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知府謀劃沈小青
穿成受氣包,我靠科舉贏麻了 作者:迷糊的靜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鄒知府連著說了可惜,再看看自家這糟心的兒子。
但凡有人家一半的努力,也不至於在這次府試中吊車尾最後一名了。
鄒玉楓見自家老父親的臉色有些陰晴不定,知道這是嫌棄自己,又想要教訓他了。
忙說:“爹,既然可惜,幹脆讓大哥將她娶了,就她那樣的智商,生下下一代,沒準我可以得到一個聰明的侄兒,沈小青又有才情,對於下一代的教育肯定有優勢!”
鄒應年本來還想教育他一句,但聽到這話,心思一動。
他的嫡子隻有鄒玉楓一個,嫡子的婚姻,依著鄒家的地位,當然需要選擇門當戶對的女子。
沈小青的地位,實在不能做鄒家嫡子的妻子,但若是讓她做妾,估摸著這樣的女學子心高氣傲不同意,並且,他也覺得這樣有才情和智商的女子,若是做了妾,實在是埋沒了才學。
但若是給他的庶長子做妻子,鄒應年覺得倒是極為不錯。
庶子若是有本事了,尤其是科舉之中,出類拔萃,能夠當大官的話,在家族裏麵,也是有一定的說話分量的。
雖然和嫡係比較起來,還有差距,所做的事情,也需要圍繞嫡係,但並不是一點自主權都沒有。
隻要你足夠強大,完全是可以成為家族不可忽視的存在的。
所以,大家族,給庶子找妻子,也不是隨隨便便的。
不是找另外大家族的庶女,也會找小門小戶的嫡女,最次也要是有才情的女子。
鄒應年正在為沈小青的才情可惜,鄒玉楓的提議,讓他覺得,這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他有兩個庶子,庶長子鄒玉炳今年十五歲,正是相看人家。
若是沈小青的話,雖然家世普通,但才情高啊,試問開科取士以來,有哪個女子成為了案首的了?
但鄒應年沒有立即表明態度,而是斥責鄒玉楓:“小小年紀,不想科舉上用功,專門在婦孺之事上用心,這些都是你娘和老太太操心的事情,你給我滾去讀書,對了,就沈小青提到的那幾本,你給我好好讀,讀到有心得了再說。”
鄒玉楓馬上退出,心想他爹真是不當人子,明明是動心了,接受了他的提議,還要將他罵一頓才甘心,切!
他是兒子,但每次都被訓成孫子。
看著手裏拿著的幾本農業書籍,此時才感覺到一陣暈,五本書呢,這要是能看出啥心得,不得全背下來?
要不然,到時候他爹肯定會問,你這個心得,是從哪段總結出來的?
他總不能去翻書,那樣他爹的戒尺又會打下來,都沒背出來,那叫心得嗎?
有心不去背,到時候,因為不背書,挨了手板子,自家娘親和老太太都不會向著他。
自己找的苦,自己去吃。
哎!在學習的道路上,沒人能夠替代,終究是一個人活成了千軍萬馬!
本來隻是憋著一口氣,去看了沈小青他們的試卷,還找了資料。誰知道,被自己埋坑了,還要學這些。
“小公子,這些真的都要背下來?”
書童李青時看著五本厚書,和鄒玉楓一樣的感覺,畢竟鄒玉楓背書,他也要在旁邊待著,甚至,有時候還需要給鄒玉楓摘抄。
小公子辛苦,他這個書童也不會輕鬆。
這要是還能夠去外麵和那些文人相聚,鬥茶聽曲,甚至鬥蛐蛐等,那是何等的逍遙自在。
但現在想要出去,鐵定不可能了。
自從小公子吊車尾後,老爺肯定有火氣。
吊車尾好歹是過去了,這要是沒考過,估計大板子就要打屁股了。
“廢話,你家公子是那麽憊懶的人嗎?這些肯定要是要都背下來,一個女娃子都背過,引經據典的,原話都有,你說,我能被他壓著一頭嗎?”
“的確不能壓著一頭。”
可這是壓著148頭呢,一共錄取一百五十人,第一名和最末一名,中間有148人。
但這話,李青時可不敢說,說了恐怕小公子,得讓他寫好幾篇大字。
鄒應年去見自己的母親,正好鄒夫人也在,他一進來,鄒夫人站起來,見過了丈夫,鄒應年點點頭,過去給鄒老太太行禮,“兒子見過母親。”
“坐下吧!”
有丫鬟上了茶,鄒應年坐下,鄒夫人跟著坐下。
“應年,可是有事?”
鄒應年忙說:“母親,我是想,給玉炳尋個親事。”
鄒夫人一愣,按理說,庶子的婚事,是由她這個當主母的管理的,不過既然老爺有了合適的人選,那就聽聽。
鄒老太太也感了興趣,畢竟鄒玉炳是她第一個孫子,雖然是庶子,但也十分的喜歡。
正常大家族,是不能讓庶子先出來的。
但奈何,鄒夫人嫁過來十年都沒能生出來一兒半女。
鄒老太太這才讓鄒應年的妾室生育,接連兩個妾氏懷孕,生下了兩個兒子,庶長子便是鄒玉炳,庶次子是鄒玉和。
誰知道,兩個庶子出生後,鄒夫人居然懷孕了,生出了嫡子鄒玉楓。
所以,鄒夫人對兩個小妾生出來的庶子態度也是極好,覺得是他們這些庶子的出生,才給她帶來了兒子運氣。
所以,對於兩個庶子,她也是極為用心的給他們謀劃未來。
包括庶子的婚姻,也在盡心盡力的為他們尋找合適的女子。
當鄒應年說出這屆的案首沈小青時候,鄒夫人皺皺眉,但鄒老太太沒表態之前,她沒有吭聲。
鄒老太太有些遲疑,“應年,這個女娃,你之前說過,就是普通的農家,身份有些不配啊。”
鄒夫人也是這樣的想法,既然婆母說了出來,她便沒有說話,而是聽著鄒應年的話。
“身份的確是低了些,但自本朝開科取士,允許女子科舉以來,這可是頭一個案首,雖然以前有過女舉子、女進士,但連著兩次案首,還沒見過。可見該女子的聰慧程度。
我在想,若是娶了這樣的女子,玉炳後代的智商會更上一層樓,教育方麵也會極好。
要知道,這個女子是案首,那基本上是鐵定的秀才了,現在咱們先提親,若能定親更好,等她中了秀才,咱們迎娶進門,也是極為漲臉的事情。”
但凡有人家一半的努力,也不至於在這次府試中吊車尾最後一名了。
鄒玉楓見自家老父親的臉色有些陰晴不定,知道這是嫌棄自己,又想要教訓他了。
忙說:“爹,既然可惜,幹脆讓大哥將她娶了,就她那樣的智商,生下下一代,沒準我可以得到一個聰明的侄兒,沈小青又有才情,對於下一代的教育肯定有優勢!”
鄒應年本來還想教育他一句,但聽到這話,心思一動。
他的嫡子隻有鄒玉楓一個,嫡子的婚姻,依著鄒家的地位,當然需要選擇門當戶對的女子。
沈小青的地位,實在不能做鄒家嫡子的妻子,但若是讓她做妾,估摸著這樣的女學子心高氣傲不同意,並且,他也覺得這樣有才情和智商的女子,若是做了妾,實在是埋沒了才學。
但若是給他的庶長子做妻子,鄒應年覺得倒是極為不錯。
庶子若是有本事了,尤其是科舉之中,出類拔萃,能夠當大官的話,在家族裏麵,也是有一定的說話分量的。
雖然和嫡係比較起來,還有差距,所做的事情,也需要圍繞嫡係,但並不是一點自主權都沒有。
隻要你足夠強大,完全是可以成為家族不可忽視的存在的。
所以,大家族,給庶子找妻子,也不是隨隨便便的。
不是找另外大家族的庶女,也會找小門小戶的嫡女,最次也要是有才情的女子。
鄒應年正在為沈小青的才情可惜,鄒玉楓的提議,讓他覺得,這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他有兩個庶子,庶長子鄒玉炳今年十五歲,正是相看人家。
若是沈小青的話,雖然家世普通,但才情高啊,試問開科取士以來,有哪個女子成為了案首的了?
但鄒應年沒有立即表明態度,而是斥責鄒玉楓:“小小年紀,不想科舉上用功,專門在婦孺之事上用心,這些都是你娘和老太太操心的事情,你給我滾去讀書,對了,就沈小青提到的那幾本,你給我好好讀,讀到有心得了再說。”
鄒玉楓馬上退出,心想他爹真是不當人子,明明是動心了,接受了他的提議,還要將他罵一頓才甘心,切!
他是兒子,但每次都被訓成孫子。
看著手裏拿著的幾本農業書籍,此時才感覺到一陣暈,五本書呢,這要是能看出啥心得,不得全背下來?
要不然,到時候他爹肯定會問,你這個心得,是從哪段總結出來的?
他總不能去翻書,那樣他爹的戒尺又會打下來,都沒背出來,那叫心得嗎?
有心不去背,到時候,因為不背書,挨了手板子,自家娘親和老太太都不會向著他。
自己找的苦,自己去吃。
哎!在學習的道路上,沒人能夠替代,終究是一個人活成了千軍萬馬!
本來隻是憋著一口氣,去看了沈小青他們的試卷,還找了資料。誰知道,被自己埋坑了,還要學這些。
“小公子,這些真的都要背下來?”
書童李青時看著五本厚書,和鄒玉楓一樣的感覺,畢竟鄒玉楓背書,他也要在旁邊待著,甚至,有時候還需要給鄒玉楓摘抄。
小公子辛苦,他這個書童也不會輕鬆。
這要是還能夠去外麵和那些文人相聚,鬥茶聽曲,甚至鬥蛐蛐等,那是何等的逍遙自在。
但現在想要出去,鐵定不可能了。
自從小公子吊車尾後,老爺肯定有火氣。
吊車尾好歹是過去了,這要是沒考過,估計大板子就要打屁股了。
“廢話,你家公子是那麽憊懶的人嗎?這些肯定要是要都背下來,一個女娃子都背過,引經據典的,原話都有,你說,我能被他壓著一頭嗎?”
“的確不能壓著一頭。”
可這是壓著148頭呢,一共錄取一百五十人,第一名和最末一名,中間有148人。
但這話,李青時可不敢說,說了恐怕小公子,得讓他寫好幾篇大字。
鄒應年去見自己的母親,正好鄒夫人也在,他一進來,鄒夫人站起來,見過了丈夫,鄒應年點點頭,過去給鄒老太太行禮,“兒子見過母親。”
“坐下吧!”
有丫鬟上了茶,鄒應年坐下,鄒夫人跟著坐下。
“應年,可是有事?”
鄒應年忙說:“母親,我是想,給玉炳尋個親事。”
鄒夫人一愣,按理說,庶子的婚事,是由她這個當主母的管理的,不過既然老爺有了合適的人選,那就聽聽。
鄒老太太也感了興趣,畢竟鄒玉炳是她第一個孫子,雖然是庶子,但也十分的喜歡。
正常大家族,是不能讓庶子先出來的。
但奈何,鄒夫人嫁過來十年都沒能生出來一兒半女。
鄒老太太這才讓鄒應年的妾室生育,接連兩個妾氏懷孕,生下了兩個兒子,庶長子便是鄒玉炳,庶次子是鄒玉和。
誰知道,兩個庶子出生後,鄒夫人居然懷孕了,生出了嫡子鄒玉楓。
所以,鄒夫人對兩個小妾生出來的庶子態度也是極好,覺得是他們這些庶子的出生,才給她帶來了兒子運氣。
所以,對於兩個庶子,她也是極為用心的給他們謀劃未來。
包括庶子的婚姻,也在盡心盡力的為他們尋找合適的女子。
當鄒應年說出這屆的案首沈小青時候,鄒夫人皺皺眉,但鄒老太太沒表態之前,她沒有吭聲。
鄒老太太有些遲疑,“應年,這個女娃,你之前說過,就是普通的農家,身份有些不配啊。”
鄒夫人也是這樣的想法,既然婆母說了出來,她便沒有說話,而是聽著鄒應年的話。
“身份的確是低了些,但自本朝開科取士,允許女子科舉以來,這可是頭一個案首,雖然以前有過女舉子、女進士,但連著兩次案首,還沒見過。可見該女子的聰慧程度。
我在想,若是娶了這樣的女子,玉炳後代的智商會更上一層樓,教育方麵也會極好。
要知道,這個女子是案首,那基本上是鐵定的秀才了,現在咱們先提親,若能定親更好,等她中了秀才,咱們迎娶進門,也是極為漲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