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粹宮。
張公公從外頭急急走進,棉布簾子重重落下,帶來一股化霧的寒氣。
毓盈妃半躺在貴妃椅上,腿上蓋著大氅,支起上身焦急問,“如何,可打聽到了什麽?”
張公公一邊在火爐上頭搓了搓手,一邊又跺跺腳哈氣開口,“迴娘娘,今日參加冰戲會的官家小姐中,有兩個最出挑的得了太後娘娘賞賜。
一個是尚書令之女傅鳴鸞,一個是驃騎大將軍之女符流光,奴才聽說太後娘娘對她們很是滿意呢!
特別是那個傅小姐…太後娘娘賞了她一幅護甲,宓妃也跟著賞了。”
毓盈妃眉頭擰成了一團,驚疑不定,“護甲?難不成母後要擇她?宓妃又跟著湊什麽熱鬧?”
張公公道,“宓妃想必也看出太後娘娘的意思了,於是特意提及兩年前傅鳴鸞不參與選秀之事,果不其然,陛下有些不高興。”
毓盈妃冷笑一聲,“原是如此,本宮還當她要在外人麵前裝麵子,真把自己當後宮第一人了呢!”
晴兒有些擔憂,“娘娘,難不成太後娘娘真的要…”
毓盈妃狠狠閉了閉眼,“本以為出身聞人氏是福,沒想到此時竟成了絆腳石…本宮為陛下生了一子一女,卻無緣後位,陛下和母後當真是狠心哪。”
晴兒急忙安慰道,“娘娘盡管放寬心,太後娘娘不是說了嗎,貴妃之位遲早是您的!
且不管是誰入主中宮,都是半路來的,也得看咱們宮裏頭的人認不認她、聽不聽話呢…她們年歲尚小,管不得後宮事,無法服眾,那也怨不得旁人。”
張公公也接茬道,“正是呢,娘娘,不管是傅鳴鸞還是符流光中的誰入主中宮,陛下怕是都不會允許她們生下嫡子。”
毓盈妃苦笑一聲,搖頭說,“驃騎大將軍之女不能生下嫡子是真,可尚書令是文臣,生下嫡子卻也沒什麽。”
張公公和晴兒麵麵相覷,不知該如何勸慰。
毓盈妃又說,“罷了,左右多想無益,後位花落誰家,咱們就拭目以待吧。”
…
大將軍府。
符流光在庭院中焦急踱步,時不時看向大門口的方向。
一旁的丫鬟蛾眉跟在她後頭直跺腳,一個不留神竟沒注意到小姐停了下來,直直撞上了符流光的後背,疼的“哎喲”一聲。
符流光叉著腰瞪她:“怎麽了,你家小姐我著急,你也有心事?”
蛾眉揉揉鼻子,趕緊拉過符流光坐下:“奴婢的好小姐呀,您快坐下吧,這都轉了大半天了!”
符流光歎了口氣:“派去尚書府門口打探消息的人呢,怎麽還不迴來?爹爹那邊也沒有新的書信傳來嗎?還有,宮裏可有什麽動靜?”
一連串問題險些把蛾眉砸暈,她唉聲歎氣:“小姐,您消停消停吧,這冰戲會才過去沒幾日,一時半會兒也傳不來什麽消息呀!”
符流光恨恨道:“我就是咽不下那口氣,明明太後很中意我,爹爹可是這次平定北疆最大的功臣。
咱們符家忠心耿耿、一心為國,若是被那傅鳴鸞給越過了去,我...我就不活了!”
蛾眉趕緊拍她後背順氣:“呸呸呸,小姐可不能說這晦氣話!太後娘娘親自賞了您,必定是對您青眼有加。
就算做不成宮妃,咱們也能做個王妃呀,有將軍在,小姐的姻緣絕對是頂頂好的!”
符流光卻不管不顧:“再好又有什麽用?我要的是比她傅鳴鸞好!那個姓傅的從小就瞧不起本小姐是武夫之女、不會舞文弄墨!
那一圈貴小姐也都跟著她排擠我,要不是爹爹這兩年打了不少勝仗,我一輩子都要被她壓一頭...不就是會吟詩作賦嗎?有什麽了不起的?”
她剛說完,外頭跑進來兩個氣喘籲籲的小廝:“大小姐!好消息!”
符流光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別急,氣喘勻了再說,是哪裏來的好消息?宮裏還是爹爹那裏?”
一個小廝笑著鞠躬行禮:“大小姐,是宮裏來的!聽說北疆那邊傳來了八百裏急報,將軍打了勝仗,就要班師迴朝了!”
這個好消息砸的符流光暈頭轉向,她拉著蛾眉的手,激動道:“蛾眉,你聽到了嗎!爹爹又打贏了!
這是不是說明、說明我有望入宮為妃...不,應該是直接當上皇後了!任她傅鳴鸞再如何高貴,我也不差!爹爹還有軍功傍身,豈不是十拿九穩?”
蛾眉也高興得不得了:“小姐,妥了!穩了!奴婢早就聽聞陛下要借此機會立後擇妃,有將軍在,沒人能越過您去!”
...
二月初二,北疆傳來急報,單於豫將左賢王斬殺於馬下,繼任可汗,掌突厥王庭,割地三分之一,同天朝開放互市,友好通商。
明帝大悅,召大軍迴京,同時嘉獎兗州、幽州、肅州三部,以示聖心。
承乾宮。
案上放著幾張畫像,皆是此次征戰中有功之臣家中的女兒,除了符流光外還另有幾人。
幾人容色不俗,明帝卻看著頭痛。宮中嬪妃已然不少,雖遠遠不及前朝,可他登基尚且不到兩年,不必如此心急。
吳德昌見他頭痛,小心上前道,“陛下,奴才倒有一計。”
明帝挑眉,“哦?你說說看。”
吳德昌笑道,“桓郡王殿下府上如今還未有正妃,側妃也差一位,庶妃就更不必說了。
若是陛下無心女色,也可將人嫁入宗室,又或隻封其父,蔭封其子。再不濟,將家中幼女選入宮中做兩位公主殿下的伴讀,那也是極大的恩賞。”
明帝麵露笑意點頭,“不錯,確實是好辦法,朕倒是小瞧了你。”
吳德昌嘿嘿一笑,抓了抓後腦勺,“陛下謬讚,奴才可當不起。”
明帝收斂了神色,又問,“立後人選呢?太後中意傅氏女,你怎麽看?”
吳德昌道,“奴才也覺得有理,傅氏女出身高貴,麵上看著沉穩嫻靜,應是能擔得起賢後大任。
更何況尚書令在朝中始終不偏不倚,若是能因此偏向保皇一派…那對陛下來說也是一番助力。
喬家和聞人氏雖屬清流,卻不掌實權,傅氏自詡當今文人政客之首,與另兩家三足鼎立也可製衡。
傅氏女入主中宮,驃騎大將軍之女符流光可為高位,二人即便都誕下皇子也有益無害。”
這話說得對。
符大將軍不領兵時,驃騎大將軍就隻是武散官虛職,隻有威信並無威脅。文臣之女生下中宮嫡子,賦閑武將之女誕下庶子,都在可控範圍之內。
張公公從外頭急急走進,棉布簾子重重落下,帶來一股化霧的寒氣。
毓盈妃半躺在貴妃椅上,腿上蓋著大氅,支起上身焦急問,“如何,可打聽到了什麽?”
張公公一邊在火爐上頭搓了搓手,一邊又跺跺腳哈氣開口,“迴娘娘,今日參加冰戲會的官家小姐中,有兩個最出挑的得了太後娘娘賞賜。
一個是尚書令之女傅鳴鸞,一個是驃騎大將軍之女符流光,奴才聽說太後娘娘對她們很是滿意呢!
特別是那個傅小姐…太後娘娘賞了她一幅護甲,宓妃也跟著賞了。”
毓盈妃眉頭擰成了一團,驚疑不定,“護甲?難不成母後要擇她?宓妃又跟著湊什麽熱鬧?”
張公公道,“宓妃想必也看出太後娘娘的意思了,於是特意提及兩年前傅鳴鸞不參與選秀之事,果不其然,陛下有些不高興。”
毓盈妃冷笑一聲,“原是如此,本宮還當她要在外人麵前裝麵子,真把自己當後宮第一人了呢!”
晴兒有些擔憂,“娘娘,難不成太後娘娘真的要…”
毓盈妃狠狠閉了閉眼,“本以為出身聞人氏是福,沒想到此時竟成了絆腳石…本宮為陛下生了一子一女,卻無緣後位,陛下和母後當真是狠心哪。”
晴兒急忙安慰道,“娘娘盡管放寬心,太後娘娘不是說了嗎,貴妃之位遲早是您的!
且不管是誰入主中宮,都是半路來的,也得看咱們宮裏頭的人認不認她、聽不聽話呢…她們年歲尚小,管不得後宮事,無法服眾,那也怨不得旁人。”
張公公也接茬道,“正是呢,娘娘,不管是傅鳴鸞還是符流光中的誰入主中宮,陛下怕是都不會允許她們生下嫡子。”
毓盈妃苦笑一聲,搖頭說,“驃騎大將軍之女不能生下嫡子是真,可尚書令是文臣,生下嫡子卻也沒什麽。”
張公公和晴兒麵麵相覷,不知該如何勸慰。
毓盈妃又說,“罷了,左右多想無益,後位花落誰家,咱們就拭目以待吧。”
…
大將軍府。
符流光在庭院中焦急踱步,時不時看向大門口的方向。
一旁的丫鬟蛾眉跟在她後頭直跺腳,一個不留神竟沒注意到小姐停了下來,直直撞上了符流光的後背,疼的“哎喲”一聲。
符流光叉著腰瞪她:“怎麽了,你家小姐我著急,你也有心事?”
蛾眉揉揉鼻子,趕緊拉過符流光坐下:“奴婢的好小姐呀,您快坐下吧,這都轉了大半天了!”
符流光歎了口氣:“派去尚書府門口打探消息的人呢,怎麽還不迴來?爹爹那邊也沒有新的書信傳來嗎?還有,宮裏可有什麽動靜?”
一連串問題險些把蛾眉砸暈,她唉聲歎氣:“小姐,您消停消停吧,這冰戲會才過去沒幾日,一時半會兒也傳不來什麽消息呀!”
符流光恨恨道:“我就是咽不下那口氣,明明太後很中意我,爹爹可是這次平定北疆最大的功臣。
咱們符家忠心耿耿、一心為國,若是被那傅鳴鸞給越過了去,我...我就不活了!”
蛾眉趕緊拍她後背順氣:“呸呸呸,小姐可不能說這晦氣話!太後娘娘親自賞了您,必定是對您青眼有加。
就算做不成宮妃,咱們也能做個王妃呀,有將軍在,小姐的姻緣絕對是頂頂好的!”
符流光卻不管不顧:“再好又有什麽用?我要的是比她傅鳴鸞好!那個姓傅的從小就瞧不起本小姐是武夫之女、不會舞文弄墨!
那一圈貴小姐也都跟著她排擠我,要不是爹爹這兩年打了不少勝仗,我一輩子都要被她壓一頭...不就是會吟詩作賦嗎?有什麽了不起的?”
她剛說完,外頭跑進來兩個氣喘籲籲的小廝:“大小姐!好消息!”
符流光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別急,氣喘勻了再說,是哪裏來的好消息?宮裏還是爹爹那裏?”
一個小廝笑著鞠躬行禮:“大小姐,是宮裏來的!聽說北疆那邊傳來了八百裏急報,將軍打了勝仗,就要班師迴朝了!”
這個好消息砸的符流光暈頭轉向,她拉著蛾眉的手,激動道:“蛾眉,你聽到了嗎!爹爹又打贏了!
這是不是說明、說明我有望入宮為妃...不,應該是直接當上皇後了!任她傅鳴鸞再如何高貴,我也不差!爹爹還有軍功傍身,豈不是十拿九穩?”
蛾眉也高興得不得了:“小姐,妥了!穩了!奴婢早就聽聞陛下要借此機會立後擇妃,有將軍在,沒人能越過您去!”
...
二月初二,北疆傳來急報,單於豫將左賢王斬殺於馬下,繼任可汗,掌突厥王庭,割地三分之一,同天朝開放互市,友好通商。
明帝大悅,召大軍迴京,同時嘉獎兗州、幽州、肅州三部,以示聖心。
承乾宮。
案上放著幾張畫像,皆是此次征戰中有功之臣家中的女兒,除了符流光外還另有幾人。
幾人容色不俗,明帝卻看著頭痛。宮中嬪妃已然不少,雖遠遠不及前朝,可他登基尚且不到兩年,不必如此心急。
吳德昌見他頭痛,小心上前道,“陛下,奴才倒有一計。”
明帝挑眉,“哦?你說說看。”
吳德昌笑道,“桓郡王殿下府上如今還未有正妃,側妃也差一位,庶妃就更不必說了。
若是陛下無心女色,也可將人嫁入宗室,又或隻封其父,蔭封其子。再不濟,將家中幼女選入宮中做兩位公主殿下的伴讀,那也是極大的恩賞。”
明帝麵露笑意點頭,“不錯,確實是好辦法,朕倒是小瞧了你。”
吳德昌嘿嘿一笑,抓了抓後腦勺,“陛下謬讚,奴才可當不起。”
明帝收斂了神色,又問,“立後人選呢?太後中意傅氏女,你怎麽看?”
吳德昌道,“奴才也覺得有理,傅氏女出身高貴,麵上看著沉穩嫻靜,應是能擔得起賢後大任。
更何況尚書令在朝中始終不偏不倚,若是能因此偏向保皇一派…那對陛下來說也是一番助力。
喬家和聞人氏雖屬清流,卻不掌實權,傅氏自詡當今文人政客之首,與另兩家三足鼎立也可製衡。
傅氏女入主中宮,驃騎大將軍之女符流光可為高位,二人即便都誕下皇子也有益無害。”
這話說得對。
符大將軍不領兵時,驃騎大將軍就隻是武散官虛職,隻有威信並無威脅。文臣之女生下中宮嫡子,賦閑武將之女誕下庶子,都在可控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