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黑卡,板載!”


    奈良一兵衛和尾張助男頂著東瀛特有的月代頭,高舉雙手大聲齊唿。


    他們身邊還站著一個法蘭西人,盡管落魄了,渾身上下沒有一件完好的衣服,但依然秉持著法蘭西人特有的矜持。


    這種奇怪的組合,與周圍的漢人格格不入,很快引起了遠處偷窺的朱再明一群人的注意。


    怎麽船隊裏還混了這麽些個東西?


    朱再明派人把他們三人喊過來。


    奈良一兵衛三人過來後,見到一群衣著華麗的官員,當中還有一個身穿龍袍的年輕人。


    深受中華文明圈影響的他們,立刻意識到麵前的是誰了。


    三人立刻就跪了,兩個東瀛人是標準的土下座,而另一個法蘭西人則是直直的跪著。


    “大明皇帝陛下!”x3


    朱再明略微思考,就明白了自己一群人的著裝太有辨識度,被猜到身份很正常,不過還有另一個疑問。


    “朕運來的是漢人子民,你們是怎麽混進來的?”


    奈良一兵衛沒有抬頭,而是保持土下座的姿勢,訴說他們的遭遇。


    事情要從6年前說起。


    此時的東瀛處於德川幕府時期,也是最後一個武家統治的時代,已經快200年了。


    對於一個封建王朝來說,200年就是下坡路的開始。


    為了維係幕府的統治,幕府大將軍德川家慶開始對一些大名動手了。


    奈良和尾張在東瀛可是大姓,祖上都出過大名,一個在大阪,一個在東海道。


    當德川家慶的屠刀落下時,他們倆家很不幸的成為了被祭天的對象,族人死的死逃的逃。


    為了生存,他們從朝鮮進入滿清,在天津碼頭做過工,在京城要過飯,最終一路輾轉,被滿清官府送進了前往新鄉的豬仔船。


    而讓·巴爾的遭遇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他的父母是法蘭西一個農莊的農奴,這麽說也不太對,因為他母親在懷孕前,被當地的領主伯爵行使過初夜權。


    嚴格來說,他應該是伯爵的私生子。


    所以,他自認為叫讓·巴爾,而不是巴爾。


    老伯爵對他的母親產生了感情,讓·巴爾的童年可以算得上是很富裕了,每天都很快樂。


    老伯爵每次來時,都會給他帶很多東西,還帶他騎馬、打槍、玩騎士遊戲。


    後來,法蘭西巴士底獄被攻占,各地也爆發了農民起義,老伯爵在作戰中身亡。


    沒有了老伯爵的照料,他的那些同父異母的真正貴族兄弟開始百般刁難,父親被羞辱致死,母親也不知去向。


    一天夜晚,讓·巴爾帶走了家中所有的金幣,登上了前往東方的船隻。


    在非洲好望角購買了大量咖啡,然後在滿清泉州開了家咖啡館。


    眾所周知,由於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和飲食習慣,他的咖啡館生意並不好,前來的客戶更多的是歐羅巴的商人。


    不過日子還是能過下去。


    直到十三行打起了他的主意。


    乾隆上台後,關閉了其他地區的通商口岸,在泉州設置了十三行,專門負責對外貿易。


    於是,十三行開始壟斷東西方貿易。


    西方的各種工業品,東方百姓並沒有消費習慣,根本賣不動。


    但是東方的瓷器、絲綢和茶葉,卻賺取了大量的白銀。


    西方人利用龐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對東方三大件開始仿製,但也隻能生產瓷器和絲綢,東瀛也抓住機會,大量生產生絲給西方人提供原料。


    但是茶葉呢?


    中華地大物博,南北氣候差異極大,廣袤的國土和多樣的氣候,為茶葉的大規模種植提供了地理條件。


    這不是小國寡民的歐羅巴各國能比擬的,即使英國人偷盜了兩萬棵茶樹到印度種植,也無法滿足巨大的貿易缺口。


    於是,西方出現了巨大的貿易逆差,大量的白銀開始湧入滿清。


    而這個過程中,十三行這個壟斷組織越發猖狂,他們已經不滿足於傳統的商品貿易了。


    各種合法的不合法的手段用了個遍,官商勾結,強行吞並其他小作坊。


    從英國人手中購買鴉片販賣……


    甚至開始對所有的在滿清的外國商人巧取豪奪,各種稅收比字典還厚,外商的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讓·巴爾的咖啡館,就是因為交不上巨額的租金和罰款,被抄沒的。


    十三行很快將他的咖啡館改造成大煙館。


    大煙館……


    這個詞,學過曆史的人一點都不陌生。


    大煙館、鴉片、東印度公司、十三行、乾隆……


    朱再明在眾人麵前來迴踱步,他絞盡腦汁迴想起這些曆史,想到了前世曆史老師的一句話,讓他遍體生寒。


    將鴉片賣給清朝老百姓的,是乾隆本人!


    其實,乾隆很早之前,在見識過一些王公大臣子弟吸食鴉片,在見到軍隊變成那個鬼樣子後,他就下過禁令。


    可是,這些禁令隻針對滿族人子弟,還有軍隊,因為這是乾隆統治的根基。


    至於普通老百姓?誰管他們死活?


    而且瘋狂斂財的乾隆,也注意到鴉片的暴利。


    乾隆在發現十三行偷賣鴉片後,不僅沒有製止,反而開始默許。


    不用懷疑,因為十三行名義上是戶部管理,實際上管理的是內務府,銀錢直接存入內帑。


    而內務府,就是管皇帝一家子生活的。


    十三行說是通商口岸,實際上是乾隆的個人壟斷集團。


    戶部能從十三行拿多少稅收,還得看乾隆的臉色!


    孟加拉的華生上校敏銳的發現這點,寫信給印度總督沃倫·黑斯延斯,建議將孟加拉的鴉片運送到滿清售賣,以扭轉東西方貿易逆差。


    而這條建議,到1800年已經實行了二十多年了!


    單單這一條,他乾隆能叫十全老人,那我朱再明豈不是聖人了?


    和乾隆瘋狂斂財不同,朱再明為了大明建設,把自己私房錢都掏空了。


    從技術資料,到工業機床,再到30萬新來的百姓第一年的用度,直接掏空了朱再明200多萬銀幣的私人存款。


    前後對比下,他朱再明居然是最窮的皇帝。


    哪怕傳說中打補丁的崇禎帝,大順軍也在內帑抄出了3000萬兩銀子,這個數據很誇張,但最少也有300萬兩了。


    (多方史料聯合認證,看曆史,一家之言不可取,我在b站看了個視頻,人都是傻的,up主從多個勢力多個立場,從民間到官方的史料來源詳細列表,得出了亡國時崇禎至少有300萬兩現銀的結論。)


    (這個數據也許不準確,但是隻要有多角度的證據,我就願意相信一下。)


    (亡國之君,勤奮、沒錢……各種buff加上,流量密碼了屬於是。)


    朱再明惡狠狠的拍了桌麵,把眾人嚇了一跳。


    “新鄉城,有人吸食這些東西嗎?”


    看到戶部尚書陳顯支支吾吾的,朱再明青筋都冒了出來,嗬斥道:“說!”


    陳顯立馬跪了,冷汗打濕衣裳,顫抖的說出了實情。


    “新鄉百姓吸食者二百有餘,每日醫館進出繁多……”


    不隻是新鄉百姓,新來的30萬百姓也有四百餘人有吸食習慣,朱再明問了一圈,甚至發現新軍中也有兩個!


    “好哇,好哇!”


    朱再明伸出手指指著陳顯和孔二的鼻子怒罵。


    沒有人比後世來的他清楚,這種罪惡毒藥的危害。


    華夏近代的百年屈辱,鴉片是揮之不去的陰影。


    禁,必須要禁,誰碰誰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上船,反清複明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十缺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十缺一並收藏快上船,反清複明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