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冉閔拿出一塊絹布,提筆寫道:“諸胡逆亂中原已數百年,今我誅之,若能共討者,可遣軍來也,暴胡欺辱漢家數百載,殺我百姓,辱我婦女,吃我孩童,今特此討伐,犯我大漢者死,殺我大漢子民者死,殺盡天下諸胡匡複漢家基業,天下漢人皆有義務屠戮胡狗,冉閔不才受命於天道,特以此兆告天下!”


    “不才閔,一介莽夫,國仇家恨,寄於一身,是故忍辱偷生殘喘於世。


    青天於上,順昌逆亡,閔奉天舉師,屠胡戮夷。


    誓必屠盡天下之胡,戮盡世上之夷,殺盡冒犯我漢家威嚴者,雪吾華夏之仇。


    閔不狂妄,自知一人之力,難扭乾坤。


    華夏大地,如若誌同者,遣師共赴屠胡。


    九州各方,如有道合者,舉義共赴戮夷。


    今鮮卑異族,舉族來犯,意圖滅我乞活軍,閔一死不足惜,恐大漢為異族所趁,今特下發屠胡令,願天下熱血英雄,來我乞活軍,共襄屠胡之舉。


    閔心無大誌,僅以屠胡為終生目標,閔在此起誓,天下共鑒,此生閔不占漢城一座,不傷漢人一命,若違此誓,天下共伐之!”


    洋洋灑灑數千字,道盡了冉閔之熱血,尤其是其中的殺字,殺氣森森,讓人光是看之便由心底裏發寒。


    寫好後,冉閔交給葉塵等人傳閱。


    霎時,葉塵等人一個個麵色變幻不定。


    越兮等武將一片熱血沸騰,恨不得立刻追隨冉閔,屠盡天下異族,縱然馬革裹屍,又當如何?


    而葉塵則是麵露擔憂之色。


    如今乃是劉氏天下,冉閔自封為帥也就罷了,此地距離中原甚遠,劉氏皇帝管不到這裏。


    可冉閔卻以秉承天道,意圖召集中原各地有誌之士和有誌之軍,前來一起屠胡,儼然一副各軍盟主之意,此令一旦傳遍大漢,劉氏皇帝作何感想?


    大漢那些忠臣又作何感想?


    還有,此則屠胡令,光是看之便讓人覺得殺氣森森,一派屍山血海之象,那些大儒看之,說不得會對冉閔口誅筆伐。


    此刻不是三國後期,晉國八王之亂時期。


    那時,中原漢民幾乎被異族屠殺殆盡,衣冠南遷,再無迴返中原之時。


    那時,天下漢人幾乎都渴望著一位英雄橫空出世,帶領他們殺迴中原,驅逐異族。


    是以,當時的屠胡令從者雲集。


    可今時今日,中原盡在漢家百姓之手。


    遠的不說,單說幽州劉虞,其人以仁輔異族,手底下更是有幾位烏桓的將領,此令一出,恐怕還未傳出幽州,便會被劉虞攔下吧?


    “大帥,此令是否改改?”


    葉塵艱澀的說道。


    “不,就以此令下發,不必多言,按本帥說的辦便是!”


    冉閔不是蠢人,他這麽做,自有他的道理,他倒要看看,大漢各方看到這則屠胡令作何反應。


    他同樣也想看看,那位被司馬徽推崇的漢室宗親劉曜是何反應。


    正如他所言,他一死,不足惜,若是能以他一死,換取北疆永久安定,他一死又何妨?


    鮮卑盡起大軍,讓冉閔看到乞活軍的弊端,光靠他一人,他根本無法長久抵禦異族,所以,他同樣也生出投靠一人麾下。


    如今大漢的局勢,冉閔雖不清楚,可也能猜出一二。


    所以,他這才在屠胡令中,加入此生不殺漢人的誓言,他倒要看看,這所謂的劉曜看到這消息後,是否還會為了他,率領大軍趕赴北疆,跟他一起屠殺鮮卑異族!


    葉塵看到冉閔堅定的模樣,張了張嘴,其後還是歎息一聲,抱拳領命而去!


    .........


    隨著屠胡令一出,整個天下都遭到震動。


    首當其衝的便是幽州和並州。


    葉塵為免幽州封鎖屠胡令,是以兵分兩路,派遣兩路探子,將屠胡令以及鮮卑盡起大軍,準備入侵中原的消息散播出去。


    幽州,薊縣!


    劉虞神色難看的看著手中的屠胡令,氣的臉紅脖子粗:“這莽夫是準備亂我大漢麽?”


    大漢才經曆黃巾之亂沒多久,幽州涿縣等地還在黃巾大軍之手,他們雖然已經安穩,可朝廷的招安令一日不下來,那些黃巾便一日不穩。


    此刻冉閔下發屠胡令,豈不是會讓大漢陷入腹背受敵的情況?


    那些黃巾尚且隻是一些泥腿子組成,精銳甚少。


    可胡人卻不是如此。


    不說其他,光說烏桓,其中的精銳鐵騎就不少,他好不容易穩住烏桓,讓他們不入侵大漢,可如今冉閔屠胡令一出,天下胡人還不奮起反抗?


    屆時,黃巾各部首領看到機會,會不會再次複起?


    “劉大人,末將以為,當將屠胡令下發,同時派遣精銳前往草原,跟冉閔合兵一處,共抗鮮卑!”


    在劉虞氣憤之時,劉裕當即忍不住,站起身來,鏗鏘有力的說道。


    “寄奴所言不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刺史大人,備也認為,該將屠胡令下發各州郡,並且沿途傳播,一直到大漢京都,相信陛下也會同意我等的意見!”


    劉裕話音剛落,劉備以及他的幾個結義兄弟同樣起身抱拳道。


    “刺史大人,若是出兵,末將的白馬義從甘為先鋒!”


    公孫瓚更是捏著手中的屠胡令,滿臉激動的說道。


    劉虞看著劉備和公孫瓚等人齊齊請戰,麵色更是難看。


    而劉虞麾下的閻柔同樣也是如此。


    他和劉虞政見相同,同樣認為以仁撫異族是最合適的政策。


    可現在,屠胡令一出,以往他和鮮卑以及烏桓建立的信任將蕩然無存。


    果然,在閻柔心中思索對策時,之前招攬的兩個烏桓將領烏丸複和烏丸靈曲就帶頭在軍營鬧事,得知消息後,劉虞瞪了眾人一眼,便讓閻柔前去軍營安撫烏丸複兩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開局召喚樊梨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番茄的風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番茄的風瀟並收藏三國之開局召喚樊梨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