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窮不改門,富不遷墳”,從字麵上來看,簡單的可以理解為“人在窮也不能改姓換祖,家族越富越不能隨意遷移祖墳。”
要知道,祖墳墓穴是自己先祖之輩,找了德行較高的風水師給看好了而定下的,期望聚先祖之福澤,且葳蕤菡萏;以陰德潤養後人,祉猷並茂。不是萬不得已或者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不要盲目的動看風水,隨意遷墳改葬。
要知道,凡臨地覆墓,務要見機應變,觸物悟玄,神而明之,易於通曉,地勢宜廣闊,樹木宜稠密蒼翠,水色宜清秀洪大,風景宜瀟灑,四野無喧鬥之聲,八方有瑞靄之氣,自然發貴綿長。
至於陰陽宅講究生龍之氣,除指山巒起伏,頓錯有致,生動美觀,並且峰巒形象夷演雍容,脫穎特達,端崇雄偉等等外,尚注重其生氣,即生態良好,有石為山之骨、土為山之肉,水為山之血脈、草木為山之皮毛,追求山或龍之體質:“紫氣如蓋,蒼煙若浮,雲蒸靄靄,四時彌留;皮無崩蝕,色澤油油,草木繁茂,流泉甘冽,土香而膩,石潤而明,如是者,氣方鍾也未休”。如此風水格局,一般來說,家族中當諸事順利,人人平安健康,事業進展日盛,情感也和諧美滿。
不知道是本村人的閑言碎語還是外來人以訛傳訛,讓魏小佑的二大爺和四叔覺得需要將祖墳與魏小佑的大爺爺家分開,說的更直白一些就是和魏小佑的大爺家分開。
聽二大爺說,魏小佑的大爺既然已經過繼給魏小佑的大爺爺那一支上了,就隻能算是同族而不是同一支了,所以,在爺爺百年後就不應該在和魏小佑的大爺爺葬在同一個墓地裏了,這也是二大爺和四叔兩人達成一致要遷墓地的一個共同想法。
據四叔說,有一個走南闖北的風水師無意間路過魏小佑的老爺爺老奶奶、太爺爺太奶奶的墓田,發現已經安葬了的魏小佑大爺爺的墳墓旁,留下的墓穴地,也就是預留給魏小佑爺爺這邊一支的墓穴風水,隱隱已被魏小佑大爺爺這一支的風水流轉之勢壓過,會對魏小佑的爺爺這一支後輩的人丁、家族、富貴、財運、功名、官途有著嚴重的影響和損傷。並開口預言到:魏小佑的爺爺一支子媳輩中會有不得善終者之虞。孫輩裏也鮮有出現大功名之人,更無入駐翰林瓊苑之望,同時也會產生影響後世子孫延續傳嗣之憂等等這些,讓四叔深信不疑,覺得先生真乃神人也,出口皆能斷陰陽。由此,也讓四叔真正動了遷墓地的念頭,同時也將這種想法說給了二大爺知道,二大爺本就沒有大主意的人,聽四叔這麽一說,直接點頭如搗蒜,堅決支持將百年後的魏小佑的爺爺奶奶遷出令立令起墓田。
而二大爺和四叔聯袂去找六叔說起這些令起墓田的緣由時,六叔聽了,直接斥責二人純屬道聽途說,其風水穩壓一頭也是無稽之談,不能拿這些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流言蜚語而作為遷墳。
二大爺和四叔被六叔說得麵紅耳赤,但心裏卻仍不服氣。他們決定瞞著六叔,私下找些人來幫忙遷墳。
魏小佑的父親在淄博得知此事後,心中很是擔憂。作為一個堅定的老布爾什維克, 絕對的唯物主義者,雖不信那些風水之說,但也明白祖墳之事關乎家族和睦。於是便通過老家的戰友們,四處打聽那位風水師的下落,想當麵問個清楚。
半個月後,魏王莊村東臨莊白垓村白敬峰,是父親的戰友。也是白垓村的村支部書記,是他很快找到了四叔所說的風水師。
父親便讓白敬峰帶著風水師去找四叔和二大爺他們再去魏氏墓田重新堪輿,風水師從袖中掏出羅盤再次查看,卻搖頭歎道之前看錯了。原來那日他隻是匆匆一瞥,如今仔細勘測才發現整個墓地的風水格局相互依存,並無壓製之說。二大爺和四叔一開始還半信半疑,風水師拿出各種證據耐心講解,他們這才恍然大悟。
最後大家決定維持原狀,家族也恢複了往日的平靜,二大爺和四叔對六叔充滿愧疚,登門道歉,連說兩人也是為了家族之興旺而動了重新遷墳之念。
然而,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四叔和二大爺兩人雖然在眾人麵前承認自己是偏聽偏信了,但在私下裏還是暗中就遷墳一事推波助瀾,先是找了村裏魏氏家族長輩輪番遊說,後來又通過族親之人挑唆魏小佑的大爺,魏小佑的大爺本來耳根子就軟,被這麽多人一說,心裏也犯起了嘀咕。他找到魏小佑的父親商量這件事。魏小佑的父親沒想到事情會發展成這樣,他深知如果處理不好,家族矛盾將會徹底爆發,並且在以後為讓家族內的兄弟鬩牆,子侄相惡,妯娌不睦。
於是,魏小佑的父親決定召開一次家族大會。在向單位申請了探親假之後,請了淄博一位有名的民俗學家,一同迴到老家,於家族大會上專門解釋關於祖墳風水這類傳統習俗背後的文化內涵以及現代社會應有的理性態度。民俗學家深入淺出地講述了很久,不少族人聽了之後都若有所思。
最後,魏小佑的父親站出來說道:“家族的興旺靠的是我們每個人努力工作、團結一心,而不是靠著折騰祖墳。咱們已經因為這事鬧得不愉快了,如果還要一意孤行,隻會傷了家族的和氣。如果大哥,二哥,四弟堅持認為從父親這一輩從老墓田分出來是真正的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決定的話,那就按照你們的想法去做。但有有一句話放在這兒,‘遷墳未必就是解決家族興旺最好的辦法,為此所產生的後果更為此就是你們所想象的’。”聽到這話,四叔和二大爺低下了頭,族人們也紛紛表示讚同。
“我同意三哥的說法,我也不同意遷墳。但大哥,二哥和四哥堅持的話,我也無話可說。”六叔這時候也站起來支持魏小佑父親的觀點。
據說,最後的結果,四叔和二大爺還有大爺堅持了他們自己的想法,遷了墓地。
這也是魏小佑爺爺去世後,葬禮舉行完畢,最終葬在了新墓地。
爺爺下葬前,在奶奶的堅持下,韓諾給魏小佑爺爺買的那件被爺爺視若珍寶一樣的羽絨服也一同填在了爺爺的棺材裏。
按照魏小佑老家的殯葬習俗,守靈吊喪完事準備出殯前,要先封棺,封棺也叫成殮,成殮前要給逝者做最後的妝飾,近親屬都要到場,瞻仰貴容。成殮時,成殮主持人念歌:頭頂金,腳踏銀,子孫後代出貴人。然後將七枚銅錢擺放在棺材內,分別是頭下一枚,兩肩下各一枚,腰下一枚,臀下一枚,兩腳下各一枚。然後理順手腳,扶正頭,整理好衣服。
爾後開始給逝者淨麵,由逝者長子用碗盛淨水,用新棉花羽子蘸水,輕輕擦拭逝者的額頭,依次。是眼、鼻、口、耳、胸、右手、左手、雙腳,喊喪人隨著念歌:淨淨眼,眼觀六路,淨淨耳,耳聽八方,淨淨口,越吃越有。有的村裏把此儀式叫開光,還有歌詞:開眼光,看四方,開耳光,聽八方,開鼻光,聞花香,開口光,吃牛羊,開心光,亮堂堂,開右手光,寫文章,開左手光,抓錢糧,開腳光,腳踏蓮花登天堂。淨完麵,拿來一麵小鏡子,在逝者臉前照照,並低聲念叨:爹(或娘)!給您洗幹淨了,您走好啊!照過之後,把淨麵用的碗和鏡子,在堂屋門口的台階上摔碎。迴過身來要給逝者栽花,就是用新棉花羽子在逝者的雙肩處、腹部,兩胯處,雙腳處各放一捏棉花羽子。逝者是男性的念唱:栽花留根,留子留孫。是女性的念:栽花留花,兒女發家。並說道:吃三分,留三分,留下部分給兒孫。
成殮期間,所有在場的人都不能哭,更不能把眼淚流到身體上。然後把用七色線拴好的銅錢,放在逝者的口邊,把絲線的一頭掛在逝者的耳朵上,男掛左耳女掛右耳,這枚銅錢就叫噙口錢,意思是逝者勞累一生,死後要帶走一部分,下輩子投胎超生後不受窮。再用紅布縫製一個小布袋,取女兒家的八斤十二兩燒線的灰燼放入布袋,拴在逝者的腰帶上。包一小包麥麩子放在死者的左手中,一串銅錢大小的麵餅放在死者右手中,叫打狗餅。邊放邊念歌:走到螞蟻山,麩子撒兩邊,走到惡狗山,餅子丟兩邊。意思就是讓死者去陰間的路上,不被螞蟻啃屍體,不被惡狗撕咬。之後解開絆腳繩。
除了要向棺材裏填放銀錢和五穀外,還要放逝者生前喜愛之物或者生前特意指定之物品等。奶奶對魏小佑和韓諾說:“你爺爺生前格外稀罕諾諾給他買的這件羽絨服,還多次說過,這是他這輩子穿過的最暖和的衣裳,等老了的時候,一定記得給我帶上。現在你爺爺走了,其他的也沒啥牽掛的了,就稀罕這件衣裳,那就也圓了他的這個心願,給他帶上吧!”魏小佑和韓諾都含著眼淚點頭同意,就連白公事掌事人,都對韓諾拱手以示恭敬,魏小佑看到,連忙代表韓諾給對方拱手作揖,以示還禮。韓諾也緊挽著魏小佑的胳膊跟著鞠躬。所有在場的參加葬禮的人和村裏前來幫忙的人也都對魏小佑和韓諾點頭稱讚。都說,魏小佑的爺爺沒有白疼這個最有出息的大孫子,而這個大孫子所找的媳婦也是一個知書達理,恭謙孝順之人。
從家抬棺出殯之時,還要摔老盆,摔老盆的人是魏小佑的二大爺。本來摔老盆應該是長子或者長孫,但因魏小佑的大爺已經過繼給了魏小佑的大爺爺,所以,魏小佑的大爺和大爺家的大堂哥也就失去了摔老盆的資格了,按順序排下來,就輪到魏小佑的二大爺來承擔這個長子長孫的位份摔老盆了。
摔老盆這一習俗不知從何時興起,隻有傳說:亡魂奔卦黃泉的路上,要過奈何橋,有位孟婆婆攔著,要強迫亡魂喝一碗迷魂湯,使其昏迷,讓死者靈魂不能超生。死者子孫要準備底上鑽眼的瓦盆,讓亡魂帶上,孟婆婆給盛迷魂湯時將湯漏掉。抬棺喪隊起步,與此同時,長子在事先在喪隊前的地上放一塊磚,長子手執老盆在磚上摔碎,摔得越碎越吉利,摔不碎,死者帶不走。但隻能摔一次,如果沒有摔壞,隻能由喊喪的用腳跺碎。死者是男性的,用左手摔,死者是女性的用右手摔。摔完了老盆,喪隊抬著棺材直至墓地去下葬。
到了墓地,棺材被推入墳坑中擺好方位,調整好走向,請死者至親的人察看是否合適。確認之後,讓孝子們把按樁子扔進墳坑,把倒頭罐放在棺材底座前頭,弓箭放在棺材蓋上,把箭頭指向西北方向,天地的四麵八方分為四道:東南方為禽道,西南方為神道,西北方為獸道,東北方向為鬼道,弓箭謝擊向西北方向,是防範猛獸攔道弓箭放好,用土壓實,以免填土時移動方向。逝者的兒媳要在墳坑的四角各抓一把土用孝衣包著帶迴家,放在糧囤裏,乞求老人保佑來年五穀豐登。孝子們再次磕頭謝過擎送的鄰居們,把孝碼子取下來,倒著係在頭上,就可以迴家了,不準哭泣,不然死者的靈魂會跟著迴家。開始封墳了,隻能用新土,墳要封成圓的並有尖,叫墳頭。邊封墳邊放鞭炮,並把棺材罩子和其他紙活一起燒掉,葬禮就算結束了。
而,新墓地恰恰就在魏小佑家和二大爺在老家的村東田地裏,四叔家的田地也多少占了一部分。聽村裏人說這一切都是四叔的主意,既達到了遷墳的目的,又實現沒占多少自家田地的想法。
俗話說得好,“好事不會全讓一個人盡占。”爺爺去世下葬後的幾年裏,二大爺和四叔兩家先後都沒有變的更好,先是二大娘剛過六十歲就死於冬季煤氣中毒,後來二大爺三十五歲的大閨女秋英和自己十九歲的女兒娘倆也死於煤氣中毒。再就是四嬸子在六十二歲時死於胃癌。這都是後話。
要知道,祖墳墓穴是自己先祖之輩,找了德行較高的風水師給看好了而定下的,期望聚先祖之福澤,且葳蕤菡萏;以陰德潤養後人,祉猷並茂。不是萬不得已或者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不要盲目的動看風水,隨意遷墳改葬。
要知道,凡臨地覆墓,務要見機應變,觸物悟玄,神而明之,易於通曉,地勢宜廣闊,樹木宜稠密蒼翠,水色宜清秀洪大,風景宜瀟灑,四野無喧鬥之聲,八方有瑞靄之氣,自然發貴綿長。
至於陰陽宅講究生龍之氣,除指山巒起伏,頓錯有致,生動美觀,並且峰巒形象夷演雍容,脫穎特達,端崇雄偉等等外,尚注重其生氣,即生態良好,有石為山之骨、土為山之肉,水為山之血脈、草木為山之皮毛,追求山或龍之體質:“紫氣如蓋,蒼煙若浮,雲蒸靄靄,四時彌留;皮無崩蝕,色澤油油,草木繁茂,流泉甘冽,土香而膩,石潤而明,如是者,氣方鍾也未休”。如此風水格局,一般來說,家族中當諸事順利,人人平安健康,事業進展日盛,情感也和諧美滿。
不知道是本村人的閑言碎語還是外來人以訛傳訛,讓魏小佑的二大爺和四叔覺得需要將祖墳與魏小佑的大爺爺家分開,說的更直白一些就是和魏小佑的大爺家分開。
聽二大爺說,魏小佑的大爺既然已經過繼給魏小佑的大爺爺那一支上了,就隻能算是同族而不是同一支了,所以,在爺爺百年後就不應該在和魏小佑的大爺爺葬在同一個墓地裏了,這也是二大爺和四叔兩人達成一致要遷墓地的一個共同想法。
據四叔說,有一個走南闖北的風水師無意間路過魏小佑的老爺爺老奶奶、太爺爺太奶奶的墓田,發現已經安葬了的魏小佑大爺爺的墳墓旁,留下的墓穴地,也就是預留給魏小佑爺爺這邊一支的墓穴風水,隱隱已被魏小佑大爺爺這一支的風水流轉之勢壓過,會對魏小佑的爺爺這一支後輩的人丁、家族、富貴、財運、功名、官途有著嚴重的影響和損傷。並開口預言到:魏小佑的爺爺一支子媳輩中會有不得善終者之虞。孫輩裏也鮮有出現大功名之人,更無入駐翰林瓊苑之望,同時也會產生影響後世子孫延續傳嗣之憂等等這些,讓四叔深信不疑,覺得先生真乃神人也,出口皆能斷陰陽。由此,也讓四叔真正動了遷墓地的念頭,同時也將這種想法說給了二大爺知道,二大爺本就沒有大主意的人,聽四叔這麽一說,直接點頭如搗蒜,堅決支持將百年後的魏小佑的爺爺奶奶遷出令立令起墓田。
而二大爺和四叔聯袂去找六叔說起這些令起墓田的緣由時,六叔聽了,直接斥責二人純屬道聽途說,其風水穩壓一頭也是無稽之談,不能拿這些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流言蜚語而作為遷墳。
二大爺和四叔被六叔說得麵紅耳赤,但心裏卻仍不服氣。他們決定瞞著六叔,私下找些人來幫忙遷墳。
魏小佑的父親在淄博得知此事後,心中很是擔憂。作為一個堅定的老布爾什維克, 絕對的唯物主義者,雖不信那些風水之說,但也明白祖墳之事關乎家族和睦。於是便通過老家的戰友們,四處打聽那位風水師的下落,想當麵問個清楚。
半個月後,魏王莊村東臨莊白垓村白敬峰,是父親的戰友。也是白垓村的村支部書記,是他很快找到了四叔所說的風水師。
父親便讓白敬峰帶著風水師去找四叔和二大爺他們再去魏氏墓田重新堪輿,風水師從袖中掏出羅盤再次查看,卻搖頭歎道之前看錯了。原來那日他隻是匆匆一瞥,如今仔細勘測才發現整個墓地的風水格局相互依存,並無壓製之說。二大爺和四叔一開始還半信半疑,風水師拿出各種證據耐心講解,他們這才恍然大悟。
最後大家決定維持原狀,家族也恢複了往日的平靜,二大爺和四叔對六叔充滿愧疚,登門道歉,連說兩人也是為了家族之興旺而動了重新遷墳之念。
然而,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四叔和二大爺兩人雖然在眾人麵前承認自己是偏聽偏信了,但在私下裏還是暗中就遷墳一事推波助瀾,先是找了村裏魏氏家族長輩輪番遊說,後來又通過族親之人挑唆魏小佑的大爺,魏小佑的大爺本來耳根子就軟,被這麽多人一說,心裏也犯起了嘀咕。他找到魏小佑的父親商量這件事。魏小佑的父親沒想到事情會發展成這樣,他深知如果處理不好,家族矛盾將會徹底爆發,並且在以後為讓家族內的兄弟鬩牆,子侄相惡,妯娌不睦。
於是,魏小佑的父親決定召開一次家族大會。在向單位申請了探親假之後,請了淄博一位有名的民俗學家,一同迴到老家,於家族大會上專門解釋關於祖墳風水這類傳統習俗背後的文化內涵以及現代社會應有的理性態度。民俗學家深入淺出地講述了很久,不少族人聽了之後都若有所思。
最後,魏小佑的父親站出來說道:“家族的興旺靠的是我們每個人努力工作、團結一心,而不是靠著折騰祖墳。咱們已經因為這事鬧得不愉快了,如果還要一意孤行,隻會傷了家族的和氣。如果大哥,二哥,四弟堅持認為從父親這一輩從老墓田分出來是真正的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決定的話,那就按照你們的想法去做。但有有一句話放在這兒,‘遷墳未必就是解決家族興旺最好的辦法,為此所產生的後果更為此就是你們所想象的’。”聽到這話,四叔和二大爺低下了頭,族人們也紛紛表示讚同。
“我同意三哥的說法,我也不同意遷墳。但大哥,二哥和四哥堅持的話,我也無話可說。”六叔這時候也站起來支持魏小佑父親的觀點。
據說,最後的結果,四叔和二大爺還有大爺堅持了他們自己的想法,遷了墓地。
這也是魏小佑爺爺去世後,葬禮舉行完畢,最終葬在了新墓地。
爺爺下葬前,在奶奶的堅持下,韓諾給魏小佑爺爺買的那件被爺爺視若珍寶一樣的羽絨服也一同填在了爺爺的棺材裏。
按照魏小佑老家的殯葬習俗,守靈吊喪完事準備出殯前,要先封棺,封棺也叫成殮,成殮前要給逝者做最後的妝飾,近親屬都要到場,瞻仰貴容。成殮時,成殮主持人念歌:頭頂金,腳踏銀,子孫後代出貴人。然後將七枚銅錢擺放在棺材內,分別是頭下一枚,兩肩下各一枚,腰下一枚,臀下一枚,兩腳下各一枚。然後理順手腳,扶正頭,整理好衣服。
爾後開始給逝者淨麵,由逝者長子用碗盛淨水,用新棉花羽子蘸水,輕輕擦拭逝者的額頭,依次。是眼、鼻、口、耳、胸、右手、左手、雙腳,喊喪人隨著念歌:淨淨眼,眼觀六路,淨淨耳,耳聽八方,淨淨口,越吃越有。有的村裏把此儀式叫開光,還有歌詞:開眼光,看四方,開耳光,聽八方,開鼻光,聞花香,開口光,吃牛羊,開心光,亮堂堂,開右手光,寫文章,開左手光,抓錢糧,開腳光,腳踏蓮花登天堂。淨完麵,拿來一麵小鏡子,在逝者臉前照照,並低聲念叨:爹(或娘)!給您洗幹淨了,您走好啊!照過之後,把淨麵用的碗和鏡子,在堂屋門口的台階上摔碎。迴過身來要給逝者栽花,就是用新棉花羽子在逝者的雙肩處、腹部,兩胯處,雙腳處各放一捏棉花羽子。逝者是男性的念唱:栽花留根,留子留孫。是女性的念:栽花留花,兒女發家。並說道:吃三分,留三分,留下部分給兒孫。
成殮期間,所有在場的人都不能哭,更不能把眼淚流到身體上。然後把用七色線拴好的銅錢,放在逝者的口邊,把絲線的一頭掛在逝者的耳朵上,男掛左耳女掛右耳,這枚銅錢就叫噙口錢,意思是逝者勞累一生,死後要帶走一部分,下輩子投胎超生後不受窮。再用紅布縫製一個小布袋,取女兒家的八斤十二兩燒線的灰燼放入布袋,拴在逝者的腰帶上。包一小包麥麩子放在死者的左手中,一串銅錢大小的麵餅放在死者右手中,叫打狗餅。邊放邊念歌:走到螞蟻山,麩子撒兩邊,走到惡狗山,餅子丟兩邊。意思就是讓死者去陰間的路上,不被螞蟻啃屍體,不被惡狗撕咬。之後解開絆腳繩。
除了要向棺材裏填放銀錢和五穀外,還要放逝者生前喜愛之物或者生前特意指定之物品等。奶奶對魏小佑和韓諾說:“你爺爺生前格外稀罕諾諾給他買的這件羽絨服,還多次說過,這是他這輩子穿過的最暖和的衣裳,等老了的時候,一定記得給我帶上。現在你爺爺走了,其他的也沒啥牽掛的了,就稀罕這件衣裳,那就也圓了他的這個心願,給他帶上吧!”魏小佑和韓諾都含著眼淚點頭同意,就連白公事掌事人,都對韓諾拱手以示恭敬,魏小佑看到,連忙代表韓諾給對方拱手作揖,以示還禮。韓諾也緊挽著魏小佑的胳膊跟著鞠躬。所有在場的參加葬禮的人和村裏前來幫忙的人也都對魏小佑和韓諾點頭稱讚。都說,魏小佑的爺爺沒有白疼這個最有出息的大孫子,而這個大孫子所找的媳婦也是一個知書達理,恭謙孝順之人。
從家抬棺出殯之時,還要摔老盆,摔老盆的人是魏小佑的二大爺。本來摔老盆應該是長子或者長孫,但因魏小佑的大爺已經過繼給了魏小佑的大爺爺,所以,魏小佑的大爺和大爺家的大堂哥也就失去了摔老盆的資格了,按順序排下來,就輪到魏小佑的二大爺來承擔這個長子長孫的位份摔老盆了。
摔老盆這一習俗不知從何時興起,隻有傳說:亡魂奔卦黃泉的路上,要過奈何橋,有位孟婆婆攔著,要強迫亡魂喝一碗迷魂湯,使其昏迷,讓死者靈魂不能超生。死者子孫要準備底上鑽眼的瓦盆,讓亡魂帶上,孟婆婆給盛迷魂湯時將湯漏掉。抬棺喪隊起步,與此同時,長子在事先在喪隊前的地上放一塊磚,長子手執老盆在磚上摔碎,摔得越碎越吉利,摔不碎,死者帶不走。但隻能摔一次,如果沒有摔壞,隻能由喊喪的用腳跺碎。死者是男性的,用左手摔,死者是女性的用右手摔。摔完了老盆,喪隊抬著棺材直至墓地去下葬。
到了墓地,棺材被推入墳坑中擺好方位,調整好走向,請死者至親的人察看是否合適。確認之後,讓孝子們把按樁子扔進墳坑,把倒頭罐放在棺材底座前頭,弓箭放在棺材蓋上,把箭頭指向西北方向,天地的四麵八方分為四道:東南方為禽道,西南方為神道,西北方為獸道,東北方向為鬼道,弓箭謝擊向西北方向,是防範猛獸攔道弓箭放好,用土壓實,以免填土時移動方向。逝者的兒媳要在墳坑的四角各抓一把土用孝衣包著帶迴家,放在糧囤裏,乞求老人保佑來年五穀豐登。孝子們再次磕頭謝過擎送的鄰居們,把孝碼子取下來,倒著係在頭上,就可以迴家了,不準哭泣,不然死者的靈魂會跟著迴家。開始封墳了,隻能用新土,墳要封成圓的並有尖,叫墳頭。邊封墳邊放鞭炮,並把棺材罩子和其他紙活一起燒掉,葬禮就算結束了。
而,新墓地恰恰就在魏小佑家和二大爺在老家的村東田地裏,四叔家的田地也多少占了一部分。聽村裏人說這一切都是四叔的主意,既達到了遷墳的目的,又實現沒占多少自家田地的想法。
俗話說得好,“好事不會全讓一個人盡占。”爺爺去世下葬後的幾年裏,二大爺和四叔兩家先後都沒有變的更好,先是二大娘剛過六十歲就死於冬季煤氣中毒,後來二大爺三十五歲的大閨女秋英和自己十九歲的女兒娘倆也死於煤氣中毒。再就是四嬸子在六十二歲時死於胃癌。這都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