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從江都返迴之前,楊廣又秀了一個騷操作,那就是命牛弘、宇文愷、虞世基、許善心等人製定輿服、儀衛製度。


    南方人不是看不起北方人嗎?覺得北方人粗鄙、沒文化。


    衣冠南渡之後,漢人文化從中原轉移到了江南。而北方朝廷幾乎都有鮮卑人的影子,這是看不起的根源。


    但是楊廣做晉王的時候在揚州很久,對南方文化非常熟悉,再加上他自身文學造詣很深,自然對南方人的這種觀念不服氣。


    那怎麽辦呢?我就從文化上讓你們信服。這已經是大業二年二月的事了。


    吏部尚書牛弘便帶著眾人開始議定輿服、儀衛製度。同時,將作少監何稠改為太府少卿,具體負責修造器物


    所謂輿服,就是車輿、冠服與各種儀仗。在中國古代,皇帝坐什麽車、穿什麽衣服、用什麽儀仗,那都不是隨便根據喜好來的,而是必須體現禮儀、體現文化、體現等級製度。


    但是,楊廣即位以後發現,漢人原來的製度很多都丟了。現在他自己深感穿的衣服、坐的車子、用的儀仗都有鮮卑人的氣息,不能體現禮樂文明。


    南方人一向以中原文化正統自居,楊廣覺得這麽一身行頭來到南方,這不是讓人瞧不起嗎?


    所以,他才發布這麽一個詔令,讓牛弘和何稠商議輿服儀衛製度,趕緊打造一套像樣的東西,送到江都來。


    牛弘是何許人呢?他可是關隴集團中難得的讀書人,禮學大家,曾經修撰過《五禮》,讓他主持製定輿服製度,真是知人善任。


    而何稠也是一個心靈手巧之人。他發現楊廣坐的車子隻有一個車廂。


    這意味著皇帝和千牛備身都在同一個空間裏,這不是貴賤無別了嗎?


    於是何稠就把車廂用欄杆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千牛備身站立的地方,另一部分則抬升高度,讓楊廣坐在那裏,這樣一來,就突出了他的威嚴讓他相當滿意。


    就這樣,在牛弘和何稠等人的通力合作之下,皇帝和皇後的禮服、車輦,百官在各種場合穿的官服,還有皇帝儀仗隊的行頭、器物就全部做好了。


    而且,每一樣都既符合禮製傳統,又符合現實需要,還體現華麗的皇家風範,真是讓楊廣大喜過望。他就在江都招搖過市反複顯擺,讓南方人看了個目瞪口呆。


    要知道,在此之前江都也好,乃至整個南方也好,對北方人的印象就是一群粗魯的草莽英雄,就算是把南方征服了,那也隻是武力征服,還是沒能收服人心。


    現在可不一樣了,楊廣這次到南方來,炫耀的已經不再是武力,而是最能體現禮樂文明的儀衛製度。


    這樣一來,南方人還敢再小視大隋朝廷嗎?當然不敢,更多的是心服口服了。


    就在牛弘、何稠等人完成輿服、儀衛製度的時候,陸林在東都的收尾工作也基本上搞定了。


    他的收尾工作是幹什麽呢?主要是裝飾顯仁宮。按照楊廣給他的旨意,那是要“凸顯皇家威儀”,說的通俗點就是要華麗美觀。


    陸林這是幹了曆史上楊素、宇文愷的活。在他的精心裝飾下,這裏比東都還要漂亮。尤其是現在的天氣還沒完全轉暖,春天的氣息還不夠濃鬱。


    那怎麽辦?陸林便命令人把綾羅綢緞剪成葉子和花粘在樹上。一望之下,栩栩如生,整個禁苑始終一派春意盎然。


    陸林不自覺的想起《紅樓夢》裏的大觀園。大觀園所謂的琉璃世界、珠寶乾坤,不就是這番光景嗎?陸林隻負責花錢,沒錢了就朝民部尚書崔仲方要。


    現在民部可是富得流油,陸林之前販賣東都房產,可是給民部送去了一千多萬錢,現在拿出來點也都是毛毛雨啦。


    大業二年三月,楊廣終於從江都返迴了大興城。但是他在大興城沒有待幾天,便帶著整個朝堂移駕東都城。


    楊廣正式進駐東都城的時候,陸林早已安排好了迎接的百姓,十裏桃花更是延綿不絕,讓楊廣看後非常滿意。


    來到東都的第二天,楊廣便召集中樞幾位大臣商議幾件大事。


    第一件是東都尹的人選,楊廣鍾意的是楊恭仁,他是安德王楊雄的兒子。楊雄也參與今日的議事,在場的沒人反對,直接通過。


    第二件是組建洛陽衛戍軍一事。這件事果然如楊達所料,楊廣同樣確定好了人選,就是衛玄。


    楊廣繼位後,征召衛玄入朝擔任衛尉卿,沒多久又讓他負責備身府,衛尉卿一職讓給了楊麗華的女婿李敏。


    衛玄擔任洛陽衛戍軍大將軍一職,楊廣是這麽說的,“朕最放心的就是衛文升(衛玄字文升),此事無需再議。”


    從這兩件事,陸林已經深刻的認識到,楊廣已經把這個小朝堂變成了他的一言堂。他的政令,中樞隻有執行的份,已經無力、也不敢反駁。


    緊接著楊廣又提到了第三件事,那就是商討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


    目前的現實情況是,大隋與西域之間,橫著一個吐穀渾。


    要想恢複大漢時期的絲綢之路,打掉吐穀渾勢在必行。


    而楊廣現在經過陸林的撩撥,滿腦子想的都是滅吐穀渾,打通絲綢之路。這樣西域諸國到大隋朝賀也會方便許多。


    “陛下,臣以為現在還不是滅掉吐穀渾的最佳時機。臣之前去過西域諸國,對那裏還算了解。臣願再往西域,為我大隋尋找盟友,力爭一次能夠全竟其功,徹底覆滅吐穀渾。”


    黃門侍郎裴矩第一個站出來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他可是大隋的著名外交官,不過目前在外交上的功績與長孫晟還比還差點意思。


    如果他能成功拉攏西域諸國聯合滅點吐穀渾,那那在外交上的地位基本上可以與長孫晟相提並論。所以他主張緩一緩再做決斷。


    陸林第一個站出來附和裴矩,這是他示好的一個態度,“臣以為裴侍郎言之有理。內衛也已經著手西域刺探情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楊廣聽了他們兩個的話,也陷入了深思。而其他幾個大臣,也都不再發表意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劇透大隋,我有一個爭霸天下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拂影星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拂影星河並收藏劇透大隋,我有一個爭霸天下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