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來,你還記得去你姥爺姥娘家要路過白垓村頭的那個破舊的道觀嗎?”
爺爺看魏小佑在聽了奶奶說的“不要為了看明天的日出,而錯過欣賞今晚的月亮”話後,沉默不語。隨即放下手中的茶盞,說道。
“記得呀,爺爺,怎麽啦?”魏小佑一愣,爺爺這時候提起那個道觀,是何用意?所以有些疑惑的問道。
“利鎖名韁,籠絡許多好漢。
晨鍾暮鼓,驚醒無限癡人。”
魏小佑聽了,更加疑惑。
爺爺蔚然笑道:
“這兩句話是道觀門口貼的對聯,正確來講,不是貼的,而是用青磚刻出來砌在道觀大門兩邊牆上的。
對出家人來說,平頭百姓或者達官貴人都是名利場中人,是沒有看破紅塵的癡人。但對於世俗之人來說,道家、佛家那些方外之人,又何嚐不是囿於教規之中?白白浪費有用之身,在青山白雲之間,虛度殘生!
由此,也可以說,青燈古佛,籠絡許多好漢!功名利?,驚醒無限癡人。
小佑來,遇到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將問題固化為自己的執念。”
魏小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他似乎明白了爺爺的意思。
“所以,爺爺是想告訴我,不必過於糾結問題本身,要學會放下執念,換個角度看待問題嗎?”魏小佑問道。
爺爺微笑著點點頭,說:“沒錯,人生就像一場旅行,途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停滯不前。隻有學會放下,才能更好地前行。”
魏小佑感激地看著爺爺,心中的困惑漸漸消散。他決定聽從爺爺的教誨,不再固執己見,努力去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
“爺爺,我懂了。”魏小佑目光堅定地說,“謝謝您的教導,我會試著放下執念,用更積極的心態麵對生活。”
從此以後,魏小佑每當遇到問題時,便會想起爺爺的話。他不再一味地鑽牛角尖,而是嚐試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隨著時間的推移,魏小佑發現自己的生活變得越來越輕鬆愉快。他學會了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而那個道觀,也成為了魏小佑心中的一個特殊存在。
魏小佑利用在老家這段時間,先後去看望了姥爺姥娘、大姨和三姨他們,最後又宴請了兒時的一眾發小,席間大家感慨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原來的黃口小兒都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有個別的男生也都娶妻生子為人父夫,個別女生出嫁成婦、生兒育女,唯獨魏小佑是村裏唯一一個正規的大學生,讓眾人羨慕不已,也成了村裏人教育自己子女的榜樣:
“看看人家魏小佑,現在尤若古時狀元及第,什麽時候咱家的孩子也像魏小佑一樣中的金榜,光宗耀祖,跳出農門,出人頭地。”
“你別說,三爺爺家的大叔小佑,從小就和其他人不一樣,一看就是有出息的樣子,咱們家的小王八羔子,啥時候也能如小佑大叔一樣,讓咱家祖墳上也冒個煙,哪怕看上個中專也行。”
“我和小佑從小學到初中一直都是一個班,那時候他就是我們的學習榜樣,老師啥時候讀優秀作文都是讀他寫的,那時候我就知道,他一定能考上大學的,咋樣?被我說中了吧!”
“你們有啥可顯擺的,我和魏小佑我們倆一直都是同桌,我還總抄他的作業呢。結果抄著、抄著,我卻早早地下學種地了,人家卻一飛衝天,成了名牌大學的學生,現在又當了老師,差距是越來越大了。”
“嗐,啥也別說啦,我那個小王八羔子和我一樣,根本不是上學的料,成天的就知道下河摸魚蝦、上樹掏鳥蛋、地裏挖鼠洞、牆上捅蜂窩,真是學啥學不會,搗蛋第一流,麻蛋,咱這就是一輩子土裏爬的命。看人家魏小佑,幫三嬸看孩子,放學去拔草,燒鍋倒灶喂豬放羊,一樣沒落下,學習照樣好,考上大學一點不稀奇。”
“那是,魏小佑家的老爺爺年輕的時候就是教書先生,老奶奶人家娘家就是過去的開明紳士之家,能教不出好孫子嘛!”
“聽說,三叔還在濟南當兵的時候,就通過寫信的方式教魏小佑學習呢,要不魏小佑咋能跳級呢!這真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孩子會打洞’,我就是個‘土裏爬’,兒子也隻能是個‘地行孫’啦”
……
……
魏小佑知道,自己的這些兒時發小所說的話沒有任何的貶低或嘲諷之意,都是些實實在在的誇獎和讚譽。
包括那個在幼時被元宵節拉拉鞭給炸掉小雞雞的魏賢禮,在一眾發小宴席上,一直是默默無語,規規矩矩的坐在魏小佑身邊,總是微笑著看著魏小佑,時不時的給魏小佑碗裏夾菜和給空了的杯子倒滿茶水,聽到大夥說起兒時因調皮搗蛋被老師罰站的事時,也跟著開心且輕聲的笑。
還有就是村裏的守村人“二布袋”,在村裏看到魏小佑迴來,總是“嘿嘿”的傻笑著跟在身後,時不時的伸出大拇指在魏小佑麵前晃晃。
魏小佑很感動,他知道這些朋友們都是真心的。盡管大家的生活軌跡各不相同,但那份純真的友誼依然存在。
飯後,魏小佑決定去拜訪一下“二布袋”。“二布袋”住在村子的邊緣,一間破舊的小屋裏。魏小佑帶著一些水果和糕點來到他家。
“二布袋”看到魏小佑,笑得更加燦爛了。他拉著魏小佑的手,不停地說著一些含糊不清的話。雖然魏小佑聽不太懂,但他能感受到“二布袋”的喜悅。
離開“二布袋”的家,魏小佑漫步在村莊的小道上,心中充滿了感慨。這裏是他成長的地方,有著他無數的迴憶。他決定以後要常迴來看看,因為這裏有他最珍貴的情誼。
魏小佑走著走著,來到了小時候經常玩耍的田野。田地裏的麥子已經收割完畢,隻剩下一片金黃色的麥茬。他蹲下身,撫摸著土地,仿佛能感受到兒時的快樂時光。
這時,他聽到了一陣熟悉的笑聲。抬起頭,隻見幾個小孩正在田邊嬉戲打鬧。他們看到魏小佑,紛紛跑過來,圍著他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
魏小佑和孩子們一起玩耍起來,仿佛又迴到了童年。他感受著這份純真和快樂,心中無比溫暖。傍晚時分,魏小佑迴到爺爺奶奶家中。奶奶已經做好了晚飯,等著他歸來。
院子裏還有四叔四嬸子和六叔六嬸子等人,大家圍坐在飯桌前,談笑風生。
這一刻,魏小佑明白,無論走到哪裏,老家,老家的爺爺奶奶家,永遠是他最溫暖的港灣。
晚飯後,大家在院子裏乘涼。魏小佑望著天空中的星星,想起了小時候和家人一起在院子裏看星星的場景。他不禁感歎時間過得真快。
這時,爺爺走過來,拍了拍魏小佑的肩膀說:“小佑啊,不管你走得多遠,這裏永遠是你的家。”魏小佑點了點頭,心中充滿了感動。
夜晚,魏小佑躺在床上,迴想著這些天的一切。他知道,這次迴鄉之旅讓他更加珍惜那些曾經擁有的美好。
帶著滿滿的幸福,他進入了夢鄉,夢裏有他最愛的家人和朋友,還有那片充滿溫暖的故鄉。
遺憾的是,無論是在泰山的岱頂,還是在此刻的老家,無數個夜晚,都有做夢,但卻一直沒有夢到過林海英……
爺爺看魏小佑在聽了奶奶說的“不要為了看明天的日出,而錯過欣賞今晚的月亮”話後,沉默不語。隨即放下手中的茶盞,說道。
“記得呀,爺爺,怎麽啦?”魏小佑一愣,爺爺這時候提起那個道觀,是何用意?所以有些疑惑的問道。
“利鎖名韁,籠絡許多好漢。
晨鍾暮鼓,驚醒無限癡人。”
魏小佑聽了,更加疑惑。
爺爺蔚然笑道:
“這兩句話是道觀門口貼的對聯,正確來講,不是貼的,而是用青磚刻出來砌在道觀大門兩邊牆上的。
對出家人來說,平頭百姓或者達官貴人都是名利場中人,是沒有看破紅塵的癡人。但對於世俗之人來說,道家、佛家那些方外之人,又何嚐不是囿於教規之中?白白浪費有用之身,在青山白雲之間,虛度殘生!
由此,也可以說,青燈古佛,籠絡許多好漢!功名利?,驚醒無限癡人。
小佑來,遇到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將問題固化為自己的執念。”
魏小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他似乎明白了爺爺的意思。
“所以,爺爺是想告訴我,不必過於糾結問題本身,要學會放下執念,換個角度看待問題嗎?”魏小佑問道。
爺爺微笑著點點頭,說:“沒錯,人生就像一場旅行,途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停滯不前。隻有學會放下,才能更好地前行。”
魏小佑感激地看著爺爺,心中的困惑漸漸消散。他決定聽從爺爺的教誨,不再固執己見,努力去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
“爺爺,我懂了。”魏小佑目光堅定地說,“謝謝您的教導,我會試著放下執念,用更積極的心態麵對生活。”
從此以後,魏小佑每當遇到問題時,便會想起爺爺的話。他不再一味地鑽牛角尖,而是嚐試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隨著時間的推移,魏小佑發現自己的生活變得越來越輕鬆愉快。他學會了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而那個道觀,也成為了魏小佑心中的一個特殊存在。
魏小佑利用在老家這段時間,先後去看望了姥爺姥娘、大姨和三姨他們,最後又宴請了兒時的一眾發小,席間大家感慨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原來的黃口小兒都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有個別的男生也都娶妻生子為人父夫,個別女生出嫁成婦、生兒育女,唯獨魏小佑是村裏唯一一個正規的大學生,讓眾人羨慕不已,也成了村裏人教育自己子女的榜樣:
“看看人家魏小佑,現在尤若古時狀元及第,什麽時候咱家的孩子也像魏小佑一樣中的金榜,光宗耀祖,跳出農門,出人頭地。”
“你別說,三爺爺家的大叔小佑,從小就和其他人不一樣,一看就是有出息的樣子,咱們家的小王八羔子,啥時候也能如小佑大叔一樣,讓咱家祖墳上也冒個煙,哪怕看上個中專也行。”
“我和小佑從小學到初中一直都是一個班,那時候他就是我們的學習榜樣,老師啥時候讀優秀作文都是讀他寫的,那時候我就知道,他一定能考上大學的,咋樣?被我說中了吧!”
“你們有啥可顯擺的,我和魏小佑我們倆一直都是同桌,我還總抄他的作業呢。結果抄著、抄著,我卻早早地下學種地了,人家卻一飛衝天,成了名牌大學的學生,現在又當了老師,差距是越來越大了。”
“嗐,啥也別說啦,我那個小王八羔子和我一樣,根本不是上學的料,成天的就知道下河摸魚蝦、上樹掏鳥蛋、地裏挖鼠洞、牆上捅蜂窩,真是學啥學不會,搗蛋第一流,麻蛋,咱這就是一輩子土裏爬的命。看人家魏小佑,幫三嬸看孩子,放學去拔草,燒鍋倒灶喂豬放羊,一樣沒落下,學習照樣好,考上大學一點不稀奇。”
“那是,魏小佑家的老爺爺年輕的時候就是教書先生,老奶奶人家娘家就是過去的開明紳士之家,能教不出好孫子嘛!”
“聽說,三叔還在濟南當兵的時候,就通過寫信的方式教魏小佑學習呢,要不魏小佑咋能跳級呢!這真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孩子會打洞’,我就是個‘土裏爬’,兒子也隻能是個‘地行孫’啦”
……
……
魏小佑知道,自己的這些兒時發小所說的話沒有任何的貶低或嘲諷之意,都是些實實在在的誇獎和讚譽。
包括那個在幼時被元宵節拉拉鞭給炸掉小雞雞的魏賢禮,在一眾發小宴席上,一直是默默無語,規規矩矩的坐在魏小佑身邊,總是微笑著看著魏小佑,時不時的給魏小佑碗裏夾菜和給空了的杯子倒滿茶水,聽到大夥說起兒時因調皮搗蛋被老師罰站的事時,也跟著開心且輕聲的笑。
還有就是村裏的守村人“二布袋”,在村裏看到魏小佑迴來,總是“嘿嘿”的傻笑著跟在身後,時不時的伸出大拇指在魏小佑麵前晃晃。
魏小佑很感動,他知道這些朋友們都是真心的。盡管大家的生活軌跡各不相同,但那份純真的友誼依然存在。
飯後,魏小佑決定去拜訪一下“二布袋”。“二布袋”住在村子的邊緣,一間破舊的小屋裏。魏小佑帶著一些水果和糕點來到他家。
“二布袋”看到魏小佑,笑得更加燦爛了。他拉著魏小佑的手,不停地說著一些含糊不清的話。雖然魏小佑聽不太懂,但他能感受到“二布袋”的喜悅。
離開“二布袋”的家,魏小佑漫步在村莊的小道上,心中充滿了感慨。這裏是他成長的地方,有著他無數的迴憶。他決定以後要常迴來看看,因為這裏有他最珍貴的情誼。
魏小佑走著走著,來到了小時候經常玩耍的田野。田地裏的麥子已經收割完畢,隻剩下一片金黃色的麥茬。他蹲下身,撫摸著土地,仿佛能感受到兒時的快樂時光。
這時,他聽到了一陣熟悉的笑聲。抬起頭,隻見幾個小孩正在田邊嬉戲打鬧。他們看到魏小佑,紛紛跑過來,圍著他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
魏小佑和孩子們一起玩耍起來,仿佛又迴到了童年。他感受著這份純真和快樂,心中無比溫暖。傍晚時分,魏小佑迴到爺爺奶奶家中。奶奶已經做好了晚飯,等著他歸來。
院子裏還有四叔四嬸子和六叔六嬸子等人,大家圍坐在飯桌前,談笑風生。
這一刻,魏小佑明白,無論走到哪裏,老家,老家的爺爺奶奶家,永遠是他最溫暖的港灣。
晚飯後,大家在院子裏乘涼。魏小佑望著天空中的星星,想起了小時候和家人一起在院子裏看星星的場景。他不禁感歎時間過得真快。
這時,爺爺走過來,拍了拍魏小佑的肩膀說:“小佑啊,不管你走得多遠,這裏永遠是你的家。”魏小佑點了點頭,心中充滿了感動。
夜晚,魏小佑躺在床上,迴想著這些天的一切。他知道,這次迴鄉之旅讓他更加珍惜那些曾經擁有的美好。
帶著滿滿的幸福,他進入了夢鄉,夢裏有他最愛的家人和朋友,還有那片充滿溫暖的故鄉。
遺憾的是,無論是在泰山的岱頂,還是在此刻的老家,無數個夜晚,都有做夢,但卻一直沒有夢到過林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