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並未離去,入內看了看喬瓊鈺,見她渾身是汗,正在由下人們擦拭身子、換衣物喂藥,柔和了聲音問:“瓊兒辛苦了,現下感覺如何?”
喬瓊鈺一汪眼淚就這麽淌了出來,哽咽道:“妾身很好,能給陛下誕下皇長子是妾身的福氣...陛下掛念著妾身,深夜前來,妾身實在感動。”
明帝輕撫她的臉:“你千辛萬苦為朕生孩子,朕怎能不來?”
他轉頭又對吳德昌道:“傳朕旨意,昭告天下,以先太子太保喬恪孫女之名,封喬氏為妃,賜居儲秀宮主殿。賜號‘宓'',宓,安寧靜默,姿容絕色,諧音同‘福’,朕感念宓妃的福澤,給朕和整個天朝誕下了皇長子。
皇長子賜名‘元禎’。元,始也,首也,天也,亦善亦吉;禎,福也,祥瑞是也。待宓妃和元禎能見風了,便以半幅貴妃儀仗迎入宮中罷。”
饒是做好了心理準備,吳德昌還是吃驚了那麽一瞬,心想這後宮的天從此就要變了。他麵上不顯,畢恭畢敬道:“奴才這就去辦,皇上今日可還要迴宮?”
後頭宓妃掙紮著要從榻上起來,明帝趕緊扶著她又躺了下去:“你才生了孩子,不要亂動,待會兒乳母給元禎喂了奶,朕讓她把孩子抱來給你看看,可好?”
宓妃紅著眼道:“多謝陛下,妾身...臣妾何德何能受此福祿,實在無以為報...”
明帝笑道:“瓊兒這是說的什麽話?若是連皇長子之母都沒這個福氣,還有誰能有?朕已派人去壽康宮稟明母後了,母後亦是此意。”
宓妃臉色微紅,羞道:“臣妾多謝太後恩典,隻是陛下舟車勞頓,明日還要早朝,臣妾今夜也不能服侍陛下,您就隨吳公公迴宮吧。”
明帝“嘖”了一聲:“今晚可趕不走朕,朕就在這陪你,明天早些起來迴宮就是了。”
...
次日早朝。
諸位大臣分成文武兩列從宮門口浩浩蕩蕩走向養心殿,路上卻瞧見明帝鑾駕從中間駛過,雖然心中疑惑,卻個個都駐足行禮,高唿“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上朝——”
明帝昨夜幾乎沒怎麽睡,宓妃產後不宜挪動,被褥更是捂得嚴嚴實實,他不便同床共枕。為表情意之深,他命下人搬來了一個貴妃榻,就這麽和衣而臥,守在宓妃床前湊合了一宿。
明帝在龍椅上坐定,衝下首眾人道:“朕今日有一好消息要告知諸位愛卿。”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大膽的出列問道:“敢問陛下,可是打了勝仗的兗州、幽州二部到京城了?”
明帝笑而不答,對吳德昌道:“宣旨吧。”
“嗻。”吳德昌展開一卷明黃絹綢,朗聲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先太子太保喬恪之孫女喬瓊鈺,名門毓秀...誕育皇長子元禎,仰承皇太後慈諭,因功特進,賜封宓妃,擇日入主儲秀宮。欽此——”
此話一出,像是往沸水裏投了什麽東西似的,滿朝嘩然。
他們對門生遍布天下的喬恪倒是不陌生,可那喬瓊鈺,難道不是幾年前就嫁為人婦了嗎?明帝南巡之時還誅了那揚州知府三族...怎麽她忽然就生下皇長子還封了妃?
明帝見他們反應,冷笑一聲,沉聲道:“諸卿有何意見?”
白老太傅上前一步:“臣恭賀陛下喜得麟兒,皇長子事關國祚,宓妃對社稷有功,乃我天朝之幸事,該當重賞!”
明帝滿意點頭:“太傅所言極是,朕子嗣不豐,幸得上天眷顧終有一子,不希望日後再聽到有人議論宓妃身世,你們可知曉?”
眾人終於齊齊跪拜:“臣知曉,恭賀陛下喜得皇長子!”
...
鍾粹宮。
晴兒一路小跑進來,氣喘籲籲道:“娘娘,不好了,不好了!”
盈昭媛正在陪瑤卿練字,聞言愣住,先叫嬤嬤來將瑤卿帶了下去,然後平緩了一下心情,才深吸一口氣道:“說吧。”
晴兒一臉複雜:“之前莊氏和娘娘說的那位喬夫人,昨夜...昨夜生了。”
盈昭媛猛地睜大眼睛,扶住腰緩緩坐下:“男胎?”
晴兒低聲道:“迴娘娘,正是...陛下昨夜出宮,今早直接從皇莊前來上朝,當堂命吳公公宣了聖旨,以誕育皇長子為由封她為宓妃,擇日用半幅貴妃儀仗迎入儲秀宮...皇長子賜名元禎。”
盈昭媛手指不由自主抓緊了桌角,咬牙道:“怎會如此?陛下十月初方到揚州,按理說她應該八月生產才是,怎會悄無聲息便生下了皇長子!”
晴兒拿來一旁的扇子給盈昭媛扇風,另一宮女奉上一盞溫熱茶,企圖讓她冷靜。
“奴婢方才特意去找承乾宮的人打聽了,他們嘴嚴得很,奴婢求了半晌才得一句‘好像是摔了一跤,早產了’。”
盈昭媛咽下一口茶水,冷哼道:“笑話!九個月的婦人怎麽可能那麽不顧忌身子,還摔了一跤?本宮看她就是想搶在前頭生下皇長子,故意為之!”
晴兒很是認同:“奴婢覺得娘娘說得有理。”
盈昭媛深深閉上了眼,半晌歎了口氣,問:“朝堂上無人質疑喬氏身份嗎?她一介罪臣之妻入宮為妃,合該受天下人攻訐才是。”
晴兒搖頭:“奴婢聽聞諸位大臣們都以皇嗣為重,未曾如何掃陛下的興。”
“好啊,好。本宮本覺得若是生下了皇長子,諒那喬氏再如何狐媚子,本宮也不同她計較。沒想到她竟是機關算盡,讓本宮的孩兒屈居第二!”
殿內幾人見主子氣得狠了,連忙上去撫背寬慰:“娘娘千萬別氣壞了身子,咱們的小皇子不日也要出世了,娘娘千金鳳體,乃聞人氏之後、太後族親、長公主之母,那喬氏無論如何也是越不過娘娘去的。”
盈昭媛輕撫腹部,輕笑一聲:“嗬,等她入宮,本宮倒要看看這大名鼎鼎的宓妃是個什麽角色。”
“娘娘說的是,不管怎樣,那宓妃總是不及娘娘在陛下心中的分量的。”
喬瓊鈺一汪眼淚就這麽淌了出來,哽咽道:“妾身很好,能給陛下誕下皇長子是妾身的福氣...陛下掛念著妾身,深夜前來,妾身實在感動。”
明帝輕撫她的臉:“你千辛萬苦為朕生孩子,朕怎能不來?”
他轉頭又對吳德昌道:“傳朕旨意,昭告天下,以先太子太保喬恪孫女之名,封喬氏為妃,賜居儲秀宮主殿。賜號‘宓'',宓,安寧靜默,姿容絕色,諧音同‘福’,朕感念宓妃的福澤,給朕和整個天朝誕下了皇長子。
皇長子賜名‘元禎’。元,始也,首也,天也,亦善亦吉;禎,福也,祥瑞是也。待宓妃和元禎能見風了,便以半幅貴妃儀仗迎入宮中罷。”
饒是做好了心理準備,吳德昌還是吃驚了那麽一瞬,心想這後宮的天從此就要變了。他麵上不顯,畢恭畢敬道:“奴才這就去辦,皇上今日可還要迴宮?”
後頭宓妃掙紮著要從榻上起來,明帝趕緊扶著她又躺了下去:“你才生了孩子,不要亂動,待會兒乳母給元禎喂了奶,朕讓她把孩子抱來給你看看,可好?”
宓妃紅著眼道:“多謝陛下,妾身...臣妾何德何能受此福祿,實在無以為報...”
明帝笑道:“瓊兒這是說的什麽話?若是連皇長子之母都沒這個福氣,還有誰能有?朕已派人去壽康宮稟明母後了,母後亦是此意。”
宓妃臉色微紅,羞道:“臣妾多謝太後恩典,隻是陛下舟車勞頓,明日還要早朝,臣妾今夜也不能服侍陛下,您就隨吳公公迴宮吧。”
明帝“嘖”了一聲:“今晚可趕不走朕,朕就在這陪你,明天早些起來迴宮就是了。”
...
次日早朝。
諸位大臣分成文武兩列從宮門口浩浩蕩蕩走向養心殿,路上卻瞧見明帝鑾駕從中間駛過,雖然心中疑惑,卻個個都駐足行禮,高唿“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上朝——”
明帝昨夜幾乎沒怎麽睡,宓妃產後不宜挪動,被褥更是捂得嚴嚴實實,他不便同床共枕。為表情意之深,他命下人搬來了一個貴妃榻,就這麽和衣而臥,守在宓妃床前湊合了一宿。
明帝在龍椅上坐定,衝下首眾人道:“朕今日有一好消息要告知諸位愛卿。”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大膽的出列問道:“敢問陛下,可是打了勝仗的兗州、幽州二部到京城了?”
明帝笑而不答,對吳德昌道:“宣旨吧。”
“嗻。”吳德昌展開一卷明黃絹綢,朗聲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先太子太保喬恪之孫女喬瓊鈺,名門毓秀...誕育皇長子元禎,仰承皇太後慈諭,因功特進,賜封宓妃,擇日入主儲秀宮。欽此——”
此話一出,像是往沸水裏投了什麽東西似的,滿朝嘩然。
他們對門生遍布天下的喬恪倒是不陌生,可那喬瓊鈺,難道不是幾年前就嫁為人婦了嗎?明帝南巡之時還誅了那揚州知府三族...怎麽她忽然就生下皇長子還封了妃?
明帝見他們反應,冷笑一聲,沉聲道:“諸卿有何意見?”
白老太傅上前一步:“臣恭賀陛下喜得麟兒,皇長子事關國祚,宓妃對社稷有功,乃我天朝之幸事,該當重賞!”
明帝滿意點頭:“太傅所言極是,朕子嗣不豐,幸得上天眷顧終有一子,不希望日後再聽到有人議論宓妃身世,你們可知曉?”
眾人終於齊齊跪拜:“臣知曉,恭賀陛下喜得皇長子!”
...
鍾粹宮。
晴兒一路小跑進來,氣喘籲籲道:“娘娘,不好了,不好了!”
盈昭媛正在陪瑤卿練字,聞言愣住,先叫嬤嬤來將瑤卿帶了下去,然後平緩了一下心情,才深吸一口氣道:“說吧。”
晴兒一臉複雜:“之前莊氏和娘娘說的那位喬夫人,昨夜...昨夜生了。”
盈昭媛猛地睜大眼睛,扶住腰緩緩坐下:“男胎?”
晴兒低聲道:“迴娘娘,正是...陛下昨夜出宮,今早直接從皇莊前來上朝,當堂命吳公公宣了聖旨,以誕育皇長子為由封她為宓妃,擇日用半幅貴妃儀仗迎入儲秀宮...皇長子賜名元禎。”
盈昭媛手指不由自主抓緊了桌角,咬牙道:“怎會如此?陛下十月初方到揚州,按理說她應該八月生產才是,怎會悄無聲息便生下了皇長子!”
晴兒拿來一旁的扇子給盈昭媛扇風,另一宮女奉上一盞溫熱茶,企圖讓她冷靜。
“奴婢方才特意去找承乾宮的人打聽了,他們嘴嚴得很,奴婢求了半晌才得一句‘好像是摔了一跤,早產了’。”
盈昭媛咽下一口茶水,冷哼道:“笑話!九個月的婦人怎麽可能那麽不顧忌身子,還摔了一跤?本宮看她就是想搶在前頭生下皇長子,故意為之!”
晴兒很是認同:“奴婢覺得娘娘說得有理。”
盈昭媛深深閉上了眼,半晌歎了口氣,問:“朝堂上無人質疑喬氏身份嗎?她一介罪臣之妻入宮為妃,合該受天下人攻訐才是。”
晴兒搖頭:“奴婢聽聞諸位大臣們都以皇嗣為重,未曾如何掃陛下的興。”
“好啊,好。本宮本覺得若是生下了皇長子,諒那喬氏再如何狐媚子,本宮也不同她計較。沒想到她竟是機關算盡,讓本宮的孩兒屈居第二!”
殿內幾人見主子氣得狠了,連忙上去撫背寬慰:“娘娘千萬別氣壞了身子,咱們的小皇子不日也要出世了,娘娘千金鳳體,乃聞人氏之後、太後族親、長公主之母,那喬氏無論如何也是越不過娘娘去的。”
盈昭媛輕撫腹部,輕笑一聲:“嗬,等她入宮,本宮倒要看看這大名鼎鼎的宓妃是個什麽角色。”
“娘娘說的是,不管怎樣,那宓妃總是不及娘娘在陛下心中的分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