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的時光眨眼而過,蕭玨與趙淩川便選定了日子,親自請耿炆來觀摩這場演習。


    程皋等一眾老將也覺著新鮮,一起來到練兵場上。


    “你小子搞了三個月,神神秘秘的不讓我們看,這次是有什麽新花樣啊?”


    程皋坐在一旁操著大嗓門嚷嚷道。


    “淩川啊!俺老程能不能喝上好酒可就看你的啦!”


    隨後耿炆一個眼神,讓這大喇叭熄了火。


    “都準備好了?”


    耿炆手持令旗,振臂一揮。


    “比武開始!”


    趙淩川這邊,五百兵士各個都是披甲持矛。隊形整齊劃一。盾牌兵在前,長槍兵居中,弓弩手壓陣,一看就是訓練有素。


    反觀蕭玨這邊就差了點意思,都分為十人一組的小隊,四名刀盾兵,兩名持矛兵,兩名弓弩兵,隊中竟還有兩名用竹竿作武器的兵士。


    耿炆雖是不解,但也沒有說些什麽。


    “這蕭小子搞什麽鬼,那麽長的竹竿子能幹甚!”


    程皋皺著眉頭。


    隻見雙方帥旗一揮,近千人的隊伍交織在一起。


    耿炆不愧為沙場老將,一下就看出來問題所在。


    雖然一開始趙淩川靠著箭雨使蕭玨的隊伍無法快速衝擊,但是兩軍交織在一起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箭雨便失了作用。


    所有號令官揮旗指揮,十夫長和百夫長也帶領著麾下人馬按令旗調動。


    但是趙淩川方早與蕭玨方黏在一起,一時之間竟無法及時組成戰陣。


    反觀蕭玨方,由各個班長,排長帶領的隊伍將戰場一個個分割開來,使得敵方不能有效的進行溝通。


    刀盾兵護在四周,長槍兵與那兩名手持竹竿的士兵補在空隙中,使得弓弩手可以安穩的清理壓上來的敵人。由於十分混亂,使得趙淩川部的長槍兵不能有組織的進行進攻,刀盾兵的攻擊範圍又不夠,趙淩川這方許多兵士都被槍頭刺中,留下染料印記退出了演習。


    而有些長槍兵要麽是還沒近前來就被弓弩手淘汰,要麽就是被竹竿捅中不能上前。


    “淩川要輸了。”


    耿炆眯著眼看著雙方局勢,雖然都有傷亡,但蕭玨這邊明顯小得多,殘兵還能被另一個班吸收,組成新的陣法。


    “淩川這是輕敵了,讓兵士一股腦的衝上去,就成了添油戰術。如今再想與蕭玨拉開已經來不及了。”


    “整個戰場被分割成了許多獨立的小戰場,看似各自為戰,但實則彼此之間又能夠做到相互兼顧、遙相唿應,如此精妙絕倫的布局,當真是一條妙計啊!”那位步軍將領不禁嘖嘖稱讚起來,眼中滿是欽佩之色。


    他稍作停頓,似乎在腦海中進一步構思著這幅戰術藍圖,然後接著說道:“倘若再對其略加調整改進一番,比如讓前排士兵手持堅盾抵進,而後排則安排將士以長槍探出,填充進那些盾牌之間所留出的空隙之中。這樣一來,即便是狄人騎兵部隊,咱們或許也並非毫無招架之力!”說到此處,這位將領的聲音不自覺地提高了幾分,顯然對於自己提出的這個改良策略頗具信心。


    “是個好想法。”


    再觀戰場上,蕭玨帶著五十親隨已經殺至趙淩川麵前。


    縱是趙淩川已入六品也不是如此多人的對手,蕭玨並未出手,趙淩川便被蕭玨的親隨拉於馬下。


    “咚!”


    銅鑼一響,預示著演習結束。


    趙淩川捂著摔疼的屁股被蕭玨的親隨押到觀眾台前。


    “你小子,出手真夠重的,有這麽對你大舅哥的嗎!”


    趙淩川開玩笑般的活動了下身體。


    “這下信了?”


    “信了!我這五百人可是沙場老卒了,現在看來,該迴爐了。”


    趙淩川瞅了眼被揍的丟盔卸甲的兵卒,露出一個和善的微笑,隨即就宣布這五百人本月訓練任務翻倍的命令。


    “得嘞,俺老程這仨月算是得戒酒嘍。”,程皋打趣道。


    引來一眾糙爺們兒的笑聲。


    “蕭玨練兵練得不錯,今日上場兵士,皆有賞賜。”


    耿炆宣布給將士們放假三天,好好休息。蕭玨方每人給了一兩銀子作為獎勵。趙淩川方則是給了二百文銅錢以資鼓勵。至少他們戰至最後,隊形沒有潰散。


    “你這陣法不錯,可有出處?”


    “這是標下從一本古籍殘本中偶然得到的,叫鴛鴦陣。我自己改動了幾處,還是以古籍中的名字命名吧。”


    “古籍?是何人所寫,竟如此了得,可有留存?”


    “此書名為《紀效新書》,乃是一位戚姓前輩所寫,因為我找到的時候已經隻剩下此陣法的簡略介紹,不曾保有整本書籍。”


    “能著書者必不是凡人......可惜不能參讀,實為憾事。”


    眾人來到大帳,耿炆也指出了該陣法的不足之處。


    “你這陣法,若是如今日這般是小股部隊作戰,亦或是山地叢林作戰尚可。可針對北方狄人的騎兵倒是差了些。”


    蕭玨感歎耿炆不愧是老將,一針見血。鴛鴦陣厲害的地方在於行動方便,長短兼具與攻守兼備,在抵禦不明深淺的敵人時往往能有奇效。是戚繼光將軍對付倭寇的殺招。但是什麽方麵都兼顧就意味著什麽方麵都會差一點。自己的這套陣法是以鴛鴦陣改良而成,自己畢竟沒有練過兵。為了行動迅速所使用的盾牌並不能抵禦騎兵衝陣,三米長的竹竿也不適應大平原作戰的需求。弓弩手由於沒有上箭兵用的都是輕弩。


    “所以,若是今日騎兵對衝。你可有應對之法?”耿炆微微眯起雙眸盯著蕭玨。對於這位年輕的鎮北王,耿炆有著十足的信心,認定他定然會有兩手準備來應對眼前這棘手的局麵。


    隻見蕭玨嘴角微揚,流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但很快又收斂起來,輕聲說道:“自然是有的,隻是……”說到此處,他稍稍停頓了一下,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顧慮。


    耿炆見狀,連忙追問道:“不過什麽?快說!莫要賣關子了。”語氣中透露出些許急切與期待。


    蕭玨深吸一口氣,緩緩解釋道:“不過此方法卻不能用於這場演習之上。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致命危險。而且,采用此種戰術所需花費亦遠高於一般騎兵作戰方式。故而還需從長計議,謹慎使用才好。”


    蕭玨將心中所想寫在紙上,又畫出圖像給耿炆,趙淩川觀看。


    “彩!”


    二人看後,都高喝一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持刀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九畫郎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九畫郎君並收藏持刀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