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府


    燭火搖曳,光影在牆壁上晃蕩,似也在為這屋內的氛圍添幾分不安。


    蕭雲緊挨著乾隆而坐,她的手輕輕晃著乾隆的手臂,眼中滿是懇切與一絲不易察覺的焦急。


    她輕聲說道:“弘曆,咱們明日便啟程離開濟南府吧!”


    她微微咬著下唇,欲言又止,其實乾隆心裏跟明鏡似的,知曉她此番心思。


    紫薇一事就像一塊沉甸甸的石頭壓在兩人心頭。


    雲兒定是怕紫薇一旦醒轉,以她那心軟的性子,保不準又要對她舅公舅婆,動惻隱之心,到時怕再生出,許多的波折。


    乾隆輕輕拍了拍蕭雲覆在自己手臂上的手,溫聲安撫,“好,都聽你的。


    待傅恆歸來,朕跟他提。


    倘若阿桂能在今日晚上趕到,與咱們會合,自是再好不過;


    如若不能,朕便命傅恆留下人,給他帶口信,叫他去下一個地點,跟咱們會合。”


    話音剛落,就見永琰小小的身影從床上“蹭”地一下滑了下來。


    他邁著還不甚穩當的小短腿,幾步跑到乾隆跟前。


    雙手緊緊拽著乾隆的褲腿晃悠著,仰著那張充滿稚氣卻又透著機靈勁兒的小臉,奶聲奶氣地問道:“阿瑪,咱們是要去別的地方玩了嗎?”


    乾隆看著永琰這天真模樣,不禁會心一笑,點著頭耐心解釋,“對啊,所以今晚你要早些睡,免得明天起不來。”


    可永琰此刻正是精神頭十足的時候,哪肯乖乖聽話。


    小腦袋搖得像撥浪鼓一般,眼睛亮晶晶地央求著,“阿瑪,那你再給我講些故事,前幾日講的我很喜歡,還想聽。”


    乾隆心頭一動,想起今日永琰在混亂局麵中的表現,年紀雖小,卻臨危不亂,那份沉穩與機警遠超同齡人。


    尋思著這孩子確實值得自己花費更多心血去悉心培養。


    於是,他微微側身,將永琰抱上膝蓋,讓他坐得更穩些,略作思索後,便開口講道:


    “那朕今日給你講一個宋仁宗趙禎的故事。


    你可知這宋仁宗可是一代仁君,他在位之時,大宋四海升平,百姓安居樂業。


    想當年,西夏崛起,頻頻侵擾大宋邊境,朝堂之上為此事爭論不休。


    有的大臣覺得西夏兵強馬壯,大宋應暫避鋒芒,以歲幣求和,保得邊境一時安寧;


    有的大臣卻慷慨激昂,力主興兵討伐,以振大宋國威。


    你猜仁宗皇帝是怎麽做的?”


    乾隆頓了頓,目光溫和地看著永琰,眼中滿是期許,似在引導永琰思考。


    永琰眨巴著大眼睛,小拳頭攥得緊緊的,一臉認真地迴道:“阿瑪,仁宗皇帝肯定是出兵啦。


    要是求和,西夏就會更囂張,大宋百姓可就要受苦啦!”


    乾隆笑著點頭,讚許道:“小十五聰慧!仁宗皇帝並未貿然決斷。


    他先是廣納賢才,重用範仲淹等能臣,推行慶曆新政,增強大宋國力。


    待時機成熟,才派狄青等將領出征。


    狄青智勇雙全,他身先士卒,帶領宋軍多次大敗西夏軍隊,讓大宋邊境重歸安寧。


    這其中,仁宗皇帝用人不疑,給予臣子們充分信任,讓他們能各展其能。


    小十五你從中能明白些什麽道理呢?”


    永琰歪著小腦袋,思索片刻,脆生生地答道:“阿瑪,我知道,做皇帝要有決斷。


    但不能衝動,要先讓國家強大起來,還要相信自己的臣子,這樣才能打勝仗,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乾隆眼中滿是欣慰,輕撫著永琰的頭,繼續說道:“你說得極是。


    還有一事,宋仁宗的納諫之名更是傳頌千古。


    他的臣子包拯,那可是鐵麵無私,常常在朝堂之上直言進諫。


    有時甚至言辭激烈,唾沫星子都飛到仁宗臉上,可仁宗皇帝不但不生氣,反而還笑著接納。


    隻因他深知,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你想想,若是皇帝聽不進真話,隻喜歡聽好話,那國家會變成什麽樣呢?”


    永琰皺著小眉頭,一臉嚴肅地迴答,“阿瑪,那樣國家就會越來越糟。


    大臣們都不敢說真話,皇帝就會做錯很多事,老百姓也會遭殃啦!”


    乾隆聽了永琰的話,嘴角含笑,輕輕撫摸著永琰的頭,眼中滿是讚許與期許。


    “小十五說的對,所以為君者,需時刻心係天下蒼生。


    就如同這屋中的燭火,看似微弱,卻能驅散黑暗,予人光明與溫暖,帝王之責便是要成為那萬千子民心中,永不熄滅的燈火。”


    乾隆微微一頓,抬手指向窗外,繼續說道,“你瞧這濟南府,街頭巷尾,百姓們為生計奔波。


    或售賣貨物,或操持手藝,他們所求不過是安穩度日,闔家團圓。


    朕既承大統,便要護得他們周全,讓他們免受戰亂、饑饉之苦。”


    永琰聽得入神,小眼睛眨也不眨地盯著乾隆,似是要將這些話都牢牢刻進心裏。


    乾隆見狀,又語重心長地開口,“再者,為君者要懂得權衡利弊。


    朝堂之上,眾臣各抒己見,有時爭論得麵紅耳赤,就如方才故事中的大臣們對西夏一事持有不同主張那般。


    朕需在諸多建議中尋得最契合國情、最利於百姓的那條路,切不可剛愎自用,閉目塞聽。”


    說著,乾隆拿起桌上的茶盞,輕抿一口潤了潤喉,目光再次落迴永琰身上,“還有啊,小十五,帝王用人之道亦是關鍵。


    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必須依靠賢臣能士的輔佐。


    像宋仁宗信任狄青,朕的朝堂之上亦有諸多肱股之臣,他們為大清江山社稷立下汗馬功勞。


    朕要洞察臣子的忠心與才能,將他們安置在合適的位置,讓其發光發熱。”


    永琰重重地點了點頭,奶聲奶氣卻又堅定地說道:“阿瑪,我記住了。”


    乾隆滿是欣慰與對未來的憧憬,“時辰也不早了,你且早些歇息,明日還要趕路呢。”


    乾隆邊說邊將永琰抱迴床上,掖好被角,待永琰睡下,他才又迴到蕭雲身邊,與她低語,商議明日的行程安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還珠之雲傾帝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酸辣花菜的林子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酸辣花菜的林子柒並收藏還珠之雲傾帝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