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二幾分鍾就吃完午餐,飯盒舔了個幹淨。


    對於陛下大手筆養這些兵,孔二是舉雙手讚成的,身體養壯了,紀律練好了,那就是精銳。


    收拾好餐具後,孔二掏出一本兵書,是朱再明結合民兵訓練手冊,修改語言口號後得來的,叫《大明皇家常備師訓練紀要》,名字很長。


    孔二習慣直接稱《小皇書》。


    隻一眼,孔二就覺得這是陛下參考了英國人編纂的兵書了,隻是內容更加詳細有條理。


    興許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因地製宜吧。


    這樣想著,孔二深吸一口氣,吹響了胸前的口哨。


    “全體集合!”


    嘩啦啦,聽到哨聲的士兵,條件反射似的彈起來,在孔二麵前以連隊為單位,排成一個個小方陣。


    最前麵的一個方陣,朱顯雪抬頭挺胸,雙手並攏緊貼褲縫,雙眼目視前方。


    孔二認得他,大明皇帝朱再明的親叔叔,雪親王朱顯雪殿下。


    親王封號剛封不久,就被朱再明塞進軍隊,說是能帶來好運。


    孔二不知道雪親王雪風號的故事,不然高低得在朱再明麵前哭一把。


    “向左向右看齊!稍息!立正!報數!”


    “1、2、3……”


    “稍息,立正!下午我們練習停止間轉法。”


    所謂停止間轉法,就是指“向左轉、向右轉”。


    隻要稍微了解過的人都清楚,這是新兵訓練最為混亂的項目。


    封建社會,知識被世家大族壟斷,老百姓文盲率非常高。


    哪怕他們日常生活中,知道買賣東西找零多少錢,向左向右是哪個方向。


    但是,等真正到了訓練場,人都是懵的。


    關鍵點在於,他們沒有接觸過係統的文化教育,僅憑借生活中的範例經驗是很難順利訓練的。


    解決的辦法有,那就是開展夜校,係統的教習一些常用字,讓他們對各種東西有個概念。


    但是在文化學好之前,隻能一遍遍不斷的重複練。


    至於學北洋軍,讓士兵們脫一隻鞋,然後左右轉變成“有鞋轉”“光腳轉”的命令,多少有脫褲子放屁的嫌疑。


    士兵們懵逼的是陌生命令的認知問題,不是現實意義上的左右不分的問題。


    對於認知,隻能不斷重複,不斷加深印象,強行把士兵們基礎的邏輯能力掰迴來。


    “向左轉!”


    孔二一聲令下。


    大部分士兵做出了正確的動作,也有些士兵轉了反方向,和戰友麵麵相覷。


    還有一些人幹脆愣在原地,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沒辦法,孔二隻能讓各個連隊的軍官,開始一個個糾正。


    整個下午都在混亂中度過,訓練效果不是太理想。


    又到了晚飯時間。


    孔二抬手,看了看手上熒光機械表,正好6點整。


    “立正,稍息,立正!”


    “報數!”


    “整理著裝。”


    一通命令下達,在整理好隊伍點齊人數後,孔二一個漂亮的後轉,然後小跑來到朱再明麵前,伸出右手敬禮。


    “陛下,今日訓練完畢,全團1500人無人缺席。是否吃飯,請指示!”


    “吃飯!”朱再明迴禮。


    “是!”


    孔二又一個轉身,小跑迴到隊伍前立定。


    “稍息!距離開飯還有半個小時,飯前一首歌,吃飯不挨餓!朱顯雪出列!”


    朱顯雪一愣,但是很快就想起士兵條例,以及朱再明的叮囑,立刻向前一步,雙腿並攏高聲迴答:“到!”


    在皇帝麵前命令陛下的親叔叔,孔二還是有些忐忑的。


    不過在眼角餘光看到朱再明平靜的目光後,他定下心神,喊到:“第一首歌由你領唱!”


    朱顯雪仔細迴憶一遍歌詞,然後清了清嗓子開始領唱。


    得益於他渾厚清晰的嗓音,歌聲鏗鏘有力。


    1500名饑腸轆轆的士兵,開始在教場上合唱。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


    澳洲海上靜悄悄,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唱起那動人的歌謠。


    ……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


    滿清的末日就要來到,


    ……”


    這首出自於《鐵道遊擊隊》的插曲,在經過簡單的修改後,簡單上口的旋律和情感直白的歌詞,很快就打動了在場士兵們的心。


    所以,朱再明厚顏無恥的改成《明軍思鄉歌》。


    伴隨著歌聲,一股看不見的凝聚力開始形成,那種落日餘暉的景象,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迴家?


    迴家……


    迴家!


    ……


    明亮的氣燈下,吃完晚飯的士兵們,正在學習文化知識。


    大明為數不多的讀書人,為了亮閃閃的銀幣,紛紛報名前往軍營教書識字。


    而朱再明則進入一頂帳篷。


    新軍營還在建設中,所有士兵包括軍官,現階段隻能住帳篷,也算是訓練的一個科目。


    朱再明從係統商城中,購買了一支莫辛納甘步槍,這種一戰時期蘇軍的製式步槍,第一次出現在這個世界。


    旋轉後拉槍機、五發彈倉、無煙火藥、有效射程400米……無論哪個特點,放在這個時代都是獨一檔。


    係統價格每支20銀幣,看上去不貴,但是要武裝一個團1500人以及1000海軍,至少要準備3000支,其中有500支備用。


    算上每人120發的基礎彈藥,一個團需要10萬銀幣。


    一個師就是200萬銀幣,這可是個天文數字。


    這還隻是步槍,再算上裝甲車輛和火炮,朱再明覺得,大明這2000萬銀幣根本不夠花的。


    這也堅定了朱再明邊裝備邊研究的決心。


    咬牙購買了5000支莫辛納甘步槍,再配上200萬發子彈。


    水冷式馬克沁重機槍30挺,彈藥50萬發。


    60毫米迫擊炮24門,炮彈2400發。


    75毫米法國野戰炮,也就是俗稱的“75小姐”12門,炮彈1200發。


    240毫米攻城重炮4門,炮彈400發。


    等付款時,朱再明一看好家夥,總計100萬銀幣。


    然後,朱再明就厚顏無恥的給這些武器改了名。


    畢竟在這個世界第一次出現,叫什麽名已經由不得未來的發明者了。


    莫辛納甘步槍改名1799式步槍。


    馬克沁重機槍改名1799式重機槍。


    至於其他火炮,幹脆也用年份命名得了,簡單好記。


    ……


    之後的一個月,朱再明把政事交給戶部尚書陳顯後,就泡在軍營不走了。


    時不時買點新玩意兒,給士兵們加加餐。


    而士兵的訓練,也隨著文化水平的提升,逐漸走上正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上船,反清複明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十缺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十缺一並收藏快上船,反清複明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