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陳慶之的話,郭嘉等人齊齊一愣。


    尤其是郭嘉,看著陳慶之單薄的身體,跟自己有的一拚,這樣手不能提,肩不能抬的人,如何為將?


    雖說有儒將這麽一說。


    儒將如盧植等人,他們武藝雖然沒有當世武將好,可也比一般的士兵要強吧,不然,縱然你兵法了得,又何以服眾?


    君子六藝,使得盧植他們能張弓搭箭,戰場殺敵。


    可他們看陳慶之的模樣,縱然是二石弓也拉不開吧?


    這樣的人如何為將?


    這也是之前陳慶之雖然在兵法謀略上使得房玄齡心服,卻隻是給陳慶之一個參軍之職的主要原因。


    眾人下意識的看向劉曜,在他們看來,劉曜應該不會同意陳慶之這個無禮要求吧?


    包括房玄齡都是如此認為。


    然而,讓他們大跌眼鏡的是,劉曜隻是沉默片刻,便直接同意了下來。


    不僅如此,劉曜還給了陳慶之極大的自主權。


    “既然你有如此雄心,本公便支持於你,今日本公封你為義勇校尉,可在並州境內,各大軍中,除卻陷陣營和本公的親衛大雪龍騎外的大軍中招募三千人馬,除卻本公外,任何人不得指揮你,遇戰事,可不用上報,由你一言而決!”


    “此乃本公佩劍,見劍如見本公,今日賜於你,幫你初步建立威信,至於日後,那便靠你的了!”


    說著,劉曜將腰間佩劍解下,遞給陳慶之,期待的說道。


    “主公不可!”


    “是啊,並非屬下嫉賢妒能,陳參軍寸功未立,您如此厚賞於他,眾將如何做想?”


    “請主公收迴成命!”


    劉曜話音剛落,薛仁貴等武將還沒什麽,郭嘉等文臣則是抱拳勸諫劉曜。


    “爾等無需多言,本公相信自己的目光,慶之,還不接劍?”


    劉曜麵對房玄齡等人的勸阻,第一次強硬的迴絕,看著陳慶之說道。


    陳慶之雙眼浮現一抹水霧。


    對於劉曜的看重,陳慶之升起一股士為知己者死的感動。


    他自幼熟讀兵書,夢想便是率軍衝鋒陷陣。


    奈何,從小身體孱弱的他,肩不能提,手不能拿,便是張弓搭箭,都不是普通士兵的對手。


    原本,他以為這個夢想自己一生都無法實現了。


    今日見到劉曜,他鼓起勇氣,本做好被劉曜拒絕的準備。


    可他沒想到,劉曜居然力排眾議,不僅推舉他為將,更是給了他極大的殊榮。


    這讓陳慶之如何能不感動?


    看著劉曜遞給他的佩劍,陳慶之堅定的接過,雙膝跪地,給劉曜行了一個大禮:“多謝主公信任,末將定不負主公所望,為主公拉起一支精銳中的精銳出來!”


    “末將在此立誓,此生必追隨主公,為主公披荊斬棘,掃異族,鎮北疆,縱然馬革裹屍也在所不惜!”


    劉曜見此,微微一笑,將陳慶之扶起:“男兒膝下有黃金,跪天跪地跪父母,本公從不喜虛禮,日後莫要如此了,須知,你可是本公的白袍大將,本公期待三千白袍軍成軍之時!”


    “末將定不負主公所望,盡快將三千白袍軍練成,日後先登城牆的,必有我白袍軍!”


    陳慶之鏗鏘有力的說道。


    “很好,本公等著這一天到來,有何需要,直接找玄齡和則平,玄齡,則平,白袍軍一應所需,你等務必準備齊全!”


    劉曜拍了拍陳慶之的肩膀,笑著說道。


    “諾!”


    房玄齡和趙普聞言,苦笑的點頭應下。


    不過,想到劉曜看人從來沒有錯過,加之陳慶之雖然沒有武力傍身,可兵法謀略卻極為強悍,想來領軍的話,隻要陳慶之不衝鋒陷陣,應該無礙吧!


    隻是,身為將軍,若是坐鎮後方,如何調動大軍士氣?


    想到這種情況,房玄齡和趙普心下又有些沒底了起來。


    隻是劉曜已經決定了,他們也無能為力,隻能期待陳慶之莫要辜負劉曜的一片苦心,縱然帶不出一支精兵,也不能砸了劉曜常勝將軍的招牌便好。


    再次跟眾人商議了下對戰細節,將羅成編入大雪龍騎中,隨軍出發,待立下戰功再行封賞。


    做完這一切,劉曜便跟眾人分開,尋到正在教導徐庶兵法謀略之道的司馬徽,行禮後,司馬徽開門見山的詢問道:“你此來,可是想要讓為師當你的牛馬?”


    劉曜一怔,其後苦笑道:“看老師說的,學生安敢將老師當成牛馬?學生是想讓老師留於並州,如此學生也好時常孝順老師罷了!”


    “哦?難得你一片孝心,不過為師還沒老到走不動道的時候,既然你別無所求,元直,收拾一番,明日一早,隨老夫去南方走走,如此也能看看南方的風景!”


    司馬徽捋著胡須,瞥了劉曜一眼後,對著徐庶說道。


    “誒誒,別啊,老師乃是開玩笑的,師弟莫要當真,好吧,老師,學生確有一事相求!”


    劉曜見徐庶居然真的準備起身收拾行李,當即苦笑的阻止,其後腆著臉來到司馬徽身邊,尷尬的說道。


    “哼哼,自收你小子為弟子時,為師就看出你小子有許多花花腸子,說吧,你是如何打算的?你可知,建立一所學堂花費幾何?就拿潁川書院而言,那可是幾乎耗盡了鄭家和荀家大半積蓄才建立起來的,你可真想好了?”


    司馬徽見劉曜被自己拿捏,心下有些自得。


    當然,玩笑歸玩笑,他早已看出劉曜心懷大誌。


    而大漢也將亂起。


    亂世之中什麽最重要?


    人才,錢糧缺一不可。


    所以,劉曜必然想要建立一所學院,讓自己留於此處,一來為他培養人才,二來借助他水鏡之名,吸引大儒來此教學。


    “迴老師,學生早已有此想法,我神州從不缺乏英才,若是能讓這些英才得到有效的教育,他們便能使我神州變得更加強悍!”


    “當然,學生也知道想要做到這一切非常困難,可學生願為這一目的奉獻終身,開天下民智,廣開言路,隻有如此才能擴四海之土,光耀我大漢!


    不僅是儒家,若是可以,學生願做那複辟百家之人,重現百家爭鳴之時,使得我大漢之名,傳遍四方,使得日月所照,皆為漢土,率土之濱,皆為漢臣!”


    劉曜神色懇切的對著司馬徽說道。


    司馬徽和徐庶聽到劉曜的話,齊齊被震住了。


    尤其是司馬徽。


    他雖然猜到劉曜深夜來此的目的,可他原以為,劉曜隻是想要建立一所如潁川書院般的學院,在天下大亂之前,積蓄人才,待天下大亂之時,靠著這些人才,氣吞萬裏,中興大漢。


    可他還是低估了劉曜的野心。


    他想要的居然是開啟民智,複辟百家。


    不說是否做的到,單說如此做,不知會觸犯多少人的利益,劉曜真有此心?


    儒家好不容易將百家打壓下去,使得百家融入儒家之中,能保存傳承的,現如今也隻有法家和兵家,如農家,工家,醫家都早已沒落成三流,一旦劉曜複辟百家,這豈不是侵吞了儒家的地位?


    “你可知,你所想,乃是天下之大不韙?”


    司馬徽神色嚴肅的看著劉曜,他擔心,劉曜步子邁的太大,以至於大好局勢就此毀於一旦。


    “凡事總要有人做,秦奮六世之餘烈,於秦始皇一統戰國,致使我神州一脈不分彼此,有了華夏二字,更是開亙古之先河,首創皇帝,若非秦始皇,我神州不知幾人稱王,百姓也將民不聊生!”


    “其後,始皇建長城,南征百越,北禦匈奴,車同軌,書同文,使得我神州愈發強大,縱然秦二世而亡,被我大漢代立,可秦之風骨卻永久流傳於我神州,千萬載而不滅!”


    “漢武帝,練鐵騎,聚大軍,數次兵出北地,打的匈奴遠遁北漠,讓世人知曉,明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


    “漢光武帝,值我大漢危亡之時,起義旗,聚精兵,掃滅不臣,延續我大漢二百年國運!”


    “若是他們不挺身而出,何來我神州,何來帝王,又何來東漢?學生不才,願秉承先賢遺誌,開古之先河,開民之智,致使百姓懂得何為忠君愛國,複辟百家,使得我神州再次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帶領我神州一脈不斷變強!”


    劉曜鏗鏘有力的說道。


    “好,憬之你有此雄心,為師安能不助你一臂之力?為師這邊寫上書信,將為師的那些好友喚來此處,為你宏偉願望奠定根基!”


    “然,此事需要徐徐圖之,萬不能操之過急,以免大好局勢毀於一旦,為師以為,複辟百家之事可待你根基穩固之時,在徐徐圖之,開民之智也需要隱晦進行,可先聚集一些戰死沙場的兵丁家眷,教導他們成才,待夫子多了,才能行此事,以免觸怒世家!”


    司馬徽神色嚴肅的看著劉曜叮囑道。


    “學生謹記老師之言,待此次戰爭結束後,學生定會著手給老師一個驚喜,相信有了那幾樣東西,可極大的縮短開民智,複辟百家的時間!”


    “學生以讓玄齡在晉陽一處幽靜之地建立晉陽學院,老師此前給學生的書籍也盡在此處,其中還專門有一塊肥沃之地,以供老師閑時耕種之用,另外,學生給您找了個徒孫,名喚周瑜,此子是一塊璞玉,望老師代為教導!”


    劉曜笑著說道。


    “你這小猴子,便是如此雞賊,待一切都弄好了,這才跟為師說,罷了,誰讓為師收下你為弟子呢?明日一早,為師便啟程前往晉陽書院看看!”


    司馬徽笑罵一句後,對那晉陽書院和周瑜也是極為好奇。


    “如此,那學生便不打擾老師教導師弟了。”


    劉曜見司馬徽同意,當即鬆了一口氣。


    很早之前,他便知道司馬徽不是純粹的儒家大儒。


    司馬徽給他的書籍頗雜,從儒家學說到兵家,法家,農家等等都有。


    其中最多的還是鬼穀的縱橫之道。


    是以,他今日才敢當著司馬徽的麵,直接說出複辟百家之話。


    若是麵對鄭玄,蔡邕等大儒,他是萬不敢說出此等“大逆不道”之言。


    現在有司馬徽應下此事,之後晉陽學院將會發展順利。


    去掉心頭一塊大石後,劉曜腳步輕盈的迴到帥帳中,看了會兵書後,這才和衣睡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開局召喚樊梨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番茄的風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番茄的風瀟並收藏三國之開局召喚樊梨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