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沒有一個好的身份,有時候,賺來的錢,不一定能守得住!
穿成受氣包,我靠科舉贏麻了 作者:迷糊的靜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小青和沈永祥,帶著那條魚,到了沈裏正家裏。
沈裏正正好在家,家裏的收秋今天剛弄完,有了一些休息時間。
見沈小青拿來一條四斤多大魚,琢磨著她肯定有事。
倒是沒有推脫,問沈永祥和沈小青,“有啥為難的事情?”
沈永祥笑著說:“我家小青琢磨了一種土炕,做好了可以讓住著的地方溫暖。”
然後詳細的說明了土炕的好處。
沈裏正剛開始還不覺得啥,但越聽越覺得這件事很是有可用的價值。
村裏的老人小孩體弱的人,在冬天寒冷時候,經常會有凍死的。
這若是能夠搭炕,豈不是要好很多?
主要是他們這裏靠著山,隻要勤快,不怕苦的家庭,燒柴還是夠燒的。
“不知道搭炕多少錢?”沈裏正主要考慮了價錢,若太貴,估摸沒人搭。
沈永祥說了沈小青之前報的價格。
沈裏正稍微皺眉,“有點多。”
沈小青,“裏正爺爺,不多了,兩個人,要是從弄土脫坯開始,需要忙乎兩天,才能夠將炕搭好。並且若一次沒成,還需要以後免費的修繕呢。”
“村裏的人,按照這個價格估摸,超不過十戶搭炕。”
村裏一共一百多戶,一千多人,算是比較大的村莊。
隻有十戶搭建,一戶哪怕搭一個炕,也夠沈永祥和沈義業忙乎二十天的了。
況且有的戶,還需要搭建兩三個或者更多的炕。
許多人家,和老沈家類似,都是和兒子們一起住著,每個屋子都要搭炕的話,那就是需要好幾個。
但能一下子出這個錢的錢沒有多少人家,估摸會搭一個炕,到時候,將體弱的放在那個屋子過冬。
甚至沈小青記憶裏,許多人家可不像老沈家那麽多房間,大部分人家,就兩個屋子,所有人都擠在兩個屋子裏睡覺。
就在這樣條件下,居然沒有耽誤生育下一代,大部分家庭都好幾個孩子。
這樣,沈家莊差不多需要搭建一個月才能搭建完。
炕的效果很是不錯,沈小青不信外村的人不搭。
“裏正爺爺,您人脈可不少,外村的也可以給聯絡一番。”
沈裏正嗬嗬笑了,“就你這丫頭想的多。不過,外村要做的話,估計得分人家點好處。”
“我懂,裏正爺爺,您我也會分好處!”
“得了吧,你不需要分我好處,本村的搭炕你給打八折,就行。”
沈小青立即同意,這就是優惠價。
其實,也不是不能自己張羅著做這件事。
但每個村都有一些強橫的人,看這裏麵利潤大,賺的多,肯定會動歪腦筋。
若有各村裏正給護航,那就要好很多。
要知道,幹的快的話,在材料準備好的情況,兩個人一天搭兩個炕,完全不在話下。
那就是一天能賺一百文,給裏正一點利潤,也剩下不少。
比如說,搭一個炕,給那些裏正五文錢,完全就可以了。
或者送一些禮物,也能過關。
各村都搭建,整個冬天就不需要閑著了。
但脫坯最好季節是春秋,所以,還是要抓緊時間先將土坯都準備好了。
沈小青邀請沈裏正三天後和村民一起去觀摩家裏的炕。
沈裏正答應了。
沈小青剛開始隻是想自己搭炕,但聽沈永祥的意思,是想過幾天,就要去縣城幹零工去。
沈小青想著家裏就一個男人,還需要男人在家裏看門呢。
何況,孫大丫懷孕,丈夫在身邊更好。
所以,沈小青才會生出要沈永祥給別人搭炕賺錢的心思。
“裏正爺爺,我想問一下,若是女子科考,可有啥條件?”
沈裏正一愣,村裏,包括鄰村,十裏八鄉,都沒有過女子去參加科考的。
真的女子參加科考的,那是鄉紳富戶家的女孩子。
那也隻是走個科考的形式,參加考試,即便獲取了名次,考上了秀才舉人啥都,那也是為了嫁好人家,不是為了當官。
何況,幾十年來,整個縣裏也沒有聽說出一個女秀才。
“小青問這個幹什麽?”
沈小青笑著迴答:“我這不是聽我爹說,大軒允許女子科考,也可以在父兄同意的基礎上,去當官。我就好奇啊,想要問問,究竟是個什麽流程。”
沈裏正笑了,原來是這樣嘛,他就說,怎麽可能有女娃想要去科考的。
別說女娃,村裏幾十年來,他當裏正期間,隻有兩個讀書人,一個秀才都沒有見到。
沒有別的原因,就是讀書太費錢。
當初老沈頭是在沈永祥娶了孫大丫後,才開始讓老四去讀書的。
沈裏正聽他媳婦念叨,可能是沈張氏奪了孫大丫的一些錢財,但具體的誰也不知道。
當初沈裏正和沈永祥救迴孫大丫後,孫大丫是在沈永祥照顧下康複的。
裏正媳婦給孫大丫保存玉佩,連裏正都沒有告知。
裏正媳婦給裏正說的是,孫大丫當時穿的衣服一看就是大戶人家,肯定有錢,要不然,怎麽可能老沈頭有錢供養讀書人呢?
並且從那之後還置了不少的地。
沈裏正當初也懷疑著,但隨著時間流逝,他看孫大丫安心在沈家過日子,就沒有再說啥。
但讀書費錢,那是真費錢。
一般人家連男娃都不許去讀書,何況是女娃?
沈裏正就當沈小青好奇科考的事情,就和她說了。
“女子科考,和男子科考基本程序上是一樣,隻是所上學堂不同,女子有女子的學堂,大部分都是鄉紳富戶家的女孩子。
考試時候,和男子不在一個考場,專門設立女子的考場。
至於別的,都和男子一樣。”
沈小青明白了,這就是和後世的女校類似唄。
沈永祥和沈義業,這三天沒閑著,包括沈小桃也幫忙,和泥脫坯。
沈小青也沒閑著,她還是去了山裏麵。
大早上就趕路進去,提前告訴了沈永祥和孫大丫,但也說明不會往深山裏麵走。
沈永祥和孫大丫不答應,沈小青哪裏是聽他們勸說的人,晚上答應的好好的,不去上山,結果天還沒亮,沈小青就走了。
僅僅靠著沈永祥賺的錢,豈不是杯水車薪?
沈小青是打算科考去的,賺錢重要,身份同樣重要。
沒有一個好的身份,有時候,賺來的錢,不一定能守得住!
沈裏正正好在家,家裏的收秋今天剛弄完,有了一些休息時間。
見沈小青拿來一條四斤多大魚,琢磨著她肯定有事。
倒是沒有推脫,問沈永祥和沈小青,“有啥為難的事情?”
沈永祥笑著說:“我家小青琢磨了一種土炕,做好了可以讓住著的地方溫暖。”
然後詳細的說明了土炕的好處。
沈裏正剛開始還不覺得啥,但越聽越覺得這件事很是有可用的價值。
村裏的老人小孩體弱的人,在冬天寒冷時候,經常會有凍死的。
這若是能夠搭炕,豈不是要好很多?
主要是他們這裏靠著山,隻要勤快,不怕苦的家庭,燒柴還是夠燒的。
“不知道搭炕多少錢?”沈裏正主要考慮了價錢,若太貴,估摸沒人搭。
沈永祥說了沈小青之前報的價格。
沈裏正稍微皺眉,“有點多。”
沈小青,“裏正爺爺,不多了,兩個人,要是從弄土脫坯開始,需要忙乎兩天,才能夠將炕搭好。並且若一次沒成,還需要以後免費的修繕呢。”
“村裏的人,按照這個價格估摸,超不過十戶搭炕。”
村裏一共一百多戶,一千多人,算是比較大的村莊。
隻有十戶搭建,一戶哪怕搭一個炕,也夠沈永祥和沈義業忙乎二十天的了。
況且有的戶,還需要搭建兩三個或者更多的炕。
許多人家,和老沈家類似,都是和兒子們一起住著,每個屋子都要搭炕的話,那就是需要好幾個。
但能一下子出這個錢的錢沒有多少人家,估摸會搭一個炕,到時候,將體弱的放在那個屋子過冬。
甚至沈小青記憶裏,許多人家可不像老沈家那麽多房間,大部分人家,就兩個屋子,所有人都擠在兩個屋子裏睡覺。
就在這樣條件下,居然沒有耽誤生育下一代,大部分家庭都好幾個孩子。
這樣,沈家莊差不多需要搭建一個月才能搭建完。
炕的效果很是不錯,沈小青不信外村的人不搭。
“裏正爺爺,您人脈可不少,外村的也可以給聯絡一番。”
沈裏正嗬嗬笑了,“就你這丫頭想的多。不過,外村要做的話,估計得分人家點好處。”
“我懂,裏正爺爺,您我也會分好處!”
“得了吧,你不需要分我好處,本村的搭炕你給打八折,就行。”
沈小青立即同意,這就是優惠價。
其實,也不是不能自己張羅著做這件事。
但每個村都有一些強橫的人,看這裏麵利潤大,賺的多,肯定會動歪腦筋。
若有各村裏正給護航,那就要好很多。
要知道,幹的快的話,在材料準備好的情況,兩個人一天搭兩個炕,完全不在話下。
那就是一天能賺一百文,給裏正一點利潤,也剩下不少。
比如說,搭一個炕,給那些裏正五文錢,完全就可以了。
或者送一些禮物,也能過關。
各村都搭建,整個冬天就不需要閑著了。
但脫坯最好季節是春秋,所以,還是要抓緊時間先將土坯都準備好了。
沈小青邀請沈裏正三天後和村民一起去觀摩家裏的炕。
沈裏正答應了。
沈小青剛開始隻是想自己搭炕,但聽沈永祥的意思,是想過幾天,就要去縣城幹零工去。
沈小青想著家裏就一個男人,還需要男人在家裏看門呢。
何況,孫大丫懷孕,丈夫在身邊更好。
所以,沈小青才會生出要沈永祥給別人搭炕賺錢的心思。
“裏正爺爺,我想問一下,若是女子科考,可有啥條件?”
沈裏正一愣,村裏,包括鄰村,十裏八鄉,都沒有過女子去參加科考的。
真的女子參加科考的,那是鄉紳富戶家的女孩子。
那也隻是走個科考的形式,參加考試,即便獲取了名次,考上了秀才舉人啥都,那也是為了嫁好人家,不是為了當官。
何況,幾十年來,整個縣裏也沒有聽說出一個女秀才。
“小青問這個幹什麽?”
沈小青笑著迴答:“我這不是聽我爹說,大軒允許女子科考,也可以在父兄同意的基礎上,去當官。我就好奇啊,想要問問,究竟是個什麽流程。”
沈裏正笑了,原來是這樣嘛,他就說,怎麽可能有女娃想要去科考的。
別說女娃,村裏幾十年來,他當裏正期間,隻有兩個讀書人,一個秀才都沒有見到。
沒有別的原因,就是讀書太費錢。
當初老沈頭是在沈永祥娶了孫大丫後,才開始讓老四去讀書的。
沈裏正聽他媳婦念叨,可能是沈張氏奪了孫大丫的一些錢財,但具體的誰也不知道。
當初沈裏正和沈永祥救迴孫大丫後,孫大丫是在沈永祥照顧下康複的。
裏正媳婦給孫大丫保存玉佩,連裏正都沒有告知。
裏正媳婦給裏正說的是,孫大丫當時穿的衣服一看就是大戶人家,肯定有錢,要不然,怎麽可能老沈頭有錢供養讀書人呢?
並且從那之後還置了不少的地。
沈裏正當初也懷疑著,但隨著時間流逝,他看孫大丫安心在沈家過日子,就沒有再說啥。
但讀書費錢,那是真費錢。
一般人家連男娃都不許去讀書,何況是女娃?
沈裏正就當沈小青好奇科考的事情,就和她說了。
“女子科考,和男子科考基本程序上是一樣,隻是所上學堂不同,女子有女子的學堂,大部分都是鄉紳富戶家的女孩子。
考試時候,和男子不在一個考場,專門設立女子的考場。
至於別的,都和男子一樣。”
沈小青明白了,這就是和後世的女校類似唄。
沈永祥和沈義業,這三天沒閑著,包括沈小桃也幫忙,和泥脫坯。
沈小青也沒閑著,她還是去了山裏麵。
大早上就趕路進去,提前告訴了沈永祥和孫大丫,但也說明不會往深山裏麵走。
沈永祥和孫大丫不答應,沈小青哪裏是聽他們勸說的人,晚上答應的好好的,不去上山,結果天還沒亮,沈小青就走了。
僅僅靠著沈永祥賺的錢,豈不是杯水車薪?
沈小青是打算科考去的,賺錢重要,身份同樣重要。
沒有一個好的身份,有時候,賺來的錢,不一定能守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