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院試
穿成受氣包,我靠科舉贏麻了 作者:迷糊的靜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院試是有兩場考試,第一場主要內容是要寫試帖詩,經義題,以及寫策論。
這是正試內容,試帖詩要求是寫兩首詩。
第二場是複試,主要考算學,還有一文一詩。
錄取主要是以第一場為主,第二場複試,主要用於排名。
沈小青發現,這個時代,允許女子科舉,並且和曆史上科舉模式有所不同。
但不管有何不同,考場內是嚴肅的。
進入考場後,關閉大門,是不再允許進出。
新的學政姓雲,雲學政給他們講了考場規則,讓他們遵紀守法,不可有任何違背行為。
女子這邊,僅有三人。
考中童生的女子,有十一名,但最後參加院試的,隻有區區三人。
也就是女子考棚這邊,要比男子考棚那邊舒坦不少的地方。
主要是沒人會為難這三名女考生,就沒人在臭號那邊。
隻是需要在這裏待上三天兩夜,也是極為考驗人的耐性。
正試是兩天,複試是一天。
一直到三天兩夜後,才會開院試的大門,才能出去。
不能提前出去。
試貼詩,破題、承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等等。
這就類似於後世的八股文,這是有點八股詩詞的感覺了。
都是擷取前人,詩句中的一句,或者,是一個典故、成語。
你要先知道,這個詩句、典故、成語出在哪裏,然後,才能破題。
以前沈小青的薄弱點,便是詩詞。
讓她知道出處,她博聞強記,是可以找到的。
但若是讓她做八股詩詞,的確難度不小。
現在,有了公孫無忌的教導,已經強了很多。
做出來的試貼詩也算是有模有樣。
經義題更是不在話下,本就是她的強項。
至於策論和算學,她信手拈來。
策論,說實在的,沈小青不覺得有多難。
就好像上一世寫議論文一樣。
隻是需要用古言寫出來罷了。
如今,她的古言根底紮實了不少,寫這個東西自然不費勁。
她隻用了別人一半的時間,便把題答完了。
但卻不能提早出場。
一直到考試時間到了,才打開大門。
沈小青倒是什麽事情都沒有,她吃得好,睡得好,完全不在乎考場裏麵的環境,對她沒有絲毫影響。
晚上毛毯一蓋,便是一宿,第二天神清氣爽。
這也是因為上一世,經常露宿街頭,哪裏都能安家有關。
食物也不會挑挑揀揀的,何況,女考生這邊,對於女子還是非常照顧的。
有專人給做飯,不需要她們自己開火。
也是因為她們三個都不是缺錢的主。
不管是啥都是用的比較精致,花錢讓別人做飯。
但這是沈小青,對於錢婉婷來說,考一次試,就是一次大型體驗災難的現場。
好在,她在鄉下,和沈小青一起勞作,身體承受能力大了許多。
不像上一次考完就要暈了的感覺了。
至少走出來,還能正常說話。
春花忙將兩人接著進入馬車。
女子考場出來的就三人,不擁擠。
再看男子考場外,已經人山人海,有許多家人,仆人來接人的。
還有人叫嚷著,有人死在了考場裏麵。
沈小青歎息,這些書生,太文弱了。
雖然,學院裏麵有君子六藝。
但對於科舉路上,有些是不考的,比如說騎馬射箭這些運動類的就不考。
這就好像上一世的體育課,經常有體育課被侵占,上別的考試課程一樣。
許多學院君子六藝,不涉及科舉內容的課程會被一再壓縮。
這和女子學院不一樣,女子學院是沒有壓縮。
所以,這些男學子體質說起來,完全沒有一個吃飽飯的老農體質好。
沈小青看向另一個女學子,那個女學子臉色蒼白,走路打漂,已經被丫鬟仆婦攙扶著上了馬車。
沈小青不需要小昭攙扶,直接自己進入了馬車車廂。
錢婉婷則需要春花扶一下。
到了馬車裏麵,見到陳阿嬌坐在裏麵,讓她們先喝一碗雞湯,補補身體。
沈小青不覺得有啥不妥。
科舉考試中,這個時代,對於女子科舉,在舉人以下,相對寬鬆,吃的都可以不自帶。
人數太少了。
這次還有三個來參加的,有的年份,一個都沒有。
也就更加照顧一些。
順便撈點外快。
沒辦法,各地官府也想有些女秀才,彰顯政績,但奈何,秀才難考,女子所思所想也不在秀才。
一般到了該考秀才時候,也到了出嫁年齡或超過出嫁年齡了。
就不會再參加科舉考試。
所以,對於能夠前來參加院試的女學子,那是照顧周到。
男學子則需要自帶飲食。
但到了鄉試,那是真正科舉入仕的開始,對於女性就沒有照顧了。
因為考上舉人,就可以做官了。
男女都站在了同一個競爭的起跑線。
若再對女學子照顧,那些男學子肯定不服,恐怕鬧事。
因為舉人名額太少,被女學子占據一個,男學子就少一個。
其實,在童試時候,也不是沒有男學子提出異議,但後來慢慢也就接受了。
沈小青和錢婉婷迴去後,直接吃了點東西,洗漱一番,躺下就睡。
畢竟,在考棚裏麵睡覺,終究不如在床上舒服。
休整了一晚上,隻需等待放榜即可。
秀才考試,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
畢竟,秀才雖然不能當真正的官,但是有一定特權。
比如見官可以不貴,可以免除兩個人徭役兵役,還能免除自己家人的人口稅和田稅。
若是廩生還有錢糧資助。
所謂廩生,又叫廩膳生,是朝廷給飯吃幫助你繼續科舉下去。
名額是有數目的。
通縣縣學十人,通縣考入前十人的,才有這個待遇。
每月,廩米六鬥,大約是75斤,足夠一個廩生吃喝了。
這是對成績好的秀才的認可。
但也不是一直有,若是歲考中,不合格的會被撤掉資格。
秀才也是分等級的,廩生、增生、附生。
歲考合格的,會當廩生領取朝廷給的補助。
這都是為了保證秀才能夠繼續科舉的政策。
當然有錢家的就不會在乎這些錢了,但在乎的是功名。
這是正試內容,試帖詩要求是寫兩首詩。
第二場是複試,主要考算學,還有一文一詩。
錄取主要是以第一場為主,第二場複試,主要用於排名。
沈小青發現,這個時代,允許女子科舉,並且和曆史上科舉模式有所不同。
但不管有何不同,考場內是嚴肅的。
進入考場後,關閉大門,是不再允許進出。
新的學政姓雲,雲學政給他們講了考場規則,讓他們遵紀守法,不可有任何違背行為。
女子這邊,僅有三人。
考中童生的女子,有十一名,但最後參加院試的,隻有區區三人。
也就是女子考棚這邊,要比男子考棚那邊舒坦不少的地方。
主要是沒人會為難這三名女考生,就沒人在臭號那邊。
隻是需要在這裏待上三天兩夜,也是極為考驗人的耐性。
正試是兩天,複試是一天。
一直到三天兩夜後,才會開院試的大門,才能出去。
不能提前出去。
試貼詩,破題、承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等等。
這就類似於後世的八股文,這是有點八股詩詞的感覺了。
都是擷取前人,詩句中的一句,或者,是一個典故、成語。
你要先知道,這個詩句、典故、成語出在哪裏,然後,才能破題。
以前沈小青的薄弱點,便是詩詞。
讓她知道出處,她博聞強記,是可以找到的。
但若是讓她做八股詩詞,的確難度不小。
現在,有了公孫無忌的教導,已經強了很多。
做出來的試貼詩也算是有模有樣。
經義題更是不在話下,本就是她的強項。
至於策論和算學,她信手拈來。
策論,說實在的,沈小青不覺得有多難。
就好像上一世寫議論文一樣。
隻是需要用古言寫出來罷了。
如今,她的古言根底紮實了不少,寫這個東西自然不費勁。
她隻用了別人一半的時間,便把題答完了。
但卻不能提早出場。
一直到考試時間到了,才打開大門。
沈小青倒是什麽事情都沒有,她吃得好,睡得好,完全不在乎考場裏麵的環境,對她沒有絲毫影響。
晚上毛毯一蓋,便是一宿,第二天神清氣爽。
這也是因為上一世,經常露宿街頭,哪裏都能安家有關。
食物也不會挑挑揀揀的,何況,女考生這邊,對於女子還是非常照顧的。
有專人給做飯,不需要她們自己開火。
也是因為她們三個都不是缺錢的主。
不管是啥都是用的比較精致,花錢讓別人做飯。
但這是沈小青,對於錢婉婷來說,考一次試,就是一次大型體驗災難的現場。
好在,她在鄉下,和沈小青一起勞作,身體承受能力大了許多。
不像上一次考完就要暈了的感覺了。
至少走出來,還能正常說話。
春花忙將兩人接著進入馬車。
女子考場出來的就三人,不擁擠。
再看男子考場外,已經人山人海,有許多家人,仆人來接人的。
還有人叫嚷著,有人死在了考場裏麵。
沈小青歎息,這些書生,太文弱了。
雖然,學院裏麵有君子六藝。
但對於科舉路上,有些是不考的,比如說騎馬射箭這些運動類的就不考。
這就好像上一世的體育課,經常有體育課被侵占,上別的考試課程一樣。
許多學院君子六藝,不涉及科舉內容的課程會被一再壓縮。
這和女子學院不一樣,女子學院是沒有壓縮。
所以,這些男學子體質說起來,完全沒有一個吃飽飯的老農體質好。
沈小青看向另一個女學子,那個女學子臉色蒼白,走路打漂,已經被丫鬟仆婦攙扶著上了馬車。
沈小青不需要小昭攙扶,直接自己進入了馬車車廂。
錢婉婷則需要春花扶一下。
到了馬車裏麵,見到陳阿嬌坐在裏麵,讓她們先喝一碗雞湯,補補身體。
沈小青不覺得有啥不妥。
科舉考試中,這個時代,對於女子科舉,在舉人以下,相對寬鬆,吃的都可以不自帶。
人數太少了。
這次還有三個來參加的,有的年份,一個都沒有。
也就更加照顧一些。
順便撈點外快。
沒辦法,各地官府也想有些女秀才,彰顯政績,但奈何,秀才難考,女子所思所想也不在秀才。
一般到了該考秀才時候,也到了出嫁年齡或超過出嫁年齡了。
就不會再參加科舉考試。
所以,對於能夠前來參加院試的女學子,那是照顧周到。
男學子則需要自帶飲食。
但到了鄉試,那是真正科舉入仕的開始,對於女性就沒有照顧了。
因為考上舉人,就可以做官了。
男女都站在了同一個競爭的起跑線。
若再對女學子照顧,那些男學子肯定不服,恐怕鬧事。
因為舉人名額太少,被女學子占據一個,男學子就少一個。
其實,在童試時候,也不是沒有男學子提出異議,但後來慢慢也就接受了。
沈小青和錢婉婷迴去後,直接吃了點東西,洗漱一番,躺下就睡。
畢竟,在考棚裏麵睡覺,終究不如在床上舒服。
休整了一晚上,隻需等待放榜即可。
秀才考試,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
畢竟,秀才雖然不能當真正的官,但是有一定特權。
比如見官可以不貴,可以免除兩個人徭役兵役,還能免除自己家人的人口稅和田稅。
若是廩生還有錢糧資助。
所謂廩生,又叫廩膳生,是朝廷給飯吃幫助你繼續科舉下去。
名額是有數目的。
通縣縣學十人,通縣考入前十人的,才有這個待遇。
每月,廩米六鬥,大約是75斤,足夠一個廩生吃喝了。
這是對成績好的秀才的認可。
但也不是一直有,若是歲考中,不合格的會被撤掉資格。
秀才也是分等級的,廩生、增生、附生。
歲考合格的,會當廩生領取朝廷給的補助。
這都是為了保證秀才能夠繼續科舉的政策。
當然有錢家的就不會在乎這些錢了,但在乎的是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