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堅定的劉曜,以工代賑
三國之開局召喚樊梨花 作者:愛吃番茄的風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曜看到憤怒的皇甫嵩,依舊麵不改色,雙眼堅定的看著皇甫嵩,鏗鏘有力的抱拳說道:“縱然將軍要斬殺末將,末將還是要說,不得殺俘,末將所言,不為私心,全為大漢!”
“若是殺俘,天下百姓何以看待我大漢?”
“若是殺俘,此後戰敗的黃巾,如何會棄械投降?他們會想,左右還是一死,不如拚死一搏,如此,不僅不能震懾黃巾蛾賊,反而會激發黃巾蛾賊的死戰之心,屆時,蛾賊百萬,反觀我大漢,又有多少兵力可以鎮壓心生死意的蛾賊?”
“若是殺俘,我朝廷大軍就成為不正之軍,屆時,縱然平定黃巾蛾賊,誰能保證沒有紅巾,黑巾蛾賊出來?”
“他們不是黃巾蛾賊,他們隻是我大漢的百姓,我等當以仁教化百姓,而不該將屠刀伸向他們,我大漢曆來以仁治國,若是將軍殺俘,將我大漢利於何地?”
“末將願以之前的功績以及此後立下的戰功,換取百姓們活命之機,請將軍仁心,撤銷殺俘之令,如此,末將日後定然奮勇殺敵,為大漢早日平定黃巾之亂!”
劉曜神情激動的看著皇甫嵩。
正如他所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如今他雖然不算有能力,可他同樣也不能容忍,數萬百姓死於屠刀之下。
穿越至今,他見過無數殺戮。
若在戰場上,麵對手拿刀槍之人,縱然此人隻是一介百姓,他也會毫不猶豫的收割他們的生命。
可現在不是戰爭時期,不說那些黃巾精銳,單說那些被黃巾大軍裹挾而來的百姓,他們已經放下刀槍,他們已經對大漢沒有任何威脅,這個時候殺了他們,劉曜於心何忍?
皇甫嵩看到神情激動的劉曜,雙眼眸光閃爍:“可蛾賊俘虜甚多,我等如何看押?如今豫州蛾賊尚且未曾平定,哪有這麽多的兵力看押俘虜?”
“何況,縱然有兵力看押,也沒有過多的錢糧來給這些俘虜吃的!”
“將軍,可以少數兵力,將他們押往洛陽周邊各處要道,用以工代賑的方式,讓他們為我大漢修繕城池道路,河堤水壩,而朝廷則以少數的錢糧,給他們溫飽,如此,他們隻要有飯吃,斷然不會在行那造反之事!”
劉曜見皇甫嵩語氣鬆動,當即急切的說道。
此刻時間緊迫,朱儁已經下達屠殺令,外界什麽情況,劉曜也不知道,說不定此刻已經有無數百姓死於屠刀之下,所以,劉曜也顧不得許多,當即將以工代賑之計說了出來。
皇甫嵩聽到劉曜述說的以工代賑之事,雙眼精光一閃。
劉曜這計實在太好。
不僅可以用於之後平定黃巾收攬的俘虜,更能用於之後天災之時,各地產生的災民身上。
他雖然是一員武將,可他家學淵源,對於政治也並非一無所知。
劉曜此計,無論是對大漢,還是對百姓,同樣極為有利。
“好,你持本將手令,前去組織公偉殺俘,同時,本將給你五千兵馬,由你押解這些俘虜和戰報,前往洛陽請示陛下,若途中由俘虜逃跑作亂,你當受軍法,如此,你可願?”
皇甫嵩思慮一陣後,看劉曜的目光也有所不同了,當即下令道。
“末將領命!”
劉曜聞言,毫不猶豫的接過皇甫嵩的手令,其後急匆匆的來到帳外,翻身上馬,朝著城外俘虜營疾馳而去。
劉曜走後不久,皇甫嵩就安排幾個心腹,同樣前往俘虜營,將劉曜在帥帳中跟他說的話,添油加醋的在俘虜營中傳開。
為的就是讓之後劉曜押解俘虜的時候,這些俘虜感念劉曜的活命之恩,不會給劉曜找麻煩。
畢竟,這些俘虜實在是太多了,縱然之前大戰時,擊殺了一部分黃巾軍,可大部分的黃巾士兵見勢不妙,立刻投降。
想要用五千大軍押解十五倍於己的俘虜,談何容易?
可正如他所言,如今豫州黃巾之亂尚未平定,加之大漢其他州郡中的黃巾,他實在沒有多餘的兵力交給劉曜,隻能如此作為,以此減輕劉曜的壓力。
對於劉曜,皇甫嵩現在是真的非常看重。
不僅武力過人,就連謀略政治都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加上劉曜漢室宗親的身份,他期待劉曜成長起來後,延續大漢國祚。
另一邊,劉曜不知道皇甫嵩的小動作,由於心中急切的緣故,劉曜也顧不得許多,直接在城內縱馬疾馳。
很快,來到俘虜營中,得知朱儁已經準備坑殺俘虜時,劉曜麵色大變,迅速的來到密林中,看著正在填土,密密麻麻的大坑中,傳來哭鬧聲,劉曜怒吼道:“全部給我住手!”
“嗯?憬之,你來此作甚?”
朱儁聽到劉曜的怒吼聲,眉頭一蹙。
“奉皇甫將軍之令,停止殺俘行為,快,將他們都拉上來!”
劉曜此刻無比厭惡朱儁。
縱然他心知朱儁沒有私心,可這等隨意屠殺手無寸鐵的百姓,還是讓劉曜心中不爽,當即舉起手中的令牌,看著朱儁淡淡的說道。
“義真的軍令?該死,義真到底在搞什麽?”
朱儁神色陰沉的看著劉曜手中的令牌,眉頭緊鎖的說道。
“這就請朱將軍自己去問皇甫將軍了,末將有軍令在身,沒時間跟朱將軍解釋,抱歉!”
說著,劉曜略過朱儁身邊,親自將一個個驚魂未定的百姓們拉出大坑中,其後大聲說道:“本將左中郎將麾下都尉劉曜,今日奉左中郎將的軍令,押解你們前往洛陽。”
“鄉親們,本將知道,你們許多人是活不下去,才被人蠱惑,跟我大漢作對的,可你們終究犯下謀逆之罪,所以,你們需要得到一些相應的懲罰。”
“本將能做的,就是保住你們一條命,日後好生為大漢修繕城牆,鋪設道路,建造河堤水壩,以此償還你們的罪孽,不過請你們放心,日後隻要你們表現的好,還是有機會重獲自由,並且在為朝廷做事期間,你們也不用擔心餓死,這已經是本將唯一能為你們做的了!”
劉曜神色複雜的看著下方一個個衣衫襤褸,麵色驚恐的百姓,苦口婆心的勸說一句後,話音一轉,嚴厲的警告道:“可是,若你們在押解期間,意圖逃跑或者叛亂,那就休怪本將辣手無情了,之後本將會將你們分為百人一組,跟隨大軍前去洛陽,一人叛亂,百人連坐,莫怪本將言之不預!”
“我等感謝將軍活命之恩!”
下方的那些百姓,聽到劉曜的話,驚魂未定的心神為之一定,感激涕零的對著劉曜道謝。
劉曜見此,心下鬆了一口氣,其後拿著皇甫嵩的軍令,點齊五千人馬,分配看押俘虜後,再次迴返長社縣。
他既然要前往洛陽,自然需要找房玄齡和郭嘉商議一番才是。
“若是殺俘,天下百姓何以看待我大漢?”
“若是殺俘,此後戰敗的黃巾,如何會棄械投降?他們會想,左右還是一死,不如拚死一搏,如此,不僅不能震懾黃巾蛾賊,反而會激發黃巾蛾賊的死戰之心,屆時,蛾賊百萬,反觀我大漢,又有多少兵力可以鎮壓心生死意的蛾賊?”
“若是殺俘,我朝廷大軍就成為不正之軍,屆時,縱然平定黃巾蛾賊,誰能保證沒有紅巾,黑巾蛾賊出來?”
“他們不是黃巾蛾賊,他們隻是我大漢的百姓,我等當以仁教化百姓,而不該將屠刀伸向他們,我大漢曆來以仁治國,若是將軍殺俘,將我大漢利於何地?”
“末將願以之前的功績以及此後立下的戰功,換取百姓們活命之機,請將軍仁心,撤銷殺俘之令,如此,末將日後定然奮勇殺敵,為大漢早日平定黃巾之亂!”
劉曜神情激動的看著皇甫嵩。
正如他所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如今他雖然不算有能力,可他同樣也不能容忍,數萬百姓死於屠刀之下。
穿越至今,他見過無數殺戮。
若在戰場上,麵對手拿刀槍之人,縱然此人隻是一介百姓,他也會毫不猶豫的收割他們的生命。
可現在不是戰爭時期,不說那些黃巾精銳,單說那些被黃巾大軍裹挾而來的百姓,他們已經放下刀槍,他們已經對大漢沒有任何威脅,這個時候殺了他們,劉曜於心何忍?
皇甫嵩看到神情激動的劉曜,雙眼眸光閃爍:“可蛾賊俘虜甚多,我等如何看押?如今豫州蛾賊尚且未曾平定,哪有這麽多的兵力看押俘虜?”
“何況,縱然有兵力看押,也沒有過多的錢糧來給這些俘虜吃的!”
“將軍,可以少數兵力,將他們押往洛陽周邊各處要道,用以工代賑的方式,讓他們為我大漢修繕城池道路,河堤水壩,而朝廷則以少數的錢糧,給他們溫飽,如此,他們隻要有飯吃,斷然不會在行那造反之事!”
劉曜見皇甫嵩語氣鬆動,當即急切的說道。
此刻時間緊迫,朱儁已經下達屠殺令,外界什麽情況,劉曜也不知道,說不定此刻已經有無數百姓死於屠刀之下,所以,劉曜也顧不得許多,當即將以工代賑之計說了出來。
皇甫嵩聽到劉曜述說的以工代賑之事,雙眼精光一閃。
劉曜這計實在太好。
不僅可以用於之後平定黃巾收攬的俘虜,更能用於之後天災之時,各地產生的災民身上。
他雖然是一員武將,可他家學淵源,對於政治也並非一無所知。
劉曜此計,無論是對大漢,還是對百姓,同樣極為有利。
“好,你持本將手令,前去組織公偉殺俘,同時,本將給你五千兵馬,由你押解這些俘虜和戰報,前往洛陽請示陛下,若途中由俘虜逃跑作亂,你當受軍法,如此,你可願?”
皇甫嵩思慮一陣後,看劉曜的目光也有所不同了,當即下令道。
“末將領命!”
劉曜聞言,毫不猶豫的接過皇甫嵩的手令,其後急匆匆的來到帳外,翻身上馬,朝著城外俘虜營疾馳而去。
劉曜走後不久,皇甫嵩就安排幾個心腹,同樣前往俘虜營,將劉曜在帥帳中跟他說的話,添油加醋的在俘虜營中傳開。
為的就是讓之後劉曜押解俘虜的時候,這些俘虜感念劉曜的活命之恩,不會給劉曜找麻煩。
畢竟,這些俘虜實在是太多了,縱然之前大戰時,擊殺了一部分黃巾軍,可大部分的黃巾士兵見勢不妙,立刻投降。
想要用五千大軍押解十五倍於己的俘虜,談何容易?
可正如他所言,如今豫州黃巾之亂尚未平定,加之大漢其他州郡中的黃巾,他實在沒有多餘的兵力交給劉曜,隻能如此作為,以此減輕劉曜的壓力。
對於劉曜,皇甫嵩現在是真的非常看重。
不僅武力過人,就連謀略政治都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加上劉曜漢室宗親的身份,他期待劉曜成長起來後,延續大漢國祚。
另一邊,劉曜不知道皇甫嵩的小動作,由於心中急切的緣故,劉曜也顧不得許多,直接在城內縱馬疾馳。
很快,來到俘虜營中,得知朱儁已經準備坑殺俘虜時,劉曜麵色大變,迅速的來到密林中,看著正在填土,密密麻麻的大坑中,傳來哭鬧聲,劉曜怒吼道:“全部給我住手!”
“嗯?憬之,你來此作甚?”
朱儁聽到劉曜的怒吼聲,眉頭一蹙。
“奉皇甫將軍之令,停止殺俘行為,快,將他們都拉上來!”
劉曜此刻無比厭惡朱儁。
縱然他心知朱儁沒有私心,可這等隨意屠殺手無寸鐵的百姓,還是讓劉曜心中不爽,當即舉起手中的令牌,看著朱儁淡淡的說道。
“義真的軍令?該死,義真到底在搞什麽?”
朱儁神色陰沉的看著劉曜手中的令牌,眉頭緊鎖的說道。
“這就請朱將軍自己去問皇甫將軍了,末將有軍令在身,沒時間跟朱將軍解釋,抱歉!”
說著,劉曜略過朱儁身邊,親自將一個個驚魂未定的百姓們拉出大坑中,其後大聲說道:“本將左中郎將麾下都尉劉曜,今日奉左中郎將的軍令,押解你們前往洛陽。”
“鄉親們,本將知道,你們許多人是活不下去,才被人蠱惑,跟我大漢作對的,可你們終究犯下謀逆之罪,所以,你們需要得到一些相應的懲罰。”
“本將能做的,就是保住你們一條命,日後好生為大漢修繕城牆,鋪設道路,建造河堤水壩,以此償還你們的罪孽,不過請你們放心,日後隻要你們表現的好,還是有機會重獲自由,並且在為朝廷做事期間,你們也不用擔心餓死,這已經是本將唯一能為你們做的了!”
劉曜神色複雜的看著下方一個個衣衫襤褸,麵色驚恐的百姓,苦口婆心的勸說一句後,話音一轉,嚴厲的警告道:“可是,若你們在押解期間,意圖逃跑或者叛亂,那就休怪本將辣手無情了,之後本將會將你們分為百人一組,跟隨大軍前去洛陽,一人叛亂,百人連坐,莫怪本將言之不預!”
“我等感謝將軍活命之恩!”
下方的那些百姓,聽到劉曜的話,驚魂未定的心神為之一定,感激涕零的對著劉曜道謝。
劉曜見此,心下鬆了一口氣,其後拿著皇甫嵩的軍令,點齊五千人馬,分配看押俘虜後,再次迴返長社縣。
他既然要前往洛陽,自然需要找房玄齡和郭嘉商議一番才是。