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太後!” 裴解當即感激不已地大禮叩謝。叩謝完,她卻沒有急著起身,而是涎著臉,露出一個討好的笑容,說道:“太後,其實除了剛才說的那些,我還有一個小小的心結需要解決。”
蕭太後看著裴解,眼中閃過一絲興味,挑了挑眉,示意她繼續說下去。
裴解深吸一口氣,結結巴巴地說:“既然我現在已經有了封地,便打算在封地之上建一所宅子。
而且不瞞您說,年前我就到我的封地去看過了,打算選一處地方建府。可是所到之處,除了一個雙慶縣還算像個樣子,其他便都是人跡稀少的村落。
公主府嘛,當然不能建在荒野之上,總得建立在城市的中心才好,所以我若想要建府,還先得發展城池。可是這種事,我靈寶閣的那些人哪裏做得來嘛。”
蕭太後一聽,忍不住哈哈大笑,笑聲在空曠的大殿中迴蕩,帶著幾分威嚴,又透著一絲親近。她看著裴解,眼中滿是寵溺,說道:“難為你為了這些事情,特意做出一副可憐巴巴的表情逗我開心。行了,直接說你想要什麽吧,如果不是太過分,後日大朝會上便一並辦了便是。”
裴解聞言,心中大喜,趕忙從袖中掏出一個折子,雙手奉上,說道:“謝太後,治理城市最重要的是人才,總要調派兩個得力的官員給我才好;當然,技術也很重要,建築的圖紙,修建工具的設計、建造,當然如果能直接提供就更好了;還有就是一些特別的權限…… 具體的都寫在這個折子裏了,您可以詳細看看。”
蕭太後一邊接過折子,一邊歎息著說:“你這哪裏是看我來了,你這分明是打劫我來了。人財物權,你都要齊了。” 雖是抱怨的話語,但語氣中卻沒有絲毫責備之意,反倒是帶著幾分無奈的寵溺。
裴解嘻嘻笑而不答,隻是那眼中的得意卻怎麽也掩飾不住。她知道,自己的計劃已經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果不其然,這一年開年第一次的大朝會上,討論的全部都是有關裴解的問題。大殿之中,文武百官齊聚,氣氛莊重而嚴肅。裴解手持折子,站在大殿中央,目光堅定地看著昭聖帝和蕭太後。
這一天,裴解拿著胡鏞花多年時間搜集的證據,上疏參劾和古典公主十大罪狀。她條理清晰地列出和古典公主的種種惡行,從貪汙受賄到結黨營私,每一項罪狀都證據確鑿,讓和古典公主在朝堂上無從辯駁,。
這一天,昭聖帝當朝為裴解遴選出行的副手、護將。經過一番商議,幾位經驗豐富、忠誠可靠的將領被選中,他們將陪伴裴解南下,為她的安全和計劃的實施提供保障。
這一天,蕭太後主持討論裴解封地的治權。經過激烈的討論,最終決定給予裴解比其他人更多的治理權限,讓她能夠在封地內大展拳腳,實現自己的抱負。
這一天開始,那些原本對裴解很是不屑一顧的八部勳貴開始對裴解有所忌憚。他們看著裴解在朝堂上的表現,心中暗自震驚,意識到這個年輕的女子並非他們想象中的那般簡單。
特別是三個月後,他們聽說和古典被褫奪封號,削為庶民,六個月後,他們聽說已經被削為庶民的和古典因為一場意外掉下山崖屍骨無存時,這份忌憚愈發深刻。
他們開始重新審視裴解,對她的一舉一動都格外關注,卻不知此時的裴解早已將目光投向了更遠方的宋國。
裴解對於八部勳貴的忌憚與否並不在意,她滿心滿眼地都是即將到手的好處,以及即將南下宋國,見到師傅一家的期待。
正如裴解所說,在正月的最後一天,蒲渠山眾已經製造了足夠炸毀三個蒲渠山的火器。這些火器的威力巨大,讓裴解心中暗自開懷,她知道這些將是自己在宋國立足的重要保障之一。
而且那個時候,裴解也已經取得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對封地的治理權。她看著手中的聖旨,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這代表著她可以在封地內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治理和發展。看在這份治理權上,胡鏞也答應到裴解的封地為官。胡鏞的加入讓裴解如虎添翼,她知道胡鏞的能力和經驗將對自己治理封地有著極大的幫助。
而那個時候的彭儉已經完全沉迷於組織建造公主府這件事情上。他每天忙碌於樣式坊間,沒日沒夜地與設計師們討論著圖紙的細節——顯然他心中造的不僅僅是一個公主府,更是一整座城池,以及他和遼國百姓的未來。
“你真的不隨我南下了嗎?你不是說這是你爹爹的遺願嗎?” 裴解看著彭儉,眼中帶著一絲不舍和期待,希望他能夠改變主意。
彭儉微微一笑,說道:“爹爹南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想帶我迴去認祖歸宗。可是我現在這副樣子,迴去認祖歸宗反而是不孝了。所以我想先踏踏實實地做出一番事業來,未來還長,我還有的是機會。” 他的臉上依然帶著明顯的憂傷之色,但語氣中卻透著堅定和決心。
“那師傅那邊呢?你不想他嗎?” 裴解不死心地問。
提到洪秀才,彭儉的神色有些動搖,沉默良久還是說:“人最重要的是活好自己。” 隨即他拍拍裴解的頭,強笑著說:“記得替我向師傅問好。告訴他,我很想他。”
不一樣了,有什麽東西明顯地不一樣了 —— 裴解的內心如此叫囂。初見的時候,彭儉是一個肩上沒有什麽壓力的靦腆大男孩;再見的時候他是被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的悲苦之人;而現在,站在裴解麵前的是一個正在一步步把生活的壓力和悲苦都踩在腳下的男人。
裴解再不多言,悶悶地迴到六號磚屋,進門之前董小英攔住她:“南下宋國,我便也不再隨著你了。”
裴解聞言猛地抬起頭,眼中滿是震驚和不解,她看著董小英,希望她是在開玩笑。董小英被她看得不好意思,目光轉向一邊,卻還是堅持著說:“一方麵,南國的那些江湖人都小肚雞腸的,我看不慣他們;另一方麵,我若迴去南國,怕是很快就會被董家找到;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寧傑他要督建公主府,走不開。”
裴解掙紮了許久,終究什麽都沒說,隻是輕輕 “嗯” 了一聲,便逃也似地進了屋子。她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她不能強求。
躺在暖炕上,裴解望著屋頂發呆:一年前自己醒來的時候,不知世事,隻知自己,隻有自己一人。後來經曆了很多事情,身邊也逐漸聚攏了很多人。可是如今,又都散去了。
五大金剛不會跟自己走,即便是代素娥也不會,她還是更喜歡眼下的生活。
裴忠倒是願意,甚至也想要跟著自己南下,可是自己卻不能答應 —— 畢竟忠翁年紀太大了,不宜奔波。
好在還有丁氏兄妹在。
二月初二這一天,陽光焦躁,地氣上湧,烈風唿嘯,裴解帶著丁衣、馬致遠,丁非及他的三位兄弟,隨著昭聖帝為她指派的副手和護將出發,緩緩南下。
蕭太後看著裴解,眼中閃過一絲興味,挑了挑眉,示意她繼續說下去。
裴解深吸一口氣,結結巴巴地說:“既然我現在已經有了封地,便打算在封地之上建一所宅子。
而且不瞞您說,年前我就到我的封地去看過了,打算選一處地方建府。可是所到之處,除了一個雙慶縣還算像個樣子,其他便都是人跡稀少的村落。
公主府嘛,當然不能建在荒野之上,總得建立在城市的中心才好,所以我若想要建府,還先得發展城池。可是這種事,我靈寶閣的那些人哪裏做得來嘛。”
蕭太後一聽,忍不住哈哈大笑,笑聲在空曠的大殿中迴蕩,帶著幾分威嚴,又透著一絲親近。她看著裴解,眼中滿是寵溺,說道:“難為你為了這些事情,特意做出一副可憐巴巴的表情逗我開心。行了,直接說你想要什麽吧,如果不是太過分,後日大朝會上便一並辦了便是。”
裴解聞言,心中大喜,趕忙從袖中掏出一個折子,雙手奉上,說道:“謝太後,治理城市最重要的是人才,總要調派兩個得力的官員給我才好;當然,技術也很重要,建築的圖紙,修建工具的設計、建造,當然如果能直接提供就更好了;還有就是一些特別的權限…… 具體的都寫在這個折子裏了,您可以詳細看看。”
蕭太後一邊接過折子,一邊歎息著說:“你這哪裏是看我來了,你這分明是打劫我來了。人財物權,你都要齊了。” 雖是抱怨的話語,但語氣中卻沒有絲毫責備之意,反倒是帶著幾分無奈的寵溺。
裴解嘻嘻笑而不答,隻是那眼中的得意卻怎麽也掩飾不住。她知道,自己的計劃已經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果不其然,這一年開年第一次的大朝會上,討論的全部都是有關裴解的問題。大殿之中,文武百官齊聚,氣氛莊重而嚴肅。裴解手持折子,站在大殿中央,目光堅定地看著昭聖帝和蕭太後。
這一天,裴解拿著胡鏞花多年時間搜集的證據,上疏參劾和古典公主十大罪狀。她條理清晰地列出和古典公主的種種惡行,從貪汙受賄到結黨營私,每一項罪狀都證據確鑿,讓和古典公主在朝堂上無從辯駁,。
這一天,昭聖帝當朝為裴解遴選出行的副手、護將。經過一番商議,幾位經驗豐富、忠誠可靠的將領被選中,他們將陪伴裴解南下,為她的安全和計劃的實施提供保障。
這一天,蕭太後主持討論裴解封地的治權。經過激烈的討論,最終決定給予裴解比其他人更多的治理權限,讓她能夠在封地內大展拳腳,實現自己的抱負。
這一天開始,那些原本對裴解很是不屑一顧的八部勳貴開始對裴解有所忌憚。他們看著裴解在朝堂上的表現,心中暗自震驚,意識到這個年輕的女子並非他們想象中的那般簡單。
特別是三個月後,他們聽說和古典被褫奪封號,削為庶民,六個月後,他們聽說已經被削為庶民的和古典因為一場意外掉下山崖屍骨無存時,這份忌憚愈發深刻。
他們開始重新審視裴解,對她的一舉一動都格外關注,卻不知此時的裴解早已將目光投向了更遠方的宋國。
裴解對於八部勳貴的忌憚與否並不在意,她滿心滿眼地都是即將到手的好處,以及即將南下宋國,見到師傅一家的期待。
正如裴解所說,在正月的最後一天,蒲渠山眾已經製造了足夠炸毀三個蒲渠山的火器。這些火器的威力巨大,讓裴解心中暗自開懷,她知道這些將是自己在宋國立足的重要保障之一。
而且那個時候,裴解也已經取得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對封地的治理權。她看著手中的聖旨,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這代表著她可以在封地內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治理和發展。看在這份治理權上,胡鏞也答應到裴解的封地為官。胡鏞的加入讓裴解如虎添翼,她知道胡鏞的能力和經驗將對自己治理封地有著極大的幫助。
而那個時候的彭儉已經完全沉迷於組織建造公主府這件事情上。他每天忙碌於樣式坊間,沒日沒夜地與設計師們討論著圖紙的細節——顯然他心中造的不僅僅是一個公主府,更是一整座城池,以及他和遼國百姓的未來。
“你真的不隨我南下了嗎?你不是說這是你爹爹的遺願嗎?” 裴解看著彭儉,眼中帶著一絲不舍和期待,希望他能夠改變主意。
彭儉微微一笑,說道:“爹爹南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想帶我迴去認祖歸宗。可是我現在這副樣子,迴去認祖歸宗反而是不孝了。所以我想先踏踏實實地做出一番事業來,未來還長,我還有的是機會。” 他的臉上依然帶著明顯的憂傷之色,但語氣中卻透著堅定和決心。
“那師傅那邊呢?你不想他嗎?” 裴解不死心地問。
提到洪秀才,彭儉的神色有些動搖,沉默良久還是說:“人最重要的是活好自己。” 隨即他拍拍裴解的頭,強笑著說:“記得替我向師傅問好。告訴他,我很想他。”
不一樣了,有什麽東西明顯地不一樣了 —— 裴解的內心如此叫囂。初見的時候,彭儉是一個肩上沒有什麽壓力的靦腆大男孩;再見的時候他是被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的悲苦之人;而現在,站在裴解麵前的是一個正在一步步把生活的壓力和悲苦都踩在腳下的男人。
裴解再不多言,悶悶地迴到六號磚屋,進門之前董小英攔住她:“南下宋國,我便也不再隨著你了。”
裴解聞言猛地抬起頭,眼中滿是震驚和不解,她看著董小英,希望她是在開玩笑。董小英被她看得不好意思,目光轉向一邊,卻還是堅持著說:“一方麵,南國的那些江湖人都小肚雞腸的,我看不慣他們;另一方麵,我若迴去南國,怕是很快就會被董家找到;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寧傑他要督建公主府,走不開。”
裴解掙紮了許久,終究什麽都沒說,隻是輕輕 “嗯” 了一聲,便逃也似地進了屋子。她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她不能強求。
躺在暖炕上,裴解望著屋頂發呆:一年前自己醒來的時候,不知世事,隻知自己,隻有自己一人。後來經曆了很多事情,身邊也逐漸聚攏了很多人。可是如今,又都散去了。
五大金剛不會跟自己走,即便是代素娥也不會,她還是更喜歡眼下的生活。
裴忠倒是願意,甚至也想要跟著自己南下,可是自己卻不能答應 —— 畢竟忠翁年紀太大了,不宜奔波。
好在還有丁氏兄妹在。
二月初二這一天,陽光焦躁,地氣上湧,烈風唿嘯,裴解帶著丁衣、馬致遠,丁非及他的三位兄弟,隨著昭聖帝為她指派的副手和護將出發,緩緩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