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宇文鎧:東都洛陽,盛世大隋
劇透大隋,我有一個爭霸天下係統 作者:拂影星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陸林又去向楊妙真告別,當然是少不了踏雪尋梅的樂趣。
楊妙真送給陸林一個親手縫製的香囊,繡著一對鴛鴦。
“陸大哥,我等你迴來娶我。”楊妙真忘情的抱著陸林,久久不肯鬆開。
陸林則輕輕撫摸著她的秀發,“等嶽父和母親大人定下日子,我一定趕迴來娶你。”
兩人互訴衷腸,依依惜別。
“咳、咳!”楊達終於現身了。
楊妙真聽到父親過來,連忙鬆開陸林跑迴了後宅。
楊達已經坐下,“衛鴻,此去洛陽,務必多加小心。”老丈人看女婿,現在是越看越順眼。
“楊納言請放心,我一定會照顧好自己,等訂下婚期我就迴來。”
楊達不善言辭,兩人尬聊了一會,陸林便離開了楊府。
下午陸林又進宮一趟,向楊廣說下去洛陽後的打算。
從宮裏迴來後,內衛剩下的人馬已經枕戈待旦。隻聽陸林一聲“出發”,大部分開始有序前進。
整個內衛高層,陳嶷留守大興城坐鎮指揮,魏征和沈法興輔佐,其他人全都跟著陸林走了,內衛接下來的重心就放在了洛陽。
連資材處接下來都以營建東都為主,那裏的工程油水很大,內衛寧願便宜自己不能肥了別人。所以與內務府聯手接下了不少工程材料的供應。
三天後,陸林終於帶著內衛來到了洛陽。
原本楊廣定下的營造大監楊素和營造副監楊達、宇文愷,現在二楊都基本確定不過來了,也就在後方搞搞調度。
剩下的配合之人,裴蘊、裴矩都隻是參與規劃設計,跟著楊廣到邙山轉了一圈。何稠是材料總管,閻毗是器械總管,元弘嗣是木工總管。
陸林去拜會宇文愷的時候,他們正在一起商討接下來的施工。整體的規劃設計,楊廣已經親自敲定,基調已經從一開始的“力行節儉”變成了“極盡華麗之能事。”
為什麽這麽快就有這個變化呢,是宇文愷揣摩了楊廣的心思,說了一句“東都洛陽,盛世大隋,唯有極盡華麗之能事,方為天下共主!”
陸林已經聽說了這件事,暗想因為這句話,營建東都不知道還要死去多少人,自己領的這個差事不好幹啊!
尤其是那個木工總管元弘嗣,是史上有名的酷吏。
他在幽州擔任長史的時候,被總管燕榮借故收捕入獄,,其妻到京城喊冤,燕榮被征迴京城賜死,元弘嗣代替燕榮為幽州總管。
但可笑的是,他比燕榮的殘暴有過之而無不及。他每次審訊囚犯,都喜歡用濃醋灌入囚犯的鼻子中,或者摧殘囚犯的下半身,殘忍至極。
元弘嗣最擅長的就是用民夫的生命換取自己的高官厚祿。
就是這麽一個人,陸林早已安排內衛盯著他。工程要如期完工,這個人肯定會不惜民力。
宇文愷知道陸林的任務,所以他直接做了甩手掌櫃,你們怎麽辦我不問,隻要按我給的計劃施工就行,不要耽誤我的工期。
陸林也放話了,“希望各位大人體恤民力,不然的話別怪內衛不講情麵。當然,有人鬧事、拖延,我們內衛也絕對不會手軟。”
他這句話主要是說給元弘嗣的,讓他收斂一些,否則絕不輕饒。兩人雖然級別相當,但陸林的緹騎大隊人馬都在,拳頭比誰都硬。
說完之後,陸林便辭別了宇文愷,返迴了內衛駐地。
洛陽衛所已經建立,陸林還是第一次見到這裏的衛所主事,竟然又是一個造反頭子,翟讓。
這位曆史上的大名鼎鼎的瓦崗軍首領,竟然被李密挖掘出來,成了內衛的一個衛所主事,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呐!
這時候翟讓已經四十多歲,正是年富力強的好時候,早已不滿足擔任一縣法曹,對於內衛拋來的橄欖枝壓根沒有拒絕。
內衛的衛所主事,那也是六品官,對他來說可是一步登天。
陸林自然也把這個家夥納入了他的武將係統中,拿到了20積分。翟讓現在的忠誠度還不錯,達到了60,算是個及格分。
就在宇文愷、陸林等人全力督造東都洛陽的時候,楊廣又開始了他的下一個名垂千古的大工程了。
什麽工程?自然是千裏大運河。這個聯通四方的運河,才是楊廣施政綱領的一個重要環節,不亞於營建東都。
這時候南方的經濟繁華程度已經超過了北方。打通運河後,南方的物資可以源源不斷的運往東都,保障供應。而且南北經濟政治的融合,也會加速推進。
楊廣真是不愧為雄才大略的帝王,隻是可惜步子邁的太大,扯碎了蛋蛋,最後被人摘了桃子。
而開鑿大運河,監工的差事又落在了陸林的身上,目標還是一樣,控製民夫的損耗不超過十分之一。
楊廣也是聽了陸林對這兩件事的曆史記載,這才讓陸林去想辦法減少民夫死亡,進而保證中原地區的穩定,不至於出現大亂。
現在大運河的工程,是分段開挖。第一期的工程,楊廣的打算是挖通通濟渠和邗溝。
為什麽是這兩段最先呢?很簡單,楊廣要下揚州了。揚州在長江北岸,從洛陽到揚州,要先從黃河進入淮河,再進入長江。通濟渠是溝通黃河和淮河,邗溝是溝通淮河和長江。
通濟渠是從洛陽引穀水、洛水循陽渠故道,再利用汴渠故道入淮水。邗溝則是修複東漢陳登所開的邗溝之道,南起揚州,北至山陽。
這個工程絲毫不亞於營建東都,楊廣把這個工程又交給宇文愷負責。可是他分身乏術,直接丟給了自己的副手何稠。
這個工程的監工,內衛有些忙不過來了。距離太遠了,牽涉的州縣也多。僅僅靠內衛是不行的,於是陸林請旨要來了錦衣衛一半的人馬。
在楊廣同意後,楊麗華直接讓裴仁基帶著錦衣衛大部來到了洛陽,隻留下張須陀帶著一千兵士留守大興。
東都的建造工作如火如荼,一開始進展還算順利。
楊素在大興負責總後勤,有了他的鼎力支持,各部尚書都不敢扯後腿。朝廷機器高速運轉起來,效率果然恐怖!
楊妙真送給陸林一個親手縫製的香囊,繡著一對鴛鴦。
“陸大哥,我等你迴來娶我。”楊妙真忘情的抱著陸林,久久不肯鬆開。
陸林則輕輕撫摸著她的秀發,“等嶽父和母親大人定下日子,我一定趕迴來娶你。”
兩人互訴衷腸,依依惜別。
“咳、咳!”楊達終於現身了。
楊妙真聽到父親過來,連忙鬆開陸林跑迴了後宅。
楊達已經坐下,“衛鴻,此去洛陽,務必多加小心。”老丈人看女婿,現在是越看越順眼。
“楊納言請放心,我一定會照顧好自己,等訂下婚期我就迴來。”
楊達不善言辭,兩人尬聊了一會,陸林便離開了楊府。
下午陸林又進宮一趟,向楊廣說下去洛陽後的打算。
從宮裏迴來後,內衛剩下的人馬已經枕戈待旦。隻聽陸林一聲“出發”,大部分開始有序前進。
整個內衛高層,陳嶷留守大興城坐鎮指揮,魏征和沈法興輔佐,其他人全都跟著陸林走了,內衛接下來的重心就放在了洛陽。
連資材處接下來都以營建東都為主,那裏的工程油水很大,內衛寧願便宜自己不能肥了別人。所以與內務府聯手接下了不少工程材料的供應。
三天後,陸林終於帶著內衛來到了洛陽。
原本楊廣定下的營造大監楊素和營造副監楊達、宇文愷,現在二楊都基本確定不過來了,也就在後方搞搞調度。
剩下的配合之人,裴蘊、裴矩都隻是參與規劃設計,跟著楊廣到邙山轉了一圈。何稠是材料總管,閻毗是器械總管,元弘嗣是木工總管。
陸林去拜會宇文愷的時候,他們正在一起商討接下來的施工。整體的規劃設計,楊廣已經親自敲定,基調已經從一開始的“力行節儉”變成了“極盡華麗之能事。”
為什麽這麽快就有這個變化呢,是宇文愷揣摩了楊廣的心思,說了一句“東都洛陽,盛世大隋,唯有極盡華麗之能事,方為天下共主!”
陸林已經聽說了這件事,暗想因為這句話,營建東都不知道還要死去多少人,自己領的這個差事不好幹啊!
尤其是那個木工總管元弘嗣,是史上有名的酷吏。
他在幽州擔任長史的時候,被總管燕榮借故收捕入獄,,其妻到京城喊冤,燕榮被征迴京城賜死,元弘嗣代替燕榮為幽州總管。
但可笑的是,他比燕榮的殘暴有過之而無不及。他每次審訊囚犯,都喜歡用濃醋灌入囚犯的鼻子中,或者摧殘囚犯的下半身,殘忍至極。
元弘嗣最擅長的就是用民夫的生命換取自己的高官厚祿。
就是這麽一個人,陸林早已安排內衛盯著他。工程要如期完工,這個人肯定會不惜民力。
宇文愷知道陸林的任務,所以他直接做了甩手掌櫃,你們怎麽辦我不問,隻要按我給的計劃施工就行,不要耽誤我的工期。
陸林也放話了,“希望各位大人體恤民力,不然的話別怪內衛不講情麵。當然,有人鬧事、拖延,我們內衛也絕對不會手軟。”
他這句話主要是說給元弘嗣的,讓他收斂一些,否則絕不輕饒。兩人雖然級別相當,但陸林的緹騎大隊人馬都在,拳頭比誰都硬。
說完之後,陸林便辭別了宇文愷,返迴了內衛駐地。
洛陽衛所已經建立,陸林還是第一次見到這裏的衛所主事,竟然又是一個造反頭子,翟讓。
這位曆史上的大名鼎鼎的瓦崗軍首領,竟然被李密挖掘出來,成了內衛的一個衛所主事,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呐!
這時候翟讓已經四十多歲,正是年富力強的好時候,早已不滿足擔任一縣法曹,對於內衛拋來的橄欖枝壓根沒有拒絕。
內衛的衛所主事,那也是六品官,對他來說可是一步登天。
陸林自然也把這個家夥納入了他的武將係統中,拿到了20積分。翟讓現在的忠誠度還不錯,達到了60,算是個及格分。
就在宇文愷、陸林等人全力督造東都洛陽的時候,楊廣又開始了他的下一個名垂千古的大工程了。
什麽工程?自然是千裏大運河。這個聯通四方的運河,才是楊廣施政綱領的一個重要環節,不亞於營建東都。
這時候南方的經濟繁華程度已經超過了北方。打通運河後,南方的物資可以源源不斷的運往東都,保障供應。而且南北經濟政治的融合,也會加速推進。
楊廣真是不愧為雄才大略的帝王,隻是可惜步子邁的太大,扯碎了蛋蛋,最後被人摘了桃子。
而開鑿大運河,監工的差事又落在了陸林的身上,目標還是一樣,控製民夫的損耗不超過十分之一。
楊廣也是聽了陸林對這兩件事的曆史記載,這才讓陸林去想辦法減少民夫死亡,進而保證中原地區的穩定,不至於出現大亂。
現在大運河的工程,是分段開挖。第一期的工程,楊廣的打算是挖通通濟渠和邗溝。
為什麽是這兩段最先呢?很簡單,楊廣要下揚州了。揚州在長江北岸,從洛陽到揚州,要先從黃河進入淮河,再進入長江。通濟渠是溝通黃河和淮河,邗溝是溝通淮河和長江。
通濟渠是從洛陽引穀水、洛水循陽渠故道,再利用汴渠故道入淮水。邗溝則是修複東漢陳登所開的邗溝之道,南起揚州,北至山陽。
這個工程絲毫不亞於營建東都,楊廣把這個工程又交給宇文愷負責。可是他分身乏術,直接丟給了自己的副手何稠。
這個工程的監工,內衛有些忙不過來了。距離太遠了,牽涉的州縣也多。僅僅靠內衛是不行的,於是陸林請旨要來了錦衣衛一半的人馬。
在楊廣同意後,楊麗華直接讓裴仁基帶著錦衣衛大部來到了洛陽,隻留下張須陀帶著一千兵士留守大興。
東都的建造工作如火如荼,一開始進展還算順利。
楊素在大興負責總後勤,有了他的鼎力支持,各部尚書都不敢扯後腿。朝廷機器高速運轉起來,效率果然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