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司馬徽和徐庶,抵達並州
三國之開局召喚樊梨花 作者:愛吃番茄的風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裕在一旁看著冉閔,眼中閃過一抹深思。
事實上,他對冉閔也極為渴求。
他雖然是劉備的弟弟,可心中同樣也有野心。
如今的大漢,隻要是有才之人,都看出大漢國祚沒落的事實,劉宏驕奢淫逸,寵幸宦官,也就黃巾之亂的時候,好了些許。
隨著黃巾之亂結束,劉宏再次恢複到以往驕奢淫逸的模樣。
而劉宏的兩個兒子年紀又小,劉宏又遲遲不立下太子,心思如何,隻要不是瞎子都能看的出來。
劉辯乃是何後所出,舅舅又為大將軍,後台十分硬。
而劉協也不遑多讓。
他雖然沒有母係的勢力,可背靠董太後,加之劉宏屬意劉協,這也使得劉協背後也有些支持之人。
一旦劉宏死去,宮中定然生變,屆時,一個不好,大漢便要變天了。
作為漢室宗親,又為氣吞萬裏如虎的大帝,劉裕的野心比劉備還要大。
他想效仿漢光武帝,收拾殘破的大漢,建立南漢。
所以,這些時間,他一直有意無意的勾搭劉備的幾個結義兄弟。
隻是,這還不夠,劉裕深知,打天下,人才越多越好。
冉閔這等既能統兵,又能衝鋒陷陣的英雄豪傑,加之屠胡令的緣故,使得冉閔自身的名聲非常好。
若是能收服冉閔,對於他日後爭霸天下有極大的好處。
心中暗暗思索收服冉閔的辦法。
縱然冉閔發下誓言,此生不殺漢人,可若是收服冉閔,待日後他設法取得幽州之地,那冉閔將是鎮守上穀郡的不二之選,有冉閔為他鎮守後方,後方便能穩固,而他也能專心攻略其他地方。
至於能否拿下幽州,劉裕根本不擔心。
劉虞性子仁和,此人若是在盛世時期,當為一好官,說不得能名留青史。
可大漢暗流湧動,劉虞不通統兵之道,這種人根本不能持久,稍稍設計,就可讓劉虞退出曆史舞台。
而公孫瓚勇則勇矣,其人的缺陷同樣非常大,是以,也不被劉裕放在眼中。
除卻這兩人外,諸如程誌遠,朱燦,李自成等人,身份便是他們最大的限製。
加之如今他們被朝廷招安,一旦天下亂起,三人也無法再次結盟,之後隻要各個擊破,自然可以收服這三方。
唯一讓他忌憚的便是他的大哥劉備。
別看劉備此前隻是一個賣草鞋的,學識也不怎麽樣,可作為劉備的弟弟,他深知他的大哥的演技極為強悍,加之其人的人格魅力,他勾搭關羽和張飛許久,依舊未能有所成效。
是以,他現在需要默默積蓄實力,等待天下大亂時期,一舉將劉備壓在腳下。
在劉裕心中胡思亂想之時,公孫瓚也打掃好戰場,來到冉閔身邊,打的算盤不言而喻。
隻是,就連劉備都失敗了,遑論公孫瓚了。
當然,縱然心中失望,可三人表麵上還是沒有撕破臉皮,召集士兵,幫助冉閔將圖落什部的糧草軸重以及牛羊等物收集好,一行人率軍浩浩蕩蕩的朝著乞活軍駐地而去。
在冉閔這邊事情解決後,司馬徽也騎著小毛驢來到並州上黨郡。
看著上黨郡一改之前破敗的模樣,一片欣欣向榮之象,司馬徽欣慰的點了點頭。
“這位先生,觀你乃是從北方而來,不知先生可知前線戰事如何了?”
正當司馬徽欣賞上黨郡的風貌時,一個腰掛長劍,器宇軒昂的青年打斷了司馬徽的沉思。
司馬徽聞言,抬起頭來,看著青年的模樣,眼中精光流轉。
他有觀人之術,看這青年,器宇軒昂,雙目清澈,眉宇間更是有股任俠之氣,心知此人日後成就定然不可限量。
“北方戰事暫時穩固,幽州盡起大軍,跟冉閔的乞活軍合兵一處,隻待掃北大軍抵達,便能遏製鮮卑的發展之勢!”
司馬徽心中起了愛才之心,笑著將幽州和大草原最近發生的事情告訴青年。
“如此便好,多謝先生相告,庶急於前往大草原,相助乞活軍一臂之力,待日後有緣,庶在拜謝先生相告之恩,先生告辭!”
青年對著司馬徽抱拳行禮後,便欲繼續趕路。
“且慢!”
司馬徽見此,當即阻攔道。
“嗯?不知先生還有何事?”
青年疑惑的看著司馬徽。
“老夫且問你,以你之武力,可能做到百人斬?”
司馬徽沒有解釋青年的疑惑,而是反問道。
“這......庶雖有些武力,可若是比起那些當世猛將還是有所不如,無法做到百人斬,先生此言何意?”
青年聞言一怔,其後還是老實的搖頭道。
“如此,若老夫說,有辦法使你成為萬人斬,不知你可願跟隨老夫?”
司馬徽捋著胡須,淡笑道。
“萬人斬?”
青年狐疑的看著司馬徽,他怎麽看司馬徽,也不像是那些隱世高人啊。
“確是如此,不知你可有興趣?”
司馬徽自信的看著徐庶說道。
“敢問先生名諱?”
青年沒有迴答,而是反問道。
“嗬嗬,你這小子,心思倒是活絡,老夫司馬徽,字德操,號水鏡!”
司馬徽見青年試探自己的來曆,笑罵一句後,也沒有隱瞞,直言道。
“原來是水鏡先生,久聞先生大名,學生姓徐名庶字元直,潁川陽翟人士,拜見水鏡先生!”
司馬徽在儒林中擁有極高的身份,在大漢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存在,加之徐庶乃是潁川人士,自然聽說過潁川書院的名聲。
曾經他也想拜入潁川書院,奈何他身為平民,又無人介紹,無法進入其中學習知識。
不曾想,今日居然見到了司馬徽本人,這讓徐庶驚喜之餘,也有些遲疑。
他想要響應屠胡令,前去大草原擊殺異族,若是拜師司馬徽,想要學有所成,短時間內根本辦不到,是以,徐庶有些糾結。
“小子,一人之力,終究有限,如老夫那弟子,天生神力,比之古之項王也不遑多讓,可其從不已武力橫行天下,數次大戰,皆以計謀致勝,隻因,武力能使他做到百人斬,千人斬,可卻無法使他做到萬人斬,你以為然否?”
司馬徽看出徐庶糾結所在,當即意味深長的說道。
“學生徐庶,拜見老師!”
徐庶雙眼一亮,當即納頭便拜。
司馬徽說的不錯,一人之力終究有限。
如今北地齊聚各方英雄豪傑,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何不拜在司馬徽門下,學那萬人斬之術,待學有所成,豈不是能更好的造福百姓?
是以,徐庶當即有所決定。
“嗬嗬,如此,你便為老夫牽驢吧!”
司馬徽見此,笑著吩咐道。
“是,不知老師前往何處?”
徐庶恭敬的對著司馬徽行了一禮,其後看著司馬徽詢問道。
“你那大師兄跟上黨郡太守長孫晟女兒有一番良緣,而你那大師兄父母仙逝,老夫身為他的老師,自當為他將此門婚事辦妥,算算時間,你那大師兄應當也即將抵達並州之地,屆時,為師帶你去見見你那大師兄!”
司馬徽捋著胡須,笑道。
“原來如此,對於大師兄,庶也佩服的緊,不曾想,近日便能見到大師兄,庶倒是極為期盼!”
徐庶雙眼一亮,名震天下的晉陽公,掃北大元帥劉曜,徐庶如何能不向往?
想到即將見到劉曜,徐庶心中期待了起來。
在司馬徽和徐庶談論劉曜時,劉曜也率軍抵達並州境內。
看著並州來往的流民以及四處設置的粥棚,劉曜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些粥棚乃是為了招攬各地流民所置。
如今並州百廢待興,除卻那些黃巾俘虜外,中原各地的百姓得知並州這邊的生活條件,一個個拖家帶口的來到並州安居。
如此,定然可以快速的增加並州的人口。
想到這裏,劉曜思慮片刻,當即將係統獎勵的百萬人口召喚出來。
隨著劉曜下令,係統綻放一抹光芒。
“叮,恭喜宿主召喚百萬人口,百萬人口會以流民的形式,在半年內,陸續抵達並州各地,請宿主做好接納安排,以免人口流失!”
“叮,宿主召喚百萬人口,大漢境內十二州以及四方異族同時會在半年內新增五十萬人口!”
隨著係統聲音落下,劉曜滿意的點了點頭,寫下一封書信,讓人傳給房玄齡,令他做好安置流民的準備。
做完這一切,劉曜這才放下心來,跟隨大軍,浩浩蕩蕩的朝著上黨郡行去,想著多日不見長孫無垢,劉曜心中也期待了起來。
雖然此刻還在行軍之時,他又為掃北大元帥,不能離開軍隊,跟長孫無垢也許隻能匆匆見上一麵,可這對劉曜來說,也已足夠了。
心中暗暗思索,司馬徽的所在,他準備在這次大戰結束後,全力探查司馬徽所在,讓他替自己上門提親。
事實上,他對冉閔也極為渴求。
他雖然是劉備的弟弟,可心中同樣也有野心。
如今的大漢,隻要是有才之人,都看出大漢國祚沒落的事實,劉宏驕奢淫逸,寵幸宦官,也就黃巾之亂的時候,好了些許。
隨著黃巾之亂結束,劉宏再次恢複到以往驕奢淫逸的模樣。
而劉宏的兩個兒子年紀又小,劉宏又遲遲不立下太子,心思如何,隻要不是瞎子都能看的出來。
劉辯乃是何後所出,舅舅又為大將軍,後台十分硬。
而劉協也不遑多讓。
他雖然沒有母係的勢力,可背靠董太後,加之劉宏屬意劉協,這也使得劉協背後也有些支持之人。
一旦劉宏死去,宮中定然生變,屆時,一個不好,大漢便要變天了。
作為漢室宗親,又為氣吞萬裏如虎的大帝,劉裕的野心比劉備還要大。
他想效仿漢光武帝,收拾殘破的大漢,建立南漢。
所以,這些時間,他一直有意無意的勾搭劉備的幾個結義兄弟。
隻是,這還不夠,劉裕深知,打天下,人才越多越好。
冉閔這等既能統兵,又能衝鋒陷陣的英雄豪傑,加之屠胡令的緣故,使得冉閔自身的名聲非常好。
若是能收服冉閔,對於他日後爭霸天下有極大的好處。
心中暗暗思索收服冉閔的辦法。
縱然冉閔發下誓言,此生不殺漢人,可若是收服冉閔,待日後他設法取得幽州之地,那冉閔將是鎮守上穀郡的不二之選,有冉閔為他鎮守後方,後方便能穩固,而他也能專心攻略其他地方。
至於能否拿下幽州,劉裕根本不擔心。
劉虞性子仁和,此人若是在盛世時期,當為一好官,說不得能名留青史。
可大漢暗流湧動,劉虞不通統兵之道,這種人根本不能持久,稍稍設計,就可讓劉虞退出曆史舞台。
而公孫瓚勇則勇矣,其人的缺陷同樣非常大,是以,也不被劉裕放在眼中。
除卻這兩人外,諸如程誌遠,朱燦,李自成等人,身份便是他們最大的限製。
加之如今他們被朝廷招安,一旦天下亂起,三人也無法再次結盟,之後隻要各個擊破,自然可以收服這三方。
唯一讓他忌憚的便是他的大哥劉備。
別看劉備此前隻是一個賣草鞋的,學識也不怎麽樣,可作為劉備的弟弟,他深知他的大哥的演技極為強悍,加之其人的人格魅力,他勾搭關羽和張飛許久,依舊未能有所成效。
是以,他現在需要默默積蓄實力,等待天下大亂時期,一舉將劉備壓在腳下。
在劉裕心中胡思亂想之時,公孫瓚也打掃好戰場,來到冉閔身邊,打的算盤不言而喻。
隻是,就連劉備都失敗了,遑論公孫瓚了。
當然,縱然心中失望,可三人表麵上還是沒有撕破臉皮,召集士兵,幫助冉閔將圖落什部的糧草軸重以及牛羊等物收集好,一行人率軍浩浩蕩蕩的朝著乞活軍駐地而去。
在冉閔這邊事情解決後,司馬徽也騎著小毛驢來到並州上黨郡。
看著上黨郡一改之前破敗的模樣,一片欣欣向榮之象,司馬徽欣慰的點了點頭。
“這位先生,觀你乃是從北方而來,不知先生可知前線戰事如何了?”
正當司馬徽欣賞上黨郡的風貌時,一個腰掛長劍,器宇軒昂的青年打斷了司馬徽的沉思。
司馬徽聞言,抬起頭來,看著青年的模樣,眼中精光流轉。
他有觀人之術,看這青年,器宇軒昂,雙目清澈,眉宇間更是有股任俠之氣,心知此人日後成就定然不可限量。
“北方戰事暫時穩固,幽州盡起大軍,跟冉閔的乞活軍合兵一處,隻待掃北大軍抵達,便能遏製鮮卑的發展之勢!”
司馬徽心中起了愛才之心,笑著將幽州和大草原最近發生的事情告訴青年。
“如此便好,多謝先生相告,庶急於前往大草原,相助乞活軍一臂之力,待日後有緣,庶在拜謝先生相告之恩,先生告辭!”
青年對著司馬徽抱拳行禮後,便欲繼續趕路。
“且慢!”
司馬徽見此,當即阻攔道。
“嗯?不知先生還有何事?”
青年疑惑的看著司馬徽。
“老夫且問你,以你之武力,可能做到百人斬?”
司馬徽沒有解釋青年的疑惑,而是反問道。
“這......庶雖有些武力,可若是比起那些當世猛將還是有所不如,無法做到百人斬,先生此言何意?”
青年聞言一怔,其後還是老實的搖頭道。
“如此,若老夫說,有辦法使你成為萬人斬,不知你可願跟隨老夫?”
司馬徽捋著胡須,淡笑道。
“萬人斬?”
青年狐疑的看著司馬徽,他怎麽看司馬徽,也不像是那些隱世高人啊。
“確是如此,不知你可有興趣?”
司馬徽自信的看著徐庶說道。
“敢問先生名諱?”
青年沒有迴答,而是反問道。
“嗬嗬,你這小子,心思倒是活絡,老夫司馬徽,字德操,號水鏡!”
司馬徽見青年試探自己的來曆,笑罵一句後,也沒有隱瞞,直言道。
“原來是水鏡先生,久聞先生大名,學生姓徐名庶字元直,潁川陽翟人士,拜見水鏡先生!”
司馬徽在儒林中擁有極高的身份,在大漢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存在,加之徐庶乃是潁川人士,自然聽說過潁川書院的名聲。
曾經他也想拜入潁川書院,奈何他身為平民,又無人介紹,無法進入其中學習知識。
不曾想,今日居然見到了司馬徽本人,這讓徐庶驚喜之餘,也有些遲疑。
他想要響應屠胡令,前去大草原擊殺異族,若是拜師司馬徽,想要學有所成,短時間內根本辦不到,是以,徐庶有些糾結。
“小子,一人之力,終究有限,如老夫那弟子,天生神力,比之古之項王也不遑多讓,可其從不已武力橫行天下,數次大戰,皆以計謀致勝,隻因,武力能使他做到百人斬,千人斬,可卻無法使他做到萬人斬,你以為然否?”
司馬徽看出徐庶糾結所在,當即意味深長的說道。
“學生徐庶,拜見老師!”
徐庶雙眼一亮,當即納頭便拜。
司馬徽說的不錯,一人之力終究有限。
如今北地齊聚各方英雄豪傑,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何不拜在司馬徽門下,學那萬人斬之術,待學有所成,豈不是能更好的造福百姓?
是以,徐庶當即有所決定。
“嗬嗬,如此,你便為老夫牽驢吧!”
司馬徽見此,笑著吩咐道。
“是,不知老師前往何處?”
徐庶恭敬的對著司馬徽行了一禮,其後看著司馬徽詢問道。
“你那大師兄跟上黨郡太守長孫晟女兒有一番良緣,而你那大師兄父母仙逝,老夫身為他的老師,自當為他將此門婚事辦妥,算算時間,你那大師兄應當也即將抵達並州之地,屆時,為師帶你去見見你那大師兄!”
司馬徽捋著胡須,笑道。
“原來如此,對於大師兄,庶也佩服的緊,不曾想,近日便能見到大師兄,庶倒是極為期盼!”
徐庶雙眼一亮,名震天下的晉陽公,掃北大元帥劉曜,徐庶如何能不向往?
想到即將見到劉曜,徐庶心中期待了起來。
在司馬徽和徐庶談論劉曜時,劉曜也率軍抵達並州境內。
看著並州來往的流民以及四處設置的粥棚,劉曜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些粥棚乃是為了招攬各地流民所置。
如今並州百廢待興,除卻那些黃巾俘虜外,中原各地的百姓得知並州這邊的生活條件,一個個拖家帶口的來到並州安居。
如此,定然可以快速的增加並州的人口。
想到這裏,劉曜思慮片刻,當即將係統獎勵的百萬人口召喚出來。
隨著劉曜下令,係統綻放一抹光芒。
“叮,恭喜宿主召喚百萬人口,百萬人口會以流民的形式,在半年內,陸續抵達並州各地,請宿主做好接納安排,以免人口流失!”
“叮,宿主召喚百萬人口,大漢境內十二州以及四方異族同時會在半年內新增五十萬人口!”
隨著係統聲音落下,劉曜滿意的點了點頭,寫下一封書信,讓人傳給房玄齡,令他做好安置流民的準備。
做完這一切,劉曜這才放下心來,跟隨大軍,浩浩蕩蕩的朝著上黨郡行去,想著多日不見長孫無垢,劉曜心中也期待了起來。
雖然此刻還在行軍之時,他又為掃北大元帥,不能離開軍隊,跟長孫無垢也許隻能匆匆見上一麵,可這對劉曜來說,也已足夠了。
心中暗暗思索,司馬徽的所在,他準備在這次大戰結束後,全力探查司馬徽所在,讓他替自己上門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