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團圓節
婆婆重生:飛上枝頭變鳳凰 作者:張素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秀娘心裏自然明白,嫂子們之所以,將村裏眾所周知的家長裏短講給她聽,無非是想要轉移她對景哥的擔憂之情。
轉眼間就來到了八月十五,在大楚,這一天被視為象征著闔家團圓的節日。
每年的今日,人們會賞月,吃月餅,賞花燈,還有飲桂花釀。
以往,宋家和林家總是歡聚一堂,共同度過團圓節。可今年,隻有林秀娘跟林家人一起過。
林家提前一個月,就跟周圍的商鋪定好了所需的東西。就等著這一天,在林家村辦賞燈會宴席。
今兒一大早,兩府的下人就已經熱火朝天地忙碌起來。其中最忙的就屬廚房了。
不過好在府中仆役眾多,人手充足,大家各司其職,雖然忙碌但一切都井井有條。各種新鮮的食材也早早地被送到府上。
由於當天天氣晴朗宜人,微風拂麵送來絲絲涼意,經過一番商議之後決定將宴席開設在那棵老榕樹之下。屆時,村中各家隻需帶上自家的桌椅板凳前來赴宴即可。
與此同時,其他的下人們也沒閑著,他們正忙著用五彩綢緞、鮮花以及燈籠來裝點整個林家村。
以至於整個林家村都熱鬧了起來。
女眷們也沒閑著,都開始製作起月餅。
婆子們將月餅要用的麵團都給準備好。餡料也都調好了,林家女眷們隻要將餡包進麵團裏,再借助模具按壓出精美的形狀即可。剩餘的都由婆子們弄。
林母不禁笑著道:“瞧瞧我們這樣子,哪裏像是做月餅,倒像小孩玩泥巴似的。”
女眷們紛紛笑了起來。
往常都是隻有豆沙、棗泥、果仁的月餅,如今有了永和雜貨鋪的存在,讓眾人都知道了月餅還可以有不同的口味。
材料用的好,做出來的月餅,味道很好。
就在忙碌但其樂融融的氛圍中,時間悄然流逝。
不知不覺間,已到了酉時,宴席就開始了。
林家村的村民們早早的就將桌椅擺放得整整齊齊。
府中的下人們則排成一列,端著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往桌上擺放。隻見每張桌子上都擺上十道分量很足的菜肴,一壺香氣撲鼻的桂花釀。
所有林家村人都在大榕樹下,圍坐在一起吃飯。
菜上齊後,林大伯扯著嗓子大喊道:“開飯啦!”
聽到這句話後,林家村的人相視一笑,紛紛拿起筷子,開始享用。
一時間,歡聲笑語、酒杯交錯之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
就連今日忙碌不停的兩府下人們,此刻也暫時放下手頭的工作,加入到這場歡樂的盛宴中來。
酒足飯飽之後,夜幕漸漸降臨,村民們開始點亮了,一盞盞精美的燈籠。這些燈籠五顏六色,形狀各異。隨著越來越多的燈籠被點亮,整個村莊頓時明亮了起來。
與此同時,附近幾個村的人,也紛紛趕來湊個熱鬧。
兩府的下人們手腳麻利的將剛剛用過餐的桌子收拾得幹幹淨淨的。
並擺上茶水、月餅、點心以及各種新鮮的水果、花生、瓜子和糖果。
凡是前來賞燈的鄉親們,可以隨意挑選自己喜愛的吃食。下人守候在一旁,一旦發現桌上的食物有所減少,他們會立刻上前補充,確保每一位鄉親們都能吃到。
林秀娘也跟隨著林家女眷,興致勃勃的觀賞起那些絢麗多彩的燈籠。
林秀娘:“我元宵節那天,錯過了燈會,沒曾想今兒個補上了。”
說話間,林大丫一臉笑意的迎了上來。
林大丫感激道:“多謝宋嬸子。”
林秀娘看著煥然一新的林大丫,笑著點頭道:“你如今,總算是脫離苦海了。”
林大丫笑著道:“有宋嬸子跟桂花奶奶這樣的好人在,大丫覺得自己很是幸運。”
林秀娘笑著道:“我已經讓人在錦繡坊,又給你續了一年。你將來好好生活,這樣才不枉費我跟桂花嬸子對你的幫助。”
聽到這話,林大丫不禁眼眶泛紅,她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聲音略微有些哽咽地道:“多謝宋嬸子的大恩大德。”
林秀娘微微頷首。
林大丫如今很懂分寸。又行了一禮,便退下了。
王氏笑著道:“我也覺得大丫是幸運的,幾次危難關頭都有人相助。”
話音剛落,就見一個大約十歲上下的小丫頭朝這邊直衝過來。
可是還沒等她靠近,就被守在附近的侍衛給攔了下來。
那小丫頭一邊掙脫侍衛的阻擋,一邊聲嘶力竭的大聲唿喊著:“宋嬸嬸,求求您救救我吧!救救我吧!”仿佛將林秀娘當成了她唯一能夠抓住的救命稻草一般。
林秀娘不由得大吃了一驚,眼前這瘦的可憐的女孩,竟然會是林二丫。
此刻的林二丫身上穿的衣服明顯短了一大截,且打滿了補丁。身上很是瘦弱,那纖細的胳膊,好似輕輕一擰就會斷掉。可想而知,她這大半年日子過得並不好。
可林秀娘對她,可憐不起來。隻因那雙眼睛還跟以前一樣,充滿了算計。
林秀娘對著侍衛揮揮手,侍衛直接將林二丫帶走了。
林大丫自然也看到了,歎了口氣,便悄然跟上。
如今京城甚是熱鬧!
昭明帝前往避暑山莊享受清涼時光,然而令人關注的是,他竟將太子與二皇子留在京城監國。
這本該是太子一人承擔的重任,卻硬是被昭明帝分割成了兩份。
二皇子的一眾黨羽聽聞此消息後,個個喜笑顏開、興奮不已。
他們深知這是個絕佳的機會,可以向滿朝文武展示二皇子的才能絕不遜於太子。於是乎,二皇子做起事來格外認真,無論大小事務,皆要做到盡善盡美,力求超越太子。
而受到二皇子這般態度的影響,太子自然不甘示弱。兩人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甚至在上朝之時,對於各項事宜的看法常常背道而馳,互不相讓。每當此時,朝廷官員們無不感到頭痛欲裂,左右為難。
就這樣,整整過去了七天時間,可即便隻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決策,二人也始終無法達成一致,商討不出結果。整個朝廷因此變得烏煙瘴氣,混亂不堪。兩位皇子間的爭論此起彼伏,絲毫沒有停歇的跡象。
那些保持中立的官員們眼見局勢如此緊張,無奈之下隻得選擇在家裝病,並紛紛上書告假,以避開這場紛爭。
然而,麵對如此混亂的局麵,昭明帝卻一點都不著急。
實際上,他心中早已有了盤算。
他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安排,就是想要借此讓滿朝百官明白:這天下之主隻能有一個。、
他還要繼續放任事態發展一段時間,讓其進一步發酵。
轉眼間就來到了八月十五,在大楚,這一天被視為象征著闔家團圓的節日。
每年的今日,人們會賞月,吃月餅,賞花燈,還有飲桂花釀。
以往,宋家和林家總是歡聚一堂,共同度過團圓節。可今年,隻有林秀娘跟林家人一起過。
林家提前一個月,就跟周圍的商鋪定好了所需的東西。就等著這一天,在林家村辦賞燈會宴席。
今兒一大早,兩府的下人就已經熱火朝天地忙碌起來。其中最忙的就屬廚房了。
不過好在府中仆役眾多,人手充足,大家各司其職,雖然忙碌但一切都井井有條。各種新鮮的食材也早早地被送到府上。
由於當天天氣晴朗宜人,微風拂麵送來絲絲涼意,經過一番商議之後決定將宴席開設在那棵老榕樹之下。屆時,村中各家隻需帶上自家的桌椅板凳前來赴宴即可。
與此同時,其他的下人們也沒閑著,他們正忙著用五彩綢緞、鮮花以及燈籠來裝點整個林家村。
以至於整個林家村都熱鬧了起來。
女眷們也沒閑著,都開始製作起月餅。
婆子們將月餅要用的麵團都給準備好。餡料也都調好了,林家女眷們隻要將餡包進麵團裏,再借助模具按壓出精美的形狀即可。剩餘的都由婆子們弄。
林母不禁笑著道:“瞧瞧我們這樣子,哪裏像是做月餅,倒像小孩玩泥巴似的。”
女眷們紛紛笑了起來。
往常都是隻有豆沙、棗泥、果仁的月餅,如今有了永和雜貨鋪的存在,讓眾人都知道了月餅還可以有不同的口味。
材料用的好,做出來的月餅,味道很好。
就在忙碌但其樂融融的氛圍中,時間悄然流逝。
不知不覺間,已到了酉時,宴席就開始了。
林家村的村民們早早的就將桌椅擺放得整整齊齊。
府中的下人們則排成一列,端著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往桌上擺放。隻見每張桌子上都擺上十道分量很足的菜肴,一壺香氣撲鼻的桂花釀。
所有林家村人都在大榕樹下,圍坐在一起吃飯。
菜上齊後,林大伯扯著嗓子大喊道:“開飯啦!”
聽到這句話後,林家村的人相視一笑,紛紛拿起筷子,開始享用。
一時間,歡聲笑語、酒杯交錯之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
就連今日忙碌不停的兩府下人們,此刻也暫時放下手頭的工作,加入到這場歡樂的盛宴中來。
酒足飯飽之後,夜幕漸漸降臨,村民們開始點亮了,一盞盞精美的燈籠。這些燈籠五顏六色,形狀各異。隨著越來越多的燈籠被點亮,整個村莊頓時明亮了起來。
與此同時,附近幾個村的人,也紛紛趕來湊個熱鬧。
兩府的下人們手腳麻利的將剛剛用過餐的桌子收拾得幹幹淨淨的。
並擺上茶水、月餅、點心以及各種新鮮的水果、花生、瓜子和糖果。
凡是前來賞燈的鄉親們,可以隨意挑選自己喜愛的吃食。下人守候在一旁,一旦發現桌上的食物有所減少,他們會立刻上前補充,確保每一位鄉親們都能吃到。
林秀娘也跟隨著林家女眷,興致勃勃的觀賞起那些絢麗多彩的燈籠。
林秀娘:“我元宵節那天,錯過了燈會,沒曾想今兒個補上了。”
說話間,林大丫一臉笑意的迎了上來。
林大丫感激道:“多謝宋嬸子。”
林秀娘看著煥然一新的林大丫,笑著點頭道:“你如今,總算是脫離苦海了。”
林大丫笑著道:“有宋嬸子跟桂花奶奶這樣的好人在,大丫覺得自己很是幸運。”
林秀娘笑著道:“我已經讓人在錦繡坊,又給你續了一年。你將來好好生活,這樣才不枉費我跟桂花嬸子對你的幫助。”
聽到這話,林大丫不禁眼眶泛紅,她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聲音略微有些哽咽地道:“多謝宋嬸子的大恩大德。”
林秀娘微微頷首。
林大丫如今很懂分寸。又行了一禮,便退下了。
王氏笑著道:“我也覺得大丫是幸運的,幾次危難關頭都有人相助。”
話音剛落,就見一個大約十歲上下的小丫頭朝這邊直衝過來。
可是還沒等她靠近,就被守在附近的侍衛給攔了下來。
那小丫頭一邊掙脫侍衛的阻擋,一邊聲嘶力竭的大聲唿喊著:“宋嬸嬸,求求您救救我吧!救救我吧!”仿佛將林秀娘當成了她唯一能夠抓住的救命稻草一般。
林秀娘不由得大吃了一驚,眼前這瘦的可憐的女孩,竟然會是林二丫。
此刻的林二丫身上穿的衣服明顯短了一大截,且打滿了補丁。身上很是瘦弱,那纖細的胳膊,好似輕輕一擰就會斷掉。可想而知,她這大半年日子過得並不好。
可林秀娘對她,可憐不起來。隻因那雙眼睛還跟以前一樣,充滿了算計。
林秀娘對著侍衛揮揮手,侍衛直接將林二丫帶走了。
林大丫自然也看到了,歎了口氣,便悄然跟上。
如今京城甚是熱鬧!
昭明帝前往避暑山莊享受清涼時光,然而令人關注的是,他竟將太子與二皇子留在京城監國。
這本該是太子一人承擔的重任,卻硬是被昭明帝分割成了兩份。
二皇子的一眾黨羽聽聞此消息後,個個喜笑顏開、興奮不已。
他們深知這是個絕佳的機會,可以向滿朝文武展示二皇子的才能絕不遜於太子。於是乎,二皇子做起事來格外認真,無論大小事務,皆要做到盡善盡美,力求超越太子。
而受到二皇子這般態度的影響,太子自然不甘示弱。兩人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甚至在上朝之時,對於各項事宜的看法常常背道而馳,互不相讓。每當此時,朝廷官員們無不感到頭痛欲裂,左右為難。
就這樣,整整過去了七天時間,可即便隻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決策,二人也始終無法達成一致,商討不出結果。整個朝廷因此變得烏煙瘴氣,混亂不堪。兩位皇子間的爭論此起彼伏,絲毫沒有停歇的跡象。
那些保持中立的官員們眼見局勢如此緊張,無奈之下隻得選擇在家裝病,並紛紛上書告假,以避開這場紛爭。
然而,麵對如此混亂的局麵,昭明帝卻一點都不著急。
實際上,他心中早已有了盤算。
他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安排,就是想要借此讓滿朝百官明白:這天下之主隻能有一個。、
他還要繼續放任事態發展一段時間,讓其進一步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