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虞,乃是華周大地上第四個大一統皇朝。曆經百年,傳六帝。
這六帝依次是開國太祖高皇帝徐承、太宗文皇帝徐德、睿帝徐啟恆、安帝徐遠平、簡帝徐世貞,以及當今天子徐世藩。
其中大虞開國太祖高皇帝徐承,在位四十一年,享年六十一,年號“建新”、“隆新”。
太宗文皇帝徐德——太祖次子,亦是太祖嫡長子,在位二十年,享年六十三,年號“製治”。
睿帝徐啟恆——太宗三子,亦是太宗嫡長子,在位十三年,享年五十六,年號“興正”。
安帝徐遠平——睿帝第五子,亦是嫡三子,在位二十二年,享年五十二,年號“元興”。
簡帝徐世貞——安帝第十二子,在位三年,享年十五,年號“德治”。
當今天子徐世藩——安帝第十五子,因簡帝無所出,則以皇太弟的身份繼位,禦極至今剛滿一年,年號“萬順”。
大虞皇族其實極其有來曆,相傳當年道祖開天辟地後,便以無上神通將八根胡須化為八聖王,依次賜名為徐、李、王、吳、高、鄧、蔡、劉,命八人分別輪流代替道祖教化萬民、執掌天下。
這八人便按照道祖的聖諭依次由徐、李、王、吳、高、鄧、蔡、劉分別輪流執掌天下,以十年為限,每到十年則換一人為王,接替上一人為天下君,教化萬民,所以世人則稱這八人為上古八聖王。
其中徐、李、王三人功績最大,故而被以後人以三皇尊稱,以示尊顯。而吳、高、鄧、蔡、劉則被冠以五帝以跟三皇進行區分。
這三皇五帝所組成的八聖王可以說是這世間有史以來,第一次關於政權的記載,雖過於神話色彩偏重,但無論正史亦或野史均是如此傳說,後人縱然有所質疑,都無從考究,畢竟八聖王的後人皆乃世間柱梁,尋常也不敢妄議。
而這八聖王的後人也分別以各自先人的名為姓,從而演變為上古八姓,後來八姓又從而演變出六十四姓、百姓、甚至到如今的千姓,可以說,天下之姓氏皆是由上古八姓演變而來。也可以說這八姓是如今天下姓氏的根源也毫不誇張,而這八聖王中排行第一的徐皇便是大虞皇族徐氏的始祖。
原本天下該是按照上古八姓輪流禪讓的製度執掌天下,每十年一換。原本八位聖王都已經各自執掌過一輪天下,到了第二輪之時,初代八聖王也幾乎死絕,則由八聖王的後人接替先人繼續按照輪替製度禪讓、接替天下至尊的位置。這樣的製度根據史書所記該是有八百多年之久。
直到其中的吳氏終於因為貪戀天下至尊的權力而不惜打破規則,在禪讓大典上拒絕將至尊之位交出,同時還發動了這天下第一場戰爭,使得原本連成一塊的中原大地瞬間分為八國,分別是虞、定、原、鄴、龍、夏、封、襄八國,八國後來經過幾百年的演變又逐漸演變成六十四國,又再繼續分解成七十二國。
除了上古八國,其他的國家都是八國分裂出去的小國,這些小國國君皆是八國國君的後人或兄弟,所以,說是七十二國,其實還是八國。隻是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八國其實理解為八個同盟國更為恰當。
每個同盟國都是由上古八國分封而來,因為分封的族人皆不再以本姓為姓,於是時間久了就自成一宗,但追溯本源,天然的也跟本宗之國有著不可分割的親近和利益。
但同盟國也就是被分封之國又跟宗主國有所不同,隻有同為宗主國的上古八姓可以稱王,而被分封之國也是根據各宗主國遠近親疏關係劃分國土大小和國君爵位,分封之國君的爵位由高至低業分別是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
其中公爵乃是王爵之下最為尊貴的存在,多為宗主國國君嫡親兄弟或嫡子。侯爵次之,多為宗主國國君庶出兄弟或庶子。伯爵則多是宗主國一些有功宗室。子爵基本就是宗主國尋常宗室。男爵則是非宗室功臣的極限了。
這一時期足足維持了五百多年,這五百年來,七十二國之間的關係也由原先的八姓為主的同盟爭鬥逐漸演變為七十二國混戰,無論遠近親疏,借有相互攻伐吞並之舉。但無論文化、經濟、軍事等綜合實力依舊是上古八國為尊。
直到後來的關中華國第三十五任國君毛峰天縱奇才,以西北邊陲小國之力,十年間一統西北關中之地,劍指東方。又十年間出關橫掃中原、河北,逼降南方,一統天下,開創這世間第一個皇朝——華朝。
華朝統一後,當時的華朝勳貴皆覺得王的地位已經無法彰顯毛峰的功績,應該創立一個王上之王的位置來代表毛峰的地位,隨即華朝第一位丞相李空和大將軍徐敬的建議下,將八聖王那三皇五帝的尊稱各取一字作為天下至尊的稱唿,彰顯其地位之高,這也是皇帝的由來,而毛峰作為這天下有史以來第一位皇帝,也被後人尊稱為元皇帝,更多也是稱為元祖。
說起這毛峰,可追溯到乃上古劉氏分支,毛氏乃上古劉氏所開創的夏國第八任君主夏威王的第五子王子毛受封西北邊陲得國,賜國名為華,等級為侯國。
而華國後裔皆以毛為姓,而毛峰也是華國第三十四任君主華宣公毛貴的長子(因華國地處邊陲,常跟西域胡人作戰,戰功赫赫,且將國土西擴千裏,故而在第二十六任國君毛京在位期間,受到夏國國王冊封為公國,自此毛氏君王皆以公自稱。)。
自宣公毛貴薨後,毛峰則接掌華國。毛峰登基之時,華國已經曆經近十代國君的勵精圖治和大力改革,華國的國力已經成為了西北關中諸國甚至整個天下都不可忽視的強國。
而毛峰更是站在先人的肩膀上海納百川,四處招攬天下鬱鬱不得誌的有才之士,號稱隻用其才,不看其德。於是,華國很快就因此得到了天下大批才能驚豔之士,這些人到了華國之後,為華國出謀劃策、輔政強軍,使得華國的國力直接一躍成為不遜於上古八國的存在。
最後,毛峰憑借著揮灑不盡的軍事才能,一掃西北關中諸國,且收服關中三個龐然大物定國、夏國和龍國,也就是李姓、劉姓和高姓,實力大增。毛峰也因此去公爵,自稱王爵。接著又兵出龍門,揮師東進,一舉平定中原、河北,屆時天下除了徐氏所控的虞、越二國,還有江南的一些小國,幾乎盡入華國之手。
當時虞國之強盛絲毫不弱於華國,隻是一來華國已大有一統天下之勢,大勢所趨,虞國覆滅也不過是時間問題。二來虞國曆代君王皆不好戰,自世間七十二國混戰以來,幾百年間可以說是生靈塗炭,曆代虞王幾乎都是以守為主,很少主動進攻他國,更無問鼎天下之心。
所以,在這種條件下,當時虞國第四十七任也是最後一任君主虞平王徐敬則做了一個天下人都想不到的決定,主動解除政權,促進天下一統。而華太祖毛峰感念徐敬的無私大義,當即拜徐敬為大華開國大將軍,同時加封海源郡公。
徐敬這郡公的爵位與其他上古七姓一樣,在毛氏諸王之下,卻又是各大姓氏勳貴之上,這天下除了皇族毛氏之外,就以八姓最為尊貴。
而天下此時也進入了大一統皇朝的時代。而由大華太祖開國皇帝開創的大華也成了目前為止享有國祚最長的朝代,足足有六百七十七年之久,曆三十八帝。
大華末代帝王乃毛峰第三十五世孫毛斌,史稱華末帝,乃毛峰三十四世孫華莊帝毛俊的幼子也就是第八子。
莊帝毛俊死後便傳位當時長子也就是太子毛崢,史稱華厲帝,且大華之亡國其實不是後來繼位的末帝毛斌所至,而是亡於厲帝毛崢。
毛崢其實也不算昏庸,相反毛崢對於朝廷政事的掌控可以說是做到極致。隻是當時的政治形態已經發展到了世家尾大不掉,隱隱有架空皇室的苗頭。
所謂的世家,其實就是已經化國為家的上古八姓為首的各姓家族,大華無論朝政、軍事、經濟、土地幾乎都被這八姓為首的世家牢牢把控著,說句誇大的,隻要他們願意,頃刻間便能覆滅大華。
在這樣水深火熱的環境下,像毛崢這樣立誌要成為一代聖君的雄主焉能忍受?
於是毛崢上位沒多久,就開始布置針對世家的殺招,不斷扶持其他中小世家對抗八大姓,企圖分裂世家聯盟。其中陸、林、張、趙四姓在毛崢的扶持下,成了對抗八大姓的排麵,將許多中小世家都拉攏到自己一方,企圖以此削弱甚至取代八大世家在大華的地位和影響力。
最終的結果是毛崢玩脫了,八大姓以退為進,使得新貴四姓以為自己已經得到了最後的勝利,從而更加驕傲自大,逐漸的也不把天子放在眼裏,所作所為甚至比曾經的八姓還要過分。
毛崢連八姓都忍不了,又如何忍得了這根基淺薄的四姓,何況如今八姓已經被打壓得苟延殘喘,是時候將四姓這四把刀子收起來了,於是毛崢便打算直接對四姓下手。
可不曾想,四姓早就得到了消息,經過一番商議後四姓便打算行廢立之事,廢了毛崢,改立當時年紀最小的芙蓉王毛斌為帝。
說是商議,其實隻是陸、林、張三姓有這個想法,趙姓是完全反對,但架不住自己一家之言不敵三家之力。
而當時的趙姓家主也就是當朝兵部尚書趙亦自知大勢難擋,又感厲帝提拔恩情,不願君上受戮,當即進宮密告此事,好讓皇室有所準備。
結果就是龍城皇宮殺的血流成河,最終厲帝毛崢兵敗自刎而死,三姓恨極告密的趙亦,當即下令誅趙姓全族。一時間,人心惶惶,天下大亂。
可就在三姓下令誅殺趙氏全族之時,卻不曾想,趙亦早已逃出龍城,居然在八姓的支持下於天龍郡召集兵馬,重返龍城,誅殺三姓,而此時厲帝毛崢已死,毛崢又無後,隻能立三姓想立的毛斌為帝。
經此一役,大華大權旁落,權力再次迴到上古八姓手中,而趙亦雖通過誅殺三姓積攢了不少威望,可他跟毛斌一樣,隻是八姓手中的傀儡,區別就是一個是強一些的傀儡,一個是可隨意捏死的傀儡。
這時天下又有了變故,草原南下扣關,加上毛崢被殺所引起的連鎖反應,天下烽煙四起。當時身為大將軍的趙亦自然義不容辭領兵出征,並在原州九原關大破草原騎兵,一時間威望無兩,千軍皆服!然後趙亦又馬不停蹄地四處征戰,平定天下。
趙亦就憑借著這股威望殺迴龍城繼續跟八姓鬥智鬥勇,八大姓也因此被趙亦重重打壓,眼看兩個勢力之間又要進入華厲帝末年的水火不容,從而天下再次大亂,最終為了天下安穩,雙方也都做出了妥協,而條件就是趙亦必須登基,改朝換代,畢竟毛氏能走到今天的衰弱,皆是八姓在背後推波助瀾,若非八姓存心玩弄,新貴四姓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鬥得贏八姓的。一切發生的結果,包括四姓上位、內訌、弑君等等都有八姓幕後操控的影子在其中。得到的最終結果就是毛氏大權旁落,四姓僅剩一姓。
而這僅剩的趙姓又在趙亦的異軍突起之下,挾不世之功立足朝堂對抗他們八大姓,若是再不偃兵息鼓,雙方再這麽耗鬥下去,怕是又要給了毛氏崛起的機會。
這種情況之下,若是讓毛氏繼續為尊,指不定哪天又出了一位加強版的毛崢,到時八姓豈不麻煩,索性將毛氏連根拔起,讓趙亦上位。
趙亦權衡利弊之下隻能按照八姓的要求行那逆天之事,當然走到了這一步,他不想改朝換代都不行,他已經是大華名義上的第一權臣,若不篡位,那就隻能等死了。
於是趙亦便在八大世家的默認下,以周代華,開創大周基業,是為周太祖高皇帝。並在開國之初,立下誓言,與世家共天下,非謀逆大罪,刀劍不相加!
但也正因華朝的教訓,使得周室對以八大姓為首的世家群體更加忌憚,所以曆代帝王莫不強加防範世家,設法打壓分化世家,最終取得了可觀的成果,八大世家這個天然的同盟終於在大周第七任君主世宗武皇帝趙柏的手段之下分崩離析,周武帝也趁機繼續分化,像海源徐氏這樣的曾經天下第一世家,基本被武帝一腳踢出朝堂,龜縮在虞州不得進入中樞。
可現實往往是諷刺的,大周晚年,第十五任君主幽帝趙棠昏庸無道,導致天下民不聊生,至此他一駕崩,天大頓時大亂。剛繼位的兒子正帝趙琦一上來第一道旨意就是調兵平叛,還不等叛亂平息,一時間南北世家皆反,還有草原入侵,可以說是首尾難顧,要看就要亡國,是徐氏當時的家主徐盛挺身而出,替大周縫縫補補,止住了下坡之路。
周正帝死後,太子趙興繼位,是為周中宗明皇帝,明帝在位期間知人善用,虛心納策,使得原本就在恢複的國力頓時更是蒸蒸日上,同時倚重徐盛、高適等經世之才,把原本失去的國土收複得七七八八,最後還在徐盛死後大膽啟用徐盛年少的兒子徐正徹底平定北方,而南方也在高適的壓製下退敗連連,若非明帝命短,隻需再活十年,這大周的國祚怕是還能最少延續百年之上。
明帝死後,本來朝堂之上還是年輕的徐正坐鎮,由年邁的高適製衡,維持朝堂的平衡。可惜的是,明帝死後不久,徐正也突然暴斃,接著是外戚鄧氏作亂,高適則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誅殺外戚鄧氏,幾乎殺滅鄧氏全族,至此,高適成為了大周無人能製的大周第一權臣,顯赫至極,而此時的高適也因年老力衰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未能完成篡密之事。
所以,高適死後不久,就由他的兒子高修先是逼迫當時年幼的周閔帝趙懷冊封自己為壽王,再然後也就逼迫趙懷將皇位禪讓給自己,至此,大周享國祚三百二十三年,傳十八帝。
高修登基第一件事就是追封自己的父親高適為壽太祖高皇帝。而高修死後,也被繼任者高震上的廟號和諡號則是高祖武皇帝。
其實高修建立的大壽則是一個短命王朝,攏共不過四十四年國祚,自高修以下,僅傳二帝,也就是他的兒子太宗文皇帝高震和孫子遜帝高治。
其實大壽並非因為世家而亡,而是皇室內鬥埋下的禍根。
隻因高修本身就是上古八姓之一的龍門高氏嫡係子孫出身,深知千年來世家對天下的危害,一心想要拔除世家這個禍根,故而開創了科舉一事。
他在位時,推行此時尚且不是一般的吃力,可是總歸還是仗著開國之威強行完成,但是他的繼任者太宗文皇帝高震就沒有他這樣的威信,雖然也曾不留餘力的推行科舉等打壓世家的事宜,可最後還是被迫妥協,因為他沒有父親高修那樣的威望來打壓世家,而他當時心中的下一任繼任者肅王高棣就倒了大黴,他可是打壓世家的急先鋒,在朝堂之上可是寒門的代表,可以跟世家抗衡的一股力量。
最後世家勝利了,高棣被迫遠走西北牧邊,而原定要說親給他當肅王繼妃的安西李氏嫡女也因此時不了了之,更過分的事,文帝還在群臣的逼迫下將這李氏女迎入宮中為妃,李氏女生下兒子高治後當即被立為皇後,而高治也成了太子。如此一來,高棣又如何能忍。
所以壽文帝一駕崩,棺柩還停在宮中,遠在西北的肅王高棣就舉旗謀反,席卷西北,兩次打大破朝廷合計起來近五十萬兵馬,一路打進龍城。見高治逃往東都偃城,亦一路追趕,直至偃城城失,高治隨即經過封州,逃向虞州,企圖利用龍江天險,據江左而立,再伺機收複河山。隻是高棣這位大壽第一戰神早已將天下殺破了膽,無人敢對之。
最後是被壽廷打壓多年的海源徐氏當代家主徐釋(大周太傅上柱國大將軍虞國公徐正之孫)挺身而出,號召大周以東三州八十五姓世家豪門籌集了十五萬大軍將天子迎至建鄴安頓,然後在虞、封交界的東山口硬拒高棣大軍不得前進半步。
恰巧當時又逢草原南下,扣關九原。高棣當機立斷決定擊退草原再收服河北之後,再南下統一,高治若統治的大壽才得以苟延殘喘。
高棣也確實是天生的帥才,九原關一戰盡誅五十萬草原大軍,逼降河北全境,一時間,天下震動。隻是高棣恨極了世家,迴到龍城還未稱帝就開始屠戮世家。
最後高棣經過一番血洗,好不容易壓下輿論選擇稱帝後,又被各大世家恥笑辱罵,氣急之下,再次舉起屠刀伸向世家,上古八大姓之一的安西李氏幾也是直接被他滅族,這也引起了各地世家的反叛,一時間,高棣治下之地再次烽煙四起,高棣隨即忙著平叛,無暇南下。
而高棣的手段也讓遠在江東的高治起了心思,當即以北伐為借口要求徐釋帶頭征兵征糧,從而引起南中四州的叛亂,再讓徐釋前去平叛,從而掉入他布下的圈套,徐釋與其長子徐直力戰而死。
就在高治自以為得計之時,徐釋那原本吊兒郎當的次子徐承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聯絡一大幫徐氏宗族大臣和江東勢力強迫高治將原本讓徐直之子徐民襲爵的聖旨硬生生的改迴徐承的名字,同時聯合諸多勢力左右朝堂,表現的異常跋扈飛揚。
高治忍無可忍,隨即暗中布置,想要調離徐承,然後從南中調兵前來控製建鄴,徹底鏟除海源徐氏。
徐承將計就計,上書要提朝廷收複河北,就領兵離開,且還在河北打開了一番局麵後,迅速調兵遣將殺迴建鄴,阻擊高治所布置的兵馬,最後還一舉拿下了本不在徐氏勢力範圍的南中四州,一夜間鯨吞江南,至此,高治徹底均為傀儡。
徐承在鯨吞江南後又很快再次北上,一舉拿下大半個河北,還將原本就不屬於中原掌控的東北金東大地納入版圖。至此,大周東邊和南邊都落入了徐承的手中,彼時天下三分,徐承就已得其二,兩邊的對峙攻守易型。並且完成這些之後,徐承就開始逼迫高治給自己封王。
封王後的徐承當即對還手握關中的高棣兩度全麵宣戰,第一戰下封州全境,占據猛虎關,劍指西方。第二戰則是奪迴了東都偃城,死氣了當時天下無敵的高棣。此時,已無人能阻擋徐承改天換日、登基稱帝的腳步了。
於是徐承便直接逼迫高治將江山讓給了自己,此時,大壽算是亡國了,算起來也就享有國祚四十四年,共曆三帝。而高棣一直以來無論是高治還是徐承均不承認過他的合法性,所以,在史書上一直稱唿他為肅逆,並不列入大壽國祚的計算,何況,徐承稱帝後沒幾年,也就兵發飛鳥關,一舉攻破龍門,進入關中,統一了天下。
當時高棣的繼任者長子高旦自焚而死,次子高霸早在徐承攻破龍門關之際就已經被徐承一刀殺了,而三子高統和四子高寧也是逃亡西域,雖說多年後橫掃異域再卷土重來,可還是被一戰擊潰。
而徐承來國之後也身感世家的危害,他自己出身世家,他能奪取高氏的江山,焉知他日沒有別的世家有樣學樣,篡奪他子孫的皇位。
所以,徐承終其一生都在改製,好在他功績大的沒邊,且活的夠長,所以很多昔日舊朝的弊政都在他手上得到了改良和延續,他的繼任者太宗文皇帝徐德也是一樣,照著他的路子一直推行。終於在大虞第四任皇帝安帝徐遠平的手中實現了徐承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寒門崛起。
安帝時期的官場,寒門出身者已不弱於世家,皆是徐承為首的曆代帝王孜孜不倦地推行新政累積而來的福報,科舉在安帝時期已經非常成熟,這全賴於徐承開國之初就不斷加大投入各地學社的建設,經過幾代帝王的堅持,民智大開,寒門學子人才輩出,到了安帝時期,起碼明麵上已經不弱於世家家學。
世家也終於不再是一個皇朝欲除之而後快的眼中釘,肉中刺。但這還不是大虞曆代帝王對朝政格局的最高追求,因為他們也沒打算完全取締世家,他們隻是想淡化世家,起碼在朝堂之上,不會有人因為世家出身就自覺高人一等,但是印在骨子裏上千年的驕傲,又豈能說不要就不要的,莫說世家子做不到,就是民間大部分百姓還是推崇世家風骨的,畢竟不可能所有世家都是壞的,也不可能隻要寒門出身就是好人,而且為民請命的世家子也一直不缺,而魚肉百姓的寒門官員也不是沒有。所以,縱然寒門崛起,但是在淡化世家的道路上,大虞帝王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
可是這條路安帝走不完了,隻能留給兒子繼續走了。
隻是不知安帝是怎麽迴事,一共二十三名子女,其中兒子就十五人,女兒也有八人,可其中除了繼位的徐世貞外卻還有十人早夭,均活不過成年,包括安帝連續兩任太子的兩個嫡子,即長子徐世懋和六子徐世勳,還有次子鄴郡王徐世農、七子武功王徐世祺、十子漢雍王徐世智、十一子天龍王徐世檜、十三子偃南王徐世儻、次女也是嫡長女肅國長公主徐詩婉、五女滎城公主徐思韻、六女筦河公主徐佳寧十人。
在世諸子中最年長者為三皇子春臨王徐世剛,可惜一心隻愛做學問,於帝王權謀之時無甚興趣,自然不在安帝的考慮之內,便安排他到了崇文閣出任閣主的副手,從此醉心文學,幫國家編書立著也就是了。
四皇子壺山王徐世勝空有野心,卻手段拙劣、殘暴,不適合為君,安帝甚惡之,早早地便將其打發至封地。結果徐世勝在封地壺山郡飛鷹走狗、欺壓百姓,被多名禦史多次參奏,安帝隨即派人前去調查屬實後,將其抓捕迴京,削去王爵,然後特意因此建造庶人府,將罪大惡極的皇室宗親終身囚禁於此,而壺山王徐世勝也是第一位被關押在此的皇族,也是截止目前為止唯一一位。
五皇子湘王徐世冀出身高貴,他的母妃乃津縣符氏的嫡女,津縣符氏在世家排名中算不上多頂級顯赫的門閥,但是祖上自跟隨大周海源平王徐盛的大周津縣侯符穎起,代代皆以徐氏家臣自居,符穎的曾孫符嘯更是輔佐太祖高皇帝徐承掃清寰宇,開創新朝的大功臣,為此還被太祖封為湘國公,死後追封業陽王,身後榮耀至極。算是大虞數得上號的忠臣世家。有了符氏的加持,加上徐世冀自身文武雙全,素有賢名,所以,湘王曾經一度是太子人選的有力競爭者。可惜湘王在第二任太子死後,代天子巡視河北之時,不慎感染重病,薨於迴京途中。安帝為此甚是心痛。徐世冀生前乃甘涼王,湘王爵位乃是薨後安帝追封。
八皇子東山王徐世興與湘王徐世冀一母同胞,隻是不及胞兄聰慧,人品雖說不差,但是才能確實平庸,加上過於忠厚直爽,所以也不在安帝的考慮範圍之內。
九皇子北原王徐世和乃安帝酒後寵幸宮女所生,母子二人一直不得寵愛,單看王號便知,北原乃草原最北邊的羈縻州,算是大虞邊境中的邊境,封到這個地方跟流放無異,所以很明顯這不受安帝寵愛的皇子也跟皇位無緣,不但無緣,還很是被嫌棄。
十二皇子徐世貞乃皇後王氏第三個兒子,也就是安帝的嫡三子,自他出生沒多久便被立為太子,榮寵至極,安帝駕崩後也順理成章的登基繼位,可惜命短,十二歲繼位,十五歲就駕崩,按禮製大虞十六歲便視為成年,行冠禮,皇帝也一樣,隻有成年後才可親政,也就是說徐世貞甚至都沒有親政就已經駕崩了。這也是虧得安帝早死三年,否則怕是這徐世貞將會是安帝熬死的第三任太子。徐世貞死後被追諡為簡帝。
十四皇子雲興王徐世雲和簡帝徐世貞同年,甚至兩人生辰僅差三天,且徐世雲年少聰慧,甚得安帝喜愛,也常攜帶身邊教導,所受的寵愛絲毫不遜色於當時的太子徐世貞,這也導致徐世貞跟他的關係甚是不和,隻是徐世貞未及親政便英年早逝,所以也沒來得及找他的黴頭,這是他的不幸,這是他的幸運吧。但是徐世雲也因為不得兄長簡帝的喜歡,所以早早的就被打發到了封地,一直未在朝廷出任任何職務。
十五皇子齊王徐世藩,也是安帝最後一個兒子,乃貴妃吳氏所出,比之十四皇子徐世雲也隻差了半歲。隻因吳貴妃體弱多病,生下徐世藩後不足半年便薨於宮中,皇後王氏與吳氏交好,且由同屬表親,隨將徐世藩收養於自己宮中,視如己出。安帝對其也是憐愛有加,太子徐世貞亦是將其當做同胞兄弟對待,甚至一登基就馬上將其封為齊王,位列諸王之上。
因此,尚未成年的簡帝徐世貞駕崩以後,沒有兒子可以繼承皇位,隻能從諸多兄弟中擇一人繼承大統,這徐世藩因為太後養大,所以就有了嫡子的名分,便順理成章的以皇太弟地身份繼承了兄長徐世貞的皇位,年號“萬順”。
因自太宗文皇帝徐德起,一生隻用一個年號,所以民間也漸漸開始習慣用年號來稱唿天子,所以徐世藩也被民間稱唿為萬順聖人。
如今萬順聖人登基已滿一年,恰逢大虞開國百年,舉國上下皆是張燈結彩,一片喜慶,巴不得大虞江山萬萬年,讓這盛世長長久久。
這六帝依次是開國太祖高皇帝徐承、太宗文皇帝徐德、睿帝徐啟恆、安帝徐遠平、簡帝徐世貞,以及當今天子徐世藩。
其中大虞開國太祖高皇帝徐承,在位四十一年,享年六十一,年號“建新”、“隆新”。
太宗文皇帝徐德——太祖次子,亦是太祖嫡長子,在位二十年,享年六十三,年號“製治”。
睿帝徐啟恆——太宗三子,亦是太宗嫡長子,在位十三年,享年五十六,年號“興正”。
安帝徐遠平——睿帝第五子,亦是嫡三子,在位二十二年,享年五十二,年號“元興”。
簡帝徐世貞——安帝第十二子,在位三年,享年十五,年號“德治”。
當今天子徐世藩——安帝第十五子,因簡帝無所出,則以皇太弟的身份繼位,禦極至今剛滿一年,年號“萬順”。
大虞皇族其實極其有來曆,相傳當年道祖開天辟地後,便以無上神通將八根胡須化為八聖王,依次賜名為徐、李、王、吳、高、鄧、蔡、劉,命八人分別輪流代替道祖教化萬民、執掌天下。
這八人便按照道祖的聖諭依次由徐、李、王、吳、高、鄧、蔡、劉分別輪流執掌天下,以十年為限,每到十年則換一人為王,接替上一人為天下君,教化萬民,所以世人則稱這八人為上古八聖王。
其中徐、李、王三人功績最大,故而被以後人以三皇尊稱,以示尊顯。而吳、高、鄧、蔡、劉則被冠以五帝以跟三皇進行區分。
這三皇五帝所組成的八聖王可以說是這世間有史以來,第一次關於政權的記載,雖過於神話色彩偏重,但無論正史亦或野史均是如此傳說,後人縱然有所質疑,都無從考究,畢竟八聖王的後人皆乃世間柱梁,尋常也不敢妄議。
而這八聖王的後人也分別以各自先人的名為姓,從而演變為上古八姓,後來八姓又從而演變出六十四姓、百姓、甚至到如今的千姓,可以說,天下之姓氏皆是由上古八姓演變而來。也可以說這八姓是如今天下姓氏的根源也毫不誇張,而這八聖王中排行第一的徐皇便是大虞皇族徐氏的始祖。
原本天下該是按照上古八姓輪流禪讓的製度執掌天下,每十年一換。原本八位聖王都已經各自執掌過一輪天下,到了第二輪之時,初代八聖王也幾乎死絕,則由八聖王的後人接替先人繼續按照輪替製度禪讓、接替天下至尊的位置。這樣的製度根據史書所記該是有八百多年之久。
直到其中的吳氏終於因為貪戀天下至尊的權力而不惜打破規則,在禪讓大典上拒絕將至尊之位交出,同時還發動了這天下第一場戰爭,使得原本連成一塊的中原大地瞬間分為八國,分別是虞、定、原、鄴、龍、夏、封、襄八國,八國後來經過幾百年的演變又逐漸演變成六十四國,又再繼續分解成七十二國。
除了上古八國,其他的國家都是八國分裂出去的小國,這些小國國君皆是八國國君的後人或兄弟,所以,說是七十二國,其實還是八國。隻是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八國其實理解為八個同盟國更為恰當。
每個同盟國都是由上古八國分封而來,因為分封的族人皆不再以本姓為姓,於是時間久了就自成一宗,但追溯本源,天然的也跟本宗之國有著不可分割的親近和利益。
但同盟國也就是被分封之國又跟宗主國有所不同,隻有同為宗主國的上古八姓可以稱王,而被分封之國也是根據各宗主國遠近親疏關係劃分國土大小和國君爵位,分封之國君的爵位由高至低業分別是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
其中公爵乃是王爵之下最為尊貴的存在,多為宗主國國君嫡親兄弟或嫡子。侯爵次之,多為宗主國國君庶出兄弟或庶子。伯爵則多是宗主國一些有功宗室。子爵基本就是宗主國尋常宗室。男爵則是非宗室功臣的極限了。
這一時期足足維持了五百多年,這五百年來,七十二國之間的關係也由原先的八姓為主的同盟爭鬥逐漸演變為七十二國混戰,無論遠近親疏,借有相互攻伐吞並之舉。但無論文化、經濟、軍事等綜合實力依舊是上古八國為尊。
直到後來的關中華國第三十五任國君毛峰天縱奇才,以西北邊陲小國之力,十年間一統西北關中之地,劍指東方。又十年間出關橫掃中原、河北,逼降南方,一統天下,開創這世間第一個皇朝——華朝。
華朝統一後,當時的華朝勳貴皆覺得王的地位已經無法彰顯毛峰的功績,應該創立一個王上之王的位置來代表毛峰的地位,隨即華朝第一位丞相李空和大將軍徐敬的建議下,將八聖王那三皇五帝的尊稱各取一字作為天下至尊的稱唿,彰顯其地位之高,這也是皇帝的由來,而毛峰作為這天下有史以來第一位皇帝,也被後人尊稱為元皇帝,更多也是稱為元祖。
說起這毛峰,可追溯到乃上古劉氏分支,毛氏乃上古劉氏所開創的夏國第八任君主夏威王的第五子王子毛受封西北邊陲得國,賜國名為華,等級為侯國。
而華國後裔皆以毛為姓,而毛峰也是華國第三十四任君主華宣公毛貴的長子(因華國地處邊陲,常跟西域胡人作戰,戰功赫赫,且將國土西擴千裏,故而在第二十六任國君毛京在位期間,受到夏國國王冊封為公國,自此毛氏君王皆以公自稱。)。
自宣公毛貴薨後,毛峰則接掌華國。毛峰登基之時,華國已經曆經近十代國君的勵精圖治和大力改革,華國的國力已經成為了西北關中諸國甚至整個天下都不可忽視的強國。
而毛峰更是站在先人的肩膀上海納百川,四處招攬天下鬱鬱不得誌的有才之士,號稱隻用其才,不看其德。於是,華國很快就因此得到了天下大批才能驚豔之士,這些人到了華國之後,為華國出謀劃策、輔政強軍,使得華國的國力直接一躍成為不遜於上古八國的存在。
最後,毛峰憑借著揮灑不盡的軍事才能,一掃西北關中諸國,且收服關中三個龐然大物定國、夏國和龍國,也就是李姓、劉姓和高姓,實力大增。毛峰也因此去公爵,自稱王爵。接著又兵出龍門,揮師東進,一舉平定中原、河北,屆時天下除了徐氏所控的虞、越二國,還有江南的一些小國,幾乎盡入華國之手。
當時虞國之強盛絲毫不弱於華國,隻是一來華國已大有一統天下之勢,大勢所趨,虞國覆滅也不過是時間問題。二來虞國曆代君王皆不好戰,自世間七十二國混戰以來,幾百年間可以說是生靈塗炭,曆代虞王幾乎都是以守為主,很少主動進攻他國,更無問鼎天下之心。
所以,在這種條件下,當時虞國第四十七任也是最後一任君主虞平王徐敬則做了一個天下人都想不到的決定,主動解除政權,促進天下一統。而華太祖毛峰感念徐敬的無私大義,當即拜徐敬為大華開國大將軍,同時加封海源郡公。
徐敬這郡公的爵位與其他上古七姓一樣,在毛氏諸王之下,卻又是各大姓氏勳貴之上,這天下除了皇族毛氏之外,就以八姓最為尊貴。
而天下此時也進入了大一統皇朝的時代。而由大華太祖開國皇帝開創的大華也成了目前為止享有國祚最長的朝代,足足有六百七十七年之久,曆三十八帝。
大華末代帝王乃毛峰第三十五世孫毛斌,史稱華末帝,乃毛峰三十四世孫華莊帝毛俊的幼子也就是第八子。
莊帝毛俊死後便傳位當時長子也就是太子毛崢,史稱華厲帝,且大華之亡國其實不是後來繼位的末帝毛斌所至,而是亡於厲帝毛崢。
毛崢其實也不算昏庸,相反毛崢對於朝廷政事的掌控可以說是做到極致。隻是當時的政治形態已經發展到了世家尾大不掉,隱隱有架空皇室的苗頭。
所謂的世家,其實就是已經化國為家的上古八姓為首的各姓家族,大華無論朝政、軍事、經濟、土地幾乎都被這八姓為首的世家牢牢把控著,說句誇大的,隻要他們願意,頃刻間便能覆滅大華。
在這樣水深火熱的環境下,像毛崢這樣立誌要成為一代聖君的雄主焉能忍受?
於是毛崢上位沒多久,就開始布置針對世家的殺招,不斷扶持其他中小世家對抗八大姓,企圖分裂世家聯盟。其中陸、林、張、趙四姓在毛崢的扶持下,成了對抗八大姓的排麵,將許多中小世家都拉攏到自己一方,企圖以此削弱甚至取代八大世家在大華的地位和影響力。
最終的結果是毛崢玩脫了,八大姓以退為進,使得新貴四姓以為自己已經得到了最後的勝利,從而更加驕傲自大,逐漸的也不把天子放在眼裏,所作所為甚至比曾經的八姓還要過分。
毛崢連八姓都忍不了,又如何忍得了這根基淺薄的四姓,何況如今八姓已經被打壓得苟延殘喘,是時候將四姓這四把刀子收起來了,於是毛崢便打算直接對四姓下手。
可不曾想,四姓早就得到了消息,經過一番商議後四姓便打算行廢立之事,廢了毛崢,改立當時年紀最小的芙蓉王毛斌為帝。
說是商議,其實隻是陸、林、張三姓有這個想法,趙姓是完全反對,但架不住自己一家之言不敵三家之力。
而當時的趙姓家主也就是當朝兵部尚書趙亦自知大勢難擋,又感厲帝提拔恩情,不願君上受戮,當即進宮密告此事,好讓皇室有所準備。
結果就是龍城皇宮殺的血流成河,最終厲帝毛崢兵敗自刎而死,三姓恨極告密的趙亦,當即下令誅趙姓全族。一時間,人心惶惶,天下大亂。
可就在三姓下令誅殺趙氏全族之時,卻不曾想,趙亦早已逃出龍城,居然在八姓的支持下於天龍郡召集兵馬,重返龍城,誅殺三姓,而此時厲帝毛崢已死,毛崢又無後,隻能立三姓想立的毛斌為帝。
經此一役,大華大權旁落,權力再次迴到上古八姓手中,而趙亦雖通過誅殺三姓積攢了不少威望,可他跟毛斌一樣,隻是八姓手中的傀儡,區別就是一個是強一些的傀儡,一個是可隨意捏死的傀儡。
這時天下又有了變故,草原南下扣關,加上毛崢被殺所引起的連鎖反應,天下烽煙四起。當時身為大將軍的趙亦自然義不容辭領兵出征,並在原州九原關大破草原騎兵,一時間威望無兩,千軍皆服!然後趙亦又馬不停蹄地四處征戰,平定天下。
趙亦就憑借著這股威望殺迴龍城繼續跟八姓鬥智鬥勇,八大姓也因此被趙亦重重打壓,眼看兩個勢力之間又要進入華厲帝末年的水火不容,從而天下再次大亂,最終為了天下安穩,雙方也都做出了妥協,而條件就是趙亦必須登基,改朝換代,畢竟毛氏能走到今天的衰弱,皆是八姓在背後推波助瀾,若非八姓存心玩弄,新貴四姓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鬥得贏八姓的。一切發生的結果,包括四姓上位、內訌、弑君等等都有八姓幕後操控的影子在其中。得到的最終結果就是毛氏大權旁落,四姓僅剩一姓。
而這僅剩的趙姓又在趙亦的異軍突起之下,挾不世之功立足朝堂對抗他們八大姓,若是再不偃兵息鼓,雙方再這麽耗鬥下去,怕是又要給了毛氏崛起的機會。
這種情況之下,若是讓毛氏繼續為尊,指不定哪天又出了一位加強版的毛崢,到時八姓豈不麻煩,索性將毛氏連根拔起,讓趙亦上位。
趙亦權衡利弊之下隻能按照八姓的要求行那逆天之事,當然走到了這一步,他不想改朝換代都不行,他已經是大華名義上的第一權臣,若不篡位,那就隻能等死了。
於是趙亦便在八大世家的默認下,以周代華,開創大周基業,是為周太祖高皇帝。並在開國之初,立下誓言,與世家共天下,非謀逆大罪,刀劍不相加!
但也正因華朝的教訓,使得周室對以八大姓為首的世家群體更加忌憚,所以曆代帝王莫不強加防範世家,設法打壓分化世家,最終取得了可觀的成果,八大世家這個天然的同盟終於在大周第七任君主世宗武皇帝趙柏的手段之下分崩離析,周武帝也趁機繼續分化,像海源徐氏這樣的曾經天下第一世家,基本被武帝一腳踢出朝堂,龜縮在虞州不得進入中樞。
可現實往往是諷刺的,大周晚年,第十五任君主幽帝趙棠昏庸無道,導致天下民不聊生,至此他一駕崩,天大頓時大亂。剛繼位的兒子正帝趙琦一上來第一道旨意就是調兵平叛,還不等叛亂平息,一時間南北世家皆反,還有草原入侵,可以說是首尾難顧,要看就要亡國,是徐氏當時的家主徐盛挺身而出,替大周縫縫補補,止住了下坡之路。
周正帝死後,太子趙興繼位,是為周中宗明皇帝,明帝在位期間知人善用,虛心納策,使得原本就在恢複的國力頓時更是蒸蒸日上,同時倚重徐盛、高適等經世之才,把原本失去的國土收複得七七八八,最後還在徐盛死後大膽啟用徐盛年少的兒子徐正徹底平定北方,而南方也在高適的壓製下退敗連連,若非明帝命短,隻需再活十年,這大周的國祚怕是還能最少延續百年之上。
明帝死後,本來朝堂之上還是年輕的徐正坐鎮,由年邁的高適製衡,維持朝堂的平衡。可惜的是,明帝死後不久,徐正也突然暴斃,接著是外戚鄧氏作亂,高適則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誅殺外戚鄧氏,幾乎殺滅鄧氏全族,至此,高適成為了大周無人能製的大周第一權臣,顯赫至極,而此時的高適也因年老力衰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未能完成篡密之事。
所以,高適死後不久,就由他的兒子高修先是逼迫當時年幼的周閔帝趙懷冊封自己為壽王,再然後也就逼迫趙懷將皇位禪讓給自己,至此,大周享國祚三百二十三年,傳十八帝。
高修登基第一件事就是追封自己的父親高適為壽太祖高皇帝。而高修死後,也被繼任者高震上的廟號和諡號則是高祖武皇帝。
其實高修建立的大壽則是一個短命王朝,攏共不過四十四年國祚,自高修以下,僅傳二帝,也就是他的兒子太宗文皇帝高震和孫子遜帝高治。
其實大壽並非因為世家而亡,而是皇室內鬥埋下的禍根。
隻因高修本身就是上古八姓之一的龍門高氏嫡係子孫出身,深知千年來世家對天下的危害,一心想要拔除世家這個禍根,故而開創了科舉一事。
他在位時,推行此時尚且不是一般的吃力,可是總歸還是仗著開國之威強行完成,但是他的繼任者太宗文皇帝高震就沒有他這樣的威信,雖然也曾不留餘力的推行科舉等打壓世家的事宜,可最後還是被迫妥協,因為他沒有父親高修那樣的威望來打壓世家,而他當時心中的下一任繼任者肅王高棣就倒了大黴,他可是打壓世家的急先鋒,在朝堂之上可是寒門的代表,可以跟世家抗衡的一股力量。
最後世家勝利了,高棣被迫遠走西北牧邊,而原定要說親給他當肅王繼妃的安西李氏嫡女也因此時不了了之,更過分的事,文帝還在群臣的逼迫下將這李氏女迎入宮中為妃,李氏女生下兒子高治後當即被立為皇後,而高治也成了太子。如此一來,高棣又如何能忍。
所以壽文帝一駕崩,棺柩還停在宮中,遠在西北的肅王高棣就舉旗謀反,席卷西北,兩次打大破朝廷合計起來近五十萬兵馬,一路打進龍城。見高治逃往東都偃城,亦一路追趕,直至偃城城失,高治隨即經過封州,逃向虞州,企圖利用龍江天險,據江左而立,再伺機收複河山。隻是高棣這位大壽第一戰神早已將天下殺破了膽,無人敢對之。
最後是被壽廷打壓多年的海源徐氏當代家主徐釋(大周太傅上柱國大將軍虞國公徐正之孫)挺身而出,號召大周以東三州八十五姓世家豪門籌集了十五萬大軍將天子迎至建鄴安頓,然後在虞、封交界的東山口硬拒高棣大軍不得前進半步。
恰巧當時又逢草原南下,扣關九原。高棣當機立斷決定擊退草原再收服河北之後,再南下統一,高治若統治的大壽才得以苟延殘喘。
高棣也確實是天生的帥才,九原關一戰盡誅五十萬草原大軍,逼降河北全境,一時間,天下震動。隻是高棣恨極了世家,迴到龍城還未稱帝就開始屠戮世家。
最後高棣經過一番血洗,好不容易壓下輿論選擇稱帝後,又被各大世家恥笑辱罵,氣急之下,再次舉起屠刀伸向世家,上古八大姓之一的安西李氏幾也是直接被他滅族,這也引起了各地世家的反叛,一時間,高棣治下之地再次烽煙四起,高棣隨即忙著平叛,無暇南下。
而高棣的手段也讓遠在江東的高治起了心思,當即以北伐為借口要求徐釋帶頭征兵征糧,從而引起南中四州的叛亂,再讓徐釋前去平叛,從而掉入他布下的圈套,徐釋與其長子徐直力戰而死。
就在高治自以為得計之時,徐釋那原本吊兒郎當的次子徐承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聯絡一大幫徐氏宗族大臣和江東勢力強迫高治將原本讓徐直之子徐民襲爵的聖旨硬生生的改迴徐承的名字,同時聯合諸多勢力左右朝堂,表現的異常跋扈飛揚。
高治忍無可忍,隨即暗中布置,想要調離徐承,然後從南中調兵前來控製建鄴,徹底鏟除海源徐氏。
徐承將計就計,上書要提朝廷收複河北,就領兵離開,且還在河北打開了一番局麵後,迅速調兵遣將殺迴建鄴,阻擊高治所布置的兵馬,最後還一舉拿下了本不在徐氏勢力範圍的南中四州,一夜間鯨吞江南,至此,高治徹底均為傀儡。
徐承在鯨吞江南後又很快再次北上,一舉拿下大半個河北,還將原本就不屬於中原掌控的東北金東大地納入版圖。至此,大周東邊和南邊都落入了徐承的手中,彼時天下三分,徐承就已得其二,兩邊的對峙攻守易型。並且完成這些之後,徐承就開始逼迫高治給自己封王。
封王後的徐承當即對還手握關中的高棣兩度全麵宣戰,第一戰下封州全境,占據猛虎關,劍指西方。第二戰則是奪迴了東都偃城,死氣了當時天下無敵的高棣。此時,已無人能阻擋徐承改天換日、登基稱帝的腳步了。
於是徐承便直接逼迫高治將江山讓給了自己,此時,大壽算是亡國了,算起來也就享有國祚四十四年,共曆三帝。而高棣一直以來無論是高治還是徐承均不承認過他的合法性,所以,在史書上一直稱唿他為肅逆,並不列入大壽國祚的計算,何況,徐承稱帝後沒幾年,也就兵發飛鳥關,一舉攻破龍門,進入關中,統一了天下。
當時高棣的繼任者長子高旦自焚而死,次子高霸早在徐承攻破龍門關之際就已經被徐承一刀殺了,而三子高統和四子高寧也是逃亡西域,雖說多年後橫掃異域再卷土重來,可還是被一戰擊潰。
而徐承來國之後也身感世家的危害,他自己出身世家,他能奪取高氏的江山,焉知他日沒有別的世家有樣學樣,篡奪他子孫的皇位。
所以,徐承終其一生都在改製,好在他功績大的沒邊,且活的夠長,所以很多昔日舊朝的弊政都在他手上得到了改良和延續,他的繼任者太宗文皇帝徐德也是一樣,照著他的路子一直推行。終於在大虞第四任皇帝安帝徐遠平的手中實現了徐承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寒門崛起。
安帝時期的官場,寒門出身者已不弱於世家,皆是徐承為首的曆代帝王孜孜不倦地推行新政累積而來的福報,科舉在安帝時期已經非常成熟,這全賴於徐承開國之初就不斷加大投入各地學社的建設,經過幾代帝王的堅持,民智大開,寒門學子人才輩出,到了安帝時期,起碼明麵上已經不弱於世家家學。
世家也終於不再是一個皇朝欲除之而後快的眼中釘,肉中刺。但這還不是大虞曆代帝王對朝政格局的最高追求,因為他們也沒打算完全取締世家,他們隻是想淡化世家,起碼在朝堂之上,不會有人因為世家出身就自覺高人一等,但是印在骨子裏上千年的驕傲,又豈能說不要就不要的,莫說世家子做不到,就是民間大部分百姓還是推崇世家風骨的,畢竟不可能所有世家都是壞的,也不可能隻要寒門出身就是好人,而且為民請命的世家子也一直不缺,而魚肉百姓的寒門官員也不是沒有。所以,縱然寒門崛起,但是在淡化世家的道路上,大虞帝王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
可是這條路安帝走不完了,隻能留給兒子繼續走了。
隻是不知安帝是怎麽迴事,一共二十三名子女,其中兒子就十五人,女兒也有八人,可其中除了繼位的徐世貞外卻還有十人早夭,均活不過成年,包括安帝連續兩任太子的兩個嫡子,即長子徐世懋和六子徐世勳,還有次子鄴郡王徐世農、七子武功王徐世祺、十子漢雍王徐世智、十一子天龍王徐世檜、十三子偃南王徐世儻、次女也是嫡長女肅國長公主徐詩婉、五女滎城公主徐思韻、六女筦河公主徐佳寧十人。
在世諸子中最年長者為三皇子春臨王徐世剛,可惜一心隻愛做學問,於帝王權謀之時無甚興趣,自然不在安帝的考慮之內,便安排他到了崇文閣出任閣主的副手,從此醉心文學,幫國家編書立著也就是了。
四皇子壺山王徐世勝空有野心,卻手段拙劣、殘暴,不適合為君,安帝甚惡之,早早地便將其打發至封地。結果徐世勝在封地壺山郡飛鷹走狗、欺壓百姓,被多名禦史多次參奏,安帝隨即派人前去調查屬實後,將其抓捕迴京,削去王爵,然後特意因此建造庶人府,將罪大惡極的皇室宗親終身囚禁於此,而壺山王徐世勝也是第一位被關押在此的皇族,也是截止目前為止唯一一位。
五皇子湘王徐世冀出身高貴,他的母妃乃津縣符氏的嫡女,津縣符氏在世家排名中算不上多頂級顯赫的門閥,但是祖上自跟隨大周海源平王徐盛的大周津縣侯符穎起,代代皆以徐氏家臣自居,符穎的曾孫符嘯更是輔佐太祖高皇帝徐承掃清寰宇,開創新朝的大功臣,為此還被太祖封為湘國公,死後追封業陽王,身後榮耀至極。算是大虞數得上號的忠臣世家。有了符氏的加持,加上徐世冀自身文武雙全,素有賢名,所以,湘王曾經一度是太子人選的有力競爭者。可惜湘王在第二任太子死後,代天子巡視河北之時,不慎感染重病,薨於迴京途中。安帝為此甚是心痛。徐世冀生前乃甘涼王,湘王爵位乃是薨後安帝追封。
八皇子東山王徐世興與湘王徐世冀一母同胞,隻是不及胞兄聰慧,人品雖說不差,但是才能確實平庸,加上過於忠厚直爽,所以也不在安帝的考慮範圍之內。
九皇子北原王徐世和乃安帝酒後寵幸宮女所生,母子二人一直不得寵愛,單看王號便知,北原乃草原最北邊的羈縻州,算是大虞邊境中的邊境,封到這個地方跟流放無異,所以很明顯這不受安帝寵愛的皇子也跟皇位無緣,不但無緣,還很是被嫌棄。
十二皇子徐世貞乃皇後王氏第三個兒子,也就是安帝的嫡三子,自他出生沒多久便被立為太子,榮寵至極,安帝駕崩後也順理成章的登基繼位,可惜命短,十二歲繼位,十五歲就駕崩,按禮製大虞十六歲便視為成年,行冠禮,皇帝也一樣,隻有成年後才可親政,也就是說徐世貞甚至都沒有親政就已經駕崩了。這也是虧得安帝早死三年,否則怕是這徐世貞將會是安帝熬死的第三任太子。徐世貞死後被追諡為簡帝。
十四皇子雲興王徐世雲和簡帝徐世貞同年,甚至兩人生辰僅差三天,且徐世雲年少聰慧,甚得安帝喜愛,也常攜帶身邊教導,所受的寵愛絲毫不遜色於當時的太子徐世貞,這也導致徐世貞跟他的關係甚是不和,隻是徐世貞未及親政便英年早逝,所以也沒來得及找他的黴頭,這是他的不幸,這是他的幸運吧。但是徐世雲也因為不得兄長簡帝的喜歡,所以早早的就被打發到了封地,一直未在朝廷出任任何職務。
十五皇子齊王徐世藩,也是安帝最後一個兒子,乃貴妃吳氏所出,比之十四皇子徐世雲也隻差了半歲。隻因吳貴妃體弱多病,生下徐世藩後不足半年便薨於宮中,皇後王氏與吳氏交好,且由同屬表親,隨將徐世藩收養於自己宮中,視如己出。安帝對其也是憐愛有加,太子徐世貞亦是將其當做同胞兄弟對待,甚至一登基就馬上將其封為齊王,位列諸王之上。
因此,尚未成年的簡帝徐世貞駕崩以後,沒有兒子可以繼承皇位,隻能從諸多兄弟中擇一人繼承大統,這徐世藩因為太後養大,所以就有了嫡子的名分,便順理成章的以皇太弟地身份繼承了兄長徐世貞的皇位,年號“萬順”。
因自太宗文皇帝徐德起,一生隻用一個年號,所以民間也漸漸開始習慣用年號來稱唿天子,所以徐世藩也被民間稱唿為萬順聖人。
如今萬順聖人登基已滿一年,恰逢大虞開國百年,舉國上下皆是張燈結彩,一片喜慶,巴不得大虞江山萬萬年,讓這盛世長長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