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縣令想跟宋家結親(修改過)
婆婆重生:飛上枝頭變鳳凰 作者:張素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秀娘聽到動靜,立馬醒來。聽動靜猜到應該是宋文景跟宋大郎迴來了。
林秀娘摸了摸如意的頭道:“如意,醒醒,你爹迴來了。”
宋如意揉了揉眼睛,應了一聲。起床收拾好東西後,就坐上了牛車。
宋二郎正準備出發,林秀娘遞上二十兩銀子道:“老二,迴來的時候帶棉花迴來。”
宋二郎詫異道:“娘,這全都買棉花?”
林秀娘點點頭道:“是的,全部買棉花。”
宋二郎有些納悶,不過也不再說啥。提醒如意道:“小妹,坐好,我們出發了。”
如意:“二哥我做好了。”如意對著宋家人揮揮手。
“娘,我走了。”
林秀娘笑著道:“等你休假了,娘就去接你。”
目送牛車離去,秀娘迴屋就見宋文景靠在榻上。
林秀娘:“喝多了就睡會。挺著幹啥?”
宋文景揉了揉眉心道:“我看那李縣令的意思是想跟我們家結親。”
林秀娘:“結親?你確定,可這不應該是女眷安排的事嗎?”
宋文景:“應該是庶女。李縣令今日提起了他家四姑娘跟老三差不多年紀。”
林秀娘:“庶女?你沒同意吧!”林秀娘怕宋文景不好拒絕,還將此事定下來了。對於三兒媳,前世那個,就讓她頭疼不已。如今重生,她希望能找到合心意的兒媳婦。
宋文景也看出林秀娘的意思,笑著道:“為夫好歹是個秀才,這兩家親事也不是縣令發話就可以的。三日後,那李縣令家秦姨娘帶著四姑娘去陵水寺祈福。縣令的意思是想讓兩家相看一下。”
林秀娘更加不解了:“姨娘?這李縣令的姨娘是什麽來頭?竟然還可以外出的?”林秀娘不喜寵妾滅妻的人。這樣家宅不寧,如此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心眼多。
宋文景:“我打聽過了,這秦姨娘是李縣令發妻。本來是禦史大夫之女,後來得罪了前朝的宦官。秦家被滿門抄斬。秦氏被貶為姨娘。”
林秀娘:“那這秦氏也是可憐之人。”
宋文景:“ 你到時候去見一見,要是不行,為夫去推掉這門親事。”
林秀娘被勾起了好奇心:“那你打聽了縣令夫人是何性格嗎?”
宋文景:“隻知道那縣令夫人是個庶女,風評並不好。”
林秀娘:“你中午也吃了不少酒,先睡會兒吧。”
宋文景點點頭,“我先睡會。”他幹脆躺在榻上,閉上了眼睛。
林秀娘放輕腳步,出去後還將房門關上。結果一出門就碰到了花枝招展的宋三郎。
林秀娘不由得抽搐了一下嘴角,十分嫌棄的道:“老三,我給你買新衣服,新頭飾,是讓你出門時穿的。你幹活穿成這樣幹啥?”
宋三郎攤開雙手道:“娘,我還要去幹活啊?你看我手都起泡了。”
林秀娘一瞅,還真起泡了。
“哎,百無一用是書生!”
小孫子的哭聲傳來,林秀娘往大房一瞅,小孫子不知道啥時候醒了,正躺在宋大郎身邊哭呢,結果老大睡的跟死豬似的。林秀娘歎氣,都是糟心的玩意。
直接去了大房,將昌哥兒抱起來,立馬聞到了臭味。不用看就知道昌哥兒拉臭臭了。她拿著尿布,就將小孫子抱出房間。
去灶台一看,還有溫著的熱水,和一碗米湯。給昌哥兒洗幹淨屁股。將尿布丟到一邊,等會讓老大睡醒,自個兒洗。
見昌哥兒還哼唧哼唧,“昌哥兒是不是餓了?祖母給喂米湯喝。”
李氏端著木盆迴到家,就看見婆婆在喂兒子。立馬道:“謝謝娘!”
林秀娘好久沒帶過奶娃子了,也忘記了帶娃的辛苦。
林秀娘:“翠花,我見你每天太忙了,就想著要不買個婆子迴來。”
李氏一愣,還是搖搖頭道:“娘,您是不知道,村裏有多少羨慕我不用下地的。我每天就做個飯,帶個娃。一點都不累。”李氏不知道宋家家底,可如今家裏有三個在讀書的。她想著過兩年,讓榮哥兒也去學堂。
林秀娘:“哪能不累啊,哎,我這好久沒帶孩子了,都忘了你每天有這麽多事要忙。”
“宋嬸子,宋大嫂,這是我今兒采的蘑菇。”一聲略帶怯意的的聲音傳來,婆媳倆一看,是林大丫。
李氏迎了出去,看著籃子裏的蘑菇道:“這蘑菇真好。”李氏接過籃子,將蘑菇倒在自家籃子裏。然後掏出幾文錢跟筐子給林大丫。
“這蘑菇,嫂子算你十文錢可好?”
林大丫立馬彎腰感謝,“謝謝嫂子。”林大丫想了想,還是道:“我剛聽嬸子說家缺個幹活的。不知道我行不行。我會洗衣服,掃地,喂雞,還能帶孩子。”像是急於證明,林大丫指著一旁的林二丫道:“二丫就是我帶大的。”
林大丫沒注意林二丫露出惱怒的表情。
林秀娘:“大丫,你過兩年就要嫁人了,在嬸子家幹活不合適。”
林大丫麵露哀求,“嬸子讓我試試吧!”
李氏:“大丫,我聽說你奶奶生病了,你要是在我家幹活,你家咋辦?”
林大丫:“家裏的事,二丫能幹。”
婆媳倆對視一眼。
林秀娘幹脆道:“大丫,你沒聽清楚,嬸子家缺的是簽了賣身契的婆子。”
林大丫立馬道:“對不起,我沒聽清楚。打擾了!”然後拉著林二丫就走了。
李氏看著林大丫跟林二丫的背影,搖搖頭。
林秀娘:“翠花,三日後,娘帶你去淩水寺上香。到時候你把孩子先送你娘家去,讓你娘帶一下。”
李氏:“好的,娘怎麽突然要去上香了?”
林秀娘給李氏招招手,示意李氏靠近點。小聲的把事跟她說了。
“這事你先別說出去,還沒準信呢。到時候我們就當去看看。”
李氏十分驚喜,“娘放心吧,我嘴嚴著呢。”李氏想道:娘這麽重要的事都告訴我,還帶我去,可見娘十分看重我。
接下來兩日,李氏給自己做了件新衣服。還讓柳氏給她新衣服上繡點花。出發前一天,不僅自己還洗澡洗頭了,還讓宋大郎將牛車刷洗幹淨,順便給牛也洗了個澡。當然,宋大郎自己也洗了。
第二天一早,李氏自己穿著新衣服,帶上了娘給的銀簪子跟新手鐲,跟自己嫁妝裏的銀耳環。給宋老大也穿上新衣服,頭上插著銀簪子。林秀娘滿意的點點頭。
臨出發前,林秀娘叮囑道:“老二,今兒家中隻有你們二房在家,你媳婦要生了,你今天就別出去了。”
宋二郎點點頭:“好的,娘。”
宋大郎趕著牛車,就帶著林秀娘跟李氏出發了。
宋三郎:“爹,那我們怎麽去學堂?”
宋文景:“走著去,不遠。”
宋二郎張了張嘴,還是把心裏的疑惑問出來了。
“爹,娘跟大哥大嫂去哪裏啊?打扮的這麽隆重?”
宋文景:“你娘他們去上香,好了,我們快走吧。不然就遲了。”
宋二郎更加疑惑了,上香?娘啥時候信這些了?
淩水寺在清水縣跟清陽縣中間。過去隻要一炷香時間。到了山腳下,將牛車趕到馬棚。
“客官,我們這裏,看牛車五文錢。要是喂一頓的話,十文錢。”
宋老大掏了十文錢,跟著林秀娘跟李氏就上山了。
林秀娘摸了摸如意的頭道:“如意,醒醒,你爹迴來了。”
宋如意揉了揉眼睛,應了一聲。起床收拾好東西後,就坐上了牛車。
宋二郎正準備出發,林秀娘遞上二十兩銀子道:“老二,迴來的時候帶棉花迴來。”
宋二郎詫異道:“娘,這全都買棉花?”
林秀娘點點頭道:“是的,全部買棉花。”
宋二郎有些納悶,不過也不再說啥。提醒如意道:“小妹,坐好,我們出發了。”
如意:“二哥我做好了。”如意對著宋家人揮揮手。
“娘,我走了。”
林秀娘笑著道:“等你休假了,娘就去接你。”
目送牛車離去,秀娘迴屋就見宋文景靠在榻上。
林秀娘:“喝多了就睡會。挺著幹啥?”
宋文景揉了揉眉心道:“我看那李縣令的意思是想跟我們家結親。”
林秀娘:“結親?你確定,可這不應該是女眷安排的事嗎?”
宋文景:“應該是庶女。李縣令今日提起了他家四姑娘跟老三差不多年紀。”
林秀娘:“庶女?你沒同意吧!”林秀娘怕宋文景不好拒絕,還將此事定下來了。對於三兒媳,前世那個,就讓她頭疼不已。如今重生,她希望能找到合心意的兒媳婦。
宋文景也看出林秀娘的意思,笑著道:“為夫好歹是個秀才,這兩家親事也不是縣令發話就可以的。三日後,那李縣令家秦姨娘帶著四姑娘去陵水寺祈福。縣令的意思是想讓兩家相看一下。”
林秀娘更加不解了:“姨娘?這李縣令的姨娘是什麽來頭?竟然還可以外出的?”林秀娘不喜寵妾滅妻的人。這樣家宅不寧,如此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心眼多。
宋文景:“我打聽過了,這秦姨娘是李縣令發妻。本來是禦史大夫之女,後來得罪了前朝的宦官。秦家被滿門抄斬。秦氏被貶為姨娘。”
林秀娘:“那這秦氏也是可憐之人。”
宋文景:“ 你到時候去見一見,要是不行,為夫去推掉這門親事。”
林秀娘被勾起了好奇心:“那你打聽了縣令夫人是何性格嗎?”
宋文景:“隻知道那縣令夫人是個庶女,風評並不好。”
林秀娘:“你中午也吃了不少酒,先睡會兒吧。”
宋文景點點頭,“我先睡會。”他幹脆躺在榻上,閉上了眼睛。
林秀娘放輕腳步,出去後還將房門關上。結果一出門就碰到了花枝招展的宋三郎。
林秀娘不由得抽搐了一下嘴角,十分嫌棄的道:“老三,我給你買新衣服,新頭飾,是讓你出門時穿的。你幹活穿成這樣幹啥?”
宋三郎攤開雙手道:“娘,我還要去幹活啊?你看我手都起泡了。”
林秀娘一瞅,還真起泡了。
“哎,百無一用是書生!”
小孫子的哭聲傳來,林秀娘往大房一瞅,小孫子不知道啥時候醒了,正躺在宋大郎身邊哭呢,結果老大睡的跟死豬似的。林秀娘歎氣,都是糟心的玩意。
直接去了大房,將昌哥兒抱起來,立馬聞到了臭味。不用看就知道昌哥兒拉臭臭了。她拿著尿布,就將小孫子抱出房間。
去灶台一看,還有溫著的熱水,和一碗米湯。給昌哥兒洗幹淨屁股。將尿布丟到一邊,等會讓老大睡醒,自個兒洗。
見昌哥兒還哼唧哼唧,“昌哥兒是不是餓了?祖母給喂米湯喝。”
李氏端著木盆迴到家,就看見婆婆在喂兒子。立馬道:“謝謝娘!”
林秀娘好久沒帶過奶娃子了,也忘記了帶娃的辛苦。
林秀娘:“翠花,我見你每天太忙了,就想著要不買個婆子迴來。”
李氏一愣,還是搖搖頭道:“娘,您是不知道,村裏有多少羨慕我不用下地的。我每天就做個飯,帶個娃。一點都不累。”李氏不知道宋家家底,可如今家裏有三個在讀書的。她想著過兩年,讓榮哥兒也去學堂。
林秀娘:“哪能不累啊,哎,我這好久沒帶孩子了,都忘了你每天有這麽多事要忙。”
“宋嬸子,宋大嫂,這是我今兒采的蘑菇。”一聲略帶怯意的的聲音傳來,婆媳倆一看,是林大丫。
李氏迎了出去,看著籃子裏的蘑菇道:“這蘑菇真好。”李氏接過籃子,將蘑菇倒在自家籃子裏。然後掏出幾文錢跟筐子給林大丫。
“這蘑菇,嫂子算你十文錢可好?”
林大丫立馬彎腰感謝,“謝謝嫂子。”林大丫想了想,還是道:“我剛聽嬸子說家缺個幹活的。不知道我行不行。我會洗衣服,掃地,喂雞,還能帶孩子。”像是急於證明,林大丫指著一旁的林二丫道:“二丫就是我帶大的。”
林大丫沒注意林二丫露出惱怒的表情。
林秀娘:“大丫,你過兩年就要嫁人了,在嬸子家幹活不合適。”
林大丫麵露哀求,“嬸子讓我試試吧!”
李氏:“大丫,我聽說你奶奶生病了,你要是在我家幹活,你家咋辦?”
林大丫:“家裏的事,二丫能幹。”
婆媳倆對視一眼。
林秀娘幹脆道:“大丫,你沒聽清楚,嬸子家缺的是簽了賣身契的婆子。”
林大丫立馬道:“對不起,我沒聽清楚。打擾了!”然後拉著林二丫就走了。
李氏看著林大丫跟林二丫的背影,搖搖頭。
林秀娘:“翠花,三日後,娘帶你去淩水寺上香。到時候你把孩子先送你娘家去,讓你娘帶一下。”
李氏:“好的,娘怎麽突然要去上香了?”
林秀娘給李氏招招手,示意李氏靠近點。小聲的把事跟她說了。
“這事你先別說出去,還沒準信呢。到時候我們就當去看看。”
李氏十分驚喜,“娘放心吧,我嘴嚴著呢。”李氏想道:娘這麽重要的事都告訴我,還帶我去,可見娘十分看重我。
接下來兩日,李氏給自己做了件新衣服。還讓柳氏給她新衣服上繡點花。出發前一天,不僅自己還洗澡洗頭了,還讓宋大郎將牛車刷洗幹淨,順便給牛也洗了個澡。當然,宋大郎自己也洗了。
第二天一早,李氏自己穿著新衣服,帶上了娘給的銀簪子跟新手鐲,跟自己嫁妝裏的銀耳環。給宋老大也穿上新衣服,頭上插著銀簪子。林秀娘滿意的點點頭。
臨出發前,林秀娘叮囑道:“老二,今兒家中隻有你們二房在家,你媳婦要生了,你今天就別出去了。”
宋二郎點點頭:“好的,娘。”
宋大郎趕著牛車,就帶著林秀娘跟李氏出發了。
宋三郎:“爹,那我們怎麽去學堂?”
宋文景:“走著去,不遠。”
宋二郎張了張嘴,還是把心裏的疑惑問出來了。
“爹,娘跟大哥大嫂去哪裏啊?打扮的這麽隆重?”
宋文景:“你娘他們去上香,好了,我們快走吧。不然就遲了。”
宋二郎更加疑惑了,上香?娘啥時候信這些了?
淩水寺在清水縣跟清陽縣中間。過去隻要一炷香時間。到了山腳下,將牛車趕到馬棚。
“客官,我們這裏,看牛車五文錢。要是喂一頓的話,十文錢。”
宋老大掏了十文錢,跟著林秀娘跟李氏就上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