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嘉華二公主的生辰就要到了,明帝早已吩咐行宮上下大辦一場,還特意提前安排了紫禁城中的樂姬舞姬前來獻藝慶賀。
傍晚,太陽落山,天色漸暗,行宮裏卻一片張燈結彩,其中以清輝殿的燈火最甚。
清輝殿乃是行宮舉辦宴會之所,此時被數盞明燈照耀的金碧輝煌、恍如白日。麵容喜慶的宮女們魚貫而入,穿梭在桌台之間添茶奉菜。
因著不比紫禁城人多,行宮裏唯有明帝、兩位公主和九位嬪妃,今日全部盛裝出席。明帝和嬪妃們早早便落了座,瑤卿就坐在明帝左下首的位置。
“嘉華公主到——”
明帝坐在上首,看著自己的二女兒緩步而來,稚嫩的臉龐上多了一絲與年齡不符的端莊,學著大人模樣鄭重其事走到明帝下方,跪拜道,“兒臣嘉華參見父皇,祝父皇萬壽無疆!”
明帝連忙示意吳德昌將她扶起,“好孩子,今日是你的生辰,不必多禮,快快上座。”
嘉華於是在明帝右下首坐下。
明帝拍了拍手:“開宴吧,今日沒有外人,算是家宴,大家都不必拘束。”
話音剛落,下方的洛嬪款款起身,走到大殿中間遙遙行了一禮,聲如鶯啼:“臣妾特命人尋了對梅花琉璃釵,祝二公主平安喜樂,康健無憂!”
“好,你有心了。”明帝笑意擴大幾分。
嘉華也起身行了平禮,脆生生道:“多謝洛嬪,我很喜歡。”
接著,其他嬪妃也不甘示弱,紛紛獻上賀禮,場麵一時間熱鬧起來。
待眾人落座,明帝又道:“宣舞姬、樂姬!”
“宣舞姬、樂姬上殿——”
一行盛裝打扮的年輕女子緩緩入殿,個個皆是胭脂微紅,朱唇輕點,水紅色輕衫罩體,手腕、腳腕上的銀鈴鐺隨著每一個動作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琵琶和琴聲響起,眾人隨著樂曲翩翩起舞,別有一番動人的風姿。
有一清音自舞台中央傳來,宛如天籟一般。明帝抬眸望去,隻見一女子眉眼間秋波盈盈,粉唇輕啟間餘音繞梁,當真是肌膚賽雪、皎皎不可方物。
一曲終了,幾人退下,梨園戲班複又粉墨登場。
明帝看了眼一旁的吳德昌,吳德昌心領神會,悄悄退下將方才幾人留在了偏殿候著。
下手幾個油頭粉麵的戲子咿咿呀呀唱著,明帝隻覺甚是無趣,好不容易熬過一會兒,後頭又是雜耍藝人。明帝往下一看,兩個女兒倒是看得津津有味,他便也認真欣賞起來。
終於,夜半時分,宴席結束,明帝命人將兩個女兒帶迴清漪堂後也帶頭離開了。
吳德昌上前低語:“陛下,方才那幾人如今正在偏殿候著,可要傳召?”
明帝飲了些酒,正需佳人作陪,“叫她們去乾清殿吧。”
...
乾清殿內,明帝更了衣走出屏風,外間跪著一排雲鬢高綰、粉麵含春的美人,他問:“方才唱曲兒的是哪個,站上前來。”
一個我見猶憐的女子微微抬頭,走到了明帝跟前,明帝伸手挑起她的下巴,“你是宮中新來的樂姬?朕好像從未見過。”
“迴陛下,妾是教坊司罪奴,今日有樂姬身體不適,命奴前來頂替。”
“哦?”明帝揮手讓其他人都退了下去:“跟朕好好說說,你是犯了何罪被充入教坊司的?”
明帝心中清楚,宮中樂姬數不勝數,若有人不能前來,旁人自會頂上,無論何時也輪不到一介教坊司罪奴來替。
教坊司說難聽些便是官家青樓。官宦獲罪,女眷皆充入此處,對外說清倌賣藝不賣身,實則這些一無所有的女子根本無法抵抗達官貴人的心血來潮。
那女子柔柔跪下,一雙明眸微紅,泫然欲泣,不自覺間惹人心生憐惜:“奴本是七品門下省錄事葉青之女,今年年初天花肆虐,父親病逝,母親被父親昔日政敵人淩辱自盡。
奴和小妹被族親從家中趕了出去,流落街頭,幸得坊主相救,得以苟活於世,奴一心想為父母報仇,前幾日便尋得機會混入了樂姬隊伍,隻求陛下能注意到奴,奴才有機會伸冤訴苦...”
明帝揉了揉眉心,不是他冷血,而是天底下這樣的事多了去了,難不成每一個都要混入皇宮引起他的注意然後達成目的?
但眼前女子實在容色姝麗,歌藝超絕,於是他問:“可有報官?”
“有,可那人身份比奴一介弱女子高貴得多,官府看奴隻身一人無依無靠,不願得罪權貴,便將奴趕了出去...”
“吳德昌。”明帝打斷她,“將其他人都帶下去吧。”
待眾人都走幹淨,明帝眼神微暗朝那女子看去,“你應當知道朕雖是皇帝,天底下的事卻是管不完的。”
那女子倉皇往前爬了幾步抱住明帝大腿,“奴都明白!隻要陛下願意為奴的父母做主,奴願意一輩子當牛做馬伺候陛下!”
明帝勾了勾唇,“在教坊司待過了,想必確實是會伺候人的。”
女子盈盈下拜,“陛下,奴雖入了煙花之地,卻仍是清白之身,從今往後,奴的身子和賤命都隻屬於陛下。”
…
“陛下,陛下不好了!”一個小太監快步走了進來,不敢抬頭看垂下了紗帳的龍榻,“陛下,奴才有事稟報。”
帳內,那女奴正十分青澀地在明帝上方,聞言就要翻身下去,明帝將其摁住,氣息平穩迴道,“說。”
“陛下,蘭嬪小主方才在寢殿昏厥,醒來後小主隻要一看見月光,或是置身於月光之下,便會...便像變了個人似的,比從前發病時還要邪門,張院判也束手無策。”
“邪門?”明帝眯了眯眼:“去宮裏請欽天監的人來,封鎖清和齋,命禁軍嚴查清和齋這幾日的人、物出入,有結果再來告訴朕。”
“奴才嗻!”
明帝並未去看蘭嬪,乾清殿內的奴兒顯然更為勾人。
“你叫什麽,年歲幾何?”
“奴嗯~今歲十七了…請陛下賜名…”
“以後你就叫孌奴,明日自會有人帶你去京中府衙。以後不必再迴教坊司,遷入宮中舞樂司,專為朕獻藝可好?”
“多謝陛下,奴…感激不盡!”
傍晚,太陽落山,天色漸暗,行宮裏卻一片張燈結彩,其中以清輝殿的燈火最甚。
清輝殿乃是行宮舉辦宴會之所,此時被數盞明燈照耀的金碧輝煌、恍如白日。麵容喜慶的宮女們魚貫而入,穿梭在桌台之間添茶奉菜。
因著不比紫禁城人多,行宮裏唯有明帝、兩位公主和九位嬪妃,今日全部盛裝出席。明帝和嬪妃們早早便落了座,瑤卿就坐在明帝左下首的位置。
“嘉華公主到——”
明帝坐在上首,看著自己的二女兒緩步而來,稚嫩的臉龐上多了一絲與年齡不符的端莊,學著大人模樣鄭重其事走到明帝下方,跪拜道,“兒臣嘉華參見父皇,祝父皇萬壽無疆!”
明帝連忙示意吳德昌將她扶起,“好孩子,今日是你的生辰,不必多禮,快快上座。”
嘉華於是在明帝右下首坐下。
明帝拍了拍手:“開宴吧,今日沒有外人,算是家宴,大家都不必拘束。”
話音剛落,下方的洛嬪款款起身,走到大殿中間遙遙行了一禮,聲如鶯啼:“臣妾特命人尋了對梅花琉璃釵,祝二公主平安喜樂,康健無憂!”
“好,你有心了。”明帝笑意擴大幾分。
嘉華也起身行了平禮,脆生生道:“多謝洛嬪,我很喜歡。”
接著,其他嬪妃也不甘示弱,紛紛獻上賀禮,場麵一時間熱鬧起來。
待眾人落座,明帝又道:“宣舞姬、樂姬!”
“宣舞姬、樂姬上殿——”
一行盛裝打扮的年輕女子緩緩入殿,個個皆是胭脂微紅,朱唇輕點,水紅色輕衫罩體,手腕、腳腕上的銀鈴鐺隨著每一個動作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琵琶和琴聲響起,眾人隨著樂曲翩翩起舞,別有一番動人的風姿。
有一清音自舞台中央傳來,宛如天籟一般。明帝抬眸望去,隻見一女子眉眼間秋波盈盈,粉唇輕啟間餘音繞梁,當真是肌膚賽雪、皎皎不可方物。
一曲終了,幾人退下,梨園戲班複又粉墨登場。
明帝看了眼一旁的吳德昌,吳德昌心領神會,悄悄退下將方才幾人留在了偏殿候著。
下手幾個油頭粉麵的戲子咿咿呀呀唱著,明帝隻覺甚是無趣,好不容易熬過一會兒,後頭又是雜耍藝人。明帝往下一看,兩個女兒倒是看得津津有味,他便也認真欣賞起來。
終於,夜半時分,宴席結束,明帝命人將兩個女兒帶迴清漪堂後也帶頭離開了。
吳德昌上前低語:“陛下,方才那幾人如今正在偏殿候著,可要傳召?”
明帝飲了些酒,正需佳人作陪,“叫她們去乾清殿吧。”
...
乾清殿內,明帝更了衣走出屏風,外間跪著一排雲鬢高綰、粉麵含春的美人,他問:“方才唱曲兒的是哪個,站上前來。”
一個我見猶憐的女子微微抬頭,走到了明帝跟前,明帝伸手挑起她的下巴,“你是宮中新來的樂姬?朕好像從未見過。”
“迴陛下,妾是教坊司罪奴,今日有樂姬身體不適,命奴前來頂替。”
“哦?”明帝揮手讓其他人都退了下去:“跟朕好好說說,你是犯了何罪被充入教坊司的?”
明帝心中清楚,宮中樂姬數不勝數,若有人不能前來,旁人自會頂上,無論何時也輪不到一介教坊司罪奴來替。
教坊司說難聽些便是官家青樓。官宦獲罪,女眷皆充入此處,對外說清倌賣藝不賣身,實則這些一無所有的女子根本無法抵抗達官貴人的心血來潮。
那女子柔柔跪下,一雙明眸微紅,泫然欲泣,不自覺間惹人心生憐惜:“奴本是七品門下省錄事葉青之女,今年年初天花肆虐,父親病逝,母親被父親昔日政敵人淩辱自盡。
奴和小妹被族親從家中趕了出去,流落街頭,幸得坊主相救,得以苟活於世,奴一心想為父母報仇,前幾日便尋得機會混入了樂姬隊伍,隻求陛下能注意到奴,奴才有機會伸冤訴苦...”
明帝揉了揉眉心,不是他冷血,而是天底下這樣的事多了去了,難不成每一個都要混入皇宮引起他的注意然後達成目的?
但眼前女子實在容色姝麗,歌藝超絕,於是他問:“可有報官?”
“有,可那人身份比奴一介弱女子高貴得多,官府看奴隻身一人無依無靠,不願得罪權貴,便將奴趕了出去...”
“吳德昌。”明帝打斷她,“將其他人都帶下去吧。”
待眾人都走幹淨,明帝眼神微暗朝那女子看去,“你應當知道朕雖是皇帝,天底下的事卻是管不完的。”
那女子倉皇往前爬了幾步抱住明帝大腿,“奴都明白!隻要陛下願意為奴的父母做主,奴願意一輩子當牛做馬伺候陛下!”
明帝勾了勾唇,“在教坊司待過了,想必確實是會伺候人的。”
女子盈盈下拜,“陛下,奴雖入了煙花之地,卻仍是清白之身,從今往後,奴的身子和賤命都隻屬於陛下。”
…
“陛下,陛下不好了!”一個小太監快步走了進來,不敢抬頭看垂下了紗帳的龍榻,“陛下,奴才有事稟報。”
帳內,那女奴正十分青澀地在明帝上方,聞言就要翻身下去,明帝將其摁住,氣息平穩迴道,“說。”
“陛下,蘭嬪小主方才在寢殿昏厥,醒來後小主隻要一看見月光,或是置身於月光之下,便會...便像變了個人似的,比從前發病時還要邪門,張院判也束手無策。”
“邪門?”明帝眯了眯眼:“去宮裏請欽天監的人來,封鎖清和齋,命禁軍嚴查清和齋這幾日的人、物出入,有結果再來告訴朕。”
“奴才嗻!”
明帝並未去看蘭嬪,乾清殿內的奴兒顯然更為勾人。
“你叫什麽,年歲幾何?”
“奴嗯~今歲十七了…請陛下賜名…”
“以後你就叫孌奴,明日自會有人帶你去京中府衙。以後不必再迴教坊司,遷入宮中舞樂司,專為朕獻藝可好?”
“多謝陛下,奴…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