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玨越往裏走,越覺得此事不簡單。
此處的工程堪稱浩大,乃是在原有的古墓基礎之上再度擴建而成。如此龐大的工程量,絕非一般江湖人士或者土匪流寇所能完成之事。
蕭玨耗費了整整一個時辰之久,方才將這座古墓的墓道以及各個角落的墓穴都探查得一清二楚。然而,唯有那處於正中央位置的大廳依舊看守森嚴,他尚未能夠涉足其中。
一路走來,所見到的種種場景愈發讓人心驚膽戰。這個地方已然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體係,令人咋舌不已。其中竟然有一處場所是專門用於研究如何將那些年幼無辜的孩童致殘的,手段之殘忍簡直不忍直視;而另一處,則是集中訓練那些身手矯健之人掌握扒竊技巧的地方。
不僅如此,這裏還教授諸如“火中取粟”、“滾水撈錢”這種聽起來就令人毛骨悚然的手段,需要從燒紅的木炭或是滾燙的沸水中撈出錢財;更有甚者,居然還建立了數個高低不一的攀爬樁,用意傳授給他們輕身功夫,以便於在作案時能夠迅速逃離現場。
墓道裏麵鐵蒺藜,暗弩布置的更是精巧,若是事先沒有防備,就衝進來,憑借這些機關消息也能讓來犯者死傷大半。
拋開沒有進去的中央墓穴,明處就有賊人五十餘名,若是貿然出擊,自己一身的武功倒是無所畏懼,但是那數十名孩子的命,自己就保不住了。中三品雖然戰力驚人,但也有力竭之時。況且這許多人若是跑了出去,城內有巡城官兵,不會出事,但城外韓紅玉那三十幾人可就危險了。
那些暗弩他可是親眼見識過,皆是清一色的製式弩機啊!要知道這種精良的武器可不是一般勢力能夠擁有的。由此可見,這個看似不起眼的據點居然能在城牆根下發展壯大起來,背後必然有著官軍內部人員作為內應,否則絕無可能如此肆無忌憚地行事。
蕭玨眉頭緊皺,心中暗自思忖著。事不宜遲,他當即決定按照原計劃行動。隻見他腳步匆匆地沿著來時的道路往迴趕,不多時便來到了那座破舊的廟宇前。說來也巧,之前那位鏢師竟然還未曾離開。
蕭玨快步走進屋裏,翻箱倒櫃地終於找到一張草紙和筆墨,並小心翼翼地取出自己隨身攜帶的印章,蓋在了紙上。隨後,他將這封至關重要的信件交到了鏢師手中,神情嚴肅地叮囑道:“此事十萬火急,你務必立刻拿著這封信前往府署向官府報案。另外,記得派人出城將這裏的情況詳細告知給韓紅玉小姐,不得有絲毫延誤!”
那鏢師深知事情重大,不敢有片刻耽擱,接過信件後便如離弦之箭般疾馳而去。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大約一刻鍾之後,隻聽得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傳來。眾人定睛一看,原來是洛梁城的知府大人親自率領一隊兵士風馳電掣般趕到了此處。
這位知府麵色凝重,看著眼前被圍得水泄不通的破廟,不禁長歎一聲:“想我洛梁城乃是中原地區的軍事重鎮,向來以治安良好著稱。如今卻在此地發生如此駭人聽聞、天理難容之事,實在令人痛心疾首啊!”
知府麵如冠玉,膚色白皙勝雪,兩道劍眉斜飛入鬢,一雙狹長的鳳眼微微眯起,透露出絲絲精明之色。兩鬢和頷下蓄著的長髯如墨染一般漆黑,隨風輕輕飄動,更添幾分儒雅之氣,讓人一眼望去便覺其文質彬彬,滿身書卷氣息撲麵而來。
隻見那中年男子微微躬身作揖,態度恭敬地開口問道:“在下洛梁知府林楚,敢問閣下高姓大名?”言語之間,目光卻是落在眼前之人——蕭玨的身上。蕭玨身材高挑修長,一襲錦衣華服襯得他越發氣質不凡。尤其是他周身散發出來的那種難以言喻的尊貴氣息,更是令久經官場的林楚心中暗自揣測,不知此人究竟是何來頭。為何會有可以調兵的官印。
蕭玨嘴角微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隨即伸手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輕聲說道:“還請林知府隨我移步到院中一敘。”林楚見狀,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點頭應諾,跟隨著蕭玨一同走進了院子裏。
待兩人站定之後,蕭玨從懷中掏出一塊腰牌,遞到林楚麵前。隻見那塊腰牌通體金黃,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腰牌正麵雕刻著一隻栩栩如生的龍行圖案,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而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這條應龍背上竟然生長著一對巨大的翅膀。龍生雙翅,是為應龍。傳說中,應龍乃是萬龍之祖,擁有著無與倫比的神力和威嚴。
再看腰牌的背麵,則精心雕琢著持有者的姓名籍貫等詳細信息。而在最下方,赫然印刻著皇帝禦用印章的陰紋,那獨特的紋路和精細的工藝,使得這塊腰牌幾乎不可能被偽造。
“原來是蕭大人,怪不得能挖出這處暗點。本官為官多年,一直想方設法的想要將這采生折割之人連根拔起,可每次都被他們逃脫。這次多虧蕭大人出手,為這洛梁城除了一害。”
俗話說,宰相門前七品官。蕭玨的應龍衛衛士雖是五品,但那是皇帝私衛,尤其是腰牌上那句“便宜行事,如朕親臨”,縱是麵前這位公子砍了自己的腦袋,也在便宜之內。
“你若說你不知道這個地方,我是不信的。”,蕭玨冷冷的盯著林楚,裏麵能出現老舊的製式軍弩和軍刀,這個知府絕對難辭其咎。
“蕭大人,就這麽說吧,本官就是知道,又能如何呢?”,林楚歎了口氣。
“本官雖為洛梁城知府,可除了今日能帶出來的這一百兵士也純屬是與那頭領私交甚好,才肯派人給我。”。
“這是為何?”
“洛梁城內誰人不知,這洛梁城裏一共有兩個皇上,一個是當今陛下,一個便是那康王爺。。。洛梁城內共設有兩位同知,上到兵馬錢糧,下到民生保障,都是這二位在管,這二位都是康王門下,到任不到半旬便把我這府衙上上下下換成了康王一黨的人,在下這個知府,也不過是個傀儡罷了。”,林楚不由得一聲長歎。想自己十年寒窗苦讀,本以為外放為官,能施展自己的抱負,卻不想成了傀儡。能頒布一些利於民生的法令都要與那兩位同知協商,這知府可是相當的受氣。
此處的工程堪稱浩大,乃是在原有的古墓基礎之上再度擴建而成。如此龐大的工程量,絕非一般江湖人士或者土匪流寇所能完成之事。
蕭玨耗費了整整一個時辰之久,方才將這座古墓的墓道以及各個角落的墓穴都探查得一清二楚。然而,唯有那處於正中央位置的大廳依舊看守森嚴,他尚未能夠涉足其中。
一路走來,所見到的種種場景愈發讓人心驚膽戰。這個地方已然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體係,令人咋舌不已。其中竟然有一處場所是專門用於研究如何將那些年幼無辜的孩童致殘的,手段之殘忍簡直不忍直視;而另一處,則是集中訓練那些身手矯健之人掌握扒竊技巧的地方。
不僅如此,這裏還教授諸如“火中取粟”、“滾水撈錢”這種聽起來就令人毛骨悚然的手段,需要從燒紅的木炭或是滾燙的沸水中撈出錢財;更有甚者,居然還建立了數個高低不一的攀爬樁,用意傳授給他們輕身功夫,以便於在作案時能夠迅速逃離現場。
墓道裏麵鐵蒺藜,暗弩布置的更是精巧,若是事先沒有防備,就衝進來,憑借這些機關消息也能讓來犯者死傷大半。
拋開沒有進去的中央墓穴,明處就有賊人五十餘名,若是貿然出擊,自己一身的武功倒是無所畏懼,但是那數十名孩子的命,自己就保不住了。中三品雖然戰力驚人,但也有力竭之時。況且這許多人若是跑了出去,城內有巡城官兵,不會出事,但城外韓紅玉那三十幾人可就危險了。
那些暗弩他可是親眼見識過,皆是清一色的製式弩機啊!要知道這種精良的武器可不是一般勢力能夠擁有的。由此可見,這個看似不起眼的據點居然能在城牆根下發展壯大起來,背後必然有著官軍內部人員作為內應,否則絕無可能如此肆無忌憚地行事。
蕭玨眉頭緊皺,心中暗自思忖著。事不宜遲,他當即決定按照原計劃行動。隻見他腳步匆匆地沿著來時的道路往迴趕,不多時便來到了那座破舊的廟宇前。說來也巧,之前那位鏢師竟然還未曾離開。
蕭玨快步走進屋裏,翻箱倒櫃地終於找到一張草紙和筆墨,並小心翼翼地取出自己隨身攜帶的印章,蓋在了紙上。隨後,他將這封至關重要的信件交到了鏢師手中,神情嚴肅地叮囑道:“此事十萬火急,你務必立刻拿著這封信前往府署向官府報案。另外,記得派人出城將這裏的情況詳細告知給韓紅玉小姐,不得有絲毫延誤!”
那鏢師深知事情重大,不敢有片刻耽擱,接過信件後便如離弦之箭般疾馳而去。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大約一刻鍾之後,隻聽得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傳來。眾人定睛一看,原來是洛梁城的知府大人親自率領一隊兵士風馳電掣般趕到了此處。
這位知府麵色凝重,看著眼前被圍得水泄不通的破廟,不禁長歎一聲:“想我洛梁城乃是中原地區的軍事重鎮,向來以治安良好著稱。如今卻在此地發生如此駭人聽聞、天理難容之事,實在令人痛心疾首啊!”
知府麵如冠玉,膚色白皙勝雪,兩道劍眉斜飛入鬢,一雙狹長的鳳眼微微眯起,透露出絲絲精明之色。兩鬢和頷下蓄著的長髯如墨染一般漆黑,隨風輕輕飄動,更添幾分儒雅之氣,讓人一眼望去便覺其文質彬彬,滿身書卷氣息撲麵而來。
隻見那中年男子微微躬身作揖,態度恭敬地開口問道:“在下洛梁知府林楚,敢問閣下高姓大名?”言語之間,目光卻是落在眼前之人——蕭玨的身上。蕭玨身材高挑修長,一襲錦衣華服襯得他越發氣質不凡。尤其是他周身散發出來的那種難以言喻的尊貴氣息,更是令久經官場的林楚心中暗自揣測,不知此人究竟是何來頭。為何會有可以調兵的官印。
蕭玨嘴角微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隨即伸手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輕聲說道:“還請林知府隨我移步到院中一敘。”林楚見狀,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點頭應諾,跟隨著蕭玨一同走進了院子裏。
待兩人站定之後,蕭玨從懷中掏出一塊腰牌,遞到林楚麵前。隻見那塊腰牌通體金黃,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腰牌正麵雕刻著一隻栩栩如生的龍行圖案,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而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這條應龍背上竟然生長著一對巨大的翅膀。龍生雙翅,是為應龍。傳說中,應龍乃是萬龍之祖,擁有著無與倫比的神力和威嚴。
再看腰牌的背麵,則精心雕琢著持有者的姓名籍貫等詳細信息。而在最下方,赫然印刻著皇帝禦用印章的陰紋,那獨特的紋路和精細的工藝,使得這塊腰牌幾乎不可能被偽造。
“原來是蕭大人,怪不得能挖出這處暗點。本官為官多年,一直想方設法的想要將這采生折割之人連根拔起,可每次都被他們逃脫。這次多虧蕭大人出手,為這洛梁城除了一害。”
俗話說,宰相門前七品官。蕭玨的應龍衛衛士雖是五品,但那是皇帝私衛,尤其是腰牌上那句“便宜行事,如朕親臨”,縱是麵前這位公子砍了自己的腦袋,也在便宜之內。
“你若說你不知道這個地方,我是不信的。”,蕭玨冷冷的盯著林楚,裏麵能出現老舊的製式軍弩和軍刀,這個知府絕對難辭其咎。
“蕭大人,就這麽說吧,本官就是知道,又能如何呢?”,林楚歎了口氣。
“本官雖為洛梁城知府,可除了今日能帶出來的這一百兵士也純屬是與那頭領私交甚好,才肯派人給我。”。
“這是為何?”
“洛梁城內誰人不知,這洛梁城裏一共有兩個皇上,一個是當今陛下,一個便是那康王爺。。。洛梁城內共設有兩位同知,上到兵馬錢糧,下到民生保障,都是這二位在管,這二位都是康王門下,到任不到半旬便把我這府衙上上下下換成了康王一黨的人,在下這個知府,也不過是個傀儡罷了。”,林楚不由得一聲長歎。想自己十年寒窗苦讀,本以為外放為官,能施展自己的抱負,卻不想成了傀儡。能頒布一些利於民生的法令都要與那兩位同知協商,這知府可是相當的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