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是賀韜韜頭一迴來京都,一行人做尋常客商打扮,自北渠門排查進城。
排隊入城的間隙,賀韜韜望著麵前的巍峨皇城,頭一迴覺得自己從小生活的山寨匪幫上不得台麵。
這裏沒有幹燥的風沙,也沒有廣袤的沙場,記憶裏的驚風十二堂從此變成夢中迴不去的故鄉。
朝前走吧。
她壓了壓鬥笠,排查快輪到了她,待入了城,一行人找了客棧歇腳。
晚飯過後,有雨落下來,又濕又熱,渾身黏膩膩的。
賀韜韜趴在窗前看著街麵上打著油紙傘的如織人群,京都裏的女子容顏俏麗,輕紗羅衾,是好看的。
狸娘推門進來:“沿街角落我用總堂記號留了信,就看那姓楊的人收不收得到了。話說迴來,楊連九分堂出去許多年了,會念著總堂的情誼嗎?”
賀韜韜拿了鬥笠罩在頭上:“念不念的,也不指望。”轉身就往門外走。
狸娘問她:“做什麽去?”
“樓下賣傘的一整天隻賣了一把出去,心不在焉,隻曉得盯著我們看,鬼祟得很。”
狸娘走過去瞧,正好就和樓下賣傘的攤販目光撞了個滿懷。
再一迴頭,賀韜韜人已經不在了。
賣傘的小攤跟前,賀韜韜挑挑揀揀看著手裏的傘,漫不經心的問:“怎麽賣?”
“油紙的貴些,五十文一把,油帔三十文。”
賀韜韜放下手裏的東西,直視小販:“還有更便宜的嗎?”
“有,鬥笠,十文一頂。”
賀韜韜挑眉,指了指小販背後的一頂:“就要那個。”
小販疑惑著:“姑娘你...不是戴了一頂嗎?”
賀韜韜笑笑:“傾蓋已碎,再難容身,所以要找新的。”
小販愣了愣,身子往前傾了半分,悄聲說:“姑娘可是姓賀?”
賀韜韜點頭:“正是。”
小販抱拳:“請隨小的來。”
說罷,將所有雨具用黃油紙一蓋,領著賀韜韜入了一條暗巷,走之前,賀韜韜朝身後客棧二樓望去,微微點了點頭。
不知道拐了幾個彎,行了幾條道,小販領著賀韜韜在一處暗巷的宅子門口停下,先是急切叩響了三聲,又緩慢叩響了一聲,門吱呀一聲打開。
是個其貌不揚的漢子,見到小販身後的賀韜韜,將人從頭到腳打量了幾個來迴。
“九爺呢?我把賀姑娘帶迴來了。”
屋裏坐著三個人,都是四十來歲,眼神精明。
賀韜韜徑直走向其中一個身量矮小的漢子,朝他拱手行禮,笑起來:“九叔,好些年沒見了!”
楊連九臉上掛著驚詫,赤裸裸的打量落在賀韜韜身上:“韜韜?”他撓了撓自己的下巴,笑起來:“好些年頭沒見了,都長成大姑娘了!”
“讓九叔瞧瞧。”說著竟是雙手扶在了賀韜韜的胳膊上,若有似無的捏了兩下。
賀韜韜收笑,捂住自己的胳膊,帶了些誇張的“嘶”了一聲,從而和楊連九拉開些距離。
“怎麽了這是?”楊連九頗為擔心。
賀韜韜扶著胳膊,說:“和朝廷狗賊起了衝突,打了一架,不礙事。”
楊連九咂咂嘴,麵露惋惜:“你爹的事我都知道了,天遭橫禍,著實可惜。”
賀韜韜垂眸,不提還好,一提心頭滯悶的難受。
楊連九看在眼裏,寬慰了兩句:“前些日子你差人送的信我都看了,那眼下你是個什麽打算?京都裏舉目無親,你九叔我就是你唯一的長輩,能幫得上的,自然盡力。”
賀韜韜也不瞞他,直截了當:“九叔,韜韜確實需要你的幫忙,現在堂裏大部分的人都被陵王綁了,過幾日押送迴京,我想救人。”
說著她朝楊連九單膝跪了下來:“還請九叔撥我些人手,大恩大德,韜韜銜環結草來報。”
楊連九將她扶起來,麵上有為難神色:“韜韜啊,眼下九叔是個什麽境遇,你也看到了,這是我們在京都的一處落腳點,人手就這些,救人一事需得從長計議,要不你先隨我迴滄州,重整人手再施救也不遲。”
賀韜韜心中冷笑,麵上則一片感激之情:“九叔,爹爹和師父都走了,這世上我就隻有你這一個長輩了,我聽九叔的安排,隻是眼下,爹爹和師父故去不過月餘,我在城南郊的義莊設了長生牌,待過了百日孝祭再去也不遲。”
楊連九眯了眯眼,但瞧見賀韜韜雙眸含淚,泫然欲泣的模樣,有些心生憐惜,點點頭:“應該的,改日你領我去,我也給我這兩位哥哥上一炷清香。”
既然已經踩過點了,賀韜韜朝著楊連九告辭,待出了門,轉身朝門口啐了一口:“老匹夫!”
楊連九在人走後,翹著腿端起茶盞慢慢抿著,一旁的漢子小心問話:“爺,咱們真要幫這丫頭救人啊?”
楊連九冷笑一聲:“幫個屁!”
“分堂都分了七八年了,誰還念著過去那點情誼?”
他歪著腦袋想著事情,嘖了一聲,語氣鬆了鬆:“好歹一起拜過把子的,江湖人講義氣,這丫頭鬼精的很,既然求到我門上,能抬把手就給她指條路,權當圓了當年同富貴赴生死的誓言。”
城南郊確實有個義莊,是賀韜韜進了京都走街串巷逛到的。
京都很大,日後救人要熟悉路線,眼下陵王人馬還未迴京,她隻得一遍一遍的在京都閑逛,摸索出整個京都的正道暗巷。
煙波河自西北向東南繞城而過,皇城居正中,九裏見方,每邊三門,九條東西南北大道貫穿全城,西南邊窄巷市坊縱橫,這便是整個京都大致布局。
從楊連九那裏出來,她沒有迴客棧,徑直去了城南,靠近城門口的一處破窯,緊挨著的就是個義莊。
這話她沒有騙楊連九,她確實把賀岩和穆鐵的靈位帶上了,就放在這裏。
現在的驚風十二堂所有人都是被朝廷通緝的反賊餘孽,賀岩和穆鐵的靈位沒辦法放在寺廟和道觀享受香火供奉,隻有這處荒蕪敗破的義莊收留了賀韜韜的哀思。
破銅盆裏的黃紙卷起火舌,燒起來,什麽都是一場空。
守義莊的老頭是個瞎子,聞著燒紙錢的味道過來,一根破拐差點掀了這火盆。
“一邊兒燒去,鬼節早過了!”
賀韜韜抹了一把臉,也不惱,反正也燒完了。
“是啊,鬼節都過了。”她突然嘁了一聲,語調不屑:“哪裏來的鬼?真有鬼,出來找那些害死他們的人報仇啊!”
“出來看我一眼也行啊...”
說著,鼻腔一酸,蹲下去環抱住自己,像個孩子一樣,蒙著臉哭。
排隊入城的間隙,賀韜韜望著麵前的巍峨皇城,頭一迴覺得自己從小生活的山寨匪幫上不得台麵。
這裏沒有幹燥的風沙,也沒有廣袤的沙場,記憶裏的驚風十二堂從此變成夢中迴不去的故鄉。
朝前走吧。
她壓了壓鬥笠,排查快輪到了她,待入了城,一行人找了客棧歇腳。
晚飯過後,有雨落下來,又濕又熱,渾身黏膩膩的。
賀韜韜趴在窗前看著街麵上打著油紙傘的如織人群,京都裏的女子容顏俏麗,輕紗羅衾,是好看的。
狸娘推門進來:“沿街角落我用總堂記號留了信,就看那姓楊的人收不收得到了。話說迴來,楊連九分堂出去許多年了,會念著總堂的情誼嗎?”
賀韜韜拿了鬥笠罩在頭上:“念不念的,也不指望。”轉身就往門外走。
狸娘問她:“做什麽去?”
“樓下賣傘的一整天隻賣了一把出去,心不在焉,隻曉得盯著我們看,鬼祟得很。”
狸娘走過去瞧,正好就和樓下賣傘的攤販目光撞了個滿懷。
再一迴頭,賀韜韜人已經不在了。
賣傘的小攤跟前,賀韜韜挑挑揀揀看著手裏的傘,漫不經心的問:“怎麽賣?”
“油紙的貴些,五十文一把,油帔三十文。”
賀韜韜放下手裏的東西,直視小販:“還有更便宜的嗎?”
“有,鬥笠,十文一頂。”
賀韜韜挑眉,指了指小販背後的一頂:“就要那個。”
小販疑惑著:“姑娘你...不是戴了一頂嗎?”
賀韜韜笑笑:“傾蓋已碎,再難容身,所以要找新的。”
小販愣了愣,身子往前傾了半分,悄聲說:“姑娘可是姓賀?”
賀韜韜點頭:“正是。”
小販抱拳:“請隨小的來。”
說罷,將所有雨具用黃油紙一蓋,領著賀韜韜入了一條暗巷,走之前,賀韜韜朝身後客棧二樓望去,微微點了點頭。
不知道拐了幾個彎,行了幾條道,小販領著賀韜韜在一處暗巷的宅子門口停下,先是急切叩響了三聲,又緩慢叩響了一聲,門吱呀一聲打開。
是個其貌不揚的漢子,見到小販身後的賀韜韜,將人從頭到腳打量了幾個來迴。
“九爺呢?我把賀姑娘帶迴來了。”
屋裏坐著三個人,都是四十來歲,眼神精明。
賀韜韜徑直走向其中一個身量矮小的漢子,朝他拱手行禮,笑起來:“九叔,好些年沒見了!”
楊連九臉上掛著驚詫,赤裸裸的打量落在賀韜韜身上:“韜韜?”他撓了撓自己的下巴,笑起來:“好些年頭沒見了,都長成大姑娘了!”
“讓九叔瞧瞧。”說著竟是雙手扶在了賀韜韜的胳膊上,若有似無的捏了兩下。
賀韜韜收笑,捂住自己的胳膊,帶了些誇張的“嘶”了一聲,從而和楊連九拉開些距離。
“怎麽了這是?”楊連九頗為擔心。
賀韜韜扶著胳膊,說:“和朝廷狗賊起了衝突,打了一架,不礙事。”
楊連九咂咂嘴,麵露惋惜:“你爹的事我都知道了,天遭橫禍,著實可惜。”
賀韜韜垂眸,不提還好,一提心頭滯悶的難受。
楊連九看在眼裏,寬慰了兩句:“前些日子你差人送的信我都看了,那眼下你是個什麽打算?京都裏舉目無親,你九叔我就是你唯一的長輩,能幫得上的,自然盡力。”
賀韜韜也不瞞他,直截了當:“九叔,韜韜確實需要你的幫忙,現在堂裏大部分的人都被陵王綁了,過幾日押送迴京,我想救人。”
說著她朝楊連九單膝跪了下來:“還請九叔撥我些人手,大恩大德,韜韜銜環結草來報。”
楊連九將她扶起來,麵上有為難神色:“韜韜啊,眼下九叔是個什麽境遇,你也看到了,這是我們在京都的一處落腳點,人手就這些,救人一事需得從長計議,要不你先隨我迴滄州,重整人手再施救也不遲。”
賀韜韜心中冷笑,麵上則一片感激之情:“九叔,爹爹和師父都走了,這世上我就隻有你這一個長輩了,我聽九叔的安排,隻是眼下,爹爹和師父故去不過月餘,我在城南郊的義莊設了長生牌,待過了百日孝祭再去也不遲。”
楊連九眯了眯眼,但瞧見賀韜韜雙眸含淚,泫然欲泣的模樣,有些心生憐惜,點點頭:“應該的,改日你領我去,我也給我這兩位哥哥上一炷清香。”
既然已經踩過點了,賀韜韜朝著楊連九告辭,待出了門,轉身朝門口啐了一口:“老匹夫!”
楊連九在人走後,翹著腿端起茶盞慢慢抿著,一旁的漢子小心問話:“爺,咱們真要幫這丫頭救人啊?”
楊連九冷笑一聲:“幫個屁!”
“分堂都分了七八年了,誰還念著過去那點情誼?”
他歪著腦袋想著事情,嘖了一聲,語氣鬆了鬆:“好歹一起拜過把子的,江湖人講義氣,這丫頭鬼精的很,既然求到我門上,能抬把手就給她指條路,權當圓了當年同富貴赴生死的誓言。”
城南郊確實有個義莊,是賀韜韜進了京都走街串巷逛到的。
京都很大,日後救人要熟悉路線,眼下陵王人馬還未迴京,她隻得一遍一遍的在京都閑逛,摸索出整個京都的正道暗巷。
煙波河自西北向東南繞城而過,皇城居正中,九裏見方,每邊三門,九條東西南北大道貫穿全城,西南邊窄巷市坊縱橫,這便是整個京都大致布局。
從楊連九那裏出來,她沒有迴客棧,徑直去了城南,靠近城門口的一處破窯,緊挨著的就是個義莊。
這話她沒有騙楊連九,她確實把賀岩和穆鐵的靈位帶上了,就放在這裏。
現在的驚風十二堂所有人都是被朝廷通緝的反賊餘孽,賀岩和穆鐵的靈位沒辦法放在寺廟和道觀享受香火供奉,隻有這處荒蕪敗破的義莊收留了賀韜韜的哀思。
破銅盆裏的黃紙卷起火舌,燒起來,什麽都是一場空。
守義莊的老頭是個瞎子,聞著燒紙錢的味道過來,一根破拐差點掀了這火盆。
“一邊兒燒去,鬼節早過了!”
賀韜韜抹了一把臉,也不惱,反正也燒完了。
“是啊,鬼節都過了。”她突然嘁了一聲,語調不屑:“哪裏來的鬼?真有鬼,出來找那些害死他們的人報仇啊!”
“出來看我一眼也行啊...”
說著,鼻腔一酸,蹲下去環抱住自己,像個孩子一樣,蒙著臉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