隊,混入城內。
伏俟城的守軍根本沒有想過大隋軍隊會從西側打過來,所以這邊的防守非常鬆散。在大量錢財的攻勢下,這支冒充的商隊非常順利的進入了伏俟城。
當晚,守城的吐穀渾士兵喝得酩酊大醉,李靖派出的敢死隊則趁機打開城門,李靖則率領大軍順勢而入,伏俟城成功攻陷!
整個攻城的過程非常大膽,這讓眾人對李靖的用兵更加佩服,對這次取得的巨大戰果也是讚不絕口。
原本他們以為,在臨羌城外以逸待勞擊潰吐穀渾的主力部隊,已經是大功一件。沒想到李靖竟然真的大獲全勝,成功突襲吐穀渾的王都,收獲巨大!
“速速傳令李將軍,讓他率騎兵在伏俟城就地休整,等候大軍前去。”陸林給斥候下達了軍令,讓他立刻返迴伏俟城複命。
“全軍加速前進,爭取日落前趕到伏俟城,與大隊騎兵會合。”陸林安排屈突通不要停歇,直接向西進軍。
就在陸林率領大軍趕赴伏俟城的時候,向南逃竄的慕容伏允遭遇了宇文述的中路大軍。
宇文述的中路大軍六萬大軍,直接與慕容伏允的不到三萬人馬開戰。混戰一直到從中午打到天黑。
慕容伏允留下了一萬多具屍體,再一次逃出了中路大軍的包圍,繼續向南逃去。
而宇文述則親率大軍,繼續追擊,在丘尼川再次大戰一場。慕容伏允帶著剩下的不到一萬人馬逃進了一支附屬於吐穀渾的黨項羌部落。
黨項羌部落散居在吐穀渾之南東起鬆州(今四川鬆潘),西至葉護(今新疆若羌)的廣表區域,部眾比吐穀渾還要多,分為拓跋、細封、宕昌、白狼等八大權力部落,其下還有很多小部落,其中以拓跋部落最為強大。
後世黨項拓跋氏首領元昊建立西夏政權,就自稱其祖先是出自元魏拓跋氏,可以理解為黨項羌和吐穀渾一樣,都屬於羌化鮮卑人。
大隋建國以來,黨項羌在吐穀渾的脅迫下,也是經常跟隨吐穀渾軍隊入侵大隋邊境,大隋也不時派兵征討。
最厲害的一次,是史萬歲帶領大軍突襲在西寧的黨項羌,羌人抵擋不住便請降,隋文帝楊堅認為與其山高路遠地費力征討,不如就地采取羈縻之策,所以楊堅在位時期,對黨項羌一直采取羈縻安撫的策略。
所以,宇文述追到黨項羌的地盤,也就不再追了。他知道陛下無意將大隋的權威伸展到青藏高原,跟先皇在位時一樣也是采取羈縻之策,不會輕易對黨項羌用兵。
就在宇文述帶領大軍準備掃蕩吐穀渾殘餘各部的時候,陸林派出報告消息的騎兵終於找到了他的大營。
“你說什麽?你們右禦衛已經攻破了吐穀渾的王都伏俟城?”宇文述聽了來人的稟告,頓時急得暴跳如雷。
原本他隻是不願意分功給陸林,還想著讓他損兵折將,甚至出現差池。那樣的話,他這個行軍總管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去收拾陸林和右禦衛,誰也挑不出毛病。
可是讓他始料未及的是,右禦衛不僅打敗了慕容伏允,還攻破了王都伏俟城。
“稟告大總管,我們大將軍已經在伏俟城備好了酒菜,就等著大軍前去會合了。”這個小兵也是沒有眼色,這個時候還說這樣的話。
不過宇文述氣歸氣,還是不會跟這個報信的小兵一般見識的,更何況對方也沒有不尊敬他的舉動。
“大軍開拔,向伏俟城進發!”宇文述隻好帶著大軍去找陸林了。
吐穀渾境內已經沒有大戰可以打,那就帶著俘虜班師迴朝吧。他作為行軍大總管,肯定是功勞最大的那一個,陸林那裏的功勞也要算他一份,這是規矩。
宇文述的大軍趕到伏俟城的時候,陸林早已出城數裏相迎。
陸林清楚自己與這個行軍大總管不太對付,這次右禦衛得了如此大的功勞,對方肯定更加看自己不順眼,還是放低姿態低調做人吧。
他的這種示好,也讓宇文述無話可說、無法發作。
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歡聲笑語中,宇文述給這次的大戰瓜分了功勞。
在宇文述避重就輕的主導下,右禦衛的功勞被弱化了許多,不過李靖率軍攻破伏俟城的功勞誰也搶不走。
陸林也沒有太在意,反而安慰憤憤不平的右禦衛諸將。
“沒有大總管的運籌帷幄,我們也不可能戰勝倉皇逃竄的吐穀渾大軍。我們三路大軍吸引了吐穀渾的主要兵力,這才讓藥師有機可乘。所以大家不要埋怨不公平了,將士們的功勞,一分也不會少,這是原則,也是我的底線。”
有了陸林的這句話,眾將才算安靜下來。他們也知道這次右禦衛搶了中路大軍的風頭,被排擠也是正常的事情。
隻要該有的軍功不少,他們跟手底下的士兵有個交代,誰也不會鬧事。
不是陸林不爭取,實在是宇文述太過雞賊,他挑起了左右武衛對右禦衛的不滿,還聯合了南路總管元壽。
陸林總不能把他們全都得罪,隻要該有的好處不少,分給他們一些功勞也不是不可以,正好給了這三支府衛一個人情。
在軍府混,藏拙和分功可是必修課,楊素、楊達都給陸林再三強調,他怎麽可能忘記,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
在大軍返迴之前,宇文述又讓左右武衛對吐穀渾各部進行了一次大掃蕩,算是為為這次出征吐穀渾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至於吐穀渾王都伏俟城,宇文述則留下了一萬兵馬守護,守將是右武衛鷹揚郎將梁元禮。
就在大軍返迴的路上,一則消息傳了過來,大軍接到命令,楊廣要求大軍向西出征,解救高昌和伊吾兩國。
原來,西突厥趁著鐵勒三國配合大隋攻打吐穀渾之際,攻陷了高昌國和伊吾國。
兩國隻好向大隋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