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黃巾率六十萬大軍攻伐函穀關,此刻關還未破,朱元璋卻要他們撤兵,這是在說笑麽?


    要知道,六十萬大軍,不說其他,每日消耗的糧草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他們黃巾本就缺少錢糧,為了這一戰,張角幾乎將這些年積攢的家底和去年起義爆發時,搜刮的那些世家的錢糧全部拿出來了。


    為的就是攻破函穀關,衝進洛陽城,覆滅大漢這個腐朽國度的國祚。


    可現在,他們才來函穀關沒多久,朱元璋卻讓他們撤兵,這不是在開玩笑是在做什麽?


    要知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要是此刻他們退軍,大漢這邊得到了喘息之機,反觀他們,欠缺錢糧後,維持大軍消耗都是個難題。


    若是沒有糧草供應,不用大漢前來攻伐,他們自己就要因為缺糧而崩潰。


    當然,他們也能發動百姓去種植糧食。


    可別忘了,黃巾不是一個完善的政權體係。


    在黃巾之中,缺少文官治理地方,縱然他們有糧種,有百姓,可他們卻無法有效的治理地方。


    這便是黃巾最大的弊端,縱然雄才如朱元璋,野心如黃巢之輩在短時間內都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眼下,給黃巾唯一的一條路就是衝進洛陽之中,覆滅大漢國祚。


    當然,即便黃巾覆滅了洛陽,張角,張梁,張寶三兄弟也無法穩坐皇帝寶座。


    到時候,天下會烽煙四起,重迴戰國時期。


    畢竟,黃巾之中的人心根本不齊,隻是因為利益而聚集在一起的利益聚集體。


    這一點,朱元璋,張獻忠,黃巢等人都看得出來。


    朱元璋見到暴怒的張梁,臉上浮現一抹焦急之色。


    若事情真如他猜測的一般,大漢精銳大軍很可能已經朝著函穀關行軍。


    如此,一旦等大漢精銳合圍過來,到時候,可就是他們這些人的災難了!


    要知道,他們縱然兵多,可這些大軍嚴重缺乏武將的統帥,縱然打這等攻城戰,他們都需要以聲東擊西之計,避開漢軍主力,攻伐漢軍薄弱處。


    一旦被漢軍合圍,缺乏統帥的士兵,將令不通達,到時候很可能壞事。


    “二叔,你該知道,漢軍精銳一旦合圍過來,跟函穀關內的精銳兩麵夾擊,到時候我等很可能遭逢大敗,為今之計,縱然不退,也要擇一險地固守,先挫其鋒芒,待漢軍陷入頹勢時,再行出兵!”


    “我軍雖多,可若是被漢軍兩麵夾擊,大軍士氣必然降低,加之漢軍猛將如雲,在那些猛將的衝擊下,大軍很可能會崩潰的!”


    不是誰都是韓信,兵再多他都能如臂指使。


    沒有將士配合,兵多反而是累贅。


    黃巾軍大多數都是泥腿子,加之黃巾麾下充斥著大大小小的勢力。


    此刻攻城戰,強令這些人擰成一股繩。


    可一旦野戰,大軍指揮必然疏漏。


    如此諸多因素,他們焉能不敗?


    可惜,縱然朱元璋將話說的明明白白,可張寶卻不願放棄這個大好機會,麵色陰沉的看著朱元璋:“三天,在攻三天,三天後,若是還拿不下函穀關,咱們便撤!”


    “二叔!”


    朱元璋麵色一急,戰場形勢瞬息萬變,何況還是三天呢?


    剛想在勸,可是,不等朱元璋繼續勸說,張寶便怒喝道:“夠了,我意義決,傳令下去,讓徐達強攻三日,三日內,務必傾盡全力,拿下函穀關!”


    “哎,末將遵命!”


    朱元璋張了張嘴,可看到張寶堅定的神色,當即知道縱然他繼續勸說,張寶也不會改變主意,長歎一聲,撇過頭去,對著張寶和張梁拱了拱手後,下去傳令,心中則是暗暗思考退路。


    他雖然是張角義子,可他卻不會傻到跟張寶和張梁共存亡的程度。


    如今,他已經極力勸說了,張寶和張梁不聽勸,如此也就怪不得他了。


    當然,在此之前,他還是要做做樣子的。


    畢竟他的根在黃巾之中。


    日後他若是想要重新崛起,也要重新崛起,還得靠張角義子的名頭。


    所以,下去後,朱元璋找到徐達,傳達張寶和張梁的命令,其後安排心腹,前去渭水,為他準備退路。


    接到命令後,徐達臉上浮現一抹狠色,當即將大軍分成十三隊,每隊攻擊一個時辰,剩下一隊為督戰隊,但凡有後退不前者,迎接他們的便是督戰隊無情的屠刀。


    投石機更是連綿不絕的朝著函穀關上砸去。


    關牆上,薛仁貴一麵組織士兵防守,一麵看著下方的陣型,眼中閃過一抹疑惑之色。


    按道理來說,對方在得知函穀關來了援軍後,不該如此急切才是,難道黃巾中出了什麽問題?


    想歸想,薛仁貴看到對方悍不畏死,擺出一副誓死拿下函穀關的架勢,薛仁貴自然不懼,同樣將士兵分為十二組,輪流守城。


    一時間,呐喊廝殺聲伴隨著巨石咆哮飛過的唿唿聲,每時每刻都有無數士兵倒地身亡。


    尤其是黃巾軍,他們幾乎是踩著自己人的屍體朝著函穀關衝擊的。


    轉眼之間,兩天時間過去了。


    這兩天時間中,無論是黃巾軍還是守城的士兵都極為疲憊。


    函穀關雖然依舊穩如泰山,可在這兩天中,黃巾大軍在徐達的指揮下,悍不畏死的衝擊關牆,還是讓並州四萬八萬精銳折損了三千餘人。


    當然,相比於並州精銳,黃巾士兵折損的更多,足足一萬五千多人。


    一比五的戰損比,由此可見徐達的統帥能力。


    而也是在這個時候,薛仁貴和張寶這邊幾乎同時接到虎牢關戰報。


    看到戰報,薛仁貴眼中露出一抹恍然,此刻他才知道,為什麽對方如此瘋狂的原因。


    黃巾帥帳,張寶看著手中的戰報,神色一陣難看。


    “二叔,拖不得了,撤吧!”


    朱元璋看著張寶的模樣,不用看戰報也知道戰報上寫著什麽,當即忍不住再次勸說道。


    “該死的項羽,壞我黃巾一盤好棋,傳本將令,撤!!!”


    張寶聞言,臉上閃過一抹不甘,看著戰報,張寶恨不得將項羽生撕了,在他看來,若非項羽狂妄自大,率領霸王鐵騎跟漢軍交鋒,漢軍焉能看出黃巾虛實?


    如今,虎牢關那邊連三日都沒有堅持,漢軍主力迅速朝著函穀關包抄而來,張寶縱然再不甘也隻能下達撤兵令。


    朱元璋聽到張寶的命令,頓時鬆了一口氣,急忙起身離開帥帳,傳達撤兵的命令。


    得到命令後,徐達沒有立刻調動大軍撤退。


    畢竟,縱然撤兵,也需要技巧的。


    不然的話,在他們撤兵之時,薛仁貴率軍攜尾追殺怎麽辦?


    所以,徐達一麵調兵遣將,擺出一副誓死拿下函穀關的架勢,一麵則是暗中安排人分批撤離,同時在沿途布下埋伏,確保薛仁貴率軍出來後,不能對著他們貼臉開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開局召喚樊梨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番茄的風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番茄的風瀟並收藏三國之開局召喚樊梨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