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玨步履匆匆地趕迴公主府,踏入府門的瞬間,他敏銳地察覺到周圍原本存在的幾道若有若無的氣息竟然憑空消失不見了。這一發現令他心中不禁一沉,對於那個名叫趙文淵的人,更是增添了幾分忌憚和重視。
沒過多久,一陣敲門聲響起,原來是趙淩川親自登門造訪。隻見他麵帶微笑,拱手向蕭玨行禮道:“蕭兄,三眼銃和蹶張弩都已按照計劃準備妥當!此次我們共製造出了六千餘把三眼銃,而蹶張弩的數量則大約有三萬把之多。此外,配套的箭矢以及所需的丹藥等物資也均已備齊,可以隨時投入使用。”說著,他從懷中取出一卷圖紙遞給蕭玨。
蕭玨接過圖紙展開一看,上麵詳細繪製著各處軍士的布防情況。趙淩川接著說道:“自從上次和談宣告破裂以來,北狄那邊顯然按捺不住性子了,已經接連發起了好幾次試探性的攻擊。從目前的形勢來看,一場大規模的攻城戰恐怕在所難免啊。”
蕭玨微微點頭,神色凝重地看著手中的布防圖,沉思片刻後開口說道:“趙兄所言極是。不過越是在這種關鍵時刻,我們越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關於這些新式武器的管理,一定要嚴格把控。每一個營地在士兵休息之時,務必將三眼銃和蹶張弩全部收迴至軍械庫妥善保管。一旦發現有任何損壞的情況,必須親眼見到實物,絕不可僅憑口頭報告了事,否則必定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畢竟,如果這類強大的武器不幸落入那些別有用心之人的手中,並被轉送給我們的敵人,那咱們的兵士可就要陷入極度危險的境地了。”說到此處,蕭玨的目光變得格外銳利,仿佛能夠穿透眼前的一切阻礙。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蕭玨與趙淩川湊在一起,熱烈地探討著作戰戰術。隻見蕭玨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各種新奇獨特的點子如泉湧般從他口中冒出。這些奇思妙想不僅令趙淩川眼前一亮,更是讓他對蕭玨刮目相看,不禁由衷地讚歎道:“蕭兄真乃文武全才啊!不僅武藝高強,文學造詣深厚,就連治軍韜略方麵也如此精通,實在令人欽佩!”
然而,稍作停頓後,趙淩川卻麵露遺憾之色,輕聲歎道:“隻可惜此次行動無法讓你隨我一同前往。父皇有言在先,認為以你目前的狀況,尚不適合公然與康王正麵交鋒。”
聽聞此言,蕭玨微微頷首,表示理解,接著分析道:“康王苦心孤詣經營多年,勢力盤根錯節。倘若此時我貿然隨軍出征,並暴露於眾人麵前,勢必會遭遇重重阻力。一旦康王及其黨羽有所警覺,那麽我們想要平反冤情所麵臨的困難將會倍增。”
就在趙淩川準備轉身離去之時,他像是忽然想起了什麽重要之事,猛地迴過頭來,神情嚴肅地叮囑道:“還有一人,你務必多加留意。便是我的另一位王叔——齊王。此人心機深沉,遠非康王那般直爽坦率可比。且他在江湖之中聲名赫赫,素有俠義之名。”
蕭玨聞言,眉頭微皺,似有所悟,目光緊盯著趙淩川,追問道:“莫非他也牽涉其中……?”
趙淩川沒有直接迴答,隻是用一種意味深長的眼神看著蕭玨。片刻之後,蕭玨心領神會地點了點頭,示意自己已經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送走趙淩川後沒過多久,宮中就急匆匆地派來了一隊人馬。為首的正是那位經常在禦前行走、深得聖上信任的曹公公。隻見他手捧一卷明黃色的聖旨,滿臉莊重地踏入了庭院之中。
眾人見狀,紛紛跪地迎接聖諭。曹公公清了清嗓子,高聲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蕭玨自北境起,一路不辭辛勞護送公主安全迴京。途中不僅屢次擊退敵寇,確保公主毫發無損;迴朝之後,更協同公主剿滅猖獗一時的山匪,鏟除禍國殃民的貪官汙吏,其功績卓著,實乃朝廷之棟梁。此外,成功研製出火銃和蹶張弩這般具有強大殺傷力的武器,於保家衛國之舉貢獻非凡。鑒於此,朕特擢升蕭玨為應龍衛,並兼任公主府護衛統領一職。自此以後,蕭玨直接聽命於朕,若無詔令,其餘任何人皆無權擅自調動。望汝秉持忠義之心,繼續為國效力,不負皇恩浩蕩。欽此!”
話音剛落,跪在地上的蕭玨恭敬地叩首謝恩:“臣,蕭玨接旨。”隨後,他緩緩起身,雙手小心翼翼地從曹公公手中接過聖旨。
此時,曹公公麵帶微笑,目光慈祥地注視著眼前這位英姿颯爽的年輕人。心中不禁暗自讚歎:像啊,真是太像了!這蕭玨的身形樣貌,簡直就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無論是那挺拔的身姿還是俊朗的麵容,都絲毫不遜色於當年那位威震天下、意氣風發的鎮北王蕭忌。
想到此處,曹公公微微點頭,示意身後的侍從將一個托盤呈到蕭玨麵前。托盤之上,擺放著一塊製作精美的應龍衛腰牌,熠熠生輝。曹公公輕聲說道:“這便是應龍衛的腰牌,請蕭公子收好。日後憑借此腰牌,便可自由出入宮廷及公主府邸,執行護衛之責。”蕭玨再次躬身施禮,鄭重其事地接過了那塊沉甸甸的腰牌。
“蕭公子,應龍衛衛士可是實打實的正五品官職,握有實權,而且必要時刻可以調動京畿軍八百,地方軍一千的權力。使用此腰牌,定要慎重啊。”
“多謝公公告知。”
待送走曹公公後,趙舒意看著托盤裏的腰牌,將蕭玨拉到一處僻靜所在。
“你可知父皇此舉用意?”
“應該是想讓我去江湖上走一遭吧?”,蕭玨一邊看著隨托盤一並送來的文書,一邊緩緩說道。
“看來趙淩川說的沒錯,朝中暗潮湧動,江湖一樣不太平。”
“父皇此舉是想讓你調查清楚,康王和齊王背後的江湖勢力是誰。”,趙舒意一臉擔憂的看著蕭玨。
“安心啦,正巧我也想看看我現在的實力究竟放在江湖上,有幾斤幾兩。”
沒過多久,一陣敲門聲響起,原來是趙淩川親自登門造訪。隻見他麵帶微笑,拱手向蕭玨行禮道:“蕭兄,三眼銃和蹶張弩都已按照計劃準備妥當!此次我們共製造出了六千餘把三眼銃,而蹶張弩的數量則大約有三萬把之多。此外,配套的箭矢以及所需的丹藥等物資也均已備齊,可以隨時投入使用。”說著,他從懷中取出一卷圖紙遞給蕭玨。
蕭玨接過圖紙展開一看,上麵詳細繪製著各處軍士的布防情況。趙淩川接著說道:“自從上次和談宣告破裂以來,北狄那邊顯然按捺不住性子了,已經接連發起了好幾次試探性的攻擊。從目前的形勢來看,一場大規模的攻城戰恐怕在所難免啊。”
蕭玨微微點頭,神色凝重地看著手中的布防圖,沉思片刻後開口說道:“趙兄所言極是。不過越是在這種關鍵時刻,我們越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關於這些新式武器的管理,一定要嚴格把控。每一個營地在士兵休息之時,務必將三眼銃和蹶張弩全部收迴至軍械庫妥善保管。一旦發現有任何損壞的情況,必須親眼見到實物,絕不可僅憑口頭報告了事,否則必定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畢竟,如果這類強大的武器不幸落入那些別有用心之人的手中,並被轉送給我們的敵人,那咱們的兵士可就要陷入極度危險的境地了。”說到此處,蕭玨的目光變得格外銳利,仿佛能夠穿透眼前的一切阻礙。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蕭玨與趙淩川湊在一起,熱烈地探討著作戰戰術。隻見蕭玨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各種新奇獨特的點子如泉湧般從他口中冒出。這些奇思妙想不僅令趙淩川眼前一亮,更是讓他對蕭玨刮目相看,不禁由衷地讚歎道:“蕭兄真乃文武全才啊!不僅武藝高強,文學造詣深厚,就連治軍韜略方麵也如此精通,實在令人欽佩!”
然而,稍作停頓後,趙淩川卻麵露遺憾之色,輕聲歎道:“隻可惜此次行動無法讓你隨我一同前往。父皇有言在先,認為以你目前的狀況,尚不適合公然與康王正麵交鋒。”
聽聞此言,蕭玨微微頷首,表示理解,接著分析道:“康王苦心孤詣經營多年,勢力盤根錯節。倘若此時我貿然隨軍出征,並暴露於眾人麵前,勢必會遭遇重重阻力。一旦康王及其黨羽有所警覺,那麽我們想要平反冤情所麵臨的困難將會倍增。”
就在趙淩川準備轉身離去之時,他像是忽然想起了什麽重要之事,猛地迴過頭來,神情嚴肅地叮囑道:“還有一人,你務必多加留意。便是我的另一位王叔——齊王。此人心機深沉,遠非康王那般直爽坦率可比。且他在江湖之中聲名赫赫,素有俠義之名。”
蕭玨聞言,眉頭微皺,似有所悟,目光緊盯著趙淩川,追問道:“莫非他也牽涉其中……?”
趙淩川沒有直接迴答,隻是用一種意味深長的眼神看著蕭玨。片刻之後,蕭玨心領神會地點了點頭,示意自己已經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送走趙淩川後沒過多久,宮中就急匆匆地派來了一隊人馬。為首的正是那位經常在禦前行走、深得聖上信任的曹公公。隻見他手捧一卷明黃色的聖旨,滿臉莊重地踏入了庭院之中。
眾人見狀,紛紛跪地迎接聖諭。曹公公清了清嗓子,高聲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蕭玨自北境起,一路不辭辛勞護送公主安全迴京。途中不僅屢次擊退敵寇,確保公主毫發無損;迴朝之後,更協同公主剿滅猖獗一時的山匪,鏟除禍國殃民的貪官汙吏,其功績卓著,實乃朝廷之棟梁。此外,成功研製出火銃和蹶張弩這般具有強大殺傷力的武器,於保家衛國之舉貢獻非凡。鑒於此,朕特擢升蕭玨為應龍衛,並兼任公主府護衛統領一職。自此以後,蕭玨直接聽命於朕,若無詔令,其餘任何人皆無權擅自調動。望汝秉持忠義之心,繼續為國效力,不負皇恩浩蕩。欽此!”
話音剛落,跪在地上的蕭玨恭敬地叩首謝恩:“臣,蕭玨接旨。”隨後,他緩緩起身,雙手小心翼翼地從曹公公手中接過聖旨。
此時,曹公公麵帶微笑,目光慈祥地注視著眼前這位英姿颯爽的年輕人。心中不禁暗自讚歎:像啊,真是太像了!這蕭玨的身形樣貌,簡直就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無論是那挺拔的身姿還是俊朗的麵容,都絲毫不遜色於當年那位威震天下、意氣風發的鎮北王蕭忌。
想到此處,曹公公微微點頭,示意身後的侍從將一個托盤呈到蕭玨麵前。托盤之上,擺放著一塊製作精美的應龍衛腰牌,熠熠生輝。曹公公輕聲說道:“這便是應龍衛的腰牌,請蕭公子收好。日後憑借此腰牌,便可自由出入宮廷及公主府邸,執行護衛之責。”蕭玨再次躬身施禮,鄭重其事地接過了那塊沉甸甸的腰牌。
“蕭公子,應龍衛衛士可是實打實的正五品官職,握有實權,而且必要時刻可以調動京畿軍八百,地方軍一千的權力。使用此腰牌,定要慎重啊。”
“多謝公公告知。”
待送走曹公公後,趙舒意看著托盤裏的腰牌,將蕭玨拉到一處僻靜所在。
“你可知父皇此舉用意?”
“應該是想讓我去江湖上走一遭吧?”,蕭玨一邊看著隨托盤一並送來的文書,一邊緩緩說道。
“看來趙淩川說的沒錯,朝中暗潮湧動,江湖一樣不太平。”
“父皇此舉是想讓你調查清楚,康王和齊王背後的江湖勢力是誰。”,趙舒意一臉擔憂的看著蕭玨。
“安心啦,正巧我也想看看我現在的實力究竟放在江湖上,有幾斤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