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荀攸的欣賞, 郭王之策
三國之開局召喚樊梨花 作者:愛吃番茄的風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曜聞言一愣,周異的兒子是誰?
若說之前,劉曜隻是對周異這個名字感到熟悉,對於他的家世不甚清楚。
可在天牢的這幾天,劉曜可是迴想起周異的身份。
周異,從父周景,從兄周忠皆為大漢曆代三公,可以說,同樣也是一門兩公的豪族。
周家在揚州,更是數一數二的豪門大族。
在揚州的地位,跟袁家在豫州的地位相差無幾。
若這些眾人不知道,那麽,三國時期,吳國的水軍大都督周瑜,那可是耳熟能詳的存在。
而周異的兒子,正是周瑜。
現在周異說什麽?
他居然說,想要讓周瑜拜在自己的門下,這讓劉曜心中難免有種天上掉餡餅,直接砸中他頭上的感覺。
周瑜啊。
在三國演義中,為了凸顯諸葛亮,這才將赤壁一戰的主要功勞安在諸葛亮的頭上。
實際上,在赤壁之戰時,蜀吳大戰曹魏,這一戰,幾乎是周瑜一人之功。
從定計,到實行,全賴周瑜之功。
也是周瑜,一把火將曹魏一統天下的美夢燒毀。
而且,周瑜也不是一個氣量狹小之輩,在演義中,丟失一座襄陽,被諸葛亮一句賠了夫人又折兵氣的吐血身亡。
事實上,周瑜若真是氣量狹小之輩,他也不會被孫策和孫權如此看重了。
作為吳國四大都督之首,周瑜頗有豪傑之風。
如今,周異想要讓周瑜拜在他的門下,這讓劉曜心中驚喜之餘,也有些惶恐,自己真的能教導好周瑜嗎?
周異看到劉曜麵色變幻不定,臉上浮現一抹失落之色:“若劉公覺得下官此言冒昧,這也無妨,劉公也請放心,下官既然答應劉公資助糧草,供劉公掃北大業,此言便不會收迴,最多五日,周家糧草軸重,定然齊聚洛陽!”
“非也,本公方才遲疑,不過是在思索,自己是否能將令公子教導好,而非不願收令公子,若周大人不嫌棄本公才疏學淺,本公願收令公子為徒,日後悉心教導!”
劉曜見周異誤會自己的意思,急忙開口道。
開玩笑,周瑜啊,若是收下周瑜,日後可就沒孫策什麽事了,待天下大亂之時,周瑜天然親近於他,如此,水軍大將便有了著落。
要知道,華夏上下五千年,擅長水軍的將領可是稀少無比的。
每一個都彌足珍貴。
若是周瑜投入他的麾下,對於日後他一統南方有莫大的幫助。
如此情況,劉曜怎麽可能放棄?
至於說能否教導好周瑜,這事幾乎不用考慮。
他的麾下,房玄齡,王猛,趙普,郭嘉,乃至是之後召喚出來的人傑俱是大才,周瑜拜入他的門下,隻會比原來曆史上更強,而不會將周瑜教廢。
周異聽到劉曜的話,滿臉欣喜之色:“不嫌棄,不嫌棄,能得劉公教導,是犬子的福分,今夜,劉公若是不嫌棄,可來下官府邸,下官為犬子主持拜師宴,不知劉公意下如何?”
“固所願也,待事情解決,本公定登門拜訪!”
劉曜聞言,自然沒有任何意見。
周異見此,滿臉欣喜的邀請曹操以及中年,在眾人同意後,周異腳步輕快的離去。
“恭喜劉公喜獲佳徒了!”
中年和曹操見劉曜和周異商議完,當即抱拳恭喜道。
“多謝,孟德,不給本公介紹下這位先生麽?”
劉曜迴了一禮後,看著曹操詢問道。
“他乃是潁川荀家之人,祖上乃是荀子,姓荀名攸字公達,如今乃是黃門侍郎!”
曹操聞言,一拍腦袋,對著劉曜介紹道。
“原來是荀聖後裔,失敬,失敬!”
劉曜見此,雙眼一亮,對著荀攸抱拳道。
“劉公客氣了,對於劉公,攸也是佩服的緊,話歸正題,劉公,雖然有周家的支持,可此舉對於大軍來說,實乃杯水車薪,不知劉公可有法子聚集足夠大軍出征的糧草?”
荀攸迴之一禮後,神色嚴肅的看著劉曜詢問道。
“哎,本公何嚐不知?隻是朝廷國庫空虛,而本公雖為並州牧,可並州實乃苦寒之地,聚集這數萬大軍都是本公砸鍋賣鐵才聚集起來的。”
“如今,數十萬大軍的糧草軸重,本公實在頭疼的很啊,素聞荀家謀略過人,荀氏八龍個個不凡,更有王佐之才荀彧,荀先生出自荀家,想來謀略不凡,不知可有計教本公?”
劉曜麵若苦笑。
雖然周異答應支援錢糧,可周家並非周異一人說的算,光靠周家也難以維持數十萬大軍一年的消耗。
是以,除卻周異外,劉曜還需要盡可能的想辦法籌措錢糧。
“劉公過譽了,不過籌措糧草之事,攸確有想法,袁家四世三公,若劉公得到袁家的支持,中原世家定然踴躍捐贈,如此,大軍需要的錢糧便可聚集!”
荀攸意味深長的看著劉曜說道。
劉曜聞言,臉露難色。
因為長孫無垢的緣故,他跟袁術天然不對付,袁術又為袁家嫡子,想要求得袁家幫助,談何容易?
“劉公是否覺得為難?若劉公不棄,操願為劉公引薦袁家庶子袁紹,其人雖為袁家庶子,可卻頗受袁家家主袁逢和何袁槐的看重,若有他在其中穿針引線,想來此事當不是難事!”
曹操見劉曜滿臉為難之色,當即笑道。
劉曜和袁術之間的貓膩,早已被洛陽眾人所知。
“如此,那便多謝孟德了,待明日,本公設宴,還望孟德和公達莫要推辭才是!”
劉曜見此,神色一陣欣喜,他正愁不知該如何跟袁紹搭上線,現在有曹操幫忙引薦,如此事情已經成了一大半。
袁家四世三公,若得袁家相助,加之楊家雖然不如袁家,可在大漢同樣頗有勢力,有這兩家相助,想必籌措錢糧之事不成問題。
有了解決方法,劉曜神色輕鬆的迴到驛站之中。
“我等恭迎主公迴來!”
剛到驛站,郭嘉就帶著眾將在門口迎接劉曜!
劉曜見此,笑著將眾人引進驛站之中,其後將今日劉宏對眾將的封賞告訴眾將,引得眾將歡欣喜悅!
封侯拜將,這是男人一生的夢想。
劉曜麾下眾將縱然是召喚出來的,可他們也有各自的性格,他們投靠在自己麾下,同樣也是為了功名利祿。
如今得到封賞,他們自然歡喜。
對著眾將客套一番後,劉曜帶著郭嘉和從城外趕迴來的王猛,坐著馬車朝著周府而去。
路上,劉曜也將籌措糧草之事告知郭嘉和王猛。
兩人聞言,當即為劉曜出謀劃策。
“主公,世家都是無利不起早之人,縱然如曹操所言,爭取袁紹的幫助,可想要讓袁家牽頭,捐贈錢糧同樣不易,不如在洛陽發布募捐令,將大漢聚兵百萬,討伐異族的事情宣揚出去,讓那些商賈豪族募捐錢糧,如此當能解決部分錢糧問題!”
“一旦有人捐贈,袁家見能獲得聲望,自然不會落於人後,如此,定然會大肆捐贈錢糧,有了袁家帶頭,那些世家自然踴躍捐贈,如此錢糧之事,自可解決!”
郭嘉話音落下,王猛便滿臉冷笑的接口道:“奉孝所言不差,主公還可進宮請求陛下,設下功德碑,置於四方城門處,如此,主公也無需降低身段,前去拜訪袁楊兩家,有了功德碑,袁家縱然心疼錢糧,也不得不放血!”
若說之前,劉曜隻是對周異這個名字感到熟悉,對於他的家世不甚清楚。
可在天牢的這幾天,劉曜可是迴想起周異的身份。
周異,從父周景,從兄周忠皆為大漢曆代三公,可以說,同樣也是一門兩公的豪族。
周家在揚州,更是數一數二的豪門大族。
在揚州的地位,跟袁家在豫州的地位相差無幾。
若這些眾人不知道,那麽,三國時期,吳國的水軍大都督周瑜,那可是耳熟能詳的存在。
而周異的兒子,正是周瑜。
現在周異說什麽?
他居然說,想要讓周瑜拜在自己的門下,這讓劉曜心中難免有種天上掉餡餅,直接砸中他頭上的感覺。
周瑜啊。
在三國演義中,為了凸顯諸葛亮,這才將赤壁一戰的主要功勞安在諸葛亮的頭上。
實際上,在赤壁之戰時,蜀吳大戰曹魏,這一戰,幾乎是周瑜一人之功。
從定計,到實行,全賴周瑜之功。
也是周瑜,一把火將曹魏一統天下的美夢燒毀。
而且,周瑜也不是一個氣量狹小之輩,在演義中,丟失一座襄陽,被諸葛亮一句賠了夫人又折兵氣的吐血身亡。
事實上,周瑜若真是氣量狹小之輩,他也不會被孫策和孫權如此看重了。
作為吳國四大都督之首,周瑜頗有豪傑之風。
如今,周異想要讓周瑜拜在他的門下,這讓劉曜心中驚喜之餘,也有些惶恐,自己真的能教導好周瑜嗎?
周異看到劉曜麵色變幻不定,臉上浮現一抹失落之色:“若劉公覺得下官此言冒昧,這也無妨,劉公也請放心,下官既然答應劉公資助糧草,供劉公掃北大業,此言便不會收迴,最多五日,周家糧草軸重,定然齊聚洛陽!”
“非也,本公方才遲疑,不過是在思索,自己是否能將令公子教導好,而非不願收令公子,若周大人不嫌棄本公才疏學淺,本公願收令公子為徒,日後悉心教導!”
劉曜見周異誤會自己的意思,急忙開口道。
開玩笑,周瑜啊,若是收下周瑜,日後可就沒孫策什麽事了,待天下大亂之時,周瑜天然親近於他,如此,水軍大將便有了著落。
要知道,華夏上下五千年,擅長水軍的將領可是稀少無比的。
每一個都彌足珍貴。
若是周瑜投入他的麾下,對於日後他一統南方有莫大的幫助。
如此情況,劉曜怎麽可能放棄?
至於說能否教導好周瑜,這事幾乎不用考慮。
他的麾下,房玄齡,王猛,趙普,郭嘉,乃至是之後召喚出來的人傑俱是大才,周瑜拜入他的門下,隻會比原來曆史上更強,而不會將周瑜教廢。
周異聽到劉曜的話,滿臉欣喜之色:“不嫌棄,不嫌棄,能得劉公教導,是犬子的福分,今夜,劉公若是不嫌棄,可來下官府邸,下官為犬子主持拜師宴,不知劉公意下如何?”
“固所願也,待事情解決,本公定登門拜訪!”
劉曜聞言,自然沒有任何意見。
周異見此,滿臉欣喜的邀請曹操以及中年,在眾人同意後,周異腳步輕快的離去。
“恭喜劉公喜獲佳徒了!”
中年和曹操見劉曜和周異商議完,當即抱拳恭喜道。
“多謝,孟德,不給本公介紹下這位先生麽?”
劉曜迴了一禮後,看著曹操詢問道。
“他乃是潁川荀家之人,祖上乃是荀子,姓荀名攸字公達,如今乃是黃門侍郎!”
曹操聞言,一拍腦袋,對著劉曜介紹道。
“原來是荀聖後裔,失敬,失敬!”
劉曜見此,雙眼一亮,對著荀攸抱拳道。
“劉公客氣了,對於劉公,攸也是佩服的緊,話歸正題,劉公,雖然有周家的支持,可此舉對於大軍來說,實乃杯水車薪,不知劉公可有法子聚集足夠大軍出征的糧草?”
荀攸迴之一禮後,神色嚴肅的看著劉曜詢問道。
“哎,本公何嚐不知?隻是朝廷國庫空虛,而本公雖為並州牧,可並州實乃苦寒之地,聚集這數萬大軍都是本公砸鍋賣鐵才聚集起來的。”
“如今,數十萬大軍的糧草軸重,本公實在頭疼的很啊,素聞荀家謀略過人,荀氏八龍個個不凡,更有王佐之才荀彧,荀先生出自荀家,想來謀略不凡,不知可有計教本公?”
劉曜麵若苦笑。
雖然周異答應支援錢糧,可周家並非周異一人說的算,光靠周家也難以維持數十萬大軍一年的消耗。
是以,除卻周異外,劉曜還需要盡可能的想辦法籌措錢糧。
“劉公過譽了,不過籌措糧草之事,攸確有想法,袁家四世三公,若劉公得到袁家的支持,中原世家定然踴躍捐贈,如此,大軍需要的錢糧便可聚集!”
荀攸意味深長的看著劉曜說道。
劉曜聞言,臉露難色。
因為長孫無垢的緣故,他跟袁術天然不對付,袁術又為袁家嫡子,想要求得袁家幫助,談何容易?
“劉公是否覺得為難?若劉公不棄,操願為劉公引薦袁家庶子袁紹,其人雖為袁家庶子,可卻頗受袁家家主袁逢和何袁槐的看重,若有他在其中穿針引線,想來此事當不是難事!”
曹操見劉曜滿臉為難之色,當即笑道。
劉曜和袁術之間的貓膩,早已被洛陽眾人所知。
“如此,那便多謝孟德了,待明日,本公設宴,還望孟德和公達莫要推辭才是!”
劉曜見此,神色一陣欣喜,他正愁不知該如何跟袁紹搭上線,現在有曹操幫忙引薦,如此事情已經成了一大半。
袁家四世三公,若得袁家相助,加之楊家雖然不如袁家,可在大漢同樣頗有勢力,有這兩家相助,想必籌措錢糧之事不成問題。
有了解決方法,劉曜神色輕鬆的迴到驛站之中。
“我等恭迎主公迴來!”
剛到驛站,郭嘉就帶著眾將在門口迎接劉曜!
劉曜見此,笑著將眾人引進驛站之中,其後將今日劉宏對眾將的封賞告訴眾將,引得眾將歡欣喜悅!
封侯拜將,這是男人一生的夢想。
劉曜麾下眾將縱然是召喚出來的,可他們也有各自的性格,他們投靠在自己麾下,同樣也是為了功名利祿。
如今得到封賞,他們自然歡喜。
對著眾將客套一番後,劉曜帶著郭嘉和從城外趕迴來的王猛,坐著馬車朝著周府而去。
路上,劉曜也將籌措糧草之事告知郭嘉和王猛。
兩人聞言,當即為劉曜出謀劃策。
“主公,世家都是無利不起早之人,縱然如曹操所言,爭取袁紹的幫助,可想要讓袁家牽頭,捐贈錢糧同樣不易,不如在洛陽發布募捐令,將大漢聚兵百萬,討伐異族的事情宣揚出去,讓那些商賈豪族募捐錢糧,如此當能解決部分錢糧問題!”
“一旦有人捐贈,袁家見能獲得聲望,自然不會落於人後,如此,定然會大肆捐贈錢糧,有了袁家帶頭,那些世家自然踴躍捐贈,如此錢糧之事,自可解決!”
郭嘉話音落下,王猛便滿臉冷笑的接口道:“奉孝所言不差,主公還可進宮請求陛下,設下功德碑,置於四方城門處,如此,主公也無需降低身段,前去拜訪袁楊兩家,有了功德碑,袁家縱然心疼錢糧,也不得不放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