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黃巾入甕,水淹三軍
三國之開局召喚樊梨花 作者:愛吃番茄的風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函穀關上,宗員看著黃巾退兵,神色一陣興奮:“薛將軍,蛾賊退兵了,咱們出城殺一陣吧!”
之前,他在黃巾手下吃了大虧,此刻看到黃巾大軍“慌亂”的撤退,自然想要率軍出城殺一陣,以此發泄他心頭的憋屈。
然而,麵對宗員的建議,薛仁貴並沒有采納,搖了搖頭後,指著城外的黃巾大軍淡淡的說道:“宗將軍,敵軍看似混亂,可實則此乃敵軍誘敵之計,你且看,每一隊慌亂撤兵的黃軍士兵附近都有一隊精銳守護在旁邊!”
“一旦我等貿然出擊,隻會中了對方的圈套,被敵軍反殺一陣,得不償失!”
宗員順著薛仁貴手指的幾個方向仔細觀察,果然發現看似慌亂的大軍附近都有一支精銳隱於其中。
隻是,那些精銳士兵隱藏在大軍之中,所以看起來並不明顯。
若是貿然出擊,很可能中了對方的圈套。
看到這一幕,宗員心下驚出一身冷汗,佩服的看著薛仁貴:“多謝薛將軍提醒!”
“無妨,宗將軍,本將給你一萬兵馬留守函穀關以防萬一,至於剩下的大軍,本將要帶著他們驅趕黃巾前往渭水!”
薛仁貴擺了擺手,對著宗員囑咐一句後,便要下去調兵遣將。
宗員看著薛仁貴的動作,眼中露出一抹不解之色。
黃巾大軍撤兵不是陰謀麽?
為什麽薛仁貴還要率軍出城?
隻是,此刻還在函穀關內的大軍大多數都是並州精銳,他並沒有指揮權。
縱然心下疑惑,可也隻能聽從薛仁貴的安排。
另一邊,薛仁貴點齊三萬人馬,帶上眾將,奔出函穀關後,遠遠的吊在黃巾大軍身後,既不追趕,也不離去,僅僅隻是在黃巾大軍身後緩慢行進。
黃巾中軍之中,徐達聽到探子的匯報後,臉上浮現一抹凝重之色:“這漢將果然難纏,看來他是打算等虎牢關內的漢軍主力到來後,兩麵夾擊我等!”
“不過,本將可不會如你所願,褚飛燕,張牛角,管亥,你們三人各率一萬人馬,於三邊坡設伏,其餘人,隨本將衝殺一陣!”
接到命令後,褚飛燕三人當即帶著各自麾下的人馬趕赴三邊坡設伏,至於徐達則是帶著剩下的大軍調轉馬頭,朝著薛仁貴大軍殺去。
薛仁貴一馬當先的帶著大軍吊在黃巾大軍身後,可忽然之間,黃巾大軍陣型大變,為首一支為數五千的騎兵朝著己方軍陣殺來,剩下的黃巾大軍也停止撤退,緊隨騎兵身後,朝著他們衝殺過來。
見此一幕,薛仁貴當機立斷,下令大軍後撤,避開對方的鋒芒。
徐達追殺一陣後,見沒有追上薛仁貴,眉頭緊鎖,思慮一陣後,還是帶著大軍後撤。
然而,他們剛後撤,薛仁貴卻又是帶著大軍吊在他們背後。
徐達雖然神色惱怒,可此刻也沒有太好的辦法,隻能再次率軍殺向薛仁貴大軍。
如此往複,接連三次之後,徐達見時間差不多,便任由薛仁貴大軍吊在身後,自己則是自顧自的帶著大軍撤向渭水方向。
不多時,當徐達大軍通過河東郡三邊坡時,吊在徐達大軍身後的薛仁貴看到四周的地形,眉頭緊鎖,急忙下令大軍停止行動。
“將軍,怎麽辦?”
張遼等人同樣看到三邊坡四周險惡的地形,當即看著薛仁貴詢問道。
“軍師,你以為如何?”
薛仁貴聞言,沒有迴答,轉而看著王猛詢問道。
“黃巾如今急於撤兵,避免被主公等人率領大軍兩麵夾擊,如此,敵軍主力定然不會再次多停留,三邊坡地形雖然險惡,可對於我並州精銳而言,卻不過是等閑,將軍可命三將,各率五千人馬,來到三邊坡之間,朝著山坡之上射火油,其後以火箭點燃,如此敵軍若是不想被燒死,隻能朝後撤兵!”
“隻要對方一動,將軍就可親率騎兵攜尾追殺,率先吃掉這三股黃巾!”
王猛捋著胡須,看著四周的地形,思慮一陣後,對著薛仁貴說道。
“此計甚好,張遼,黃忠,程咬金聽令,你等三人各率五千人馬,攜帶火油,朝著南,北,西三個方向行進,待接近三邊坡時,將火油射向山坡之上,其後以火箭點燃,其後不必多管,率領大軍朝著北方行進!”
薛仁貴聞言,當即同意了下來,對著張遼,黃忠和程咬金三將下令。
“諾!”
張遼三將聞言,沒有絲毫遲疑,各自點齊五千人馬後,朝著三邊坡行軍。
三邊坡上。
褚飛燕,管亥和張牛角率軍埋伏在此地。
當三人看到張遼三將朝著己方埋伏地點行進時,頓時心神緊繃,準備等張遼等人率軍通過三邊坡時,一舉拿下這支部隊。
然而,正當他們準備對士兵下令時,張遼三將停留在原地,下令士兵彎弓搭箭,箭矢上各自綁著一個個小酒壇。
隨著漫天箭矢射向山坡,箭矢上的酒壇擊打在地麵和黃巾士兵頭盔上,應聲破碎,一道道火油從其中流出。
褚飛燕三人見此,當即麵色大變:“不好,是火油,對方準備火攻,撤!”
如今雖然還不是炎夏時節,可天氣已經迴暖了,配合火油,他們繼續待在這裏,縱然不被活活燒死也會被大火燃燒雜草和樹木生出的煙熏死。
然而,三人命令才剛剛傳達,漫天火箭就射在他們的埋伏之地。
火箭剛接觸火焰,衝天大火便在山坡上蔓延,一些倒黴的士兵直接被大火吞噬,發出淒厲的慘叫聲。
埋伏的三萬人馬瞬間折損大半,褚飛燕三人狼狽的帶著剩下的黃巾士兵脫離三邊坡。
然而,不等他們慶幸,脫離三邊坡的褚飛燕等人徹底暴露在薛仁貴的視線之中。
薛仁貴親率八千騎兵攜尾追殺。
本就慌亂的黃巾大軍如何是薛仁貴的對手?
張牛角被薛仁貴陣斬,管亥被賈複俘虜,倒是褚飛燕,在亂軍之中,不知跑哪去了,不見蹤影。
餘下的一萬五千黃巾士兵也十不存一,被薛仁貴大軍絞殺。
做完這一切,薛仁貴帶著騎兵迴返到中軍之中,繼續吊在黃巾大軍身後。
若是徐達派遣大軍來追殺他們,薛仁貴就帶著大軍後撤。
若是對方不管不顧,他們就一直吊在黃巾大軍身後。
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的,一行人距離渭水河畔越來越近。
渭水河畔。
朱元璋,張寶和張梁以及黃巢等人來到此地,看著渭水河畔下降不少的水位,加之橋梁被損壞,黃巾大軍又沒有多少戰船。
看到這一幕,四人麵色驟變。
此刻,朱元璋和黃巢徹底確定了他們的想法。
漢軍想要水淹他們。
“元璋,不知為今之計,該當如何?”
張寶和張梁慌亂的看著朱元璋詢問道。
“強渡渭水,進入河內!”
朱元璋看到這一幕,神色同樣難看無比,他知道,這一計對方準備了許久,渭水對麵肯定也有漢軍的埋伏。
可現在別無他法。
河東郡往北是並州,那裏是劉曜的大本營,天知道其中還隱藏了多少兵力。
往東則是弘農,那裏是大漢關中,同樣在大漢之手,去那邊與找死無異。
往南同樣也是大漢關中之地。
如今擺在他們麵前的隻有一條路,那便是強渡渭水。
隻有渡過渭水,他們還有一線生機。
張寶,張梁聽到朱元璋的話,忙不迭的點頭,讓人將戰船用鐵鎖連接,同時吩咐士兵砍伐樹木,製作浮橋,期待以此渡過渭水,抵達河內境內。
在黃巾這邊發動大軍,以戰船連接,準備強渡渭水之時,劉曜和盧植經過七天的行軍,終於抵達渭水附近。
“盧帥,根據探子的匯報,黃巾蛾賊的地公將軍與人公將軍此刻正在率領大軍強渡渭水,本將以為,時間已成熟,可下令曹將軍掘開堵住的河堤,水淹黃巾蛾賊大軍了!”
看著手中的戰報,劉曜眼中閃過一抹興奮之色。
這一戰結束之後,他也該去找司馬徽去為他提親了。
實在不行,他也可以讓劉宏賜婚,如此當不會委屈了長孫無垢。
想著很快便能再次見到長孫無垢,劉曜臉上也是浮現一抹柔情。
“這一戰全是劉使君指揮的,下令之事就交給劉使君吧!”
盧植聞言,捋著胡須,笑著說道。
他年紀已經大了,加上之前經曆了一場牢獄之災,對許多事情都看淡了。
何況,卻如他所言,這一戰,從鬥將開始,在到如今即將一戰定乾坤,全賴劉曜和他麾下的家將幕僚,盧植自然沒有這麽厚的臉皮做那搶攻之事。
劉曜見盧植推辭,當即也是毫不客氣,直接命傳令兵去傳達自己的命令。
另一邊,曹操在接到劉曜的命令後,毫不猶豫的帶著麾下的士兵掘開河堤。
隨著河堤出現缺口,被堵在河堤中的河水猶如咆哮的巨龍一般,洶湧的將河堤撞毀。
頓時,漫天河水朝著渭水河畔席卷而去。
一路上,轟轟烈烈的咆哮聲不絕於耳。
渭水河畔,此刻,朱元璋,張寶和張梁帶著各自的精銳渡過渭水,看著陸陸續續來到渭水河畔對岸的士兵,臉上浮現一抹放鬆之色。
“嗯?黃巢為何還沒渡河?”
正在這個時候,張寶仿佛想起了什麽一般,環顧四周,卻沒有發現黃巢的身影,頓時疑惑的詢問道。
“迴地公將軍,黃軍師帶著鄧將軍等人已經乘坐戰船順河而下,離開了這邊,朝著兗州行軍了!”
張寶話音剛落,一個小頭目便稟報道。
“什麽?黃巢去兗州了?他想做什麽?”
張寶聽到小頭目的話,愣了片刻後,神色大怒的說道。
一旁的朱元璋見此,麵色變幻不定,剛想說些什麽的時候,一道道轟隆隆的聲音傳到眾人的耳中。
“不好,二叔,三叔,速速隨我撤往高處!”
朱元璋聽到這震耳欲聾的聲音,顧不得離間黃巢和張寶,張梁的關係,麵色大變的對著張寶,張梁怒吼一句後,帶著徐達等人調集大軍朝著高處狂奔而去。
自古以來,水火都是無情的,也是戰場用的最多之計。
隨著漫天河水咆哮而過,用鐵鎖連接在渭水河畔的戰船以及黃巾士兵製作的浮橋瞬間被衝垮,無數黃巾士兵被河水席卷到水中,掙紮片刻,沉入水底。
六十萬黃巾大軍,在這一刻,除卻站在後方的二十萬後軍以及被朱元璋等人帶走的數萬黃巾精銳外,餘者幾乎都被衝入渭水之中。
站在後方的黃巾士兵看到前方發生的一幕,頓時兩股戰戰,慌忙的後退。
劉曜見此,毫不猶豫的帶著大軍從高處衝下:“大漢天軍在此,降者不殺!”
“大漢天軍在此,降者不殺!”
“大漢天軍在此,降者不殺!”
“大漢天軍在此,降者不殺!”
隨著一道道怒喝響起,原本就被嚇破膽的黃巾士兵一個個更加混亂了起來。
有扔掉兵器投降者,有妄圖逃跑者,還有跪地求饒者。
黃巾這邊的重要將領都隨著朱元璋等人離去,而剩下的一些小頭目根本無法掌控如今的局麵,縱然剩下的黃巾大軍跟漢軍的數量相等,可他們也不敢有絲毫反抗。
不過一個時辰,戰鬥便徹底結束。
“還請盧帥加緊命將士打造木筏,將那些被水衝走的黃巾尋到,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戰鬥結束,劉曜對著薛仁貴吩咐一句後,來到盧植身邊叮囑道。
“這是自然,早在你下達水淹的命令時,本帥就命人前去搜集商船,民船,同時發出奏折,請求陛下調集洛陽官船來此,想必要不了多久便會來到此處!”
盧植乃是百戰老將,自然知道如何打掃戰場。
那些黃巾士兵多數原本都是普通的老百姓,若是能救,盧植自然想要救他們一命。
何況,那些死去的黃巾士兵屍體也要打撈上來,灑上石灰消毒,埋入亂葬崗中,如此才不會發生瘟疫禍害還活著的人。
劉曜見此,點了點頭,其後目光期待的看著冀州方向:“存孝,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啊!”
若是李存孝能夠完成他這個計劃,黃巾之亂將徹底平定。
至於各州郡中的黃巾,等待他們的要麽就是被詔安,要麽就是落草為寇,其後被各方大軍絞殺。
之前,他在黃巾手下吃了大虧,此刻看到黃巾大軍“慌亂”的撤退,自然想要率軍出城殺一陣,以此發泄他心頭的憋屈。
然而,麵對宗員的建議,薛仁貴並沒有采納,搖了搖頭後,指著城外的黃巾大軍淡淡的說道:“宗將軍,敵軍看似混亂,可實則此乃敵軍誘敵之計,你且看,每一隊慌亂撤兵的黃軍士兵附近都有一隊精銳守護在旁邊!”
“一旦我等貿然出擊,隻會中了對方的圈套,被敵軍反殺一陣,得不償失!”
宗員順著薛仁貴手指的幾個方向仔細觀察,果然發現看似慌亂的大軍附近都有一支精銳隱於其中。
隻是,那些精銳士兵隱藏在大軍之中,所以看起來並不明顯。
若是貿然出擊,很可能中了對方的圈套。
看到這一幕,宗員心下驚出一身冷汗,佩服的看著薛仁貴:“多謝薛將軍提醒!”
“無妨,宗將軍,本將給你一萬兵馬留守函穀關以防萬一,至於剩下的大軍,本將要帶著他們驅趕黃巾前往渭水!”
薛仁貴擺了擺手,對著宗員囑咐一句後,便要下去調兵遣將。
宗員看著薛仁貴的動作,眼中露出一抹不解之色。
黃巾大軍撤兵不是陰謀麽?
為什麽薛仁貴還要率軍出城?
隻是,此刻還在函穀關內的大軍大多數都是並州精銳,他並沒有指揮權。
縱然心下疑惑,可也隻能聽從薛仁貴的安排。
另一邊,薛仁貴點齊三萬人馬,帶上眾將,奔出函穀關後,遠遠的吊在黃巾大軍身後,既不追趕,也不離去,僅僅隻是在黃巾大軍身後緩慢行進。
黃巾中軍之中,徐達聽到探子的匯報後,臉上浮現一抹凝重之色:“這漢將果然難纏,看來他是打算等虎牢關內的漢軍主力到來後,兩麵夾擊我等!”
“不過,本將可不會如你所願,褚飛燕,張牛角,管亥,你們三人各率一萬人馬,於三邊坡設伏,其餘人,隨本將衝殺一陣!”
接到命令後,褚飛燕三人當即帶著各自麾下的人馬趕赴三邊坡設伏,至於徐達則是帶著剩下的大軍調轉馬頭,朝著薛仁貴大軍殺去。
薛仁貴一馬當先的帶著大軍吊在黃巾大軍身後,可忽然之間,黃巾大軍陣型大變,為首一支為數五千的騎兵朝著己方軍陣殺來,剩下的黃巾大軍也停止撤退,緊隨騎兵身後,朝著他們衝殺過來。
見此一幕,薛仁貴當機立斷,下令大軍後撤,避開對方的鋒芒。
徐達追殺一陣後,見沒有追上薛仁貴,眉頭緊鎖,思慮一陣後,還是帶著大軍後撤。
然而,他們剛後撤,薛仁貴卻又是帶著大軍吊在他們背後。
徐達雖然神色惱怒,可此刻也沒有太好的辦法,隻能再次率軍殺向薛仁貴大軍。
如此往複,接連三次之後,徐達見時間差不多,便任由薛仁貴大軍吊在身後,自己則是自顧自的帶著大軍撤向渭水方向。
不多時,當徐達大軍通過河東郡三邊坡時,吊在徐達大軍身後的薛仁貴看到四周的地形,眉頭緊鎖,急忙下令大軍停止行動。
“將軍,怎麽辦?”
張遼等人同樣看到三邊坡四周險惡的地形,當即看著薛仁貴詢問道。
“軍師,你以為如何?”
薛仁貴聞言,沒有迴答,轉而看著王猛詢問道。
“黃巾如今急於撤兵,避免被主公等人率領大軍兩麵夾擊,如此,敵軍主力定然不會再次多停留,三邊坡地形雖然險惡,可對於我並州精銳而言,卻不過是等閑,將軍可命三將,各率五千人馬,來到三邊坡之間,朝著山坡之上射火油,其後以火箭點燃,如此敵軍若是不想被燒死,隻能朝後撤兵!”
“隻要對方一動,將軍就可親率騎兵攜尾追殺,率先吃掉這三股黃巾!”
王猛捋著胡須,看著四周的地形,思慮一陣後,對著薛仁貴說道。
“此計甚好,張遼,黃忠,程咬金聽令,你等三人各率五千人馬,攜帶火油,朝著南,北,西三個方向行進,待接近三邊坡時,將火油射向山坡之上,其後以火箭點燃,其後不必多管,率領大軍朝著北方行進!”
薛仁貴聞言,當即同意了下來,對著張遼,黃忠和程咬金三將下令。
“諾!”
張遼三將聞言,沒有絲毫遲疑,各自點齊五千人馬後,朝著三邊坡行軍。
三邊坡上。
褚飛燕,管亥和張牛角率軍埋伏在此地。
當三人看到張遼三將朝著己方埋伏地點行進時,頓時心神緊繃,準備等張遼等人率軍通過三邊坡時,一舉拿下這支部隊。
然而,正當他們準備對士兵下令時,張遼三將停留在原地,下令士兵彎弓搭箭,箭矢上各自綁著一個個小酒壇。
隨著漫天箭矢射向山坡,箭矢上的酒壇擊打在地麵和黃巾士兵頭盔上,應聲破碎,一道道火油從其中流出。
褚飛燕三人見此,當即麵色大變:“不好,是火油,對方準備火攻,撤!”
如今雖然還不是炎夏時節,可天氣已經迴暖了,配合火油,他們繼續待在這裏,縱然不被活活燒死也會被大火燃燒雜草和樹木生出的煙熏死。
然而,三人命令才剛剛傳達,漫天火箭就射在他們的埋伏之地。
火箭剛接觸火焰,衝天大火便在山坡上蔓延,一些倒黴的士兵直接被大火吞噬,發出淒厲的慘叫聲。
埋伏的三萬人馬瞬間折損大半,褚飛燕三人狼狽的帶著剩下的黃巾士兵脫離三邊坡。
然而,不等他們慶幸,脫離三邊坡的褚飛燕等人徹底暴露在薛仁貴的視線之中。
薛仁貴親率八千騎兵攜尾追殺。
本就慌亂的黃巾大軍如何是薛仁貴的對手?
張牛角被薛仁貴陣斬,管亥被賈複俘虜,倒是褚飛燕,在亂軍之中,不知跑哪去了,不見蹤影。
餘下的一萬五千黃巾士兵也十不存一,被薛仁貴大軍絞殺。
做完這一切,薛仁貴帶著騎兵迴返到中軍之中,繼續吊在黃巾大軍身後。
若是徐達派遣大軍來追殺他們,薛仁貴就帶著大軍後撤。
若是對方不管不顧,他們就一直吊在黃巾大軍身後。
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的,一行人距離渭水河畔越來越近。
渭水河畔。
朱元璋,張寶和張梁以及黃巢等人來到此地,看著渭水河畔下降不少的水位,加之橋梁被損壞,黃巾大軍又沒有多少戰船。
看到這一幕,四人麵色驟變。
此刻,朱元璋和黃巢徹底確定了他們的想法。
漢軍想要水淹他們。
“元璋,不知為今之計,該當如何?”
張寶和張梁慌亂的看著朱元璋詢問道。
“強渡渭水,進入河內!”
朱元璋看到這一幕,神色同樣難看無比,他知道,這一計對方準備了許久,渭水對麵肯定也有漢軍的埋伏。
可現在別無他法。
河東郡往北是並州,那裏是劉曜的大本營,天知道其中還隱藏了多少兵力。
往東則是弘農,那裏是大漢關中,同樣在大漢之手,去那邊與找死無異。
往南同樣也是大漢關中之地。
如今擺在他們麵前的隻有一條路,那便是強渡渭水。
隻有渡過渭水,他們還有一線生機。
張寶,張梁聽到朱元璋的話,忙不迭的點頭,讓人將戰船用鐵鎖連接,同時吩咐士兵砍伐樹木,製作浮橋,期待以此渡過渭水,抵達河內境內。
在黃巾這邊發動大軍,以戰船連接,準備強渡渭水之時,劉曜和盧植經過七天的行軍,終於抵達渭水附近。
“盧帥,根據探子的匯報,黃巾蛾賊的地公將軍與人公將軍此刻正在率領大軍強渡渭水,本將以為,時間已成熟,可下令曹將軍掘開堵住的河堤,水淹黃巾蛾賊大軍了!”
看著手中的戰報,劉曜眼中閃過一抹興奮之色。
這一戰結束之後,他也該去找司馬徽去為他提親了。
實在不行,他也可以讓劉宏賜婚,如此當不會委屈了長孫無垢。
想著很快便能再次見到長孫無垢,劉曜臉上也是浮現一抹柔情。
“這一戰全是劉使君指揮的,下令之事就交給劉使君吧!”
盧植聞言,捋著胡須,笑著說道。
他年紀已經大了,加上之前經曆了一場牢獄之災,對許多事情都看淡了。
何況,卻如他所言,這一戰,從鬥將開始,在到如今即將一戰定乾坤,全賴劉曜和他麾下的家將幕僚,盧植自然沒有這麽厚的臉皮做那搶攻之事。
劉曜見盧植推辭,當即也是毫不客氣,直接命傳令兵去傳達自己的命令。
另一邊,曹操在接到劉曜的命令後,毫不猶豫的帶著麾下的士兵掘開河堤。
隨著河堤出現缺口,被堵在河堤中的河水猶如咆哮的巨龍一般,洶湧的將河堤撞毀。
頓時,漫天河水朝著渭水河畔席卷而去。
一路上,轟轟烈烈的咆哮聲不絕於耳。
渭水河畔,此刻,朱元璋,張寶和張梁帶著各自的精銳渡過渭水,看著陸陸續續來到渭水河畔對岸的士兵,臉上浮現一抹放鬆之色。
“嗯?黃巢為何還沒渡河?”
正在這個時候,張寶仿佛想起了什麽一般,環顧四周,卻沒有發現黃巢的身影,頓時疑惑的詢問道。
“迴地公將軍,黃軍師帶著鄧將軍等人已經乘坐戰船順河而下,離開了這邊,朝著兗州行軍了!”
張寶話音剛落,一個小頭目便稟報道。
“什麽?黃巢去兗州了?他想做什麽?”
張寶聽到小頭目的話,愣了片刻後,神色大怒的說道。
一旁的朱元璋見此,麵色變幻不定,剛想說些什麽的時候,一道道轟隆隆的聲音傳到眾人的耳中。
“不好,二叔,三叔,速速隨我撤往高處!”
朱元璋聽到這震耳欲聾的聲音,顧不得離間黃巢和張寶,張梁的關係,麵色大變的對著張寶,張梁怒吼一句後,帶著徐達等人調集大軍朝著高處狂奔而去。
自古以來,水火都是無情的,也是戰場用的最多之計。
隨著漫天河水咆哮而過,用鐵鎖連接在渭水河畔的戰船以及黃巾士兵製作的浮橋瞬間被衝垮,無數黃巾士兵被河水席卷到水中,掙紮片刻,沉入水底。
六十萬黃巾大軍,在這一刻,除卻站在後方的二十萬後軍以及被朱元璋等人帶走的數萬黃巾精銳外,餘者幾乎都被衝入渭水之中。
站在後方的黃巾士兵看到前方發生的一幕,頓時兩股戰戰,慌忙的後退。
劉曜見此,毫不猶豫的帶著大軍從高處衝下:“大漢天軍在此,降者不殺!”
“大漢天軍在此,降者不殺!”
“大漢天軍在此,降者不殺!”
“大漢天軍在此,降者不殺!”
隨著一道道怒喝響起,原本就被嚇破膽的黃巾士兵一個個更加混亂了起來。
有扔掉兵器投降者,有妄圖逃跑者,還有跪地求饒者。
黃巾這邊的重要將領都隨著朱元璋等人離去,而剩下的一些小頭目根本無法掌控如今的局麵,縱然剩下的黃巾大軍跟漢軍的數量相等,可他們也不敢有絲毫反抗。
不過一個時辰,戰鬥便徹底結束。
“還請盧帥加緊命將士打造木筏,將那些被水衝走的黃巾尋到,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戰鬥結束,劉曜對著薛仁貴吩咐一句後,來到盧植身邊叮囑道。
“這是自然,早在你下達水淹的命令時,本帥就命人前去搜集商船,民船,同時發出奏折,請求陛下調集洛陽官船來此,想必要不了多久便會來到此處!”
盧植乃是百戰老將,自然知道如何打掃戰場。
那些黃巾士兵多數原本都是普通的老百姓,若是能救,盧植自然想要救他們一命。
何況,那些死去的黃巾士兵屍體也要打撈上來,灑上石灰消毒,埋入亂葬崗中,如此才不會發生瘟疫禍害還活著的人。
劉曜見此,點了點頭,其後目光期待的看著冀州方向:“存孝,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啊!”
若是李存孝能夠完成他這個計劃,黃巾之亂將徹底平定。
至於各州郡中的黃巾,等待他們的要麽就是被詔安,要麽就是落草為寇,其後被各方大軍絞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