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張店來的那個?!”
“這次你帶糖來了嗎?!”
“你咋一點也沒長呢?!”
待魏小佑捧著鮮花,抬腳邁步準備向新娘子韓諾的閨房走時,麵前一下子伸過一張臉直勾勾的盯著魏小佑連續問道。
魏小佑知道這是韓諾的三姑姑,也是可憐人,有些魔怔。原因是其孩子三歲時出車禍死掉,受了刺激,便成了今天這個模樣。後來被其婆家人嫌棄,和其離婚,韓諾的爺爺奶奶便將她接了迴來。平日裏總是瘋瘋癲癲,整天在村裏各家各戶的串門,有覺得她可憐的,便不和她一般見識,隻是善意的將她從家裏轟出去。而有的人家覺得她就是個瘋婆娘,會很厭惡且惡毒的謾罵著將她趕出家門。尤其是村裏的孩子看到她,總是跟在她身後拿石子或者土塊扔她、砸她,並起哄的喊她:“瘋婆子瘋又顛,抱著磚頭叫小天(她死去的孩子小名叫小天)”。而在自家她也是如此,常常用自己的一件衣服包上一塊磚頭抱在懷裏唱兒歌。但唯獨對韓諾青眼有加,每每看到韓諾,總是安靜的跟在她身後,不是幫著拎包就是伸手拍打韓諾衣服上的灰塵和草屑,而韓諾對她這個三姑姑也從來都是和顏悅色,給她買衣服,買鞋,買吃的零食等等。
記得第一次去韓諾家的時候,在韓諾給她說這是自己的男朋友之後,但當時韓諾沒有她就圍在魏小佑的身邊,審視著魏小佑,一遍又一遍的問:
“你叫什麽名字?”
“我叫魏小佑。”魏小佑迴答道。
“你家是哪裏的?”
“我家是張店的。”魏小佑迴答道。
“你有多高?”
“我一米六五。”魏小佑迴答道。
“你咋這麽矮?”
“……”魏小佑閉口不答。
“你咋這麽矮?你咋不說話呢?”
魏小佑覺得這個女的咋這樣問話呢?於是便找個借口躲開,來到韓諾麵前給她說了,“剛剛有個女的,像是瘋子一樣,總是問我一些前言不搭後語的話!她是誰啊?是你家的什麽親戚?”
“哈哈”韓諾聽了,哈哈笑了起來,隨即便給魏小佑說:“她是我三姑姑,是因為……”
待韓諾給魏小佑講清楚了她這個苦命的三姑姑的故事後,魏小佑也覺得她的確真的是十分可憐,於是也就沒有和她一般見識,並且也不厭其煩的迴答她天上一句地下一句的問話,這也讓韓諾的這位瘋癲的三姑姑格外喜歡和魏小佑“聊天”。
所以,在後來,魏小佑每次去韓諾家,遇到她這位三姑姑時,不再厭煩,而是盡量躲開她,有時候,實在是躲不開,也會敷衍著一遍又一遍的迴答她不著邊際的問話。就連韓諾的父母,魏小佑的嶽父母都很滿意魏小佑的善良和好脾氣。包括經常欺負韓諾家沒有男孩的大爺大娘家的人也在村裏說起過,韓諾真是找了一個很懂事的男朋友。
在農村,如果家裏沒有男孩子,就會被那些家裏有男孩子的人家諷刺為“絕戶” 。
“絕戶”一詞,是指無後嗣的人家 ,意思是一個家庭沒有男性子嗣,特別是沒有兒子來繼承家業或家族血脈。在古代,由於傳統封建觀念的影響,人們普遍認為隻有男孩才能傳宗接代,因此將沒有男孩的家庭稱為“絕戶”。這種叫法和稱唿,尤其是從本家人嘴裏說出這個詞,更帶有強烈的歧視和惡毒的攻擊性及其貶義。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絕戶”這個詞的看法也在逐漸變化。過去,這個詞可能帶有貶義,但現在已經被廣泛接受,更多地被看作是一種客觀描述,而非對個人或家庭的詛咒。
而韓諾的大爺大娘家有兩個兒子一個閨女,覺得韓諾父親這一支,沒有男孩傳宗接代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或者牽扯到家庭利益,像是宅基地占地大小多少等,總會有意無意的多吃多占,多拿多要,一旦滿足不了或者韓諾的父親反駁時,便會將“絕戶”一詞掛在嘴邊,不是指桑罵槐就是含沙射影的說三道四,更甚者在村裏眾人麵前編排韓諾家的各種不是或者一些上不得台麵的謠言。
這讓韓諾的父母很是無奈,一是因為他們本就是自己的親大哥大嫂,於情於理,自己也不能尊重他們;二是自家也是真的沒有男孩撐腰,覺得在村裏眾人眼中的確是“絕戶”。
所以,自韓諾姐妹二人成人以來至今,韓諾的父母在其大哥大嫂麵前忍氣吞聲,處處遷就忍讓,一直從未當麵爭個高低或挺起胸膛過。
記得,有一次,魏小佑和韓諾迴她家過中秋節,中午,魏小佑喝過茶水去院內西南角茅房小解,剛剛走進去,還未脫褲子,在韓諾家上坡居住的大娘,將一盆泔水便瞞過院牆潑了過來,正好將魏小佑當頭澆下,淋個落湯雞。
氣憤不過的魏小佑當場就急眼了,轉身出來便找了過去,逮著韓諾的大娘便是一頓輸出,既指責她毫無公德,惡意有心肮髒別人;又斥責她為老不尊,對待自家親戚竟然沒有一點的長者風範。也可能是韓諾的大娘是真的沒有想到魏小佑這個城裏人不好欺負,就是從屋裏出來準備助陣的大爺,也沒有想到自己弟弟家的準女婿魏小佑竟然是一個根本不懼怕的人,一時間,他們一家人都沒有敢對魏小佑發飆,魏小佑站在他們家的院子裏大聲的嗬斥著,非要他們道歉,否則就不算完。韓諾的父母也在稍後便趕了過來,將魏小佑勸了迴去。
迴到自家院裏,韓諾的媽媽滿臉高興的說,“還真是一個女婿半個兒,有兒子撐腰長臉就是解氣,媽這就給你殺雞燉雞吃。”韓諾的爸爸雖然沒有說什麽話,但從麵色表情上來看,心裏也是高興的,自豪的,中午吃飯時,特意和魏小佑多喝了幾杯酒,說:“出門在外,不主動惹事,但也不要怕事,占理不強理,責任敢擔當!”
後來,還是韓諾學給魏小佑聽的:“看著老二家的那個城裏的二女婿個頭不高,文質彬彬的一個小人兒,一點也不好惹,都敢和我叫板。”韓諾說這是她大爺在村裏和別人說起大娘潑了魏小佑一身泔水這事時講的。
也就從那次以後,韓諾家的大爺大娘再也沒有找過韓諾家的麻煩,更不再像以前一樣隨意瞞過牆頭潑泔水了。韓諾她媽媽說,這都是小魏的功勞,僅一次上門指責,就鎮住他們家了,這讓你爸在村裏走路都覺得能挺胸抬頭了,人家都說老韓找了個在城裏就很厲害的女婿了。魏小佑聽了隻是嘿嘿的直笑,沒想到自己因為一盆泔水,竟然成就了在嶽父母村裏的“惡名——來自張店城裏的厲害人。”
等魏小佑準備再次迴答有魔怔症的三姑姑問話的時候,韓玲走過來,將三姑姑拉到一邊,說:“三姑,您趕緊讓開,讓小魏進去給小諾諾穿上鞋,蓋上紅蓋頭,好接親走哩,否則就會耽誤了時辰啦!”
“哦,哦,去穿鞋,蓋蓋頭,接親走,有時辰。”三姑姑聽了韓玲的話,嘴裏嚷嚷著,跟韓玲站到一邊去,指著魏小佑道:“你進去吧,記得帶喜糖給我吃。”
“三姑姑,真聽話,待會給你一大把喜糖吃。”魏小佑笑著迴答著三姑姑。
來到韓諾的閨房,魏小佑看見正擁著描龍繡鳳的大紅被圍坐在床上,已經穿上了潔白婚紗的韓諾,美的一塌糊塗。新娘的頭飾下,嫣紅嬌羞、美目黛眉的麵容,期待的看著魏小佑。
魏小佑趕緊上前,將手捧著的鮮花遞到韓諾手裏,開始在屋裏尋找被伴娘藏起的新娘的鞋,一起來接親的魏小佑的夥伴們也都幫著找,一時間,新娘閨房裏歡聲笑語,嬉笑嗔怪鬧成一團。
在淄博本地的結婚習俗中,接親時,新郎要給新娘穿鞋,有多重寓意:在民間,鞋子被認為是“辟邪”的象征,因為“鞋”與“邪”同音,且鞋子總是成對出現,寓意著成雙成對的美好願望。並且,新郎在找到新娘的閨蜜伴娘們藏起來的婚鞋後,小心翼翼地為她穿上,充滿了對新娘的欣賞和關愛,象征著新郎對新娘的珍視和願意為她付出一切的態度。
而在一些其他地方,新郎給新娘穿鞋還寓意著驅邪。新郎通過尋找婚鞋的過程,表示他將新娘的幸福牢牢把握在手中,無論未來遇到什麽困難,他都會守護新娘,為她帶來幸福。同時,也喻示新郎願意為新娘屈膝穿鞋,說明他重視新娘,以後會好好對待她。
嬉笑打鬧中,魏小佑在接親夥伴們的幫助下找出了韓諾的婚鞋,蹲下身子給其穿上後,還要在喂韓諾吃餃子,也就出閣飯。在北方,新娘出閣時,吃餃子主要有兩個寓意,一個是生子,一個是融洽。中國人講究多子多福,女兒出嫁時吃餃子,寓意能夠早日得“驕子”,希望女兒到婆家後,能夠順利地生兒育女、延續香火,表達了對女兒的美好祝福。
再者,新郎來迎娶新娘,本身就是一個交接儀式,吃餃子就意味著女方父母把新娘托付給了新郎,希望他們出門發財平安吉祥的寓意。當然,也有的地方是新郎喂新娘吃麵條的,因為麵條很長,代表長久、長壽的意思,希望兩人生活能夠順順利利,長長久久,能夠攜手相伴到老。
在尋找新娘的婚鞋和吃餃子或者麵條的時候,新娘家還要招待隨新郎一起來接親的人吃一頓飯的程序,說是吃飯,也隻是一個象征性的招待習俗。即便是習俗,韓諾的父母也是經過精心準備的,標準的博山四四席台麵,不管接親的人吃的多和少,煙酒糖茶和魚肉雞蝦以及瓜果梨桃等等準備的一應俱全,這讓隨魏小佑來接親的人倍有好感,“你丈母爺家真是講究人,對你是真的滿意和認可,咱們也是多次參加過別的朋友們結婚接親的事,你老婆家辦的席麵是最全最高最好的。”
走完穿婚鞋,吃出閣飯,待親席的程序後,就是照相,先是魏小佑和嶽父嶽母、韓玲韓諾的全家福,再就是韓諾家所有親戚以及同輩、小輩分別的照相。
這時候,隨接親隊伍一起來的一個主事人,魏小佑的叔叔輩,找到韓諾的爸爸說:“親家,咱們要趕吉日吉時,該準備動身起轎了。”意思就是說,為了趕婚禮的時辰,該讓娘娘子出門上轎了。
韓諾的父親趕緊應聲道:“好好,那就不留貴客了。”隨後便安排家裏人於院內和大門外點燃了送客火鞭。本來按照一般的安排,放一掛火鞭就可以了,但韓諾的爸爸執意安排了院內門外兩掛,以表明自己對這門親事的看重和滿意。
“霹靂啪啦”的鞭炮聲中,有人便高聲的喊道:“新娘子上轎了。”
還有人跟著起哄,“新郎抱著新娘上轎,新郎抱著新娘上轎。”
要知道,韓諾本就比魏小佑個頭高,魏小佑抱著韓諾出來上婚車的話,肯定會鬧笑話的。而且,韓諾早就和魏小佑說過,到時候不會讓魏小佑難堪的,所以,在聽到有人吆喝“新郎抱著新娘上轎”時,韓諾二話不說,提起婚紗便從屋裏跑出來,向著大門外的婚車跑去。
看到這個場景,大夥都善意的哈哈大笑起來,而大夥也同時都跟著跑向大門外的婚車。
魏小佑站在接親婚車車隊的頭車旁,沒有上車,而是轉身看向也跟著接親的人走出來,站在大門口的嶽父嶽母,深情的叫道:“爸媽,我們走了。”
“走吧!別誤了時辰,路上注意安全!”嶽母眼裏含著淚,強忍著,沒有讓淚珠滴落,揮揮手,有些哽咽的叮囑道。
嶽父沒有說話,神情有些落寞,聽了魏小佑的話,隻是強自擠出一絲笑意,揮了一下手,衝魏小佑點點頭。
韓諾的姐姐韓玲挽著嶽母的胳膊,並肩而立,眼裏同樣含著熱淚,隻是緊緊的盯著魏小佑身邊婚車內的韓諾,抿著嘴,始終沒有說話。
這時候,婚車內的韓諾按下車窗,衝著爸媽和姐姐說道:“爸,媽,俺走了,您二老多保重,姐,你要照顧好咱爸媽!”話音未落,一直強忍著的淚再也止不住的順著臉頰滑落。
“諾諾,別哭,妝要花了,放心吧!”韓玲看似說的堅強,但魏小佑看得見,她這個姐姐滿是對已經坐上婚車的妹妹的不舍,而又覺得不能在妹妹大喜的日子裏掉淚,說完便扭過了頭,不再看婚車裏的韓諾。
始終神情堅強的嶽父,依舊沒有說話,但眼裏噙著的淚卻再也沒有忍住。而嶽母已經抬起手擦拭了一下臉頰的淚,也同樣沒有說話,隻是揮手示意魏小佑趕緊上車。
魏小佑知道,作為送閨女出嫁的嶽父母一家人來說,最為難過的或許不是嶽母和韓玲,而應是自己這個不善言辭,麵冷心熱的嶽父,因為,是自己這個女婿將他視為珍寶的小棉襖給“騙”走了……
“嘭……咚……”兩箱連環的二踢腳衝天炮聲中,魏小佑坐上婚車車隊的頭車緩緩的從韓諾家的門口向南萬山峪村的村口開去。
在張店的家中,正有一場屬於魏小佑的婚禮,即將開啟!
而此刻,太陽也正巧突破晨霧,已經緩緩的升起。
“這次你帶糖來了嗎?!”
“你咋一點也沒長呢?!”
待魏小佑捧著鮮花,抬腳邁步準備向新娘子韓諾的閨房走時,麵前一下子伸過一張臉直勾勾的盯著魏小佑連續問道。
魏小佑知道這是韓諾的三姑姑,也是可憐人,有些魔怔。原因是其孩子三歲時出車禍死掉,受了刺激,便成了今天這個模樣。後來被其婆家人嫌棄,和其離婚,韓諾的爺爺奶奶便將她接了迴來。平日裏總是瘋瘋癲癲,整天在村裏各家各戶的串門,有覺得她可憐的,便不和她一般見識,隻是善意的將她從家裏轟出去。而有的人家覺得她就是個瘋婆娘,會很厭惡且惡毒的謾罵著將她趕出家門。尤其是村裏的孩子看到她,總是跟在她身後拿石子或者土塊扔她、砸她,並起哄的喊她:“瘋婆子瘋又顛,抱著磚頭叫小天(她死去的孩子小名叫小天)”。而在自家她也是如此,常常用自己的一件衣服包上一塊磚頭抱在懷裏唱兒歌。但唯獨對韓諾青眼有加,每每看到韓諾,總是安靜的跟在她身後,不是幫著拎包就是伸手拍打韓諾衣服上的灰塵和草屑,而韓諾對她這個三姑姑也從來都是和顏悅色,給她買衣服,買鞋,買吃的零食等等。
記得第一次去韓諾家的時候,在韓諾給她說這是自己的男朋友之後,但當時韓諾沒有她就圍在魏小佑的身邊,審視著魏小佑,一遍又一遍的問:
“你叫什麽名字?”
“我叫魏小佑。”魏小佑迴答道。
“你家是哪裏的?”
“我家是張店的。”魏小佑迴答道。
“你有多高?”
“我一米六五。”魏小佑迴答道。
“你咋這麽矮?”
“……”魏小佑閉口不答。
“你咋這麽矮?你咋不說話呢?”
魏小佑覺得這個女的咋這樣問話呢?於是便找個借口躲開,來到韓諾麵前給她說了,“剛剛有個女的,像是瘋子一樣,總是問我一些前言不搭後語的話!她是誰啊?是你家的什麽親戚?”
“哈哈”韓諾聽了,哈哈笑了起來,隨即便給魏小佑說:“她是我三姑姑,是因為……”
待韓諾給魏小佑講清楚了她這個苦命的三姑姑的故事後,魏小佑也覺得她的確真的是十分可憐,於是也就沒有和她一般見識,並且也不厭其煩的迴答她天上一句地下一句的問話,這也讓韓諾的這位瘋癲的三姑姑格外喜歡和魏小佑“聊天”。
所以,在後來,魏小佑每次去韓諾家,遇到她這位三姑姑時,不再厭煩,而是盡量躲開她,有時候,實在是躲不開,也會敷衍著一遍又一遍的迴答她不著邊際的問話。就連韓諾的父母,魏小佑的嶽父母都很滿意魏小佑的善良和好脾氣。包括經常欺負韓諾家沒有男孩的大爺大娘家的人也在村裏說起過,韓諾真是找了一個很懂事的男朋友。
在農村,如果家裏沒有男孩子,就會被那些家裏有男孩子的人家諷刺為“絕戶” 。
“絕戶”一詞,是指無後嗣的人家 ,意思是一個家庭沒有男性子嗣,特別是沒有兒子來繼承家業或家族血脈。在古代,由於傳統封建觀念的影響,人們普遍認為隻有男孩才能傳宗接代,因此將沒有男孩的家庭稱為“絕戶”。這種叫法和稱唿,尤其是從本家人嘴裏說出這個詞,更帶有強烈的歧視和惡毒的攻擊性及其貶義。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絕戶”這個詞的看法也在逐漸變化。過去,這個詞可能帶有貶義,但現在已經被廣泛接受,更多地被看作是一種客觀描述,而非對個人或家庭的詛咒。
而韓諾的大爺大娘家有兩個兒子一個閨女,覺得韓諾父親這一支,沒有男孩傳宗接代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或者牽扯到家庭利益,像是宅基地占地大小多少等,總會有意無意的多吃多占,多拿多要,一旦滿足不了或者韓諾的父親反駁時,便會將“絕戶”一詞掛在嘴邊,不是指桑罵槐就是含沙射影的說三道四,更甚者在村裏眾人麵前編排韓諾家的各種不是或者一些上不得台麵的謠言。
這讓韓諾的父母很是無奈,一是因為他們本就是自己的親大哥大嫂,於情於理,自己也不能尊重他們;二是自家也是真的沒有男孩撐腰,覺得在村裏眾人眼中的確是“絕戶”。
所以,自韓諾姐妹二人成人以來至今,韓諾的父母在其大哥大嫂麵前忍氣吞聲,處處遷就忍讓,一直從未當麵爭個高低或挺起胸膛過。
記得,有一次,魏小佑和韓諾迴她家過中秋節,中午,魏小佑喝過茶水去院內西南角茅房小解,剛剛走進去,還未脫褲子,在韓諾家上坡居住的大娘,將一盆泔水便瞞過院牆潑了過來,正好將魏小佑當頭澆下,淋個落湯雞。
氣憤不過的魏小佑當場就急眼了,轉身出來便找了過去,逮著韓諾的大娘便是一頓輸出,既指責她毫無公德,惡意有心肮髒別人;又斥責她為老不尊,對待自家親戚竟然沒有一點的長者風範。也可能是韓諾的大娘是真的沒有想到魏小佑這個城裏人不好欺負,就是從屋裏出來準備助陣的大爺,也沒有想到自己弟弟家的準女婿魏小佑竟然是一個根本不懼怕的人,一時間,他們一家人都沒有敢對魏小佑發飆,魏小佑站在他們家的院子裏大聲的嗬斥著,非要他們道歉,否則就不算完。韓諾的父母也在稍後便趕了過來,將魏小佑勸了迴去。
迴到自家院裏,韓諾的媽媽滿臉高興的說,“還真是一個女婿半個兒,有兒子撐腰長臉就是解氣,媽這就給你殺雞燉雞吃。”韓諾的爸爸雖然沒有說什麽話,但從麵色表情上來看,心裏也是高興的,自豪的,中午吃飯時,特意和魏小佑多喝了幾杯酒,說:“出門在外,不主動惹事,但也不要怕事,占理不強理,責任敢擔當!”
後來,還是韓諾學給魏小佑聽的:“看著老二家的那個城裏的二女婿個頭不高,文質彬彬的一個小人兒,一點也不好惹,都敢和我叫板。”韓諾說這是她大爺在村裏和別人說起大娘潑了魏小佑一身泔水這事時講的。
也就從那次以後,韓諾家的大爺大娘再也沒有找過韓諾家的麻煩,更不再像以前一樣隨意瞞過牆頭潑泔水了。韓諾她媽媽說,這都是小魏的功勞,僅一次上門指責,就鎮住他們家了,這讓你爸在村裏走路都覺得能挺胸抬頭了,人家都說老韓找了個在城裏就很厲害的女婿了。魏小佑聽了隻是嘿嘿的直笑,沒想到自己因為一盆泔水,竟然成就了在嶽父母村裏的“惡名——來自張店城裏的厲害人。”
等魏小佑準備再次迴答有魔怔症的三姑姑問話的時候,韓玲走過來,將三姑姑拉到一邊,說:“三姑,您趕緊讓開,讓小魏進去給小諾諾穿上鞋,蓋上紅蓋頭,好接親走哩,否則就會耽誤了時辰啦!”
“哦,哦,去穿鞋,蓋蓋頭,接親走,有時辰。”三姑姑聽了韓玲的話,嘴裏嚷嚷著,跟韓玲站到一邊去,指著魏小佑道:“你進去吧,記得帶喜糖給我吃。”
“三姑姑,真聽話,待會給你一大把喜糖吃。”魏小佑笑著迴答著三姑姑。
來到韓諾的閨房,魏小佑看見正擁著描龍繡鳳的大紅被圍坐在床上,已經穿上了潔白婚紗的韓諾,美的一塌糊塗。新娘的頭飾下,嫣紅嬌羞、美目黛眉的麵容,期待的看著魏小佑。
魏小佑趕緊上前,將手捧著的鮮花遞到韓諾手裏,開始在屋裏尋找被伴娘藏起的新娘的鞋,一起來接親的魏小佑的夥伴們也都幫著找,一時間,新娘閨房裏歡聲笑語,嬉笑嗔怪鬧成一團。
在淄博本地的結婚習俗中,接親時,新郎要給新娘穿鞋,有多重寓意:在民間,鞋子被認為是“辟邪”的象征,因為“鞋”與“邪”同音,且鞋子總是成對出現,寓意著成雙成對的美好願望。並且,新郎在找到新娘的閨蜜伴娘們藏起來的婚鞋後,小心翼翼地為她穿上,充滿了對新娘的欣賞和關愛,象征著新郎對新娘的珍視和願意為她付出一切的態度。
而在一些其他地方,新郎給新娘穿鞋還寓意著驅邪。新郎通過尋找婚鞋的過程,表示他將新娘的幸福牢牢把握在手中,無論未來遇到什麽困難,他都會守護新娘,為她帶來幸福。同時,也喻示新郎願意為新娘屈膝穿鞋,說明他重視新娘,以後會好好對待她。
嬉笑打鬧中,魏小佑在接親夥伴們的幫助下找出了韓諾的婚鞋,蹲下身子給其穿上後,還要在喂韓諾吃餃子,也就出閣飯。在北方,新娘出閣時,吃餃子主要有兩個寓意,一個是生子,一個是融洽。中國人講究多子多福,女兒出嫁時吃餃子,寓意能夠早日得“驕子”,希望女兒到婆家後,能夠順利地生兒育女、延續香火,表達了對女兒的美好祝福。
再者,新郎來迎娶新娘,本身就是一個交接儀式,吃餃子就意味著女方父母把新娘托付給了新郎,希望他們出門發財平安吉祥的寓意。當然,也有的地方是新郎喂新娘吃麵條的,因為麵條很長,代表長久、長壽的意思,希望兩人生活能夠順順利利,長長久久,能夠攜手相伴到老。
在尋找新娘的婚鞋和吃餃子或者麵條的時候,新娘家還要招待隨新郎一起來接親的人吃一頓飯的程序,說是吃飯,也隻是一個象征性的招待習俗。即便是習俗,韓諾的父母也是經過精心準備的,標準的博山四四席台麵,不管接親的人吃的多和少,煙酒糖茶和魚肉雞蝦以及瓜果梨桃等等準備的一應俱全,這讓隨魏小佑來接親的人倍有好感,“你丈母爺家真是講究人,對你是真的滿意和認可,咱們也是多次參加過別的朋友們結婚接親的事,你老婆家辦的席麵是最全最高最好的。”
走完穿婚鞋,吃出閣飯,待親席的程序後,就是照相,先是魏小佑和嶽父嶽母、韓玲韓諾的全家福,再就是韓諾家所有親戚以及同輩、小輩分別的照相。
這時候,隨接親隊伍一起來的一個主事人,魏小佑的叔叔輩,找到韓諾的爸爸說:“親家,咱們要趕吉日吉時,該準備動身起轎了。”意思就是說,為了趕婚禮的時辰,該讓娘娘子出門上轎了。
韓諾的父親趕緊應聲道:“好好,那就不留貴客了。”隨後便安排家裏人於院內和大門外點燃了送客火鞭。本來按照一般的安排,放一掛火鞭就可以了,但韓諾的爸爸執意安排了院內門外兩掛,以表明自己對這門親事的看重和滿意。
“霹靂啪啦”的鞭炮聲中,有人便高聲的喊道:“新娘子上轎了。”
還有人跟著起哄,“新郎抱著新娘上轎,新郎抱著新娘上轎。”
要知道,韓諾本就比魏小佑個頭高,魏小佑抱著韓諾出來上婚車的話,肯定會鬧笑話的。而且,韓諾早就和魏小佑說過,到時候不會讓魏小佑難堪的,所以,在聽到有人吆喝“新郎抱著新娘上轎”時,韓諾二話不說,提起婚紗便從屋裏跑出來,向著大門外的婚車跑去。
看到這個場景,大夥都善意的哈哈大笑起來,而大夥也同時都跟著跑向大門外的婚車。
魏小佑站在接親婚車車隊的頭車旁,沒有上車,而是轉身看向也跟著接親的人走出來,站在大門口的嶽父嶽母,深情的叫道:“爸媽,我們走了。”
“走吧!別誤了時辰,路上注意安全!”嶽母眼裏含著淚,強忍著,沒有讓淚珠滴落,揮揮手,有些哽咽的叮囑道。
嶽父沒有說話,神情有些落寞,聽了魏小佑的話,隻是強自擠出一絲笑意,揮了一下手,衝魏小佑點點頭。
韓諾的姐姐韓玲挽著嶽母的胳膊,並肩而立,眼裏同樣含著熱淚,隻是緊緊的盯著魏小佑身邊婚車內的韓諾,抿著嘴,始終沒有說話。
這時候,婚車內的韓諾按下車窗,衝著爸媽和姐姐說道:“爸,媽,俺走了,您二老多保重,姐,你要照顧好咱爸媽!”話音未落,一直強忍著的淚再也止不住的順著臉頰滑落。
“諾諾,別哭,妝要花了,放心吧!”韓玲看似說的堅強,但魏小佑看得見,她這個姐姐滿是對已經坐上婚車的妹妹的不舍,而又覺得不能在妹妹大喜的日子裏掉淚,說完便扭過了頭,不再看婚車裏的韓諾。
始終神情堅強的嶽父,依舊沒有說話,但眼裏噙著的淚卻再也沒有忍住。而嶽母已經抬起手擦拭了一下臉頰的淚,也同樣沒有說話,隻是揮手示意魏小佑趕緊上車。
魏小佑知道,作為送閨女出嫁的嶽父母一家人來說,最為難過的或許不是嶽母和韓玲,而應是自己這個不善言辭,麵冷心熱的嶽父,因為,是自己這個女婿將他視為珍寶的小棉襖給“騙”走了……
“嘭……咚……”兩箱連環的二踢腳衝天炮聲中,魏小佑坐上婚車車隊的頭車緩緩的從韓諾家的門口向南萬山峪村的村口開去。
在張店的家中,正有一場屬於魏小佑的婚禮,即將開啟!
而此刻,太陽也正巧突破晨霧,已經緩緩的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