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三步成詩,受封關內侯
三國之開局召喚樊梨花 作者:愛吃番茄的風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殿內百官聽到李先的話,一個個議論紛紛。
想要創造一首詩,環境,當時的心情,風景都是重中之重。
此刻身在皇宮,即便再有文化底蘊,也無法憑空創造一首好的詩詞吧?
尤其是那些清流官員,一個個義憤填膺的看著李先等人,認為他們在刁難劉曜。
隻是,劉曜自己都同意了,他們也無法幫劉曜說什麽,當即沉默下來,雙眼帶著期待的看著劉曜。
將進酒這首詞他們早已聽說過,茶餘飯後,他們也時常拿這首詞來品評,同時也紛紛猜測,能夠做出此等大氣磅礴的名詞者,到底是何人,隻盼能夠見此人一麵,跟他談論儒道。
可他們通過朋友,親人,學生詢問,然而無一例外,都不是世間大儒,即便那些大儒也不知何人所著。
如今,劉宏居然說這首詞乃是劉曜作出來的,這讓他們對接下來劉曜的文化底蘊感到非常期待。
期待劉曜再次做出幾首名傳千古的佳作出來。
另一邊,劉曜不知道百官們心中複雜的想法,在大殿內緩步走動,在別人看來,劉曜在思索詞藻,可隻有劉曜知道,他在思索借鑒哪位大詩人的詩詞。
不多時,劉曜走到第三步時,劉曜當即朗聲開口:“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匡廬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好,好一個隻緣身在此山中,這劉憬之當真才華橫溢,隻此三步,再次創造出了一首流傳千古的名詩出來,好,太好了!”
“是啊,三步成詩,天下才高十鬥,劉憬之獨戰八鬥,佩服,老夫佩服矣!”
“這下那些閹狗不僅無法刁難劉憬之,反而幫助劉憬之揚名了,你們看那張讓的神色,哈哈,笑死老夫了!”
“漢室有劉景之這位文武雙全的宗親在,當是我大漢之福也!”
劉曜話音剛落,崇德殿內一片鴉雀無聲,良久之後,爆發一場熱議,話題無一例外,全部是誇讚劉曜的。
當然,在誇讚之餘,還不忘記貶低十常侍等人。
畢竟,整個大漢,除了十常侍一係的官員外,從民間到朝堂,無一例外都非常厭惡十常侍。
今天這局,擺明了就是十常侍為了為難劉曜的局,可現在,不僅沒有為難到劉曜,反而為劉曜揚名。
此刻張讓猶如吃了死蒼蠅一般,難受不已。
反倒是劉宏,臉上始終浮現淡笑,無人知道他到底在想些什麽。
另一邊,劉曜不理會官員們的議論,再次沉吟幾句後,心中有所決定,再次開口道:“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迴。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隨著劉曜繼續開口,場中的議論戛然而止,一個個仔細的品味劉曜說出來的句子。
就連那些武將都是沉默了下來,他們雖然不會作詩,可看到朝堂上的官員都仔細傾聽劉曜的詩,就算傻子也知道,劉曜作出的詩水平如何。
要是不行,那些清流即便不噴出來,也會露出不屑之色。
所以,他們應該附庸風雅,即便聽不懂,也裝作很好的模樣。
就連何進都是滿臉笑意的看著劉曜。
昨日晚間,劉曜出了皇宮後,就前去拜訪他,加上劉曜是皇甫嵩一係,天然跟他親近,現在又表現出如此高的文采,這讓何進心中暗暗思索,要不要將劉曜的官職在升升,以此將劉曜拉攏到他的嫡係中。
要是能夠將劉曜拉攏到嫡係,有這員能文又能打的人才為他出謀劃策,何愁不能“清君側”?
“皇弟,你之才華,當真讓朕感到驚歎啊,尤其是最後一句,春風不度玉門關,讓朕心生感慨,隻恨不得禦駕親征,禦敵於外!”
良久之後,還是劉宏當先出口,將文武百官驚醒,淡笑的說道。
“陛下過獎了,末將身為漢室宗親,雖然末將這一支早已沒落,可末將也不敢有絲毫懈怠,何況,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末將身為漢室宗親,自然容不得那些野心家霍亂我大漢,加之家師教導,陛下的期盼,末將才有今日的才學,末將不敢貪功!”
劉曜聞言,當即躬身道。
“哈哈,皇弟還是太過謙遜了啊,待會下朝後,留在皇宮陪朕一起共進晚膳吧!”
劉宏笑嗬嗬的說了一句後,麵色一正:“劉曜,將豫州詳細戰報念出來!”
“末將遵旨,184年4月末,左中郎將皇甫嵩和右中郎將朱儁,率軍退守長社,堅守長社半月,於5月中旬,劉曜獻計........”
劉曜聞言,抱拳應了一聲後,將豫州戰線的詳細戰報,從皇甫嵩和朱儁率軍退守長社開始,事無巨細的念了出來。
饒是劉曜念這封戰報都感覺有些耳根發紅,這封詳細戰報,言語之間不乏對自己的誇讚之詞,更是話裏話外說明,豫州戰線之所以能夠大獲全勝,全賴劉曜之功。
這讓劉曜這個當事人如何能夠不尷尬?
反倒是那些文武百官,聽到詳細戰報後,再次爆發一場熱議。
劉曜給了他們太多的驚喜,先是力能扛鼎,雖然他們沒有看到,可這件事乃是劉宏親口說的,就連張讓都沒有用這件事來刁難劉曜,顯然,這件事乃是真的。
其次,三步成詩,九步在毫無靈感的地方做出三首名傳千古的絕世佳作,此等文化底蘊,讓在場官員無不為之歎服。
現在聽到戰報,又言述劉曜謀略都如此強悍,這讓這些文武百官如何能夠不驚歎?
“好,很好,我大漢危難之時,天降奇才劉曜,在此等黃巾蛾賊作亂之際,獲得首勝,極大的振奮大漢軍心,其後殿前扛鼎,三步成詩,皇弟,你有何想要的獎賞,隻管說來!”
劉宏笑意盈盈的看著劉曜說道。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這些都是末將應該做的,原本不該討賞,然而,末將身為漢室宗親,有責任和義務護我大漢國祚綿延。”
“是以,末將鬥膽請陛下賜我為雁門郡守,護匈奴中郎將一職,為我大漢永鎮北疆,使塞外異族不敢掠我大漢鋒芒,若是尋到機會,末將願效仿冠軍侯,北擊匈奴於千裏之外,在肯特山脈封狼居胥!”
劉曜鏗鏘有力的說道。
“這劉曜,當真是忠臣啊,觀陛下對劉曜的態度,即便劉曜留於洛陽,也能得到重用,即便外放,也能去那些富庶之地為太守,可他卻選擇雁門這等苦寒之地,忠心可佳啊!”
“是啊,若天下漢室宗親都如劉曜一般,何愁大漢不興盛?”
“我大漢有劉曜在,北疆有何懼哉?”
堂下百官議論紛紛,而坐在龍椅上的劉宏卻是眉頭一蹙,他想要將劉曜留於中央,在他身邊聽用。
他現在急缺像劉曜這種文武雙全的人才。
何況劉曜還是漢室宗親,天然親近他。
可看劉曜堅定的模樣,加之若是將劉曜放於北疆,定然可以使得北疆穩固,如此,他在位時期,也不能算是一無所獲,雖然他的名聲在民間早已臭了,可誰會嫌棄功績呢?
加上何進昨日跟自己說的話,而現在劉曜還年輕,日後等黃巾平定,北疆穩固後,在將劉曜召迴中央聽用就是。
想到這裏,劉宏當即有所決定:“劉曜屢立戰功,來洛陽後,又殿前舉鼎,三步成詩,今日朕特封劉曜為關內侯,雁門郡守,護匈奴中郎將,持節,擁有節製雁門兵馬之權,另,命劉曜前往雁門,組建騎兵三千,步兵兩萬,肅清並州黃巾,其後合圍冀州,配合冀州大軍,徹底平定黃巾之患。”
“臣謝陛下!”
劉曜聞言大喜,他沒想到事情居然如此順利,這還要多虧了張讓給自己來這一出,使得那些清流閉嘴,不然,以他的功績,雁門太守好得,可護匈奴中郎將卻還是差些。
即便有何進幫忙,可那些清流可不是這麽好糊弄的。
現在有張讓暗使詭計,命令那些官員彈劾自己,這才使得他有機會再次做出幾首詩詞出來,徹底堵住清流官員的嘴。
加之持節,這代表著什麽?
這代表著,雁門郡對外的兵馬,他都有指揮權,還能獨自封賞一些校尉以下的官職,遇到戰事,無須稟報,可獨自出兵,擁有極大的自主權。
加上劉宏還給了自己兩萬三千的兵權,這讓劉曜如何能夠不驚喜?
一旦成軍,縱橫天下不敢說,可橫掃河套地區還是不成問題的。
至於說並州黃巾,劉曜就不放在眼裏了,除非朱元璋親自坐鎮並州區域,否則,無人可以擋住薛仁貴,樊梨花和程咬金加上自己,房玄齡,郭嘉率領的大軍!
而且,好處定然不止於此。
一旦今日的事情傳揚出去,他的名聲定然大漲,爭霸天下,名聲極為重要。
有名聲,那些人才才會不遠萬裏來投奔於你。
如此,一舉多得。
另一邊,何進見劉曜居然自己說出了這個要求,眼中閃過一抹失望之色,原本,他看到劉曜今日的表現,還打算為劉曜多爭取一些東西呢。
不過這也無傷大雅,既然劉曜想要坐鎮並州,那他就如劉曜所願。
到時候,隻要劉曜再次立下大功,他就能給劉曜弄到並州刺史上去,如此,劉曜應該對他感恩戴德了吧?
想到美妙處,何進嘴角浮現一抹笑容。
想要創造一首詩,環境,當時的心情,風景都是重中之重。
此刻身在皇宮,即便再有文化底蘊,也無法憑空創造一首好的詩詞吧?
尤其是那些清流官員,一個個義憤填膺的看著李先等人,認為他們在刁難劉曜。
隻是,劉曜自己都同意了,他們也無法幫劉曜說什麽,當即沉默下來,雙眼帶著期待的看著劉曜。
將進酒這首詞他們早已聽說過,茶餘飯後,他們也時常拿這首詞來品評,同時也紛紛猜測,能夠做出此等大氣磅礴的名詞者,到底是何人,隻盼能夠見此人一麵,跟他談論儒道。
可他們通過朋友,親人,學生詢問,然而無一例外,都不是世間大儒,即便那些大儒也不知何人所著。
如今,劉宏居然說這首詞乃是劉曜作出來的,這讓他們對接下來劉曜的文化底蘊感到非常期待。
期待劉曜再次做出幾首名傳千古的佳作出來。
另一邊,劉曜不知道百官們心中複雜的想法,在大殿內緩步走動,在別人看來,劉曜在思索詞藻,可隻有劉曜知道,他在思索借鑒哪位大詩人的詩詞。
不多時,劉曜走到第三步時,劉曜當即朗聲開口:“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匡廬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好,好一個隻緣身在此山中,這劉憬之當真才華橫溢,隻此三步,再次創造出了一首流傳千古的名詩出來,好,太好了!”
“是啊,三步成詩,天下才高十鬥,劉憬之獨戰八鬥,佩服,老夫佩服矣!”
“這下那些閹狗不僅無法刁難劉憬之,反而幫助劉憬之揚名了,你們看那張讓的神色,哈哈,笑死老夫了!”
“漢室有劉景之這位文武雙全的宗親在,當是我大漢之福也!”
劉曜話音剛落,崇德殿內一片鴉雀無聲,良久之後,爆發一場熱議,話題無一例外,全部是誇讚劉曜的。
當然,在誇讚之餘,還不忘記貶低十常侍等人。
畢竟,整個大漢,除了十常侍一係的官員外,從民間到朝堂,無一例外都非常厭惡十常侍。
今天這局,擺明了就是十常侍為了為難劉曜的局,可現在,不僅沒有為難到劉曜,反而為劉曜揚名。
此刻張讓猶如吃了死蒼蠅一般,難受不已。
反倒是劉宏,臉上始終浮現淡笑,無人知道他到底在想些什麽。
另一邊,劉曜不理會官員們的議論,再次沉吟幾句後,心中有所決定,再次開口道:“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迴。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隨著劉曜繼續開口,場中的議論戛然而止,一個個仔細的品味劉曜說出來的句子。
就連那些武將都是沉默了下來,他們雖然不會作詩,可看到朝堂上的官員都仔細傾聽劉曜的詩,就算傻子也知道,劉曜作出的詩水平如何。
要是不行,那些清流即便不噴出來,也會露出不屑之色。
所以,他們應該附庸風雅,即便聽不懂,也裝作很好的模樣。
就連何進都是滿臉笑意的看著劉曜。
昨日晚間,劉曜出了皇宮後,就前去拜訪他,加上劉曜是皇甫嵩一係,天然跟他親近,現在又表現出如此高的文采,這讓何進心中暗暗思索,要不要將劉曜的官職在升升,以此將劉曜拉攏到他的嫡係中。
要是能夠將劉曜拉攏到嫡係,有這員能文又能打的人才為他出謀劃策,何愁不能“清君側”?
“皇弟,你之才華,當真讓朕感到驚歎啊,尤其是最後一句,春風不度玉門關,讓朕心生感慨,隻恨不得禦駕親征,禦敵於外!”
良久之後,還是劉宏當先出口,將文武百官驚醒,淡笑的說道。
“陛下過獎了,末將身為漢室宗親,雖然末將這一支早已沒落,可末將也不敢有絲毫懈怠,何況,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末將身為漢室宗親,自然容不得那些野心家霍亂我大漢,加之家師教導,陛下的期盼,末將才有今日的才學,末將不敢貪功!”
劉曜聞言,當即躬身道。
“哈哈,皇弟還是太過謙遜了啊,待會下朝後,留在皇宮陪朕一起共進晚膳吧!”
劉宏笑嗬嗬的說了一句後,麵色一正:“劉曜,將豫州詳細戰報念出來!”
“末將遵旨,184年4月末,左中郎將皇甫嵩和右中郎將朱儁,率軍退守長社,堅守長社半月,於5月中旬,劉曜獻計........”
劉曜聞言,抱拳應了一聲後,將豫州戰線的詳細戰報,從皇甫嵩和朱儁率軍退守長社開始,事無巨細的念了出來。
饒是劉曜念這封戰報都感覺有些耳根發紅,這封詳細戰報,言語之間不乏對自己的誇讚之詞,更是話裏話外說明,豫州戰線之所以能夠大獲全勝,全賴劉曜之功。
這讓劉曜這個當事人如何能夠不尷尬?
反倒是那些文武百官,聽到詳細戰報後,再次爆發一場熱議。
劉曜給了他們太多的驚喜,先是力能扛鼎,雖然他們沒有看到,可這件事乃是劉宏親口說的,就連張讓都沒有用這件事來刁難劉曜,顯然,這件事乃是真的。
其次,三步成詩,九步在毫無靈感的地方做出三首名傳千古的絕世佳作,此等文化底蘊,讓在場官員無不為之歎服。
現在聽到戰報,又言述劉曜謀略都如此強悍,這讓這些文武百官如何能夠不驚歎?
“好,很好,我大漢危難之時,天降奇才劉曜,在此等黃巾蛾賊作亂之際,獲得首勝,極大的振奮大漢軍心,其後殿前扛鼎,三步成詩,皇弟,你有何想要的獎賞,隻管說來!”
劉宏笑意盈盈的看著劉曜說道。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這些都是末將應該做的,原本不該討賞,然而,末將身為漢室宗親,有責任和義務護我大漢國祚綿延。”
“是以,末將鬥膽請陛下賜我為雁門郡守,護匈奴中郎將一職,為我大漢永鎮北疆,使塞外異族不敢掠我大漢鋒芒,若是尋到機會,末將願效仿冠軍侯,北擊匈奴於千裏之外,在肯特山脈封狼居胥!”
劉曜鏗鏘有力的說道。
“這劉曜,當真是忠臣啊,觀陛下對劉曜的態度,即便劉曜留於洛陽,也能得到重用,即便外放,也能去那些富庶之地為太守,可他卻選擇雁門這等苦寒之地,忠心可佳啊!”
“是啊,若天下漢室宗親都如劉曜一般,何愁大漢不興盛?”
“我大漢有劉曜在,北疆有何懼哉?”
堂下百官議論紛紛,而坐在龍椅上的劉宏卻是眉頭一蹙,他想要將劉曜留於中央,在他身邊聽用。
他現在急缺像劉曜這種文武雙全的人才。
何況劉曜還是漢室宗親,天然親近他。
可看劉曜堅定的模樣,加之若是將劉曜放於北疆,定然可以使得北疆穩固,如此,他在位時期,也不能算是一無所獲,雖然他的名聲在民間早已臭了,可誰會嫌棄功績呢?
加上何進昨日跟自己說的話,而現在劉曜還年輕,日後等黃巾平定,北疆穩固後,在將劉曜召迴中央聽用就是。
想到這裏,劉宏當即有所決定:“劉曜屢立戰功,來洛陽後,又殿前舉鼎,三步成詩,今日朕特封劉曜為關內侯,雁門郡守,護匈奴中郎將,持節,擁有節製雁門兵馬之權,另,命劉曜前往雁門,組建騎兵三千,步兵兩萬,肅清並州黃巾,其後合圍冀州,配合冀州大軍,徹底平定黃巾之患。”
“臣謝陛下!”
劉曜聞言大喜,他沒想到事情居然如此順利,這還要多虧了張讓給自己來這一出,使得那些清流閉嘴,不然,以他的功績,雁門太守好得,可護匈奴中郎將卻還是差些。
即便有何進幫忙,可那些清流可不是這麽好糊弄的。
現在有張讓暗使詭計,命令那些官員彈劾自己,這才使得他有機會再次做出幾首詩詞出來,徹底堵住清流官員的嘴。
加之持節,這代表著什麽?
這代表著,雁門郡對外的兵馬,他都有指揮權,還能獨自封賞一些校尉以下的官職,遇到戰事,無須稟報,可獨自出兵,擁有極大的自主權。
加上劉宏還給了自己兩萬三千的兵權,這讓劉曜如何能夠不驚喜?
一旦成軍,縱橫天下不敢說,可橫掃河套地區還是不成問題的。
至於說並州黃巾,劉曜就不放在眼裏了,除非朱元璋親自坐鎮並州區域,否則,無人可以擋住薛仁貴,樊梨花和程咬金加上自己,房玄齡,郭嘉率領的大軍!
而且,好處定然不止於此。
一旦今日的事情傳揚出去,他的名聲定然大漲,爭霸天下,名聲極為重要。
有名聲,那些人才才會不遠萬裏來投奔於你。
如此,一舉多得。
另一邊,何進見劉曜居然自己說出了這個要求,眼中閃過一抹失望之色,原本,他看到劉曜今日的表現,還打算為劉曜多爭取一些東西呢。
不過這也無傷大雅,既然劉曜想要坐鎮並州,那他就如劉曜所願。
到時候,隻要劉曜再次立下大功,他就能給劉曜弄到並州刺史上去,如此,劉曜應該對他感恩戴德了吧?
想到美妙處,何進嘴角浮現一抹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