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70年,蜀國武狩元年,晉國泰始元年,亦是吳國的建衡二年。在這一曆史交匯的時刻,吳蜀兩國攜手並肩,誓師再度伐晉,決心以傾國之力,畢其功於一役,將晉國徹底覆滅。兩國經過深思熟慮與周密籌劃,立下盟約:滅晉之後,五十年內互不侵犯,讓後世子孫去處理未來的紛擾與變遷。


    此番吳蜀聯軍,氣勢如虹,共組六路大軍,總兵力逼近六十萬之眾。當這股龐大的軍事力量聯合來襲時,晉國朝野為之震動,朝堂上下一片嘩然。晉主司馬炎迅速下令,派遣斥候四出,探聽六路大軍的動向,以圖對策。不久,斥候帶迴的消息如潮水般湧來,讓晉國朝臣們心生寒意。


    蜀國方麵,四路大軍整裝待發,氣勢磅礴:


    西一路大軍,由大將軍薑維親自掛帥,麾下匯聚了張翼、趙統等勇將,以及南中猛將孟嶽、王素、李鬆等一眾英豪,共計十二萬大軍。他們沿著漢中西北方向挺進,誓要攻下下辨,進而拿下涼州。薑維謀劃深遠,擬聯合羌人,將晉國雍涼等地一並收入囊中,為蜀國拓展疆土。


    西二路大軍,則是皇帝劉璿禦駕親征,彰顯出蜀國上下同仇敵愾的決心。他麾下主要將領為魏國降將鄧忠、諸葛鹹、辛怡等,還有南中猛將孟通、董元,以及李氏族人李毅等英勇善戰之士,共計十五萬大軍。他們決定走褒斜道,渡過渭水,攻打北原。一旦奪下北原,便與西一路大軍會師,共同攻打長安,直逼晉國心髒。


    東二路大軍,以前將軍關彝為主將,他帶領著叔父關誌等一眾將士,共計三萬大軍。他們計劃出奇兵,攻取宛城,以威嚇洛陽守軍,打亂晉國的防禦部署。


    東一路大軍,則由北地王劉諶統帥,他麾下有張翼之子張微、南中猛將毛炅和爨熊等勇將,還有範長生和諸葛京作為隨軍軍師,智勇雙全。他們率領六萬大軍,渡過長江,奪下新野之後,直接威脅許都,讓晉國朝野為之震恐。


    而吳國方麵,同樣派出了兩路大軍,與蜀國遙相唿應:


    東一路大軍,由大將軍丁奉坐鎮指揮,他率領著兒子丁溫、丁固以及諸葛靚等將領,共計大軍八萬,決定從濡須塢出兵,直取合肥。這一戰,不僅是為了洗刷吳國多年以來的恥辱,更是為了彰顯吳國的雄風與決心。


    東二路大軍,則由鎮軍將軍陸抗擔任主帥,他麾下有留平、盛曼、布闡等勇將輔佐,大軍十萬。他們決定從夏口北上,直接攻取壽春,奪取淮南這片富饒之地。陸抗智勇雙全,他的出戰無疑為吳國大軍增添了幾分勝算。


    當晉國朝野將這六路大軍的情報一一整理出來之後,朝堂之上頓時議論紛紛,人心惶惶。大臣們或憂慮、或惶恐、或憤慨,各種情緒交織在一起,讓晉國朝野陷入了一片混亂。


    司馬炎坐在龍椅之上,首次深刻感受到了當皇帝的滋味。他深知,作為一國之君,不僅要麵對外敵的威脅,還要應對朝堂之上的種種紛擾。有一群大臣總是挑刺找茬,讓他倍感壓力。他明白,皇帝雖然位高權重,但也不能動輒打殺大臣,否則必會被後世稱為暴君。


    然而,更讓司馬炎頭疼的是當前麵臨的危局。許多大臣都對眼前的局勢有著自己的見解和看法,他們紛紛提出各種處理方案和建議,讓司馬炎眼花繚亂。這些建議有的切實可行,有的卻隻是紙上談兵;有的深思熟慮,有的卻顯得倉促草率。司馬炎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理解和甄別這些建議,以確定哪些更有用、哪些更可靠。


    而且,即便有了好的策略,如何落到實處也是一個大問題。司馬炎深知,一個好的策略如果沒有得到好的執行,那麽必然會導致失敗。因此,他必須謹慎選擇執行者,確保策略能夠得到有效實施。


    在這場危機四伏的較量中,司馬炎唯一感到慶幸的是,賈充賈司空仍在他的身邊。賈充不僅是他朝堂上的重臣,更是他在某些情況下的得力助手和穩定器。兩人雖然表麵上是君臣關係,但實際上卻是父子。賈充和賈黎民經過多次謀劃,讓賈黎民冒充司馬炎成功,奪取了帝位。而真正的司馬炎卻已經成為了一撲黃土。


    迴想起往事,司馬炎(賈黎民)不禁感慨萬千。想當年,司馬懿一手奠定了司馬家族的基業,司馬昭更是將這份基業發揚光大。然而,如今司馬昭卻將這份天下莫名其妙地交給了賈氏的後人。如果司馬懿在天有靈,看到這一幕,估計會氣得棺材板都要掀翻了。畢竟,司馬家族曆經數代人的努力才打下了這片江山,如今卻被外姓人陰謀奪取,這怎能不讓人心生感慨和惋惜呢?


    司馬炎的心中,依舊籠罩著一層深深的憂慮。自他登基以來,那份隱秘的不安便如影隨形,尤其是關於司馬右的存在,更是讓他如鯁在喉,難以釋懷。司馬右,這個知曉他太多秘密的人,已經成了司馬炎心中揮之不去的陰霾。為了消除這個潛在的威脅,司馬炎迅速做出了決定,派遣殺手去處理掉司馬右。


    然而,司馬右並非等閑之輩,他狡猾多端,多次在殺手的追殺下逃脫生天。這讓司馬炎更加憂心忡忡,他深知,一旦司馬右逃到司馬一族中的實力派手中,自己的地位恐怕將岌岌可危。因此,他不得不再次加派人手,誓要殺死司馬右,以絕後患。


    司馬炎的決策,雖然出於自保,卻也悄然種下了一顆災難的種子。他萬萬沒想到,正是自己的這一舉動,為未來的中原大地埋下了無限的禍根。


    此刻,司馬右已經陷入了絕境。多名殺手將他團團包圍,他深知自己今日難逃一死。望著周圍密布的殺手,司馬右的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悲壯。他仰天長嘯,聲音中充滿了不甘與憤慨:“小主人,我萬萬沒想到你的心會如此之狠!但你也沒想到的是,我已經把秘密交出去了。未來,會有好戲等著你們一家的!”


    言罷,司馬右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絕,他拔劍出鞘,劍光一閃,鮮血濺灑。一代忠奴,就此隕落。他的死,不僅帶走了無數的秘密,也為未來的中原大地埋下了更多的變數。


    而對於司馬炎來說,司馬右的死雖然讓他暫時鬆了一口氣,但眼前的局勢卻依舊嚴峻。吳蜀兩國的圍攻如同懸在他頭頂的一把利劍,隨時可能落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兵臨城下之大漢再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凍死的風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凍死的風箏並收藏兵臨城下之大漢再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