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劉曜的請求,暢談黃巾
三國之開局召喚樊梨花 作者:愛吃番茄的風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到劉曜進來,大殿中的眾人齊刷刷的看向劉曜,眸光閃爍的看著劉曜,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而主位上的何進則是麵色淡然的看著劉曜:“你就是義真前陣子發來戰報上的劉憬之?”
“正是末將,今日末將受到陛下召見,其後出來,便來大將軍府邸拜訪,此乃末將一些小小的心意,請大將軍收下!”
劉曜聞言,躬身一禮後,將早已準備好的禮單遞給下人。
何進接過下人的禮單,原本還不介意,他做大將軍後,無數人給他送禮,而且一個比一個多,短短數年時間,他就積攢了一大批家底。
可是,在看到劉曜的禮單後,還是不免有些驚訝。
這禮單中,光是錢財就有二十萬五銖錢,這還不算那些珠寶玉器。
而且那將軍烈,何進也聽說過,最近半年時間,這將軍烈可是風靡大江南北,尤其是那首配套的詩詞,更是引得無數學子大儒為之歎息,恨不得與此人相見。
可這劉曜居然足足帶了兩大車。
要知道,這將軍烈現在可是賣到五千錢一鬥的價格,就這還有價無市,隨著黃巾之亂的爆發,將軍烈的價格更是日益增高,光是這兩大車的將軍烈,就堪比四十萬五銖錢了。
這份重禮,即便是何進都無法無視,原本淡然的麵色陡然變成一朵菊花一般,笑著說道:“不愧是義真誇讚之人啊,你的禮物本將很喜歡,不知你有何求?”
“大將軍喜歡變好,實不相瞞,末將此來,一來拜訪大將軍,早就聽聞黃巾蛾賊叛亂時,全賴大將軍運籌帷幄,這才使得司隸京畿之地麵受黃巾蛾賊的迫害,末將對大將軍佩服不已。”
“二來,末將從小立誌,願效漢武帝時期的冠軍侯一般,北擊異族,護我大漢北疆安定,是以,若是可以,末將想求一雁門太守之位,還望大將軍鼎力支持!”
劉曜見此,也沒有隱瞞,拍了何進一記馬屁後,這才將自己的目的說了出來。
“雁門太守之位?”
何進聞言,眉頭一蹙,倒不是劉曜要的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以劉曜之前一戰的功績,加上劉曜的身份,足以官升三級,成為一校尉之職,統領一軍。
即便下放地方,也能前往一稍稍富庶之地,任一太守。
雁門郡何等地方?
那可是妥妥的苦寒之地,他人避讓還來不及,遑論主動往上靠?
“確是如此,當然,若是大將軍看得起末將,末將還想求一護匈奴中郎將這個職位,替我大漢節製雁門關外的匈奴部落,護我大漢北疆百姓安定!”
劉曜淡然的點了點頭,神色認真的看著何進。
“難得你有這一份愛國之心,加之你力能抗鼎,此事本將應下了,待明日早朝時,本將定會向陛下舉薦你!”
何進聞言,思慮一陣後,看著劉曜意味深長的說道。
“多謝大將軍,日後末將定以大將軍馬首是瞻!”
劉曜神色大喜,當即對著何進表忠心。
“行了,區區小事,不值一提,落座吧,來人,將劉將軍送來的將軍烈拿上來!”
何進擺了擺手,示意劉曜不必客氣。
劉曜見此,也沒有做作,直接選了一個靠後的座位,跪坐在桌案前。
“對了,看本將這腦子,給你們介紹下,這位乃是四世三公之後,袁紹袁本初,如今乃是本將麾下幕僚,他乃是袁術袁公路,乃是袁家嫡子,這是何顒,鄭泰,鮑信........”
何進看到劉曜落座,好奇的看著在場眾人,當即一拍腦門,對著劉曜介紹道。
劉曜聞言,一一起身見禮,在袁紹和袁術的神色停留一番後,心下有些奇怪,這曹操哪裏去了?
“諸位,不知你們對黃巾有何看法?”
何進不管劉曜心中的想法,在介紹完後,看著眾人詢問道。
“大將軍,黃巾蛾賊不過塚中枯骨,他們沒有穩固的根基,縱然如今攻勢迅猛,可缺少錢糧,隻能靠以戰養戰的方式來維持龐大的大軍!”
“如今,豫州一線,在皇甫將軍,朱將軍和王刺史的帶領下,基本已經平定,之後,隻要讓他們兵分三路,一路南下平定南方蛾賊之患,一路前往徐州,輔助徐州陶刺史平定徐州之患,結合徐州之兵,平定兗州,最後一路則北上支援盧中郎將,以此穩固地盤!”
“如此,待各方大軍平定各自地方後,結合各方大軍,徐徐圖之,定然可以大破黃巾!”
何進話音剛落,何顒就起身說道。
“何郎中說的不錯,隨著豫州戰線大獲全勝,各方勢力也奮起反擊,河東丁原,涼州董卓,河內王匡,這些人招募鄉勇,已經初步將黃巾發展之勢遏製,後續,隻要等待黃巾糧草枯竭之時,就是黃巾平定之日!”
何顒話音剛落,袁紹就站起身來,看著何進說出自己的看法。
“憬之,你有何看法?”
在袁紹之後,再次有幾人起身述說各自對黃巾的看法,聽的何進神色大喜,其後看向沉默不語的劉曜,好奇的詢問道。
豫州戰線能大獲全勝,根據皇甫嵩的戰報說法,此戰全賴劉曜,所以,何進也想聽聽劉曜對黃巾的看法是什麽。
劉曜原本還在查看袁紹等人的屬性,聽到何進的話,當即起身,環顧四周一圈後,見眾人視線齊聚自己這裏,劉曜也不慌張,準備了下措辭後,對著眾人抱拳說道:“諸位大人說的在理,若是正常情況下,確如各位大人所言,黃巾蛾賊不過塚中枯骨,不值一提!”
“可諸位大人莫不是忘記了我大漢可不止有外患,還有內憂!”
劉曜此言一出,在場眾人麵色微變,因為,他們同樣也想到這個問題,隻是他們不願提及罷了。
之前,劉宏派遣小黃門前往各軍中勞軍,順便下發封賞。
要是在這個時候,這些小黃門整幺蛾子怎麽辦?
“劉將軍,我以為,你隻是杞人憂天吧,這些閹狗全賴陛下支持,不然他們安能如此放肆?他們若是幫助黃巾,一旦黃巾蛾賊攻破大漢都城,屆時,就連大漢都危矣,他們手中的權利也將徹底喪失,如此情況,張讓等人再蠢也不會在這個時候整事!”
袁術起身後,饒有興致的看著劉曜說道。
“袁公子,你說的的確有道理,隻是,袁公子忘記了盧中郎將的為人!”
“此前,盧中郎將本就被黃巾蛾賊打了個措手不及,如今退守中山城,一旦前線再次失利,加之小黃門等人添油加醋的述說前線不利情況,如此,陛下定然會大怒,召迴盧中郎將,以此讓他人執掌帥位。”
“如此,臨陣換帥本就是大忌,加之黃巾蛾賊中,據我所知,其內定然有些能人,豫州戰線能夠大獲全勝,全賴離間計之功,而吃過一次虧的黃巾蛾賊,定然很難再次中計!”
“若是我大漢前線臨陣換帥,黃巾蛾賊定然會抓住機會反攻,屆時,我大漢可就危矣了,末將之所以想要求得雁門郡守一職和護匈奴中郎將,為的也有應付後續黃巾之亂的緣故在其中!”
說著,劉曜將之前豫州方向時,遇到湯和的事情說了出來。
這也是後續劉曜從那些俘虜身上拷問出來的。
既然湯和已經出世,並且身在黃巾陣營,那麽朱元璋不言而喻,定然也是在黃巾之中,如此也能解釋,為什麽原來對陣黃巾能夠百戰百勝的盧植,之前卻是首戰失利,不得不退守中山的原因。
對於這位平民皇帝,劉曜可是極為忌憚的。
在大元的時空中,朱元璋可以憑借十三騎,創下偌大的大明江山,如今坐擁黃巾大軍,朱元璋能達到什麽程度,誰都不清楚。
聽到劉曜的解釋,何進麵色陰沉,他雖然是屠夫出身,可也知道,一旦發生劉曜說的這種事,黃巾定然會在此席卷十三州。
而下一次的攻勢,必然更加龐大。
說不定司隸都會被對方攻破。
想到這種可能,何進冷汗涔涔,當即有些坐不住,起身想要前往皇宮中。
而主位上的何進則是麵色淡然的看著劉曜:“你就是義真前陣子發來戰報上的劉憬之?”
“正是末將,今日末將受到陛下召見,其後出來,便來大將軍府邸拜訪,此乃末將一些小小的心意,請大將軍收下!”
劉曜聞言,躬身一禮後,將早已準備好的禮單遞給下人。
何進接過下人的禮單,原本還不介意,他做大將軍後,無數人給他送禮,而且一個比一個多,短短數年時間,他就積攢了一大批家底。
可是,在看到劉曜的禮單後,還是不免有些驚訝。
這禮單中,光是錢財就有二十萬五銖錢,這還不算那些珠寶玉器。
而且那將軍烈,何進也聽說過,最近半年時間,這將軍烈可是風靡大江南北,尤其是那首配套的詩詞,更是引得無數學子大儒為之歎息,恨不得與此人相見。
可這劉曜居然足足帶了兩大車。
要知道,這將軍烈現在可是賣到五千錢一鬥的價格,就這還有價無市,隨著黃巾之亂的爆發,將軍烈的價格更是日益增高,光是這兩大車的將軍烈,就堪比四十萬五銖錢了。
這份重禮,即便是何進都無法無視,原本淡然的麵色陡然變成一朵菊花一般,笑著說道:“不愧是義真誇讚之人啊,你的禮物本將很喜歡,不知你有何求?”
“大將軍喜歡變好,實不相瞞,末將此來,一來拜訪大將軍,早就聽聞黃巾蛾賊叛亂時,全賴大將軍運籌帷幄,這才使得司隸京畿之地麵受黃巾蛾賊的迫害,末將對大將軍佩服不已。”
“二來,末將從小立誌,願效漢武帝時期的冠軍侯一般,北擊異族,護我大漢北疆安定,是以,若是可以,末將想求一雁門太守之位,還望大將軍鼎力支持!”
劉曜見此,也沒有隱瞞,拍了何進一記馬屁後,這才將自己的目的說了出來。
“雁門太守之位?”
何進聞言,眉頭一蹙,倒不是劉曜要的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以劉曜之前一戰的功績,加上劉曜的身份,足以官升三級,成為一校尉之職,統領一軍。
即便下放地方,也能前往一稍稍富庶之地,任一太守。
雁門郡何等地方?
那可是妥妥的苦寒之地,他人避讓還來不及,遑論主動往上靠?
“確是如此,當然,若是大將軍看得起末將,末將還想求一護匈奴中郎將這個職位,替我大漢節製雁門關外的匈奴部落,護我大漢北疆百姓安定!”
劉曜淡然的點了點頭,神色認真的看著何進。
“難得你有這一份愛國之心,加之你力能抗鼎,此事本將應下了,待明日早朝時,本將定會向陛下舉薦你!”
何進聞言,思慮一陣後,看著劉曜意味深長的說道。
“多謝大將軍,日後末將定以大將軍馬首是瞻!”
劉曜神色大喜,當即對著何進表忠心。
“行了,區區小事,不值一提,落座吧,來人,將劉將軍送來的將軍烈拿上來!”
何進擺了擺手,示意劉曜不必客氣。
劉曜見此,也沒有做作,直接選了一個靠後的座位,跪坐在桌案前。
“對了,看本將這腦子,給你們介紹下,這位乃是四世三公之後,袁紹袁本初,如今乃是本將麾下幕僚,他乃是袁術袁公路,乃是袁家嫡子,這是何顒,鄭泰,鮑信........”
何進看到劉曜落座,好奇的看著在場眾人,當即一拍腦門,對著劉曜介紹道。
劉曜聞言,一一起身見禮,在袁紹和袁術的神色停留一番後,心下有些奇怪,這曹操哪裏去了?
“諸位,不知你們對黃巾有何看法?”
何進不管劉曜心中的想法,在介紹完後,看著眾人詢問道。
“大將軍,黃巾蛾賊不過塚中枯骨,他們沒有穩固的根基,縱然如今攻勢迅猛,可缺少錢糧,隻能靠以戰養戰的方式來維持龐大的大軍!”
“如今,豫州一線,在皇甫將軍,朱將軍和王刺史的帶領下,基本已經平定,之後,隻要讓他們兵分三路,一路南下平定南方蛾賊之患,一路前往徐州,輔助徐州陶刺史平定徐州之患,結合徐州之兵,平定兗州,最後一路則北上支援盧中郎將,以此穩固地盤!”
“如此,待各方大軍平定各自地方後,結合各方大軍,徐徐圖之,定然可以大破黃巾!”
何進話音剛落,何顒就起身說道。
“何郎中說的不錯,隨著豫州戰線大獲全勝,各方勢力也奮起反擊,河東丁原,涼州董卓,河內王匡,這些人招募鄉勇,已經初步將黃巾發展之勢遏製,後續,隻要等待黃巾糧草枯竭之時,就是黃巾平定之日!”
何顒話音剛落,袁紹就站起身來,看著何進說出自己的看法。
“憬之,你有何看法?”
在袁紹之後,再次有幾人起身述說各自對黃巾的看法,聽的何進神色大喜,其後看向沉默不語的劉曜,好奇的詢問道。
豫州戰線能大獲全勝,根據皇甫嵩的戰報說法,此戰全賴劉曜,所以,何進也想聽聽劉曜對黃巾的看法是什麽。
劉曜原本還在查看袁紹等人的屬性,聽到何進的話,當即起身,環顧四周一圈後,見眾人視線齊聚自己這裏,劉曜也不慌張,準備了下措辭後,對著眾人抱拳說道:“諸位大人說的在理,若是正常情況下,確如各位大人所言,黃巾蛾賊不過塚中枯骨,不值一提!”
“可諸位大人莫不是忘記了我大漢可不止有外患,還有內憂!”
劉曜此言一出,在場眾人麵色微變,因為,他們同樣也想到這個問題,隻是他們不願提及罷了。
之前,劉宏派遣小黃門前往各軍中勞軍,順便下發封賞。
要是在這個時候,這些小黃門整幺蛾子怎麽辦?
“劉將軍,我以為,你隻是杞人憂天吧,這些閹狗全賴陛下支持,不然他們安能如此放肆?他們若是幫助黃巾,一旦黃巾蛾賊攻破大漢都城,屆時,就連大漢都危矣,他們手中的權利也將徹底喪失,如此情況,張讓等人再蠢也不會在這個時候整事!”
袁術起身後,饒有興致的看著劉曜說道。
“袁公子,你說的的確有道理,隻是,袁公子忘記了盧中郎將的為人!”
“此前,盧中郎將本就被黃巾蛾賊打了個措手不及,如今退守中山城,一旦前線再次失利,加之小黃門等人添油加醋的述說前線不利情況,如此,陛下定然會大怒,召迴盧中郎將,以此讓他人執掌帥位。”
“如此,臨陣換帥本就是大忌,加之黃巾蛾賊中,據我所知,其內定然有些能人,豫州戰線能夠大獲全勝,全賴離間計之功,而吃過一次虧的黃巾蛾賊,定然很難再次中計!”
“若是我大漢前線臨陣換帥,黃巾蛾賊定然會抓住機會反攻,屆時,我大漢可就危矣了,末將之所以想要求得雁門郡守一職和護匈奴中郎將,為的也有應付後續黃巾之亂的緣故在其中!”
說著,劉曜將之前豫州方向時,遇到湯和的事情說了出來。
這也是後續劉曜從那些俘虜身上拷問出來的。
既然湯和已經出世,並且身在黃巾陣營,那麽朱元璋不言而喻,定然也是在黃巾之中,如此也能解釋,為什麽原來對陣黃巾能夠百戰百勝的盧植,之前卻是首戰失利,不得不退守中山的原因。
對於這位平民皇帝,劉曜可是極為忌憚的。
在大元的時空中,朱元璋可以憑借十三騎,創下偌大的大明江山,如今坐擁黃巾大軍,朱元璋能達到什麽程度,誰都不清楚。
聽到劉曜的解釋,何進麵色陰沉,他雖然是屠夫出身,可也知道,一旦發生劉曜說的這種事,黃巾定然會在此席卷十三州。
而下一次的攻勢,必然更加龐大。
說不定司隸都會被對方攻破。
想到這種可能,何進冷汗涔涔,當即有些坐不住,起身想要前往皇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