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


    “轟~”


    紅衣大炮發出怒吼,黑火藥燃燒產生的煙霧遮蔽了戰場。


    此時的準噶爾軍隊,火炮能用的已經不足100門,大部分由於炮管過熱,不得不暫時陷入沉默。


    而這,也給了清軍機會。


    楊遇春抓住機會,讓後方等待許久的炮隊,開始對準噶爾進行反擊。


    炮兵們將手推炮推到陣前,隨著炮兵指揮官的命令,清軍的手推炮開始發出怒吼。


    炮戰開始了。


    時值正午,雙方各有損傷。


    嘉慶在中軍大營,聽著前線傳來的戰報,心情既開心又不安。


    開心的是,清軍頂住了壓力,待雙方炮戰結束,可以有計劃的進行反擊。


    不安的是,準噶爾的軍隊,火器裝備率很高,大大超出了了嘉慶的認知。


    因為從前線傳迴來的情報看,準噶爾的火槍裝備率近乎百分百!


    新軍的火器是從沙俄買的。


    難道準噶爾的火器也是從沙俄買的?


    正當嘉慶冥思苦想時,後勤官帶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


    大軍糧草不多了。


    “什麽?朕不是帶著15天的糧麽?


    這才第9天!”


    “皇上,戶部準備糧草的時候,確實準備了15天的份量。


    但是剛剛微臣聽士兵說糧食有問題,微臣大驚便去查看。


    然後,就看到那些底層麻袋中裝的不是米,是石子啊皇上!”


    “還剩多少糧?”


    “暫時無法統計。”


    聽到這,嘉慶猛地站了起來。


    整個大帳靜悄悄的。


    楊遇春立刻安排親信前往後勤處,先將人員控製住,然後在大帳周邊嚴密巡查,防止消息走漏。


    “皇上,事已至此,我軍要先撤迴居庸關再從長計議!”


    “對,撤迴居庸關!”


    嘉慶心中焦急。


    軍糧告罄意味著什麽,他心裏清楚的很。


    曆史上相應的事件,發生的太多了。


    前車之鑒,後事之師。


    但是,戰場上的撤退,尤其是正在作戰之中,如何撤退是一門學問。


    上萬人的軍隊,絕不是將軍一聲大喊就能組織撤退的。


    此時的大清新軍分布在土木堡4裏的範圍內,大小軍陣無數。


    這麽遠的距離,什麽樣的嗓門能傳到士兵的耳朵裏。


    並且敵人不是傻子,一旦清軍撤退,陣型之間的銜接被破壞,很可能被敵人抓住機會,直接一波衝擊打成潰退。


    所以,楊遇春在規劃好各軍陣的撤退順序、路線和時間點後,通過200多傳令兵通知到各個軍陣。


    下午1點,當雙方炮兵徹底沉寂,大清新軍的撤退開始了。


    按照計劃,居庸關方向的新軍開始向中路集合,並在將領的指揮下,以寬大的扇麵向東麵進軍。


    同時,中軍預備隊向兩側機動,組織兩翼防禦陣型。


    與魯特羅斯主力對峙的前軍,則負責斷後,等後軍擊穿準噶爾防線再進行撤退。


    居庸關方向的準噶爾騎兵,很快發現清軍的動向。


    準噶爾大將瞬間明白,清軍這是要撤退了。


    他一邊安排騎手給魯特羅斯傳信,同時調集附近遊離的騎兵,開始在外圍遲滯清軍步伐。


    戰馬奔騰,大地震動。


    準噶爾騎兵端著短火槍,騎在戰馬上向清軍陣型衝來。


    他們沒有傻乎乎的直衝軍陣,而是在抵達300米的距離後,開始向兩側散開。


    準噶爾騎兵分成兩隊,慢速前行,從上下兩側方向,向清軍斜著切削過去。


    這是相對標準的龍騎兵戰術,側向環繞,在敵軍側翼進行火槍齊射。


    300米。


    200米。


    100米。


    當距離進入80米,雙方都進入了火槍的有效射程。


    “砰砰砰~”


    雙方火槍開火了,戰場上煙霧彌漫,白色的霧團在上方上空升起。


    中彈的士兵很快倒下,身後的戰友前進補位。


    隨著時間的推移,濃厚的煙霧讓雙方都無法看清對方的隊列。


    大清新軍師承沙俄,準噶爾騎兵也是師承沙俄。


    都是同一個師傅教的,都破不了招啊。


    雙方就在80米的距離上對射,非常有默契的排隊槍斃。


    這樣的戰況正中準噶爾大將的下懷。


    對於他來說,阻止清軍前進就是首要任務。


    清軍組織撤退,陣型被拉長,想來在另一邊軍力匱乏。


    隻要魯特羅斯收到情報,一定會派遣重兵插向兩翼,優先吃掉暫時留守後路的清軍。


    隻要吃掉一部分,勝利的天秤就會向準噶爾傾斜。


    清軍被阻滯。


    楊遇春得知情況後,分了100親兵給嘉慶,又吩咐小李子和韋大寶,要求他們等30分鍾。


    如果30分鍾後,居庸關方向還沒有被打開,就下令全軍四散突圍。


    這些親兵會趁著戰場大亂,盡力將嘉慶救出去。


    在安排好一切後,楊遇春跨上戰馬,帶著為數不多的50人親兵趕赴前線。


    等楊遇春趕到前線,整個戰場都被煙霧籠罩。


    今日無風。


    是個好天氣,至少對於突圍的清軍來說,是個好天氣。


    楊遇春立刻安排附近的傳令兵,給前線玩排槍擊斃的清軍傳令。


    楊遇春的方法很簡單,學大英帝國的龍蝦兵,學大明武士團。


    要求全體火槍手保持隊列前進,在進入20米的距離後再開火。


    此刻,楊遇春不得不感謝這些來自索倫的鐵血漢子,不得不感謝沙俄軍官,將這些兵訓練的太好了。


    如果是綠營,別說20米了,就是200米都不一定能穩住陣型。


    這些來自白山黑水的漢子,麵色堅毅的扛著燧發槍,在隊官的帶領下冒著敵軍連續不斷的槍彈前進。


    煙霧給了清軍保護色,準噶爾騎兵的連續射擊看起來聲勢浩大,實際上對清軍的殺傷力有限。


    由於視線被遮擋,準噶爾火槍手無法準確的瞄準清軍兵線,大量的鉛彈射在地上,或者越過清兵的頭頂。


    戰場上似乎隻剩下準噶爾騎兵的火槍聲。


    準噶爾大將麵露疑惑,隨後亡魂皆冒。


    因為他看見了在濃濃的煙霧中,十幾個身穿將軍鎧的清軍將領舉著劍走出來。


    他們的身後,是身穿白色棉甲和銀色胸甲的清軍,邁著整齊的步伐。


    這些清軍就像是從地府走來的惡靈,穿過重重煙霧來到準噶爾騎兵麵前。


    “槍下肩!”


    “舉槍!”


    楊遇春高舉長劍,猛地下劈大吼:


    “射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上船,反清複明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十缺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十缺一並收藏快上船,反清複明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